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伊比利亚半岛,伊比利亚是哪个国家

伊比利亚半岛,伊比利亚是哪个国家

  • 发布:2025-10-15 13:13:10
  • 5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简述伊比亚半岛的地形特点

伊比利亚半岛上大部分为西班牙领土,西南角一小部分为葡萄牙领土,面积约58.4万平方公里。东北部比利牛斯山北为法国。伊比利亚半岛中部为温带***性气候,周围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湿,夏季干热。半岛约有1800条河流,最长的河流为塔霍河。有色金属矿藏较丰富,能源矿藏较贫乏。半岛上的西班牙为世界旅游业发达的国家之一。伊比利亚半岛海岸平直,多高原、山地;西和西南部有低地。中部的梅塞塔高原平均海拔600米,占半岛面积的60%。穆拉森山海拔3.478米,为半岛最高峰。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伊比利亚半岛

外文名称

IbérianPeninsula

别名

比利牛斯半岛

面积

58.4万平方公里

人口

5200多万

目录

1基本概述

2地理位置

3自然气候

4气候介绍

5矿产资源

6旅游景区

7文化遗迹

8历史文化

1基本概述

2地理位置

3自然气候

4气候介绍

5矿产资源

6旅游景区

7文化遗迹

8历史文化

回到顶部意见反馈

基本概述折叠编辑本段

半岛上大部分为西班牙领土,西南角一小部分为葡萄牙领土,面积约58.4万平方公里。东北部比利牛斯山北为法国。地质基础为海西褶皱地块。梅塞塔高原占半岛面积一半以上,平均海拔610米。断块山地东西横穿高原,将南北分为两大盆地。高原东高西低,南部穆拉森山海拔3478米,是半岛的最高点。由于山脉阻挡,海洋影响较难深入内陆。但夏季阳光辐射值大,是欧洲阳光充沛的地区之一。[1]

半岛约有1800条河流,最长的河流为塔霍河。伊比利亚半岛地形图有色金属矿藏较丰富,能源矿藏较贫乏。半岛上的西班牙为世界旅游业发达的国家之一。葡萄牙沿岸中部盛产葡萄。海岸平直,多高原和山地;西和西南部有低地。中部的梅塞塔高原平均海拔600米,占半岛面积的60%。穆拉森山海拔3.478米,为半岛最高峰。

伊比利亚半岛分属国家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和英属直布罗陀,大部分为西班牙领土,西南角一小部分为葡萄牙领土。东北部比利牛斯山北为法国。1492年以后的几百年当中,西班牙-葡萄牙边境,以及西班牙-法国边境,发生过多次小规模变迁,当今的边境线,基本上是由1815年维也纳会议所确认的。

伊比利亚半岛海岸平直,多高原、山地;西和西南部有低地。中部的梅塞塔高原平均海拔600米,占半岛面积的60%。穆拉森山海拔3.478米,为半岛最高峰。有杜罗河、特茹河、瓜迪亚纳河和埃布罗河等。地质基础为海西褶皱地块。梅塞塔高原占半岛面积一半以上,平均海拔610米。断块山地东西横穿高原,将南北分为两大盆地。高原东高西低,南部穆拉森山海拔3478米,是半岛的最高点。由于山脉阻挡,海洋影响较难深入内陆。但夏季阳光辐射值大,是欧洲阳光充沛的地区之一。

半岛约有1800条河流,最长的河流为塔霍河。有杜罗河、特茹河、瓜迪亚纳河和埃布罗河等。有色金属矿藏较丰富,能源矿藏较贫乏。葡萄牙沿岸中部盛产葡萄。与意大利等国所在的亚平宁半岛、希腊等国所在的巴尔干半岛并称为欧洲三大半岛。

地理位置折叠编辑本段

伊比利亚半岛上大部分为西班牙领土,西南角一小部分为葡萄牙领土,面积约58.4万平方公里。东北部比利牛斯山北为法国。

自然气候折叠编辑本段

气候介绍折叠编辑本段

伊比利亚半岛中部为温带***性气候,周围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湿,夏季干热。

矿产资源折叠编辑本段

铁、钨、锡、黄铁、汞和铀等矿藏丰富。工业有采矿、冶金、造船、纺织等部门。农产以小麦、玉米、油橄榄、葡萄等为主,多集中在有灌溉系统的沿海平原和河谷低地。中央高原多旱作谷物和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业。

旅游景区折叠编辑本段

伊比利亚半岛在欧洲西南部,有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国家。西班牙是地中海地区海岸旅游的焦点,是世界的主要旅游伊比利亚半岛目的地之一。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到西班牙的旅游者迅速增加,从1950年的300万人以下,增长到1992年的3964万人。

旅游地高度集中于西班牙的地中海沿岸和地中海伊比利亚半岛岛屿,后者如巴利阿里群岛。伊比利亚半岛的大西洋海岸,旅游相对不太发达,葡萄牙近年来,每年接待约800万以上外国旅游者。半岛的大西洋海岸旅游地,集中于葡萄牙南部的阿尔加维。半岛上的内陆高原,尽管有许多历史和文化旅游资源,但气候炎热、干燥,只能吸引少量旅游者。西、葡两国在远离本土的大西洋中都有岛屿,这些岛屿位置均偏南,因而冬季温暖,可以吸引冬季度假的旅游者。马德拉群岛和亚速尔群岛属葡萄牙,而加那利群岛属西班牙。

虽然西班牙和葡萄牙旅游业的规模大小相差悬殊,但两国有明显的相似性。它们的旅游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集中于范围不大的地区,两国的大部分地区旅游资源几乎没有得到开发。两国都拥有敞开的大西洋海岸和丰富的内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业潜力尚未完全发挥。两国的国内旅游市场还在向成熟程度发展,并且进展迅速。两国的出境旅游人数正在开始增加。

伊比利亚是哪个国家

伊比利亚并非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区域,即伊比利亚半岛,其上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以及英属直布罗陀。

伊比利亚半岛,又称比利牛斯半岛,位于欧洲西南角,面积约58.4万平方公里。伊比利亚半岛是欧洲第二大半岛,与意大利等国所在的亚平宁半岛、希腊等国所在的巴尔干半岛并称为南欧三大半岛。

半岛上大部分为西班牙领土,西南角一小部分为葡萄牙领土,东北部比利牛斯山以北为法国。海岸平直,多高原和山地;西和西南部有低地。中部的梅塞塔高原平均海拔600米,占半岛面积的60%。穆拉森山海拔3478米,为半岛最高峰。半岛约有1800条河流,最长的河流为塔霍河。

历史:

公元前9世纪凯尔特人从中欧迁入。伊比利亚半岛的较早期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城邦在半岛西南部沿岸地区建立的殖民地。

在布匿战争时期,这里是迦太基的领地,同时也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汉尼拔所率领的远征军的前进基地。迦太基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失败,这块领地被并入罗马共和国,成为罗马行省之一。

在中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当中,伊比利亚半岛的大部为来自北非的***摩尔人所占领,身为当地土著的基督教民族处于被压迫状态,仅有半岛西北部沿海地区为基督徒所据有。

中世纪后期,摩尔人的势力日渐衰落,半岛北部的基督徒逐渐收复失土,公元1385年,葡萄牙王国的疆域大致形成;公元1480年,西班牙王国正式建立;1492年取得“光复运动”的胜利,***势力被彻底驱逐出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欧洲最早的统一中央王权国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伊比利亚半岛

伊比利亚半岛是哪个国家 西班牙面积占伊比利亚面积的多少

伊比利亚半岛,也称比利牛斯半岛、西班牙半岛,位于欧洲西南部,面积约58.4平方千米,是欧洲的第二大半岛,东部、东南部临地中海,南部隔着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对望,西边是大西洋,北临比斯开湾。那么伊比利亚半岛是哪个国家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伊比利亚半岛是哪个国家

1、伊比利亚半岛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区域,位于欧洲西南角,区域面积约58.4平方公里,人口约5200万。

2、伊比利亚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和英属直布罗陀,其中西班牙占据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葡萄牙只是其西南角的一小部分,安道尔位于比利牛斯山脉里,直布罗陀位于其南端。

3、比利牛斯山脉在半岛东北部,为天然界线与法国连接,安道尔是夹在西班牙和法国之间的内陆国家。

4、西班牙地处欧洲与非洲的交界处,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西邻葡萄牙,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北濒临比斯开湾。

西班牙面积占伊比利亚面积的多少

伊比利亚位于欧洲的西南部,总面积约58.4平方千米,其中的大部分都是西班牙的领土,西班牙国土面积约50.6平方千米,约占伊比利亚半岛的87%。

伊比利亚半岛地理位置

伊比利亚半岛地理位置是:位于欧洲西南角,东部、东南部临地中海,西边是大西洋,北临比斯开湾。比利牛斯山脉在半岛东北部,为天然界线与法国连接。南部隔着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对望。

伊比利亚半岛

伊比利亚半岛,又称比利牛斯半岛,面积约58.4万平方公里,人口5200多万,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和英属直布罗陀。

伊比利亚半岛是欧洲第二大半岛,南欧三大半岛之一(与意大利等国所在的亚平宁半岛、希腊等国所在的巴尔干半岛并称为南欧三大半岛)。

伊比利亚半岛在欧洲西南部,主要是有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国家。西班牙是地中海地区海岸旅游的焦点,是世界的主要旅游伊比利亚半岛目的地之一。

伊比利亚半岛简介及详细资料

地理地形

​海岸平直,多高原、山地;西和西南部有低地。中部的梅塞塔高原平均海拔600米,占半岛面积的60%。穆拉森山海拔3.478千米,为半岛最高峰。有杜罗河、特茹河、瓜迪亚纳河和埃布罗河等。地质基础为海西褶皱地块。梅塞塔高原占半岛面积一半以上,平均海拔610米。断块山地东西横穿高原,将南北分为两大盆地。高原东高西低,南部穆拉森山海拔3478米,是半岛的最高点。由于山脉阻挡,海洋影响较难深入内陆。但夏季阳光辐射值大,是欧洲阳光充沛的地区之一。

伊比利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

半岛约有1800条河流,最长的河流为塔霍河。有杜罗河、特茹河、瓜迪亚纳河和埃布罗河等。有色金属矿藏较丰富,能源矿藏较贫乏。葡萄牙沿岸中部盛产葡萄。与义大利等国所在的亚平宁半岛、希腊等国所在的巴尔干半岛并称为欧洲三大半岛。

气候

中部为温带***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湿,夏季干热。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历史

公元前9世纪凯尔特人从中欧迁入。伊比利亚半岛的较早期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城邦在半岛西南部沿岸地区建立的殖民地。在布匿战争时期,这里是迦太基的领地,同时也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汉尼拔所率领的远征军的前进基地。迦太基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失败,这块领地被并入罗马共和国,成为罗马行省之一。

伊比利亚半岛

在中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当中,伊比利亚半岛的大部为来自北非的***摩尔人所占领,身为当地土著的基督教民族处于被压迫状态,仅有半岛西北部沿海地区为基督徒所据有。中世纪后期,摩尔人的势力日渐衰落,半岛北部的基督徒逐渐收复失土,公元1385年,葡萄牙王国的疆域大致形成;公元1480年,西班牙王国正式建立;1492年取得"光复运动"的胜利,***势力被彻底驱逐出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欧洲最早的统一中央王权国家。

伊比利亚半岛两国的光复运动与国家统一。

公元8世纪初,从北非过来的阿拉伯人用了大约4年的时间征服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今天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此后的数个世纪里,阿拉伯人以他们特有的智慧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带阿拉伯化的西班牙文明。使西班牙在2个世纪之内都是西欧的文化中心。

阿拉伯人占领西班牙后,不愿接受这些***统治的西班牙人退缩到北部山区,那里出现了一些抵抗中心,由此开始了持续7个多世纪的光复运动,但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是11~13世纪。这场斗争,在西班牙人看来,是基督教反击***侵犯的一部分,所以,反抗阿拉伯人同志的武装也被看成是罗马教皇号召组织的十字军的一部分。

10世纪和11世纪时,在伊比利亚西北部出现了莱昂和卡斯提尔两个抵抗中心。鉴于西班牙人的复国战争如火如荼地展开,约两万北非的柏柏尔人在伊本·优素福率领下于1086年来到西班牙,支援这里的阿拉伯人。在一次决定性的战役中,卡斯提尔国王阿方索六世率领的军队大败,据说他只带了300人***里逃生,而这些柏柏尔人的军队则把4万多个首级作为战利品带回了北非。但卡斯提尔人没有灰心。1212年,卡斯提尔国王阿方索八世在各抵抗中心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十字军的支持下,统率联军于柏柏尔人在托罗萨地方进行决战,大获全胜,柏柏尔人被杀16万余人。1230年,卡斯提尔和莱昂王国合并,统称为卡斯提尔王国,是反抗阿拉伯人统治的中心,拥有最强大的一支反抗武装。1236年,他们攻克阿拉伯人的首都科尔多瓦,光复运动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伊比利亚半岛

在伊比利亚的东北部则形成了反抗阿拉伯人的另一个中心――阿拉贡王国,该王国的正式形成是在1137年,由当地几个抵抗中心合并而成。在半岛的西南部,则形成了葡萄牙王国,它先是依附于卡斯提尔,1143年后成为***王国。

在整个光复战争中,西班牙出现了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民族英雄罗德里戈·迪亚士(约1043~1099),他成为了一个传奇式的人物,被称为"熙德"(斗士的首领)。他的主要功劳是1094年攻占瓦伦西亚,并坚守住这座城市。后来他的事迹被人编为长诗《熙德之歌》,是中世纪西欧最重要的几部长篇史诗之一。近代以来,这部长诗也成了衍生其他文学作品的素材,如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作家高乃依就创作了悲剧《熙德》,歌颂理智对情欲、义务对感情的胜利。

经过11~13世纪的激战后,西班牙人的胜局已定,但离光复全部领土仍需时日。科尔多瓦失守后,阿拉伯人逃到半岛东南部的格拉纳达,又在那里坚守了250多年。他们在这群山环抱、江河贯流、田园如茵的弹丸之地,在这势单力薄的偏安环境中,再次创造了辉煌的文化。

胜利在望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还无暇顾及这一类文化的创造,他们在复国的同时处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的过程中。不经历这个过程,日后他们就不可能发动大规模的探险和殖民活动,也就不能建立起庞大的帝国,而民族国家的形成,不光是一个驱逐外敌的过程,也是一个解决民族内部冲突、使内部各种政治势力达到相对集中和统一的过程。要实现这一点,往往要经过激烈的思想冲突和流血斗争。

近代西欧各国民族国家在形成时期,主要表现为国王和大贵族的冲突。葡萄牙***后不久,即在13世纪初就发生了内战,主要是国王想加强中央***权力而引起于大贵族和高级教士的冲突。此后,葡萄牙不仅多次发生与卡斯提的战争和新的内战,还爆发国两次"革命",即所谓的1245~1247年的革命、1383~1385年的革命。葡萄牙史学家认为,这些革命都带有国王与"人民"(城市市民和农民)合作打击闹分裂的权贵的性质,结果使中下层阶级获得了更多的活动空间,这对商人特别有利。1383~1385年的革命是与卡斯提的战争一起进行的。在这场战争加革命中,世袭大贵族站在卡斯提一方,市民和一些精通罗马法的知识分子站在***一边,卡斯提的干涉军失败了。于是,有钱的"资产阶级"(这里所说的"资产阶级",是习惯上一种比较简单方便的称呼,一般是指当时的大商人。一般说来,这是还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最多也是一些倾向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商人)和法学家在新建立的王朝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资产阶级"关心和平和扩大贸易,法学家则关心加强国王权威。一个集权的中央***至此终于建立起来了,没有这样一个***,没有这些商人和法学家的努力,小小的葡萄牙此后要发展成一个帝国是不可能的。当然,只靠这些商人和法学家也是不行的,未来的扩张和加强帝国,还是要靠那些权利受到一定抑制的贵族的支持和领导。但这里我们必须看到,西欧中世纪后期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差别就在于:他们的商人及其相关的知识分子这是取得了可以与传统的统治阶级相抗衡的权利。

光复运动的另两个主要中心阿拉贡王国和卡斯提王国也不平静,它们同样面临加强中央权力的问题,同样面临大贵族闹***,同时还有农民反抗封建捐税的起义。为了强化中央权力和集中统治,两个王国走上了联合的道路,这是通过联姻来实现的。1469年阿拉贡的王子斐迪南与卡斯提女继承人伊莎贝拉结婚。10年后,他们先后继承了各自王国的王位,这样1469年两个国家正式合并,实现了西班牙的统一。不久,统一后的西班牙开始向偏安一隅的阿拉伯人发起总攻。1492年1月,格拉那大的摩尔人献出城池投降,光复运动至此结束。

伊莎贝拉是位颇会玩弄权术的女王。据说她金发碧眼,是个典型的美人,但不是那种风情柔和之辈,而是爱好体育、健壮有力之人。理论上她是协组丈夫治理国家,但无比傲慢,固执己见,又善于掩饰,常常装出天真烂漫的样子裁断大小事务。特别是她的宗教狂热,使西班牙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就是她大肆利用宗教裁判所来***"异端",制造了大量冤案。仅1498年前的17年中,被处以火刑的就有8800人,被判有罪的达10万人以上。这里所说的"异端",指的是那些信仰其他宗教的居民,如犹太教、留在西班牙而被迫改宗天主教的摩尔人(被称为"摩里斯科人"),也就是那些对基督教信仰解释与罗马天主教的官方规定有出入的人。不过后者是少数,当时的异端主要还有那些在宗教实践上与教堂规定的一套不一致的人,大部分是走火入魔的乡村妇女,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异端"是被诬告造成的。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政策虽暂时有助于政权的巩固,但其消极面及其明显。比如,***命令犹太人在3个月内离开西班牙,许多医生、科学家、哲学家、商人、高级手工艺人在犹太教士的带领下离开了这个国家。这些离开西班牙的犹太人的后裔今天已有200万,分布在全球多个国家。

当然,对这时期西班牙的君主来说,这些消极现象并不像后来看来那么严重。在他们眼里,最有意义的是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这是向外扩张、建立帝国的先决条件。伊比利亚半岛上这两个国家在近代西欧的扩张中走在前面,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反侵略斗争中较早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强大的中央集权***。

同年10月,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此后,西班牙逐渐成为海上强国,在欧、美、非、亚均有殖民地。1588年"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开始衰落。1873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第一共和国。1874年12月王朝复辟。在1898年的西美战争中,失去在美洲和亚太的最后几块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1931年4月王朝被推翻,第二共和国建立。1936年2月成立有社会党和***参加的联合***。同年7月佛朗哥发动叛乱,经三年内战,于1939年4月夺取政权,实行独裁统治达36年之久。1943年2月与德国缔结军事同盟,参加侵苏战争。1947年7月佛朗哥宣布西班牙为君主国,自任终身国家元首。1966年7月立末代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孙胡安·卡洛斯为承继人。1975年11月佛朗哥病***,胡安·卡洛斯一世登基,恢复君主制。1976年7月,国王任命原国民运动秘书长阿·苏亚雷斯为首相,开始向西方议会***政治过渡。

语言

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有以下官方语言:

1、安道尔:

加泰罗尼亚语

2、直布罗陀:

英语

3、葡萄牙:

葡萄牙语

阿斯图里亚斯语(官方承认)

4、西班牙:

巴斯克语

西班牙语

加泰罗尼亚语(在瓦伦西亚地区又被称为瓦伦西亚语)

加里西亚语

阿斯图里亚斯语(官方承认)

Aranese(奥克语的变体;官方承认)

归属

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和英属直布罗陀,大部分为西班牙领土,西南角一小部分为葡萄牙领土。东北部庇里牛斯山北为法国。1492年以后的几百年当中,西班牙-葡萄牙边境,以及西班牙-法国边境,发生过多次小规模变迁,当今的边境线,基本上是由1815年维也纳会议所确认的。

伊比利亚半岛

西班牙:占据半岛大部地区

葡萄牙:西部

安道尔:庇里牛斯山脉里,夹在西班牙和法国之间的内陆国家。

物产

铁、钨、锡、黄铁、汞和铀等矿藏丰富。工业有采矿、冶金、造船、纺织等部门。农产以小麦、玉米、油橄榄、葡萄等为主,多集中在有灌溉系统的沿海平原和河谷低地。中央高原多旱作谷物和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业。

旅游

伊比利亚半岛在欧洲西南部,有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国家。西班牙是地中海地区海岸旅游的焦点,是世界的主要旅游伊比利亚半岛目的地之一。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到西班牙的旅游者迅速增加,从1950年的300万人以下,增长到1992年的3964万人。旅游地高度集中于西班牙的地中海沿岸和地中海岛屿,后者如巴利阿里群岛。伊比利亚半岛的大西洋海岸,旅游相对不太发达,葡萄牙近年来,每年接待800多万以上外国旅游者。半岛的大西洋海岸旅游地,集中于葡萄牙南部的阿尔加维。半岛上的内陆高原,尽管有许多历史和文化旅游资源,但气候只能吸引少量旅游者。西、葡两国在远离本土的大西洋中都有岛屿,这些岛屿位置均偏南,因而冬季温暖,可以吸引冬季度假的旅游者。马德拉群岛和亚速尔群岛属葡萄牙,而加那利群岛属西班牙。

虽然西班牙和葡萄牙旅游业的规模大小相差悬殊,但两国有明显的相似性。它们的旅游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集中于范围不大的地区,两国的大部分地区旅游资源几乎没有得到开发。两国都拥有敞开的大西洋海岸和丰富的内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业潜力尚未完全发挥。两国的国内旅游市场还在向成熟程度发展,并且进展迅速。两国的出境旅游人数正在开始增加。

文化遗迹

伊比利亚半岛东部的地中海盆地有大量史前文化遗迹。自从1879年西班牙桑坦德尔的阿尔塔米拉山洞的旧石器时代壁画被发现以来,在阿拉贡、加泰卢尼亚、瓦伦西亚、穆尔西亚、安达卢西亚及卡斯蒂利亚-拉曼却地区都发现了许多史前石器时代的岩画壁画,几乎分布在半个伊比利亚半岛,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遗产。

这些壁(岩)画一部分画在露天的岩石上,更多的是在洞窟的岩壁上。壁画内容丰富,形式富于变化,色彩多样,生动的再现了史前人类(从采集、猎食到种植、驯养)的生活景象及其艺术想像力。考古学家经过大量研究,按照艺术风格和时间的不同把这些壁画分成了三类:旧石器时代壁画、地中海沿岸壁画和简图式壁画。

伊比利亚半岛风光

旧石器时代壁画指那些隐蔽于山洞深处,暗不见光的壁画,它们大约是公元前四万年到公元前一万年前的作品。这些壁画用色不一,主要有黑色、红色和赭色;画面没有人的形象,主题都是些自然界的动物,如牛、野牛、野猪、野马、鹿、熊等,有个体也有群体;这些形象不仅有明显的轮廓,整个画面都填充有颜色。另外,还有一些抽象的符号和人手的形象,不过至今仍不知它们代表什么。阿尔塔米拉岩洞就是旧石器时代壁画的著名代表,此外还见于埃尔卡斯蒂罗及法国的冯特德高枚等地。

至于地中海沿岸壁画,其考证年代约为公元前六千年到公元前四千年前,均在并不很深的洞穴内,光线较容易照到。画面多为单个或群体的动物,如鹿科动物、反刍动物等等,它们的侧面、角和蹄朝前。人的形象常出现在画中,还有很多狩猎、舞蹈、争斗、驯养、采蜜和种植等的景象。在西班牙的地中海沿岸地区可以看到这些壁画,代表性的有考谷尔、巴尔托塔的岩洞。

简图式壁画约为公元前四千年到一千年前,即青铜时代晚期的遗迹。壁画的一部分似乎为地中海沿岸壁画的自然发展和简化,另一部分则是独自发展的一支。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画面形式常简单,有一些难以辨认。画面有四足动物和人类活动(甚至有拿弓箭的人)的场景,但典型的还是那些抽象的符号:点状的、枝状的、趾状的形象,不一而足。这些壁画简单却充满活力,有专家认为这是人类早期艺术抽象化的重要一步。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