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两航起义是在中国***直接领导下的爱国壮举,是震惊中外的一件大事。
两航起义对国民党在政治上、军事上是一个重大打击,切断了国民党政权的西南空中运输线,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创造了条件,加速了解放全国***的进程。
两航起义的成功,轰动了港九各阶层,震撼了蒋帮,引起国际注视。两航爱国员工首先高举义旗,直接影响了港九的资源委员会、招商局和中国***等27个国民党在港机构相继起义,起了示范和带头作用,加速了蒋帮的分崩离析。在政治上、经济上给予国民党政权以有力打击
两航起义是中国***领导下的一次成功的爱国主义革命斗争。“两航”系原中国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航空公司”或“中航”)与中央航空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央航空公司”或“央航”)的简称。
1949年11月9日两航起义。
周恩来总理同日在北京饭店设宴招待“两航起义”人员。
两航起义归来的大批技术业务人员,成为新中国民航事业建设中一支主要技术业务骨干力量,在1950年8月1日的八一开航,1956年5月试航***成功,盲降设备试制,改建天津张贵庄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兴建首都机场中,无不体现两航起义人员钻研技术和勤奋工作的优良品质。
2015年11月9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纪念两航起义66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座谈会由北京两航人员联谊会主办。北京市文联原党组书记吕浩材在座谈会上表示,“两航人员是新中国民航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我们要坚持求真务实、敬业奉献,传承好他们的爱国情怀。”
解放战争后期,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更加有利于人民,而不利于国民党政府的重大变化。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损失惨重,主力基本上被歼灭。
人民解放军不仅在质量上早已超过国民党军队,而且在数量上也占有了优势,东北全境、华北的绝大部分以及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已被解放,南京、上海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两航起义的背景和意义_两航起义产生了什么影响_两航起义对民航的影响_中国历史网
1949年3月,中国***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决定了取得全国胜利以后的基本国策。4月21日,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遵照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强渡长江天险,23日解放了南京。
国民党政府被迫迁往广州后又退踞重庆。无奈之下,蒋介石在成都召集军事会议,妄图集结力量,依托西南,伺机反扑。国民党政府为支撑残局,需从空中给西南运送物资,但因空军运力不足,于是命令两航参加空运枪支弹药。
中共***则谋划切断国民党军队西南空运,使其陷入困境,尽速解放大西南,进而解放全中国。在这种背景下,两航作为重要交通工具,其动向对国民党政府的政治、经济状况特别是军事运输有直接的影响。与此相应的,争取两航起义,则成为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的重要举措。
而此时的两航,随着国民党军事上的大溃败及政治、经济的全面危机,因失去运营基地也陷入困境,航线急剧萎缩。自1948年年底起,原以上海为基地的两航陆续迁离。
两航起义的背景和意义_两航起义产生了什么影响_两航起义对民航的影响_中国历史网
中航总公司一部分迁往台南,刘敬宜总经理则率机航组等公司主要部门迁到香港;央航总公司迁往广州,发动机检修股迁往香港,1949年8月总公司也迁到香港。
刘敬宜在1948年曾撰文说:“半年以来,因为军事情况的影响,公司在东北和华北的若干航站先后撤离,现在通航的地区日见狭小,航线和班期在逐渐地减少。”到1949年10月底,中航通航点只剩桂林、昆明、重庆、台南、台北及香港、仰光、河内、曼谷、加尔各答、东京、卡拉奇、檀香山和旧金山等18处,比同年1月减少了20处。央航的衰落更为迅速,通航城市仅存8个。两航的运输业务1949年比1948年下降了60%。
两航迁到香港后,其困难进一步加剧。因为两航的运输业务量,特别是中航的运输业务量仍居通航香港地区14家中外航空公司的首位,遥遥领先于英资的英国海外航空公司、国泰航空公司和香港航空公司,在当时香港航运市场仍然举足轻重,同英资航空运输企业业务及利益的矛盾更加尖锐化。
两航起义的背景和意义_两航起义产生了什么影响_两航起义对民航的影响_中国历史网
1949年6月10日,港英当局民航处借口军事需要,通知中航须于一个月内将中航飞机大修厂与发动机修理厂迁出香港启德机场。7月29日和8月11日,港英当局又先后下令征用中航在07号跑道南北两侧的两处厂房,并限8月15日移交港英当局,甚至通过“紧急法令”强制执行。此时,两航尤其是中航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咱们排出推进起义的是吕明和查夷平。对方起主要作用的是“中航”总经理刘敬宜、“央航”总经理陈卓林。
“两航”指的是“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
1949年,随着国民党统治在***的结束,国民党控制下的中国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央航空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两家民航企业迁往香港。
由于和英资航空企业冲突加剧,“两航”处处受港英政府非难,已到山穷水尽的境地。我党策划“两航”发动起义的工作早已展开。在党的领导下,“中航”总经理刘敬宜、“央航”总经理陈卓林秘密配合,核心小组通过港九民航工会开展工作,工会委员和积极分子成为起义骨干力量。
1949年10月底,中共中央书记处正式批准“两航起义”飞机降落地点、起义时间和飞行计划等具体事项。
11月9日6时,12架飞机(“中航”10架,“央航”两架)陆续从香港启德机场起飞返回***,其中便包括两架C-47型运输机。同日,在香港的“中航”和“央航”2000多名员工通电起义。
扩展资料:
“两航起义”不仅在经济上给国民党以重大打击,还在军事上切断国民党在西南的空中运输线,为解放大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次起义被毛泽东同志称赞为“一个有重大意义的爱国举动”。
在“两航起义”影响下,资源委员会、招商局和中国***等29个国民党在港重要机构也相继起义。
起义北飞的12架飞机和后来由“两航”机务人员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的16架飞机,构成新中国民航建立初期的主力机群。运回的器材和设备,成为民航初期维修飞机所需的主要航空器材来源,并依此组建太原飞机修理厂、天津电讯修理厂。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DC-3与“两航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