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突然发现自己太特么懒了!!!!如何发现的了。事情起源于前几天,收到一个朋友发来的压塑文件,解了很多次一直是空的,询问过后才知道原来是隐性文件夹(P,S由此可见,传文件给我的那个人的电脑里有多少不能见人的东西,才养成啥都弄成隐性文件咩)好了,言归正传。待我解锁隐性文件后突然发现文档里出现了好几个文件夹。一一打开,才发现是一些没写完的日记,没写完的旅行记录,以及和朋友的一些电子信件来往,那个已经消失了很久,也许可能早已不在这个世上的奇葩女子等等。11年的时候答应好朋友给她写旅行中的记录,写了个开头,就那么被我永无止境的拖了很多个明天。12年如此,眼看13年依旧要如此了。。。13年对于我而言,无疑是精彩的。完成了好几个梦想。真人图书,五月天演唱会,印度仁爱之家。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起了关于印度的点滴,问我为什么想去印度,尤其在印度出了这么多***的情况下,依旧执着前往。
就我个人而言,我一直觉得所谓的新闻都是不能尽信的。如今的新闻为了博取感官神经和视觉神经已经麻木的国人的眼球最细微的小事都会被夸张放大数倍,所谓的真相你若不是亲眼所见,如何可信。再者,国内这类的事情难道还少!!!因为未知,所以恐惧。这是所有人的习惯。
10年的时候无意中看见有人在约伴前往印度仁爱之家做义工,出于好奇,搜索了仁爱之家的信息,去书店稍微翻了下《德兰修女传》,只是很隐约的了解了仁爱之家的来历。
11年的时候无意中在豆瓣看了刘大霞写的在仁爱之家义工的点滴,整篇看下来。真的就那么被感动了,想去的念头就那么被冒了出来。之后又因为我爷爷的去世,我爷爷去世前的那2个星期的情绪反应一直让我印象深刻。焦虑,暴躁,针扎,恋世等等,如今想来,记忆犹新。没有人不怕***,蝼蚁都贪生,何况人。可是因为签证,只能望而却步。
12年在泰国认识了VIVIAN,和她就禅修聊了会,知道原来泰国也可以办理印度签证。那会真心心动的。只是碍于时间和金钱,只能暂时打消念头。后来VIVIAN顺利拿到印度签证,与2013年元旦去了印度,并邀我同行。我只能带着羡慕嫉妒恨的心情婉拒。
13年,纠结了大半年,谋划了大半年。最后顺利成行。
13年9月。到达印度的加尔各答,因为各种原因,原计划一个星期的义工最后被压塑排到回程前。
9月26号和小伙伴坐了16个小时的火车从德里返回加尔各答,和射手童鞋汇合后一起去儿童之家注册,原本一直担心被修女面试会因为英语过烂而通不过。最后表示,这都是多虑。注册过程很顺利。因为接近国庆,在注册的大厅遇见好几个中国人。拉了个在日本留学的辽宁妹纸尹茵,我,小红,射手,一起去挑战垂***之家。这也一直是我心心念念想去的。接近十月,加尔各答的天气不是很好,每天都灰蒙蒙的,一到中午就会开始下雨,加尔各答的住宿小贵,且环境不是很好。很小的房间,走进去都会闻到一股霉味,没有热水。好在床铺还算干净,对于想省钱的人来说,这些都是在可忍受的范围的。
第二天起晚了,没赶上弥撒。和小伙伴们匆匆赶到修女之家,修女们还在做弥撒。7点钟弥撒结束,大家往地下室去集合,吃早餐,早餐是面包片,香蕉还有印度茶(印度茶类似于国内的奶茶)一大群人三三两两的分成几小堆聚在一起分享着欢乐。吃完早餐修女让大家集合在一起,念了一段祷告,然后让最后一天做义工的人站在一起。便开始边唱着类似于感谢的歌曲边拍手,整个气氛很和谐。结束之后大家开始凑对,去儿童之家的,成人之家的等等。凑齐人数之后在一起走去马路对面坐公交车。印度的公交车在被那件恐怖的事件之后给人的印象都是带着一种黑色的危险气息。来印度将近一个月,这是我和小伙伴第一次乘坐,加尔各答的公交车很破,类似于中国80年代的那种电车。上车的时候依旧会被人用眼神围观。却早没了刚到加尔各答时的胆怯了。公交车去往新的垂***之家是7卢比。据说要坐一个小时左右。然后,出乎意料。不到半个小时就被售票员告知下车。我们跟着领队的一对法国新婚夫妇走,兜了一个大圈后到达了位于迦梨女神庙旁边新建的垂***之家。进门的时候出示小卡片,顺利进入。新建的垂***之家的环境出于我的意料,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一切都在可承受范围内。垂***之家分成2个格局,一边是男性一边是女性。放下行李后和大家去找了个围兜系上,开始和大家如流水线般开始洗衣服。洗衣服这个流程,但凡去过仁爱之家做义工的人都经历过的。洗衣池的旁边是一群男病人在打点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枯瘦如柴,面无表情的安静。中间偶有断断续续的呻吟声传出,时高时低。
洗完衣服后大家被修女叫去楼上休息,小小的休息室桌上摆着饼干和香蕉,还有一大桶印度茶。桌子的另一边坐着3个韩国人,2
个女生一个男生。年龄看着和我们差不多大。他们来了差不多有半年了。休息半个小时后我们下楼,开始给病人送餐。对于躺着不能动的人我们得给她们喂饭。她们的食物是用一个大盘子装着的,里面有一小堆饭菜,除此之外,还有一根香蕉一个鸡蛋和一块油炸的饼。我负责的病人意识还是比较清楚的,躺在担架穿上,依旧枯瘦如柴,一双眼睛是灰败的没有生气的,好在她的手能活动。我小心翼翼的和她喂饭,生怕一不小心咽着。因为是躺着,吃东西是极不方便的。好不容易给病人喂完饭,端着盆子要走的时候,我被她叫住了。她指着水杯,后来才知道她是要洗手。我把盘子放在地上,她用杯中的水简单的清洗了手。之后我替她放好枕头摆好身体。之后便去前面放盘子。又去把吃完的盘子收到清洗台边,清洗台边已经有还几个人在开始清洗被碗盘之类的。其中有2个韩国的男生。一直很佩服这些在仁爱之家做义工的男生的。早上的时候还和射手开玩笑说乃们这些男生可能在家连酱油瓶子倒了都懒的扶的人,竟然不远万里跑到异国他乡为一群毫无关系且无自理能力的病人服务,还是没有任何报酬的。射手当时也笑着赞同了。这是否就是信仰?
(信仰这种东西一直是我所陌生的。一直和好朋友说,如果非要让我去找一个信仰,我想那便是能让自己开心一辈子。对自己好,放纵自己的思想,任性的时候想好后果,然后去实现。我说,我这辈子没有什么大的理想大的野心,原本就不够聪明,没长相,没学历,没背景。唯一有的就是一颗不愿安分的心。这辈子我若能做好一件事,这便是成功了吧!!)
清理完盘子之后,又带着一个病人去上厕所。这个女人年纪不是很大,但是却很沧桑、应该说,垂***之家的病人如果不仔细观察,都会已经是年纪大的老人。但其实很多年纪都不是很大。只是被生活这把刻刀划下了沧桑的痕迹。这个女人是站不稳的。她双手一直紧紧的攀着我,赤脚,慢慢的移动着。即使我扶着她,她依旧是颤颤巍巍的发着抖。活动室距离厕所不到十米。她走了差不多5分钟。到厕所的时候,那个座便器有人,女人着急了,一直依依呀呀的指着那个厕所里的人。最后不得己,我帮她撩开裙子,她站着上完了厕所后挺不好意思的。一直冲我笑,然后扶着我去旁边水池里,我舀了一勺水给她洗手,她洗完后又把水倒在我的脚上,想替我洗脚吧。我忍不住冲她笑笑然后摇头。
之后,我扶着她去她的床位旁坐着。她笑着问我的名字,又抓着我的手亲了亲。我拉着她的手,指着她手指甲擦得鲜红的指甲油说好看。她一直笑着再次把我的手放在她嘴上亲了亲。这时,对床的一个老人想要站起来,我放开她的手准备过去帮忙的时候,她一直不肯放。我朝她微笑的指着对床的老人又指指我,最后她不舍的放开了我的手。帮助完对床的老人上完厕所后我和意大利的一个胖姑娘拿着身体油跟着修女挨个去给病人全身擦油,按摩。有的人即使躺着不能动,但还是有意识的,我去拉开她的衣服要给她擦油,她却不肯。一拉开衣服,她自己就马上合上。反复好几次。我有点束手无策。有个欧美的妹纸过来了,她用那种我一直觉得是很夸张的表情和老人沟通。她一直裂开嘴笑着,指了指手上的油和老人的身体,然后又拉着老人的手亲了亲。在俯身去亲老人的脸和额头。如此反复几次,老人便不再抗拒了。说实话,这个妹纸是让我佩服的。我自认,以我目前的状态,我是无法做到欧美妹纸这般举动。我的内心终究还是有所顾忌。
记得去之前一直听说在垂***之家工作是很辛苦很累的。我不知道我们算是运气好还是不好,因为最近垂***之家新请了很多当地妇女工作,所以义工们相对是比较轻松的。
(简单的记录下关于加尔各答的唐人街之行:下午的时候几个人约好了去加尔各答的唐人街,当我们一行五人包了2辆图图车一番折腾到达唐人街的时候,面前的景象是让人失望的,我见过曼谷的唐人街,乃至后面吉隆坡的,胡志明市的。相比较,我无法去相信加尔各答的那个类似于中国的乡村的地方就是唐人街。但是事实上,那就是的,路边偶尔会看见中文,关于加尔各答唐人街的由来是听一个法国人说的,以前是中国的三个省的人迁过来的,3
个省分别是湖南省,广东省,第三个暂时猜测是温州人。后来因为在这边生活的很艰苦大都数都迁徒去了新加坡等地。天空灰暗暗的又开始下雨了,我们一行人沿着坑坑洼洼的马路往前,在一栋有中文字的酒店门口看见了一个中国女人,我们跑过去和她闲聊,她和她老公以前是广东人,但是他们都没有去过中国,可庆幸的是他们还会点中文。通过他们得知,这条街确实住着一些中国人,但是已经很少了。且平时很少会有中国人会特意跑过来。他们说在这边的中国人过的都不是很好。印度人很排外,所以很多人都移居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了。我们和他们闲聊了会就离开了。一直望这条街走的路上遇到好些华人小孩,但是对方都未曾正面看过我们。后来越走越远,天空越来越暗,下着小雨,貌似我们是迷路了。路上遇见一个广东汕头的大爷,我们跟他问路,他用英文回到,偶尔会说一点中文。即使有他帮我们指路,但是效果甚微。好在虽然折腾了会。最后我们一行五人找了辆知道修女之家地址的突突车送我们回去了,恰好赶上弥撒时间。)P.S世界上随处可见广东人!!!!
第二天原本因为要赶下午5点的飞机小伙伴建议不要去的。只是我纠结许久,最后还是决定去的,原本印度就是冲着义工去的。既然不能做一个月,那么能做2天也好。第二天的工作依旧如昨,不同的是十点半的时候被修女叫去大厅,大厅里铺上了毯子,病人们被一到一边听神父念祷告,接着修女们唱哈利路亚。
因为听不懂,且自己并不信奉与印度教,所以这一场不知道是不是弥撒的教会与我而言是无聊的枯燥的。所以我中途退场了。因为下午还要赶飞机,便提前结束了当天的义工之行。
义工总结:我无法说在这仅仅不到一天半的垂***之家义工之行让我心灵如何如何被洗礼,我被如何如何震撼。我只是想记录和表达一下我的看法。
对于仁爱之家的义工,我有一个朋友对于此行为是嗤之以鼻的,包括我曾和我妈说的时候也如此。只是我妈终究还是选择尊重我的选择。
关于爱和尊重,我一直觉得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权利。
特蕾莎修女说过,“世界上有许多人渴望着一小块面包,却有更多的人渴望着一点点的爱。西方世界的贫穷是一种不一样的贫穷――不仅因为孤寂而贫穷,也因为心灵的贫乏和精神的困顿而贫穷。我们从而明白,被人弃绝乃是最严重的疾病,这才是当今世界在我们四周出现的真正的贫困。
“爱不是赞助。因此别只是给钱,而是要伸出你的手――我们的手何其温暖。我不同意好高骛远的行事态度――爱得从一个人开始。”
任何事,无不是从一个开始的。只有先对具体的这一个有意义,然后才可能对许多以至整体有意义,没有开始的一个,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许多个,以至无限个,也就没有整体。
对于这一段印象深刻,我们一直认为金钱就等于爱。于是,我们把它放在父母,子女身上。以为给足了金钱物质就给足了爱。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则小故事,有个小朋友母亲去世了,父亲一直忙于工作而疏忽了他,有一天他问父亲一个小时的工资是多少,父亲说是三十美元。于是小男孩问父亲要三十美元。父亲很生气,觉得小男孩不懂事,自己每天在外辛辛苦苦工作赚钱养家,小男孩却不懂得体谅父亲的苦。于是把小男孩骂了一顿,小男孩很委屈,躲到房间去哭了。事后父亲很后悔,想着小男孩平时是很懂事的,并不会无缘无故问大人要钱的。于是拿着三十美元敲开了小男孩的房门向他道歉。小男孩很开心的拿着三十美元递给父亲说,爸爸,这是三十美元,我可以买你一个小时陪我玩吗?父亲突然就被震惊了。那一刻他觉得很惭愧。自己一直忙于工作,却忘了儿子也是需要父亲的爱和关心的。
就如我的爷爷,那个因为失明而整天蜗居在家的老人。因为一个收音机而闹脾气的要寻***。在我的爷爷去世以后,和我妈说起老人的生前,我是有惭愧的。从小因为爷爷奶奶的重男轻女,我对于他们是不喜的。所以是能不去便不去。直至后来搬至和爷爷奶奶居住。因为年龄和阅历的增加也理智许多。但也很少会交流,只是偶尔出门进门打招呼,或者问他想吃什么等等,一些简单的交流。我自认我做到了我能做的全部。其实,这也只是我以为的而已。
这些都仅仅是我以为的而已。有时间和我妈聊天,她说没做过父母是永远不会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的。就比如我去印度,去之前我早已告诉过她,到了以后每天都会在网上给她留言传照片。可是她依旧觉得我不懂事不能理解她等等。我想也许有一天,当我的孩子告诉我她要去远方,去一个与我而言完全陌生的过度,我不能和她联系,我只能每天通过她的叙述得知她的情况,我想她的时候打她的***,***里总是那一句,您的手机没有开通此业务。我想我才会理解我妈那会的心情的。
在垂***之家这不到一天半的工作,不忙的时候会去细细观察周围的人,修女,病人,老人,义工。那些让我敬佩的人,那对法国的新婚夫妇,那对不知道哪个国家的医生夫妻,那个意大利的胖姑娘,以及那个外表漂亮内心美丽的欧美妹纸。等等。爱是无国界的。
如特蕾莎修女说的,“
爱是没有界限的,人种、民族、国家、语言和信仰,这些都不应该成为一种限制。只要有爱,就能够成为父子、兄弟和姐妹,就可以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最最重要的,就是是否有爱,而不是别的什么。”
关于垂***之家所收容的人的来源,每天仁爱之家的修女会去街上巡视,看见需要帮助的人,生重病的人,会询问他们是否愿意跟随修女来仁爱之家,如果不愿意的,修女会留下药品和食物在离开。
特蕾莎修女说过,痛苦即是幸福,下降即是上升,微小即是伟大,温柔即是刚强。在世是离乡,而离世则是大归。爱不可爱之人,才是真爱。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而在仁爱之家只需要爱!
想表达的有很多很多。奈何无法用文字诠释出来。如果以后还有机会,希望能再次前往。。
谨以此纪念我的23岁。这一年收获很多。但愿我能在这漫漫尘世中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
上图 垂***之家被收容的人。图为义工们正在挨个给老人们***摩
上图 被收容的人的床位
上图中那个笑的很夸张的妹纸是我所敬佩的。
上图 韩国妹纸最后一天义工
上图中间休息的垂***之家提供的
上图,新的垂***之家门口
从垂***之家顶楼往下看
上图 修女之家早上提供的早餐
上图 仁爱之家注册成功后发的PASS卡
上图 义工们洗完的衣服晒衣顶楼
来说说我斜杠青年的生活吧,我身边的斜杠青年还挺多的,但是他们都非常非常努力。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徐丹妮,自媒体人/活动策划/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一个人的代名词。
我身边最早成为“斜杠青年”的是一位认识的哥哥,暂且叫他小U吧。当我在高中为高考而努力刷题的时候,他读大学,利用兼职的钱开始背包自由行,学摄影。每年放假回来都能听到他分享在路上的各种趣闻见识,让我好生羡慕。而等我读大学开始背包行的时候,他通过工作挣钱去实现潜水、攀岩、爬山的心愿,并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学金融的知识。依旧继续着一边工作一边旅行的故事,不同的是足迹开始遍布世界各地。
看过非洲大草原上野生动物群的壮观场面,也去过印度的垂***之家做义工,在土耳其乘坐热气球,在澳洲玩跳伞……一边旅行一边通过拍照卖图片给图库,拟稿给杂志来实现财务上的开源。
后来,他辞职了。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斜杠青年,自由职业。
开了一家青旅,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在他这里分享故事。他也分享自己的故事,依旧通过做不同行业的许多事情来实现财务上的自由。有客户找他拍纪录片,也有客户找他写文章,之前所学的金融知识在自己的创业项目上也有一定的帮助。
其实这个职业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进步的体现。这种进步使人类摆脱“工业革命”带来的限制和束缚,释放天性。
我问他辞职以后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他说现在过得挺自由的,是很多人理想中的生活,但是压力也大。失去了所谓的“稳定”,甚至有时候会有上顿没下顿,但是获得了相对而言的自由,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财务上。
也许是受身边的人影响,也许也是自己骨子里那份热爱自由的心,我也尝试了一段时间的“斜杠青年”生活。
大学以前学的钢琴和英语,大学里学过的摄影、在坚持的写作,以及之前在公司的工作经验里有做新媒体、淘宝运营的经验,都对我成为“斜杠青年”有帮助。
在过去的半年里,我尝试身兼数职:英语老师/中文老师/供稿者/摄影师/淘宝店主……
很多人不知道我在忙什么,是因为我压根就没告诉任何人我在做的事。
我教外国人说中文,我教中国人说英语;
我给杂志供稿写文章、卖自己的摄影图片;
我开淘宝店,贩卖一些自己设计的包包也卖大众喜欢的……
嗯,确实挺自由的。不过我对时间管理很严格,每天、每周、每月的工作任务都会量化,自己要达成的目标以及如何分解它。也遇见了很多困难和瓶颈,那些辛苦的过程不多说,都是通往自由路上的垫脚石。
有人问我,做一名斜杠青年容易吗?
答案是:非常不容易,不是你们想象中那种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的生活状态呀。
我有忙到手上一天接三个活计跑了整个昆明城,也有着急的项目加班加点做出来给客户。没有周末、没有固定上、下班时间,一个不小心你有可能渐渐就习惯没有规律的生活,导致更多的问题……
斜杠青年最多的是时间,最难控制的也是时间。一旦失去了公司里的规章制度束缚,你需要的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和抗压能力,没有强大的执行力,不要轻易尝试斜杠青年的“自由生活”。
那么关键的问题来了:如何成为一名斜杠青年呢?
1、先专注做好一件事。
别忙着辞职,别忙着羡慕别人飞来飞去的生活。好好把你手头上能做的事情做好,如果想成为自由作者,坚持每周都阅读新书籍获取灵感,坚持写作分享有阅读价值的东西。如果想成为自由摄影师,就每天抽空学习摄影知识、抽空去练习拍照。10000小时定律大家都知道,可是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又有多少呢?没有坚持一件事到一定时间之前,千万别辞职。
2、用现有的资源去突破行业壁垒。
我也不是毕业就创业的,积累和学习了两年之后才渐渐尝试。选定自己想要发展的领域,积累资源和资金,坚持做好一些事,慢慢的更多资源就会向你靠拢。做好最坏的打算,有想法就去行动,不拖延。
3、做想做的事,而不是赚钱的事。
身边有许多创业的前辈,现在都过得不错。而他们最开始的创业都是出于热爱某个行业的某领域,而不是看到哪个行业赚钱,就进去哪个行业。也只有在一个行业内渐渐积累,才会拥有更多资源和人脉,去做更多事情。兴趣爱好本来就是最好的老师,不是吗?
4、学会记录和分析。
自己工作后的经历、经验记录下来,并认真做每月分析、年度分析。目标达成率多少,哪些事情是必须完成的,哪些事情是由于什么原因没有完成的。如果是创业了,就更应该要坚持记录自己的创业点滴,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知道从哪里着手分析、解决问题。
5、一定要做的时间管理。
执行力再强大的人,面对一堆事情要处理时也会有头疼的时候。所以必须得做好时间管理,分清楚任务的主次重要程度,以及每个任务都给自己时间节点。我自己的时间管理本上写满了各个大、小项目的时间分配,朋友看到说我对自己严格到可怕,太过于知道自己每天该做什么。
这或许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一个时代:年轻人不再需要依赖家庭背景、拼人脉或拼财力,而是可以完完全全通过自身的实力和才能获得成功。
这些都是我自己的斜杠青年经验,有利有弊,关键自己的取舍。
你看完之后,是否想做斜杠青年呢?
谈到生命的价值各说纷纷,有的说做好您自己,这就是您存在的价值;有的说只要为了家人能过得更幸福,而努力工作,亦算不空过一生;还有的人认为为您爱的人与爱您的人好好活着,让他们觉得您的存在是他们幸福快乐的源泉,这亦是生命存在的原因;更有的人认为无论您怎么过生活,只要依然活着就是生命无价之宝。以上这些观点在某方面来讲都有一定的道理和意义,知道珍惜什么,把握什么?不过我们的生命价值可以由以上这些思想作基础,进而以自己身心的力量和财富去影响更多的人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的生命价值更能发出无限的光和热而让世人愈加尊重和敬仰,就像有的人虽然在生短短几十年,但因他们所做的事情是为民族、为国家,乃至为全人类而牺牲,所以得到人们永远的怀念和尊崇。
以下从几方面来探讨生命的价值是什么?
人虽***了,但精神永存
数天前,我刚刚参加了我94岁祖父的圆寂追思会,虽然他的离去,合家上下以及众多他生前的亲朋好友均感到悲伤难过。但在悲伤难过之余,大家对我祖父仁慈的一生均由衷致以敬仰之意。他老人家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医生,但得到他救治和关怀的人,不胜枚举,他每月所得到有限的薪金不但要养家育儿,还要赈济一些贫苦之人,又时常为邻近乡村修桥补路,子孙供养他的钱,他老人家不舍得自己享用而拿去建寺,塑佛像等善举。
他的一生都是俭食俭用,将节省下来的金钱去照顾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他老人家往生的过程十分奇妙,没有什么大的痛苦,只是因为年高岁迈,精神衰退,走的时候就像睡觉一样那样安祥、自然,在为他办理后事(治丧)的过程时,无论是法事的举办,人事的安排或气候状况都十分圆满,我亲眼看到我祖父如此顺利的走完这一生,深深体会到人生的价值不是在于拥有多少名利和享受多少物质,而是在他一生的奉献。他的勤劳,爱家和关怀贫苦人的精神永远铭刻在我心中,亦将会成为我生命价值的指南,虽然他老人家色身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其奉献的精神却无时不在影响着我的行为。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有很多人生活没有目标,每天得过且过,常常以搓麻将、看电视和游玩等来度过日子。有时,我好奇地问这一类的朋友们说,你们每天这样过日子觉得快乐吗?他们都十分无奈地说因为觉得生活无聊,精神虚空才选择一些娱乐来打发时间。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去找些工作做或做些社会慈善的事情,他们觉得家里金钱不缺,不必要再为上下班之苦而赚钱;至于出钱出力去做些社会慈善工作,又舍不得花费自己的金钱和心力,所以只好在家里度过日子。
其实他们如果明白生命的价值不仅是享受而是在奉献,那么,他们就会鼓起勇气,用经济(钱财)去救济一些贫苦的人群,或者用自己的任何特长去帮助小区的各种慈善事业,如果是这样,我相信他们的生活会更加精彩,他们的生命会更加灿烂而有价值了。
就像阿尔巴尼亚的泰瑞莎修女,在印度加尔各达创办了仁爱之家、艾滋病之家、垂***之家等慈善事业(机构)为贫穷困苦或被病魔缠身、垂***边缘的人,无私的奉献,泰瑞莎修女虽然是一位身材瘦小,略有驼背,但因为她的爱心和愿力,使千万穷病者以及临终无亲人在旁的人得到了她慈心的照顾和真诚的护理;她那不平凡的生命,不仅影响了印度,同时亦影响到全世界,因此如果生命价值可以比较的话,有的生命轻如鸿毛,但像泰瑞莎修女的生命却比泰山还要重哩!
要做金钱的主人
有的人一生拼命赚钱,一辈子积蓄了很多财富,不单不舍分文做善事,即使对自己亦是十分孤寒,虽然富能敌国,但只好做个守财奴;当有一天大限到来的时刻,万般带不去,只好张开着两只大大眼睛想着遗留下来的财产而***不瞑目,此情此景,见者无不叹惜。
中国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旅居星加坡,专门种植橡胶树经营,把赚到的钱捐回祖国,分别在厦门、集美和豉浪屿兴办大学、师范学院和小学。他的思维罗辑是见到穷人困苦如果给他们面包,不如教他们如何生产会更有效果,这亦是一种更彻底的济贫之道。因此他深信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可以让国家富强;教育可以提高人的质素;同时,教育亦可以作为穷人翻身的跳板。他说:「金钱像肥料,要洒出去才有用」。正因为他的爱心,把钱洒在教育上,因此在中国他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国家栋梁,亦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结语
世间上有很多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利他行者,普通人虽然无法达到这么高的境界,但最低限度要看清人生的价值观是什么?并且要明白人生的价值不是您做的事业有多大,而是您为社会的奉献有多少;更不在乎您身处何境,而在乎您是否有仁爱之心去发挥您自己本有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才是重点。
假如生命还有1小时,你最想干嘛?
我只想安安静静的一个人走。
1、曼德拉邀请曾看守他的狱卒出席自己的就职典礼
纳尔逊·曼德拉(NelsonMandela)因领导反种族隔离运动获罪,在罗本岛(RobbenIsland)服刑27年。1990年被释放后,他并没有报复前狱卒们,相反,1994年,他还诚邀白人狱卒克里斯托·布兰德(ChristoBrand)出席他的总统就职典礼。
不仅如此,曼德拉出狱二十周年纪念时也邀请了布兰德。另一位看守曼德拉的狱卒,詹姆斯·格雷戈里(JamesGregory),也曾谈及并记录了与这位“政治犯”的友谊。格雷戈里和布兰德都曾谈到他们对曼德拉深深的敬仰之情。
布兰德还特别提及自己如何从一个支持种族隔离的年轻人成长为一个反种族隔离与压迫者。布兰德说,曼德拉对他的影响,足以改变一生。而他们之间的友谊,教会世人宽恕。
2、特蕾莎修女的善行
1999年,新千年将至,美国有线新闻网络(CNN)和今日美国报(USAToday)年度盖洛普民意调查中,特蕾莎修女当选20世纪“美国最受尊敬的人”,票数远超马丁·路德·金,小埃德蒙·杰拉尔德·布朗(Jr.),约翰·费茨杰拉德·肯尼迪(JohnF.Kennedy)。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和海伦·凯勒(HelenKeller)。为何这个女人如此独特?特蕾莎修女,本名艾格尼斯·刚察·博加丘(AnjezeGonxheBojaxhiu),也被誉为“仁慈的天使”(AngelofMercy),是一名传教士兼罗马天主教修女,一生致力于帮助他人。
所以当我们谈及圣洁,便会联想到特蕾莎修女。20世纪50年代,她成立了仁爱传教修女会(TheMissionariesofCharity),为病残、流浪汉和其它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她因此获得了1979年诺贝尔***。不过,2013年研究指出特蕾莎修女神圣的名誉可能有些夸大,颇具争议。
尽管垂***之家除了祈祷之外并没有提供多少实际帮助,但她确实为拯救病患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特蕾莎修女逝于1997年。
3、威斯特布路反抗议活动
威斯特布路浸信会(WestboroCounter,WBC)因其反同性恋立场而被许多人认为是一个仇恨组织。教友们经常手举醒目、带有攻击性言辞的标语纠察一些高调的***葬礼。这个备受争议的组织表明抗议意图时,引起了社区反抗。
比如,瓦萨学院支持同性恋、双性恋及变性者,WBC意图纠察瓦萨学院时,学院的学生们组织了一场反抗议活动。德克萨斯A&M大学(TexasA&M)的学生们结为人链阻止WBC抗议者们去纠察***的葬礼。当然,抵抗他们的也不是只有这所大学。
来自天使行动组织(AngelAction)的反抗议者戴着10英尺高的天使翅膀包围了WBC的抗议者们,阻挡他们的视线。还有一个名为机车爱国者卫队(PatriotGuardRiders)的组织提供非暴力保护盾。一般他们只是手举旗帜,团团包围WBC抗议者们。
以防他们打扰葬礼上悲伤的军家属及亲友,并不会付诸暴力。桑迪岬(SandyHook)小学枪击案的受害人举办葬礼时,这个团体还自发组成了一道无声的保护屏障,抵制WBC教友们葬礼上抗议。
4、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宽恕了刺杀他的刺客
1981年5月13日,土耳其刺客***·阿里·阿克查(MehmetAliAgca)在梵蒂冈市圣彼得广场朝教皇约翰·保罗二世(PopeJohnPaulII)开了三枪。一颗***击中教皇的食指,反弹进入他的腹部。另一颗擦过他的右手肘。后来,约翰·保罗说,他能活下来全靠圣母玛利亚保佑。
1981年5月17日,刺杀事件四天后,教皇公开宽恕了阿克查——并说其实在救护车开往吉米立医院时就原谅了他——1983年,教皇还探望了被判19年的阿克查。探望期间,约翰·保罗握着阿克查的手,当面宽恕了这位差点杀***他的刺客。
5、圣诞节休战
1914年12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已造成了近一百万人***亡(多达1400万人在这场战争中丧生),但在圣诞节这天,英军和德军选择了休战。故事的真实性不得而知,某些部分可能也有所夸大。传闻英国士兵躲在战壕中时。
忽然从德军战壕附近传来一首非常熟悉的曲子“平安夜”(SilentNight),由此双方擅自停战一天。在圣诞节休战这一天,西方战线没有***射击和炸弹轰炸,只有备受战争蹂躏的人们握手言和、分享香烟和踢罐头瓶。
1.蒙古生态农业发展计划现代人真的没有什么机接触到农田,更不要说曾在农田耕作。该此义工旅行计划就是让参加者于认识蒙古生态农业发展,推广绿化亚洲计划,并且将营运生态农业的收入资助低收入家庭,协助贫户脱贫。参加者会卷起衣袖与当地居民和孩子们一同在有机农作培训中心工作,清除杂草、在温室耕种、帮助兴建灌溉渠道、制作堆肥,以及教授孩子们,当地人有机耕作方法。所得的农作物收益,将会捐赠给当地的孤儿和有低收入家庭,丰收同时分享丰收!此外,参加者更有机会住在蒙古传统特色的蒙古包,定会给你难忘的住宿体验。2.比利时音乐节义工计划其实义工计划的领域有上百种,不是只有到山区帮助重建校园或是到第三世界国家教授生活上的安全知识。这个义工计划就是到比利时音乐节维持音乐会场地洁净和安全、清理及回收垃圾、修建舞台、搬运物资、在吧台工作等,完成这些体力劳动的工作后当然可以与观察一起参与音乐节。比利时是当地一大盛事,一连四天的音乐节将会聚集世界各地多达二百位的表演者,吸引全国各地的旅客参加。各国义工将参与协助整个音乐节流程,并一同享受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