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大熊山,主峰九龙峰,海拔1622米,在新化县北部。
鼓台山,主峰诲拔1512米,山顶为高原丘岗地,形似鼓,故名。新化县城东。
紫鹊界,位于雪峰山中部的奉家山体系,该体系以最高峰海拔1585.2米的风车巷(山名)为基点,向东北方向呈扇形展开,其间1000米以上山峰达30多座,紫鹊界原名止客界,海拔1236米,是从水车镇通往奉家镇到溆浦县必经的第一座山峰。有一条石板路翻越此峰,垂直高程600余米。因山高坡陡,其路不得不以“之”字形拾级而上,还是叫行人望而却步,故名。
白旗峰,原名石龙山,海拔1465米。群山环抱,山势逶迤,前屏两洲(湖洲、高洲)两印(土地印、山垴印),后障旗锣蓝伞,左傍鹦鹉卸花,右蹁仙鹤起舞,晴空眺望,群峦叠翠,四面风光,尽收眼底。
龙虎山脉、玄山山脉、龙盘山脉、谢铎山山脉,南部有大乘山脉、天龙山脉。市内海拔400米以上山峰有123座,其中800米以上山峰20座。北部山地面积155.8平方公里,占市境面积的35.8%,最高点在癞子岭,海拔994米。南部山地面积46.79平方公里,占市境面积的10.66%,最高点在祖师岭,海拔1072米。
安化九龙池,位于雪峰山北麓,南与新化县大熊山接壤,海拔1622米,为湘中第一高峰。峰顶有一池,九股清泉从池底涌出,池水甘甜清洌,清澈见底,咕咚之声清雅悦耳。相传远古其主峰有九座峰峦,尽得天地之灵气,黄帝登熊山时,将其点化成九条金龙,从池中循入东海,九龙池因故得名。自此,池中溢出的清泉,自山巅飞流直下,进密林、穿乱石、入深潭,至山下汇成四十八条山溪涧流,纵横交错,迂回曲折。时而急流穿涧,悬瀑奔贱,含珠吐玉,轰隆叮咚之声及于遐迩;时而平水绕林,碧波荡漾,鳞光闪闪,霞雾生烟之状悠然可见。
沅陵县较著名的山峰有:
圣人山,位于县境东南边渭溪乡境,与溆浦县交界处。主峰海拔1355.3米,为县内群峰之首。主峰顶原建有天平寺,据寺旁清乾隆四十九年碑文载:昔日大禹治水曾路经此山,故山以“圣人’为名。距寺百米处有一股清泉,长年不断。山上多“一点血”、“七里麻”等名贵药材。山腰森林茂密,多松、杉、樟、楠。由山麓漫坡而上,可见九支山脉朝向主峰,当地称“九龙捧圣”。秋高气爽时节,登峰环顾,群山尽收眼底,远可眺望永顾、古丈、桃源;近可俯视沪溪、辰溪、淑浦等县境群峰。
九龙山,位于县境南缘用坪乡境,与辰溪县接壤处,海拔1214.2米。因主峰之下分布九条山梁,适逸起伏,酷似游龙,故名。山上土壤多为黄棕壤、黄壤及黄红壤,适于发展林业,种植旱粮。山顶原建有古庵一座、遗址尚存。
天鹅池,位于县境杜家坪乡东南部,与安化县毗邻,海拔1141米,山顶有一天然水池,相传曾有天鹅栖息,故名。
界址坡,位于县境马底驿乡南部,海拔1129米,此山位于沅陵、溆浦、安化三县接界处,故名。
苦菜界,位于县境东部,跨官庄、高坪、黄壤坪3个乡镇,海拔820.5米,有一条古道跨越山界,是官庄至柳林汊要道,路经此山,上坡七里,下坡八里,沿山岭走五里,故有“上七下八横五”之称。羊肠小道,行走艰难,前人称为“苦差界”,今通公路。
此外,还有羊皮帽(1232米)、林山尖(1153.米)、毫南界(1107.1米)、蕨草坡(1045米)、云雾山(146.4米)、大山岭(1106.2米)、纱帽恼(1069米)、龙仙池(1132米)、牛角湾(1054.4米)、池塘娅(1029.2米)、老山(11}57.4米)、庙边(1008.3米)、冷风尖(1065米)、老虎尖(1129.6米)、杀猪尖(1101.3米)、大王山(1149.2米)、王眉界(1150.3米)、贺家山(1091.8米)、王尖(1173.5米)、黑尖(1168.7米)、三两银尖(1015.1米)、伍家塌(1044米)、老山界(1107米)、铜钱垭(1170.4米)、钟鼓界(1170.4米)、上八斗坡(1103米)等。
会同县境内,境内山脉主要属雪峰山余脉,有中、东、西三列,均呈北东走向。
中列山脉系雪峰山主脉延伸部分,位于县境中部。北起肖家乡老团村西部的小角尖,南至沙溪乡木寨村西北部的两头塘。呈多次弯曲的“之”字形,依次经过肖家、马鞍、金龙、坪村、堡子、洒溪、团河、岩头、沙溪9个乡镇,长约90千米,是境内最大、最长的山脉,也是渠、巫两大水系在县内的分水岭,较为著名的山脉有:
金龙山位于山脉中部肖家、马鞍、金龙、堡子等乡的边界处,距县城24千米(直线距离,下同),以峥嵘峻绝、状若飞龙而得名。长度8千米,平均宽度2.5千米,方圆20平方千米。其主峰、海拔1080.5米,是县内第二高峰。
大角尖位于肖家乡老团村南部,与洪江市黔城镇、江市镇交界,距县城30千米,以山大峰尖、形似牛角而得名,海拔802.6米,方圆约100平方千米。
天门子位于肖家乡半山村西北角,距县城26千米。以山高坡陡,如上天门而得名,海拔945米,方圆1.5平方千米。
求雨界位于金龙乡石旗村东南角,距县城22千米。因旧时山上有座庵堂,天旱时人们常登山求雨而得名,海拔855米,方圆2平方千米。
扒南界位于金龙乡地灵村中部,距县城20千米。以坡向从南至北伸长而得名,海拔919米,方圆2.5平方千米。
凉伞坡位于洒溪乡排子村境内,与若水镇接壤,距县城17千米。以山似雨伞,梁姓人居此而得名,海拔815米,方圆约2平方千米。
大界头位于团河镇燕冲村西北部,距县城11千米。以山界大而得名,海拔925.4米,方圆0.7平方千米。
细竹山又名大茶界,位于岩头乡落溪村东南,距县城11千米。海拔802米,方圆1平方千米。
东列山脉系雪峰山脉凉山支脉延伸部分。位于县境东部。北起黄茅乡塘枧村西北的大界,南至沙溪乡耿琴村东南角的大坪坡,蜿蜒曲折,依次经过黄茅、高椅、长寨、若水、王家坪、金子岩、沙溪等乡镇,长约80千米。山脉西段地处县境边界,构成与洪江区、洪江市、洞口县、绥宁县的自然界线,较为著名的山峰有:
雪峰界位于山脉北端县境东北部高椅乡境内。在会同与洪江市、洞口、绥宁等县市的交界处,距县城42千米。长约7千米,平均宽度2千米,方圆约15平方千米,其主峰大土地坳,海拔1477.4米,是县境内的第一高峰。
枫木冲头位于王家坪乡交粮村东部,距县城25千米。以枫木多而得名,海拔539米,方圆0.3平方千米。
龙灯界位于金子岩侗族苗族乡金鱼口村西部,距县城30千米。以山界之路弯弯曲曲,似龙灯飞舞而得名,海拔577.6米,方圆1平方千米。
深坳位于金子岩侗族苗族乡翁洞村东部,距县城28千米。以山高坳深而得名,海拔652米,方圆约1平方千米。
尖坡位于沙溪乡沙溪村西部,距县城20.8千米。以山大坡尖而得名,海拔611.1米,方圆0.7平方千米。
八宝山位于沙溪乡塘湾村南部,距县城23.1千米。因山上有一口水塘,传说塘里有金鸭子等八件宝贝而得名。海拔743米,方圆1.5平方千米。
九牛塘位于沙溪乡耿琴村南角。距县城20千米。因此山上有九个小山坡,山顶有一口塘,会意“九牛下池塘”而得名,海拔788米,方圆约0.7平方千米。
河洑山,位于沅江北岸,紧靠常德城区。在郁郁葱葱的河洑山脚下,有座古朴风情的小镇,相传这里两千多年前便已为市,以前叫平山后叫河洑山。解放初期正式建成河洑镇,如今只要你来到河洑镇便可看到,在你的脚下,高楼厂房掩映了绿荫之中,集市车水马龙,到处呈现着一副繁荣兴旺的景象。
洪江市原黔阳县境内,雪峰山脉呈北东、南西走向,经湾溪、洗马、塘湾、群峰、雪峰、铁山、大崇、熟坪、龙船塘9个乡,成弧形屹立于县境东南部,长约70公里。有摩天岭、青界、古佛山、帽子山、屏山、枳木界、白岩云、太婆山、钩岩、苏宝顶、八面山、锅顶地、羊古垴、大土地坳等1000米以上的山峰56座。雪峰主脉西北面的主要支脉有九:
1、起于古佛山北面,经湾溪北部入群峰乡,形成湾溪、群峰乡北部的多山格局。
2.起子古佛山南面,呈西南走向,经蒿菜坪入群峰乡,形成湾溪、群峰两乡南部的多山格局;3.起自屏山山腰,向正西面延伸,为群峰、雪峰两乡的分界线。
4。起自枳木界南面,呈西北走向,主要山峰有老栗山,为雪峰、铁山两乡的分界山。
5。自白岩云北面一支脉进入铁山乡,绵延于水口山、小溪两村之间。
6.起自钩岩山腰,呈北西走向,绵亘于铁山、大崇两乡之间,主要山峰有秋木坪、中华山。
7.起自八面山西部,呈北西走向,成为大崇与熟坪乡的分界山;8.起自麻雀塘,呈正西走向,逶迤于熟坪、龙船塘之间,主要山峰有白岩垴、四岔路;9.起自大土地坳,呈北西走向,经龙船塘乡进入深渡乡境。
中西部雪峰山支脉的凉山山脉,自会同县至托口西南部入黔阳境,呈西南、北东走向,经托口、江市、黔城、双溪、土溪、太平、龙田、岔头等8个乡、镇,自岔头乡北面进入怀化,境内全长约80余公里。主要山峰有豹雾山、大角尖、小角尖、风坡头、鬼山洞、凉山、中坳、红岩屋,海拔600一800米之间。
娄底市双峰县境内:
西端为雪峰山系龙山余脉的猪婆大山,越铜洛脑从西往北由黄栗山、万寿山、得仙山,连接白石岩、狮子山、龟形山、雷打石,一直透延至与湘乡市接界的石笏大山。西部山地区主要为甘棠乡、县猪婆山林场及三塘铺镇的部分村,西有铜锣脑、鸭公山万寿山,南有猪婆大山横亘于甘棠和三塘铺之间,最高峰插花岭海拔680.7米。北有黄栗山、得仙山、麻仑山和把伞岭,山脉走向多与构造线一致,灰岩分布广,岩溶地貌发育,地下暗河多。
韩国能够申请成功自然是有原因。诚然,竹文化,在我国的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还以竹来形容一个人的美好品质,但是我们没有做到的一点就是把竹刻在我们血脉里的这一点基因发扬光大。因为申请一个文化遗产,不是那么简单的,既要可持续发展,又要传承,着眼于未来,而韩国就做到了这一点,他们花了多年时间为他们的潭阳竹乡积攒了很多的声誉,才能成功申遗。
可持续发展。潭阳竹乡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在这个地方有一座山叫做圣人山,山上有一片面积占了韩国竹林的百分之三十四的竹林,这片竹林不仅是最大的同时也最受欢迎。这片竹林历史悠久,足足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坐落在竹林中的村落形成于十六世纪,一直到今天,他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这片竹林了,并且还竹林中间还有一条路贯穿了整个竹林方面观赏竹林。
在这里生活的人,他们会在竹林之中种植各种各样的农产品,而竹林也因此形成了多元的生态系统。在竹林里面还有一个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收藏了很多用竹制成的手工作品,还详细的介绍了竹林的历史。还经常在这片竹林举行以竹为主题的各种展览。FAO认为,他们不仅有多样的生态系统,还有尊重自然的同时形成可持续发展。
挖掘了竹林的重要价值。事实上,如果只是单纯的论自然景观或者文化底蕴什么的,我国绝对不会输给韩国的。但是,申遗不仅仅只看着两点,他们还会考察其他方面。而在其他方面,我国还比不上韩国这一片竹林。韩国为了能够成功申遗成功,他们不断鼓励当地在保护生态系统系的同时开创新产品。而在当地就有一种茶叫竹露茶,是当地的历史遗产;除了这个,当地还有利用了竹林的优势种植出来的草莓,这种草莓甚至两公斤就要五百多人民币。也有人利用竹林制作出了化妆用品,十分火爆;而且在当地的餐馆,会用竹来吃饭煮茶,用作各种各样的用途等等。
沅陵旅游景点大全排名:
1.凤滩大坝
凤滩大坝位于湖南省沅陵县沅水支流酉水河上。枢纽工程属一等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航运、过木和养鱼等综合效益。大坝拥有举世无双的好环境,栖凤湖无限绿波,酉水、明溪清澈见底,借母溪、小溪、高望界三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浑然一体。
2.黑木崖
黑木崖位于沅陵县明溪口镇,从酉水边去借母溪自然保护区的必经之路,26公里沿溪铺展的***特地貌,古木葱葱的沟沟壑壑里隐藏着许多神奇。黑木崖是几个山冈的合称,海拔800米的山顶上,怪石林立,或高或低,奇形怪状,沟壑纵横,简直就是一个云中石林。
3.借母溪风景区
借母溪位于湖南省沅陵县借母溪乡,2008年1月14日被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张家界及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湖南九寨沟”。
4.胡家溪风景区
胡家溪是一脚踏五县的土家族古村落,面积15.75平方公里。2016年11月,古村落被国家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目录。村落内有不可复制的二十七座水碾房和可追溯两千年人类文明的历史。寿达千年的黄连树,被当地群众尊为“神树”、“龙树”。
5.白河谷旅游度假区
白河谷旅游度假区的酉水风情画廊,这里这里融合了北纬28度的自然奇观与文化奇观;这是五强溪国家级湿地公园;这是一条恒温雾漫的泉水河,也是土家人的母亲河,是“酒”的发源地,是长寿之河,是土司王朝与汉王朝的分界点。
6.圣人山风景区
圣人山,位于湖南省溆浦县深子湖镇,是沅陵和溆浦的分界岭,属雪峰山脉北支,南北走向,主峰天平峰海拔1355.3m,取与天平齐的意思。相传夏禹治水,登此山北望洞庭,而得名。
7.龙兴讲寺
龙兴讲寺位于沅陵古城西北隅,嵌虎溪山麓,俯沅、酉二水,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敕建,占地17000平方米,现存建筑12栋,建筑面积2366.9平方米。该寺座北朝南,殿阁轩榭,布局完整,脉络清晰,依山就势,采用纵向中轴线对称、院落天井组合的传统形式。
8.二酉山风景区
二酉山位于沅陵县城西北12公里酉水与酉溪交汇处,与二酉苗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乌宿集镇隔酉溪相望。二酉山,古秦人藏书处,乃大酉山与小酉山的合称。当地人以此为酉水、酉溪二水合流处故名。
9.齐眉界森林公园
沅陵齐眉界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沅陵县东北,是沅陵县三大林场之一,植被丰富,山高险峻,云雾缭绕。其沟谷密布,瀑布重多且落差大,是风光摄影、旅游探险理想之地。它就像一道屏障,障住了来自西北方向的寒风,让这地方有一种天然的温暖质朴。
10.湘西剿匪胜利纪念园
湘西剿匪胜利纪念园是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传播的基地。公园背倚巍巍熊首山,鸟瞰滔滔沅水。地势缓缓而上,视野开阔,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湖南省委宣传部批准修建的集文物保护、文化产业、旅游休闲和革命传统教育于一体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圣人山
位于湖南省溆浦县境内,在该县让深子湖镇(家溪乡撤并入的镇)与低庄镇(大渭溪乡撤并入的镇)交界处。属雪峰山脉北支,南北走向,主峰海拔1333.5m,为县内群峰之首。
昔日大禹治水曾路过此山,故山以“圣人”为名。距离天平寺100m左右有一股清泉,常年不断。该山地形复杂,山势险要,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蓄积量12万m3,为全县阔叶林区之一。据调查,山上现有树种500多种,并有许多高山造林的速生珍贵树种,如香楠、阔叶杨、青皮桐、刺柏、香椿、檫树等,还有一定数量的动物资源,山上多“一点血”、“七里麻”等名贵中药材。该山交通便利,特产丰富,气候宜人,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注:圣人山上有禹王碑,《湖南省志》和《溆浦县志》都有记载,其中《县志》是这么介绍的:“相传夏禹治水,尝登县北圣人山望洞庭,山因以名。上有石刻为禹记事之碑。往时樵夫深入林中曾见之,然好事者屡访不能得也。近有蕨菜坡乡人田正旦得之,此在山天平峰支岭山牛湾。”后经多次寻访,果得,有人照得照片,确如《县志》所言“石间有驳劣不堪镌勒处,因之书不成行,字则奇古,不能辩识。取所拓一纸观之,约十五、六字,虽稍有漫灭,而刻画显然。但文体非篆非科,又大小长短不一,或竟2寸许,或竟五寸许,又有纵横俱竟七寸者,似为两字三字连属也”。
圣人山黑茶
相传,溆浦县北原始次森林中有一座天高山,山上居住着一位大儒,名叫满朝建,此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却无心功名,嗜茶如命,一直隐居山野,以种茶为生,苦心经营着屋前山坡上几十株大叶野生茶和房前屋后几分菜地。因为山坡茶树所产茶叶,叶大肉厚,品质优良,乃茶中珍品,当地一权贵一直想据为己有,无奈満朝建就是不给,于是他使了一个阴招:上报朝廷,说满朝建恃才自大,不把当今皇上放在眼里,且富可敌国,皇上大怒,要亲自上天高山提审满朝建。这可急坏了他,皇上一旦上山,他可有欺君之罪,他于是禀告皇上,说天高山海拔太高、路途太险,皇上方才作罢。下圣旨让满朝建自报一部分家产名目交呈皇上,以便调查!满朝建,哭笑不得,无奈之下,写下一手打油诗上报朝廷,兼自嘲,称自家:千根廊柱下地(屋前菜园篱笆柱)两只盐传下湖(两只麻鸭下蛋换盐)四十吧眼天井(茅屋四十八处漏水)五十六座宝库(五十六株大叶野生茶树)七十人跳水(七十岁的老父)八十人做饭(八十岁老母)五十三人守茶铺(自己五十三岁的人,嗜茶如命,饮茶吟诗)皇上看了奏折,龙颜大怒,派钦差前往问罪。钦差鞍马劳顿数十天,来到天高山,只看到一座茅屋在风雨里飘摇,一块用竹篱围起的茶园青翠欲滴,一片老茶林银花绽放,衬托着茅屋前悬挂的挽帐,原来,满朝建老父老母听说了当今圣上要治儿子的罪,急火攻心归天了,满朝建是个大孝子,正在为父母守丧!风中他的白发银须,他的麻衣草带,他佝偻的身躯深隧的慧眼,让钦差大臣为之动容,下马卸鞍,与老秀才一并发丧归天的父母。风水先生来勘测阴宅,选中了屋前那片茶林,可满朝建***活不同意,另择墓地,留下山坡那几十株他视如生命的茶树。钦差大人百思不得其解,遂来到茶林里,摘几芽嫩叶放入口中一嚼,茶香如馥,茶味如甘,唇齿生津,直赞好茶!钦差大臣领命清查满朝建,一边将情况禀明天子,天子为满朝建的举动所感,赐封满朝建为当朝二品大员,顶戴花翎,在籍服丧,御封满朝建所居大山为圣人山,留下来的那片茶林叫留茶坡。留茶坡所产茶叶,作为贡茶,进入宫里。圣人山作为安化群山中,海拔最高的山峰,以其传说,以其大叶茶树,以其贡茶,在民间广为传诵,至今生生不息,后来,关于山,关于茶,关于人,就有了如下童谣:溆浦有座圣人山[1]隔天只有三尺三、人儿上去要低头、马儿上去要卸鞍。钦差大人爬上圣人山,大叶野茶出深山。留茶坡大叶茶树不太多春采茶芽一大筐夏摘茶苼几皮箩下了山,顺了河大叶泡茶天子喝
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亭式建筑,方形、坐北朝南,边长8米,四壁高4.6米。基部为花岗石叠砌,墙身为大块青砖。屋顶作悬山顶。亭高6.2米,亭内中为墓,塔式墓盖,数层组成,雕刻卷云纹图案。亭内北墙上嵌一花岗石横匾,阴刻汉字“西域武公舍黑之墓”,乃道光二十六年(1846)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