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从西湖大学、有关部门获悉,西湖大学获批准设立。校董会成员已经进入实质性提名和遴选阶段,在校长到任前,由西湖大学筹委会主任、筹办工作组组长、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院长施一公统筹负责大学日常管理事务。
西湖大学是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非营利性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由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举办。学校校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现址(云栖校区)位于西湖区云栖小镇石龙山街18号,主校区(云谷校区)位于西湖区双桥区块,云谷校区建设工程即将在4月初全面启动。
西湖大学以博士生培养为起点,目前,学校博士学位授予权正在积极申请中。在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之前,西湖大学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分别实施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目前,首批博士研究生已于2017年9月入学,2018级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也已启动。另外,按照学校发展规划,预计2023年开始招收和培养本科生,近期(五年)规划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为1220人,长期(十年)规模为5000人。
西湖大学前身为2016年12月成立的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由施一公、陈十一、潘建伟、饶毅等着名科学家发起筹建,高等研究院分为生物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理学研究所、前沿技术研究所四个研究所。据了解,西湖大学坚持发展有限学科,以大学筹建依托主体——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的四个研究所为基础,组建生命科学学院(含生物学和基础医学)、理学院、工学院,优先形成理学、医学、工学等三个门类12个一级学科,今后随着大学的发展,将适时设立人文社科学院和相关学科。
同时,西湖大学面向全球选聘具有较高学术造诣或学术潜力的领***才和青年科学家,实行与国际化接轨的长聘准聘教研人员聘任体系。目前已完成六次全球招聘,拟聘任学术人才58人。其中,7人入选第十四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6人入选浙江省“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5人入选杭州市全球引才“521”计划,1人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学校筹办工作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校董会成员已经进入实质性提名和遴选阶段,西湖大学校长的岗位已有多位具有世界一流学术水平和国际视野及影响力的候选人,遴选工作正在抓紧推进。在校长到任前,由西湖大学筹委会主任、筹办工作组组长、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院长施一公统筹负责大学日常管理事务。”
西湖大学是2018年2月的时候成立的。
西湖大学,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前身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于2018年2月14日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设立,按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致力于集聚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努力为国家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突出贡献。
据2022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2个校区(截至2021年3月,云栖校区占地66亩,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截至2021年10月,云谷校区总规划面积1484亩,总建筑面积45.7万方);开设3个二级学院、5个本科专业;在校博士研究生数量已超过600人,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百余位优秀学术人才。
西华大学的培养模式
西湖大学希望每一位西湖学子,都能将“求知、探索、厚德、担当”作为身体力行的准则,实现自我价值,并将“推动人类文明”这一宏大目标贯穿始终。
学校一直强调“兴趣先导”的培养理念,同时创造鼓励跨学科交流的机制与环境,促进不同学科、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激发灵感的火花,寻找更多的创新生长点。西湖大学采取申请—考核制的招生方式,申请者不受现有学位、毕业年限和年龄的限制。
西湖大学创始人是施一公。
2015年3月11日,施一公、陈十一、潘建伟、饶毅、钱颖一、张辉、王坚七名学者,正式向国家提交《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性的大学的建议》获得支持。2018年4月2日,教育部正式印发关于同意设立西湖大学的函。2018年10月20日,西湖大学正式宣告成立。
师资力量:
西湖大学根据学科发展需求与建设进度安排,分阶段、按年度面向全球招聘顶尖科学家和优秀的青年学者。
截至2018年4月2日,已完成6次全球招聘,拟聘任学术人才58人,其中,前期入职的教师已有7人入选第十四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至2019年10月已有104位一流科学家。
预计到2026年西湖大学的师资队伍(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规模达到300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湖大学
西湖大学是由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教授、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教授等科学家发起筹建的。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前身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于2018年2月14日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设立。
按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致力于集聚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努力为国家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突出贡献。
筹建工作:
2015年3月11日,施一公、陈十一、潘建伟、饶毅、钱颖一、张辉、王坚等七位西湖大学倡议人,正式向国家提交《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性的大学的建议》并获得支持。
6月,《筹建西湖大学(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7月,杭州市政府建立“推进西湖大学(筹)项目联络对接工作领导小组”,同期,施一公等7位发起人成立了“西湖大学筹办委员会”,作为主体负责西湖大学筹建申报工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湖大学
西湖大学(WestlakeUniversity)是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非营利性的新型高等学校,由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举办。
该大学预计借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规模和斯坦福大学的办学理念,秉承“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聚焦理学、生命与健康、前沿技术等方向设立一级学科;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或其他顶尖人才领衔组建相关院系。
首先以研究院的名义完成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偏重理工科,随后面向本科生。学校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资格。
西湖大学的前身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由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教授、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教授等科学家发起筹建。
2018年2月14日,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浙江省设立西湖大学。杨振宁任西湖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钱颖一教授为校董会主席,施一公教授担任西湖大学首任校长。
2018年10月20日,西湖大学成立大会在杭州举行。2018年12月20日,西湖大学当选为2018年度文化体育娱乐类十大流行语。
院系专业:据2019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西湖大学设有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工学院等3个学院。
以西湖高等研究院为依托,西湖大学优先在理学、生命与健康、前沿技术等3个学科门类设立一级学科,坚持“有限学科”定位,注重学科交叉,力求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未来,为更好地形成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氛围,西湖大学将分批规划设置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物理学、数学、化学、基础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12个一级学科。
但主要还是集中在理学、生命与健康、前沿技术等3个学科门类。未来,学校将主要以这些学科为基础引进一批世界级的人才,相信一旦一定数量的教授到位,就会形成特色鲜明的学科或学科群。
届时,西湖大学会根据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凝练和细化学科方向,从而形成自身独有的学科特色。随着大学的发展,西湖大学将适时设立人文社科学院和相关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