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行程中最后的一个景点是羊卓雍措(简称羊湖)。
“措”在藏语里是指“海”,但是过去生活在藏地的藏族同胞是没有见过海的,大家认为比较大的、一眼望不到边际湖泊是海,所以叫它“措”。
羊卓雍措位于***西南约70公里处,湖面海拔4,441米,湖岸线总长250公里,总面积638Km2,大约是杭州西湖的70倍。
湖水均深20-40米,她是喜玛拉雅山北麓最大的高原堰塞湖,大约亿年前因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
羊卓雍措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水,不同时刻阳光的照射,她会显现出不同层次的蓝色,好似梦幻一般。
从***到羊湖需要翻越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大清早我们坐着大巴一路盘山而上。一首歌叫《山路十八弯》,但这一路我们走过一百多个弯。
绕来绕去,一路风景变幻。周围的山峦,像运动会开幕式的方队,随着车行进的方向变换着队阵,正应了那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远眺凌厉冰山,白雪皑皑。近观青山绿树,熠熠生辉,碧草如茵,牛羊成群。仰视可见如洗碧空,祥云舞袖。山巅俯瞰,惊现万丈沟壑,大有腾龙驾雾之感。
车行数小时后,我们终于翻过岗巴拉山口到达了羊卓雍措观景台。
人们趋之若鹜地向湖边奔去,眼前的美景让你兴会淋漓。羊卓雍错像镶嵌在群峰之中的一带蓝宝石,晶莹剔透。湖泊、雪峰、白云、蓝天交相辉映。
对面的雪山倒影在湖水中,静影沉璧。湖面平滑如镜,波光潋滟,清澈宁谧,水天一色。湖水如羞花闭月的温婉少女,眸含春水清波流盼,对远来的游人迎来送往。
不免让人叹为观止,这大自然恩赐的吉祥、安宁、纯洁、美好的人间仙境,超拔尘世烦嚣,美得让人神迷心醉。
此处是海拔4998米,湖边的气温要比山下低很多。大家都披上厚实的衣服,我也换上了冲锋衣,但那种清冷让人感觉很舒服。
我们沿着湖边寻找最佳的拍摄角度。其实这样纯属多此一举,因为在这里你随便咔嚓一下,就有一张美图诞生。
回来后,在羊卓雍措湖边拍的照片一张也不舍得删,怎么看都觉得美。在***,拍照是我行程中的主业,翻来覆去,屡拍不厌。
我想在“羊卓雍措”的景区标志牌前留个影,但排队的人挤挤挨挨,不时地有为加塞,挤怼而发生的聒噪,我俩只好隔靴挠痒,大老远地瞅着人上人下的空档,蹭个背景。
身处5000米的海拔高度,身体没有感到丝毫的不适。观景台旁边有一座山,为了站在高山上能看得更远,我和老王也随着一些“敢***队员”向山上爬,并想努力爬到山顶,那里的海拔应该能高出几百米。
但是行进半路,幡然醒悟,一旦出现高反,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遂戛然而返。不过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我敢挑战海拔5000米,亦可称为女中豪杰了吧。
尾声:
8月24日上午,我们在***坐火车返程,和去的行程路线一样。在西宁逗留半日,逛了商业街,进了一个有名的清真饭店,大朵快颐后,下午飞机返回。
***之行,还有很多值得留下笔墨的记忆,如看藏医,,逛牦牛肉店,西宁吃羊肉等,但此时颇感倦腻,只等日后心血来潮,拾笔再叙。
此次***之行个人觉得堪称圆满,它了却了我的夙愿,让我余生不留遗憾。
人生就应该这样,富有探险的好奇心和冲动,并尽快行动。
头顶蓝天、白云,环抱草甸、羊群,美丽的羊卓雍错(错,藏语为湖的意思)静静地卧在雪山脚下,一年四季多彩迷人。从***出发,到冈巴拉山口,就能远远地看见羊卓雍湖,一条弯弯曲曲的湛蓝色水面在山中伸延,周围有绿色的草地和一团团羊群。这里是羊卓雍湖的北侧,也是***旅游的主要线路之一。但是海内外游客一般只能在湖畔北侧边缘擦肩而去,很少有人能继续深入,领略这一高原湖泊深处的独有景致。
湖中孤岛。朗杰摄
羊湖深处的风景
顺着山势,往羊湖深处走去,草甸辽阔,湖泊清澈、群山百态,岛屿神秘。在当地牧人家作客,热情的主人会讲述许许多多圣湖的故事。羊卓雍错,在藏语中,是高山草场之玉湖的意思,被藏族百姓视为***三大圣湖(纳木错、玛旁雍错、羊卓雍错)之一,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歌:天上的仙境,人间的羊卓;天上的繁星,湖畔的羊群。羊卓雍湖属于微咸水湖,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其流域四周群山环绕,湖体呈枝状分布,南宽北窄,湖盆的东南西三面主要表现为曲折的港弯式湖岸,整个流域面积为16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400多米。湖内分布着16座岛屿,每座岛屿形态各异,湖岛面积最大的约8平方公里,最小的也有3000平方米,富有想象力的当地人根据岛屿的形状,分别给它们取名为"色朵"(犀牛岛)、"雍布朵"(鹿母子岛)、"格莫日朵"(老狐狸岛)、"那亚朵"(盘羊岛)等。行进在羊卓雍湖流域,四周可以看到许多野生动物与人和睦相处的情景。路途中,野兔在车旁跑来跑去,黄羊在山坡上观望,斑头雁在田间觅食,沙鸥在鸟岛上翱翔。据当地林业人士介绍,栖息在羊卓雍湖流域的动物种类极为丰富,哺乳类有雪豹、盘羊、猞猁、水獭、野驴、岩羊、黄羊、獐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鸟类有黑颈鹤、斑头雁、白鹭、雪鸡等30多种。大自然还赐于这里茂盛的植被,那就是厚厚的草甸。生活在羊卓雍湖畔的人们,主要以放牧为生。有趣的是,湖中鸟岛,由于不受野兽的侵害,是放牧的最佳场所。春夏秋三季,牧民们用牦牛皮筏,将羊群运到岛上,让羊群在这里自由生长,直到冬季湖面结冰,牧民们才回来,将羊群赶回。牦牛皮筏是羊卓雍湖上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如果谁想进湖中岛屿,须在清晨风平浪静时,在湖畔点燃一堆杂草,见到升起白色的烟,便会有岛上居民划着牛皮筏望烟而来。
***船夫荡桨羊湖
我们在羊湖边上点起了一小堆火,一缕浓烟腾空而起,对岸的牛皮船就像一片小叶飘扬过来。这种类似春秋战国时代各诸候国相互联络用的"狼烟",便是生活在羊卓雍湖边僧俗群众的通信工具。白色的牛皮船渐渐近了,远远可以看出是一位身披紫红色袈裟的僧人在用力划桨。约摸一个小时,牛皮筏靠岸了,满头大汗的吾金丹增笑脸迎着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在***的大江湖泊上,牛皮船依然是水上主要的交通工具,船夫大都是俗人,而在通往羊卓雍湖南部"庙岛"的船夫,竟是***。
吾金丹增所在寺庙始建于16世纪,属藏传佛教宁玛派系。由于寺庙建在羊卓雍湖16座岛屿中的一座,因此人们称这座岛为庙岛,其实寺庙的原名叫雍布朵寺,意为鹿母子卧睡之地。“由于寺庙在岛上,远离尘世,我们的一切生活用品,包括糌粑、酥油都要从岛外运进,前来朝拜的信徒也必须通过牛皮筏进来,寺庙的15名***都会划船。”吾金丹增告诉我们。今年22岁的吾金丹增16岁就到雍布朵寺削发为僧,除了学习佛学经书外,还学会了一套征服深约50米、宽3公里的湖水的本领。“最难对付的是湖面起风,”吾金丹增说,“由于牛皮筏较轻,有时划到湖中突然起风,只好任随牛皮筏随风漂浮。”说也巧,正当我们准备出发时,突然起风了,原本清澈的湖面掀起层层波浪,我们只好在岸边耐心等待。吾金丹增告诉我们,***常用的牛皮船一般用4张脱去毛的牦牛皮和若干椽子木做成,约100公斤左右,可运载1吨货物或十多名乘客,甚至还可以运载两匹马。
日落时分,风平浪静,我们起航了。吾金丹增脱去袈裟,在湖中用力荡起桨。坐在船中,仰望蓝天白云,环视四周群山,沉醉间听吾金丹增唱起了船歌:"我行驶在碧蓝的湖面上,即使风起云涌,也吹不翻我的牛皮船,那是湖中的仙女在保护我们……"乘坐牛皮船很便宜,来回只收两元钱,我们看到船夫很辛苦,每人便多给了几元,吾金丹增不好意思地说:"谢谢施主。"
岛上的雍布朵寺
雍布朵寺建在岛上的山坳处,湖对面是连绵的雪山,寺庙三面避风,采光充足,是个理想的修行之地。据传莲花生曾在羊卓雍湖一带云游,来过此岛,并在庙岛前湖心中留下了手印。当然,这是因湖中礁岩影射,与蓝色湖水形成对比的浅色水面而已。但是众多信徒认为,此水可以医治百病,纷纷坐牛皮筏来取圣水。这座寺庙在"文化革命"中一度被毁,1986年在当地政府的资助下得以修复,现有15名***在此修行。经堂内主供莲花生大师塑像,栩栩如生,富丽堂皇,塑像前酥油灯闪耀,法号、锣鼓声与拍岸的浪涛汇成凝重的乐曲。寺庙负责人格桑告诉我们,寺庙除了信徒的布施收入外,还有4亩地、40多头牛羊作为寺庙生活的来源。格桑说:"像羊卓雍湖与各种野生动物和睦相处一样,我们和当地群众,包括乡政府,关系也特别融洽。"每当附近乡里的老人去世,***们便主动为***者念超度经;寺庙***患病,乡里专门派医生来诊治。每年选举乡政府领导,乡里也总要特别邀请岛上的***来参加选举,投上僧人的一票。
羊湖岛上有人烟
在羊卓雍湖中间一座约5平方公里的岛上竟然还有16户人家。他们不羡慕喧闹的城市生活而更乐于同大自然共处,居住在这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岛上,过着自己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个小岛叫"色朵",意为犀牛岛,这与当地群众传说圣湖出水怪不无关系。小岛与外界联系的唯一工具也是牛皮筏,不仅男子会划,就连妇女、小孩也会熟练地划桨过湖。岛村有16户人家,117个人,儿童就占了一半,60岁以上的老人有20多位,真可谓人丁兴旺,高寿辈出。用岛上最长者82岁的老人班典的话说,"长寿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居住在圣湖边,喝岛上的水,吃岛上自产的青稞和牛羊肉,过清闲生活。"初春时节上岛,岛外还飘着雪花,岛上却有一股股热湿气流扑面而来,大有身处海滨的清爽之感。难怪70年代人民公社时,全村人搬迁到岛外开阔地带,80年代以后村民们又陆续返回小岛。岛村人以放牧为主,兼营农业,算不上富裕,但自给有余。而且在岛上可以买到各种日用品。也许是岛上人少的缘故,这里的人家大都多子多女,最多的生育8胎。村长德钦风趣地说:"人多了更热闹,我们村的姑娘个个眉清目秀,岛外人家争相娶亲。"德钦说,岛上每年最忙的时候还是迎亲吉日,村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谁家操办喜事,全村人都来道喜。那天,人们早早地起来,到岸边为新娘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新人上牛皮船前,无论是新娘还是娶亲的,个个脖子上挂了洁白的哈达,一声声祝福,一杯杯青稞酒,无不表达了岛村人的热情和好客。
雪线尼姑庵。朗杰摄
雪线上的尼姑庵
羊卓雍湖的湖区内还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尼姑庵,不过它不是建在湖畔,而是在海拔5000多米的雪线之上,这里高寒缺氧气候恶劣,9名尼姑终日与雪山作伴,在山凹中静静地修行。这座名叫岗普(意为雪山深处)的尼姑庵,位于离羊卓雍湖不远的海拔7206米的宁金抗萨雪山脚下,可以说是海拔最高的尼姑庵了。尼姑庵规模不大,前来朝拜的香客不多,可悦耳的法器,轻柔的诵经声,给幽静的山谷带来几分神秘。"其实我们并不孤独,我们有许多邻居。"平琼说。庵里的长者,82岁的尼姑平琼所指的邻居,是几百只黄嘴山鸦,和四五十头***独有的岩羊。每当尼姑佛事完些,就将用糌粑做的供果,撒在附近的草地上,栖息在山崖旁的这些鸟,便欢叫着飞来争食,即便有陌生人在一旁咔喳咔喳的拍照,它们也全然不顾。平琼一边给我们倒酥油茶,一边介绍说,这座尼姑庵属藏传佛教宁玛派系,有几百年的历史,在"**"中被毁,80年代在一位宁玛派信徒的资助下,重新修复了包括主供莲花生大师塑像的经堂和尼姑的庵舍。每逢宗教节日,尼姑们集中在经堂诵经,平时则在自家庵舍修行。这里的9名尼姑都来自农区,每年春耕秋收大忙季节,她们还要回家帮忙,顺便将糌粑、酥油等食物从家里背到山上,家乡的亲朋好友也时常上山送各种食物。19岁的德吉是庵里岁数最小的尼姑。她说:"3年前刚到这么高的地方,头昏脑胀,很不习惯。现在好了,在师姐们的帮助下,学到了不少佛学基础知识。"她说她们都是自愿出家当尼姑的,尽管这里条件艰苦,又远离家乡,但心绪宁静,可以一心念佛颂经,为众生的幸福祈祷。
望烟而来***船夫。朗杰摄
羊卓雍湖的鸟岛群
***各地有不少鸟岛,可羊卓雍湖流域的大型鸟岛群恐怕是绝无仅有。据当地林业人士观察测算,羊卓雍湖鸟岛和鸟类数量均为全国罕见。羊卓雍湖共有大小不一的16座岛屿,当地群众告诉我们,近些年这些岛屿上,均有各种鸟类出没和栖息。我们在色多鸟岛上看到,数以千计的斑头雁成群结队地栖息在岛上,或天空飞翔,或湖中嬉水,欢快的鸟鸣声,回荡在寂静的大自然中。这座鸟岛高约15米,整个岛屿的坡度比较平缓。地面为碎石铺盖。石缝里生长着蔓陀萝、黄花木、紫云英等植物,还有一座石屋,是当地护鸟人在鸟类繁殖期间的临时住所。斑头雁的头和颈侧为白色,后颈有两条黑色横纹,背部呈褐色,尾羽白色。这种鸟喜成群活动,营巢在人迹难至的高原湖泊的湖边或岛中。我们在鸟岛的短暂停留时看到,岛上鸟巢密集。呈盘状的巢内以雌鸟腹部的绒毛铺垫,每巢平均有鸟卵五六枚,最多的有12枚,每枚鸟卵比鸡蛋还要大一倍。在色多岛上栖息的鸟类,除斑头雁外还有棕头鸥。每年5月至6月中旬,斑头雁在岛上产卵繁殖,6月下旬到7月中旬,棕头鸥则占据了整个岛屿。林业人士观察结果,岛上有鸟巢2800多个,斑头雁最多时约7500只,棕头鸥最多时,也达7000只以上。据介绍,色多鸟岛是羊卓雍湖三大鸟岛之一。除斑头雁、棕头鸥外,还有黑颈鹤、藏雪鸡等30种鸟,其中斑头雁、棕头鸥最多,黑颈鹤则是这里主要的越冬鸟。当地群众告诉我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颁布,过去上岛捡食鸟蛋的现象现在几乎不存在了,倒是乌鸦总是飞来叼走鸟蛋。
羊卓雍措,简称羊湖,最早听说这个名字是在一本叫《不迟》的书里,那本书中描述了一个平凡的爱情故事,却在平凡中给了我们对于爱情的勇气。
在雪山旁蓝天下的羊湖边,拿了手术刀十五年的尼若,一双纤手弹得八级的专业古筝,孩子们伴着她的长发起舞,后来小有名气的摄影师陆路出现,在尼若放弃一切时,陆路消失。
后来的后来,尼若带着爱人的摄影包,背着爱人的照相机,走着爱人走过的路,去寻找着他曾经的足迹。
故事不论结局,不论长短,只看在我们心底会否留下印记,就似某个人,用几个瞬间便如在心底走过了一生,也如高原的天气,一日就是四季。
这几年去过很多次羊湖,只有这一次是自己开车,或许是注意力集中的缘故,风景看的更加的真切。
***出发大概两个小时的车程,一路盘旋着到了羊湖,我原来是不敢开这段路的,开过之后才知道很多潜能还可以更好的发挥,很多我们觉得做不到的事情,其实可以。
先是在观景台附近拍了照,便去了之前每次都会到的湖边,去羊湖湖边是必去的,走近她触摸她感受她倾听她,才算是真的到过她的怀抱。
作为***三大圣湖之一,羊卓雍措拥有着最为神秘的面纱,她的形状很不规则,分叉较多,湖岸蜿蜒,在陆地上的任何一个角度都不窥得羊卓雍措的全貌,也因此,羊湖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
藏族人民用名歌赞美羊湖:天上的仙境,人间的羊卓。天上的繁星,湖畔的牛羊。
羊卓雍措好似一个被群山怀抱的女子般,而她的美丽,是我一直不愿再写的原因,总觉得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形容,只愿意去亲近的感受。
坐在羊湖边,看着在阳光照耀下层次越来越丰富的蓝色湖水,像做梦一般,走到没有人的地方,聆听着湖水撞击岸边的声音,没有大海波涛的汹涌,没有泉水叮咚的幽静,却有一种力量流进心间,这力量,足以抵抗世俗的烦忧。
我们走过很远的路才发现,所有的方法论都在自己的心里,所谓:“休委罪于气化,一切责之人事;休过望于世间,一切求之我身。”以前看这句话,觉得看懂了,可是在做事的时候还是不懂的。
这也正如羊湖的水,羊卓雍措的水源来自四周念青唐古拉山脉的雪水,没有出水口,雪水的流入和湖水的蒸发达到一种奇特的平衡。
正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向内求,一切的问题都是我们内心的问题,观心以得正解。
不知为何我一直觉得羊湖应该是关乎爱情的,许是最开始受了《不迟》的影响,许是我本来就是个感性的人,每次走在去羊湖的路,每次走近羊湖的身边,都在向往着些许美好的画面,记得偶遇一对情侣在羊湖求婚那次还感动的泪目,看到在羊湖边拍婚纱照时自己也想披件白纱,不为嫁给谁,只是觉得那场景太美。
想说句抱歉,实在不知用什么样的辞藻来形容羊湖的美,也实在不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教你打开她,只是知道还会去很多次,如果有空也希望你能走近她,心里必然是欣喜的。
文末碎碎念:我不愿意写游记,也不喜欢写攻略,大概是因为我本就是个随性的人,别人呈现的或许是***的大美风景,而我只想记录我在***的生活,点点滴滴,我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和我正经历着的,真实不虚。
羊卓雍措,我去年刚去的。
其湖面海拔4441米。
羊卓雍措(YamdrokTso),有的人简称羊湖(并非藏北的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是***三大圣湖之一,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
羊卓雍错湖是一处充满了神圣气息的特色高原湖泊,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每天都会吸引大量的朝圣者来这里游玩体验不一样的唯美画面,下面给大家分享羊卓雍错湖最神奇的一幕。
羊卓雍错
藏地多山更多湖,群山环绕的地方必有湖泊所在,湖水源自高山的溶雪,山之形却切由水。高原地壳变动,沧海桑田的变迁也源于此。我感受到的第一个高原湖泊是永生难忘的羊卓雍错。
第一次到羊卓雍错是2014年的7月,当我顶着严重的高反,从尼泊尔经樟木口岸回到***之后,第二天便驱车前往羊卓雍错,第一眼见到她时,心里却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熟悉的天空,熟悉的人们还有那高原稀薄的空气,那是混杂着酥油和青稞成熟秸秆的气息。那天在湖边住了一晚,第二天很早就起来等待日出,非常安静,湖面如平镜一般,那一刻,仿佛心里空如湖面。
在第一缕阳光穿透湖面的时候,心中莫名的涌起一股流泪的冲动。看着太阳一点点升起,我不知道这股莫名的感动究竟是什么,只是觉得天地仿佛静止,永恒只停留在这一刻。没有比眼前这汪湖水再纯净的东西了。
【圣湖羊卓雍错】
去往羊湖的路窗外尽是风景,车子走在盘山公路上,时而疾驰时而颠簸,沿途的格桑花,牦牛群,偶尔的荒凉大地,初见时还有无限的惊喜,拿起相机拍个不停,渐渐的就有些审美疲劳。车子沿着盘山公路的弯道一路盘旋着向上走,绕过一个个高原垭口,哥们儿一边开车一边不时的打趣道:“太他娘的美了,估计这地太上老君也来过吧!”
车随着海拔的升高也在一点点的爬升,沿着盘山公路缓缓前行,看了眼手表上的海拔,显示着5073。终于翻过了垭口,海拔也随之下降,羊湖不远了。
我们运气很好,快要抵达羊湖的时候,天气很给力,碧蓝的湖水倒映着高原的天空,十分通透。下了车,走上海拔四千四的土丘,站在山丘上像是站在了羊湖岸边一座天然的观景台,远处的羊湖依旧宠辱不惊,仿佛我们的到来丝毫没有惊扰到她。
避开了那些乘坐大巴来羊湖的一日游旅游团,我们开车从垭口下到了湖边。
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羊卓雍错。
紫霞仙子曾说“我曾在意中人心里流下一滴眼泪。”
我想应该就是这里。那是一滴蓝色的眼泪,在周围山峦的环绕之下,纯净的无以复加。
我从没见过这样蓝色的湖,藏民一步一叩首的朝拜她,用她的水洗清罪孽。近看却透明清澈,庄严的让我立刻严肃了起来。
站在湖边向湖水望去,羊卓雍错在我们的眼中呈现出了原本的翡翠蓝,没有任何涟漪,没有任何瑕疵。如果眼前的这般景色放在内陆的沿海城市,或许那种迫不及待的美感也就不复存在了吧,***的一切都很神秘,或许是因为宗教文化所致。
在我不曾来过***之前,我对于***的所有了解,全部源于那部纪录片《第三极》。想象着路边卖酥油茶的藏族阿佳,裹得结实又暖和,脸上晕着发亮的高原红,操着一口藏语。
想象着那些持着藏刀的牧区藏族年轻人,阔气豪爽的剐下一块牦牛肉,那早已风干得不成肉型的东西在口间生硬地来回咀嚼,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是藏地最原始的那份粗犷。
也许这便是我迷恋***的原因,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经文,念的久了变成了些理所当然的东西,人与人之间极少的丑恶,人与动物之间也只会有虔诚。在城市里勾心斗角数十年的人们来到这高原看上一眼或许都会觉得自己心中有些惭愧,这是人类原本应有的最纯净的东西。
坐在羊湖边,思绪飞了许久。哥们突然喊了我一声,“老杨,还等啥呢,无人机飞起啊!”
毫无疑问,以上帝的视角欣赏这座高原圣湖的美给了我极大的视觉冲击,通过无人机从在湖的上空向下俯瞰,湖水的层次感立刻乍现,真的太美了太美了。
羊湖的蓝,纯净的就像婴儿的眼睛,它不仅会吸引你的目光,还会让你目不转睛的继续看着她,连眼都不舍得眨一下,她是如此直白的诱惑我,并毫无保留的告诉我什么是诚恳。
我不知道曾有多少人,站在这海拔4500米的高原,强忍着高反的头痛,用爱慕的目光,凝视着地球上最纯净的蓝,我想我们都是愿意聆听它的虔诚、付出、以及恒久的慈悲,如果是你,你会许下什么样的心愿呢
湖边的巨大经幡在无人机的镜头下,点缀在这片巨大的蓝色画布之上,让人心生爱恋。
哥们儿坐在湖边,情不自禁的不停的说“太美了,太美了啊”,说罢一边打开手机开始直播,我则继续用无人机留下羊湖的美。
羊卓雍错,位于***自治区山南市浪卡子县雅鲁藏布江南岸,***三大圣湖之一,是经过冰川作用而形成的高原堰塞湖,和然乌湖的形成原因有些相似。羊卓雍错清澈得令人眩晕,碧波如镜的湖面上,没有一丝时光之尘浸染的痕迹。
羊卓雍错也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高原内陆湖泊。羊湖的面积达678平方公里,湖面的海拔为4441米,作为高原堰塞湖,大约在亿年前,因冰川融化后被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湖面形状不规则,支流多,湖岸曲折蜿蜒,沿湖还有空姆错,沉错和纠错等三个小湖。
如果将羊湖看做是一张不曾修饰过的数码照片,天空就是丰富多彩的滤镜了。湖水的颜色完全取决于透过云层射向湖面的光线,以及拍摄的位置。
向东看,是更偏向幽暗的蓝灰色,向西看,又是少女一般轻狂的海洋蓝,顺光看,是一片湛蓝明亮的天空,逆光看,湖面却变成了一片白色的光芒,人们宁愿被她一次次善意的欺骗,一边又毫无保留地沉醉其中,也许,这便是羊卓雍错的魅力吧。
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与湖面相互映衬,深邃平静,摄人心魄。这个与纳木错和玛旁雍错并称为***三大圣湖的羊卓雍错,带给了我数年后依旧难忘的一段经历。
她古老、纯洁、千年如一,被敬仰、供奉、顶礼膜拜。无论是藏民还是游客,只要曾经到过羊湖,内心就应该存有一份对她的敬畏与挂念。
之所以说羊湖是陌生的,是因为大部分人只窥见了她不到十分之一的美。羊卓雍错面积非常之大,人们只是看到了她的一小部分。羊湖是***的第六大湖,“羊”意为“上面”,“卓”意为“牧场”,“雍”是“碧玉”之意,“错”在藏语里是“湖”的意思,连起来就是“上部牧场的碧玉湖”。羊湖在藏族人心目当中被看做是“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都看不到她的全貌。
在我们对于湖的印象当中,羊卓雍错看起来并不太像一个湖,羊湖的有些地方更像是一条流淌的河,而某些地方又连成片,正是这种不规则的支离破碎,让羊湖看起来更加与众不同,因为她与传统意义上的湖泊太不一样了。
2016年,一名游客女子在羊卓雍错湖边拍照时,因为衣着过于暴露,引发了“羊湖裸照事件”。网络上顿时舆论一片。有人认为这名女子对藏地文化极不尊重,也有人认为“神山圣湖附近的牛马羊从来都是赤身裸体。人为什么就不能拍裸照呢?每个人都是赤裸裸的来到人间。”
无论网友们的争论如何激烈,羊卓雍错也始终如一。湖边的花花草草,不会因为哪个微博大V带节奏,就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她从来不该被世俗的纷繁所打扰,就像图片中这抹蓝一样,永远宁静淡泊,就连轻风拂过,那一丝涟漪都视若无物。
远在吐蕃时期,羊湖就是***四大圣湖之一。在吐蕃王朝崛起的初期,以山南为核心,周围有四大神山,东方的雅拉香波,西方的乃钦康桑,南方的库拉岗日和北方的唐拉雅秀,羊湖处在四大神山中间,被这四大神山所围绕,从岗巴拉山口远眺,羊湖西面屹立着海拔7206米的神山乃钦康桑。
相传,羊卓雍错最初是九个小湖,空行母益西措杰担心湖中的生灵会因高原干燥的气候干涸而***,便把七两黄金抛向空中,并祈愿诵咒,让所有小湖连为一体,最终形成了羊卓雍错。在羊湖西岸,有一座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桑顶寺,住着空行母的化身女活佛多吉帕姆。
在相机的取景器中,羊湖像一张巨大的蓝色魔毯,向着远方一路铺展过去,直到视线的尽头,苍劲有力的群峰在云层中若隐若现,羊湖让我的心变成了蓝色。
美丽的羊卓雍错,那些深深浅浅的蓝色,变幻出眼中的五彩斑斓,湖边那些小小的藏式民居,蜿蜒的河岸,还有高原微风吹起的轻轻涟漪,是我心里永远的挥之不去的景象。
无人机镜头里的羊卓雍错悄无声息,似乎是周围环抱的山峦吸收了这里所有的声响。湖水是透明的,而后淡蓝,天蓝,蔚蓝直至湛蓝,最远处更显出一片皓白。天空恰是相反,湛蓝,蔚蓝,天蓝,淡蓝,直至眼下无限接近于透明。一切都变得无比纯净,仿佛这一波湖水已把世间万物的污浊洗净。
眼下的羊卓雍错是广阔且平稳无比的,没有一丝涟漪。湖水漫无目的地徜徉着,岸边的牦牛搅起了地面的石子,偶尔有高原风吹过,尘沙纷纷但片刻落定,迅速与湖面融为一体,丝毫搅扰不到湖面的宁静。
偶然在湖边发现了一群羊,无人机飞过去拍了几张便升高了高度,怕惊吓到羊群。湖对岸的小房子,星星点点地散落在一旁,虽然曾无数次出现在梦境当中,但却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安身之所。诗和远方,终归只能留存于想象中的乌托邦。
这些年随着藏地旅游业的兴起,距离***几小时车程内的羊湖也一点点有了商业化的影子,希望羊湖不要被商业开发。试想一下,羊湖平静的水面上游艇飞驰,游客在游艇上嬉笑打闹,湖岸边是遍地的白色垃圾,神圣的高原净土被破坏,湖水变臭,藏民失去了心中的圣地,候鸟无处栖息......
这样的景点在国内并不少见,但羊卓雍错的意义不管是对于藏民,还是游客,只需要维持好她的生态环境,就足够完美,商业开发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