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有哪些

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有哪些

  • 发布:2025-09-22 12:11:30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上海博物馆十大宝物是什么

上海博物馆十大宝物有: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钧窑鼓钉洗、吉州窑木叶纹盏、汝窑盘、白瓷莲花口弦纹六管瓶、柳鸦芦雁图卷、高逸图卷、夏山图卷、草虫花蝶图卷、青卞隐居图。其中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柳鸦芦雁图卷、青卞隐居图很具有参观游览价值。

1、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这件定窑盘胎体匀薄,釉色白中微微闪黄,外壁有定窑瓷上常见的“泪痕”特征,口沿包镶铜边;盘内印云龙纹,印纹十分清晰,代表了宋代瓷器印花工艺的最高水平,是定窑中最精美的瓷器之一。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2、柳鸦芦雁图卷

此图分前后两段,前段绘有四只栖息于柳树树根、枝头的白头鸦;后段绘有四只在芦苇旁临水而饮的大雁,鸦、雁神态各异,充满盎然生趣。此图生动体现了宋徽宗花鸟画的拙朴风格,设色以水墨为主,略施淡彩,墨色浓淡有致、富于变化,用笔圆润流畅,整体寓巧于拙,朴素而不失典雅。

与该画题跋所说“笔法浑然天成,脱去凡格,浓淡运墨,约略如生。幽静清绝,不可模状。得江南落墨之余韵”十分相符。此图署款“天下一人”,是为赵佶的花押。画上钤有“宣和中秘”、“御书”等印。

3、青卞隐居图

此图描绘了位于王蒙家乡吴兴的卞山景色。此图采用高远法构图,画面中山势险峻,林木茂盛,瀑布高悬直泻,画面左侧可见房屋数间;图中人物形态各异,一人闲坐于房中,一人持杖步行于山间小径,表现了文人闲适的隐居生活。

此图技法使用多样,运笔纯熟,墨色丰富,王蒙对山石、苔点的描绘融合多种不同的皴法,灵活多变而和谐统一,体现江南山石苍润浑厚的特点。此图整体布局虽繁复,但疏密得当,画面气势雄伟,与倪瓒山水寂寥天真的画风形成了极大对比。

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有哪些

上海博物馆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类博物馆之一,内部陈列收藏了大量的精品文化,代表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每天都会吸引

海内外大量游客参观,那么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呢?

上海博物馆:

馆藏文物近百万件,精品达12万件。馆藏文物包括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雕塑、玉牙器、竹木漆器、甲骨、玺印、家具等。

禁止出国的文物:

1、大克鼎

此鼎系周孝王时期铸器,鼎腹内壁上铭文共28行290字,为西周大篆的典范之作,是研究西周奴隶制度的珍贵资料。大克鼎与大盂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毛公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并称为“海内青铜器三宝”。

大克鼎

2、晋侯稣钟

西周厉王时期。编钟为成组的青铜乐器,共刻铭文355字,

,完整地记载了周厉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正月八日,晋侯苏受命伐夙夷的全过程。

晋侯稣钟

开放时间

上海博物馆全年向社会免费开放(每周一闭馆)

开放时间:9:00~17:00(16:00后停止入场),南门入北门出

人数限控:8000人次/日,额满为止

1.团队预约:

***:***转132分机(团队人数20人以上持单位介绍信提前两周预约,额满为止)

预约时间:9:00~16:00

2.网上预约(仅团队)

“签约旅行社网上预约系统”

免费开放实施办法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的要求,为做好上海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的工作,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参观者须接受安全检查方可入馆参观。

二、为维持良好的参观秩序,下列人员可凭本人有效证件,由绿色通道优先接受安全检查入馆参观。

1、70岁以上老人、离休干部、现役***、革命烈士家属、残障人士等,可优先入馆。

2、团体参观可通过***形式提前两周预约(额满为止),参观当日经工作人员核准后,优先入馆。

三、租借录音导览设备仍将实行收费服务办法。

四、上海博物馆举办的特别展览将酌情实行售票参观制度。

五、为保障文物安全,营造文明环境,上海博物馆将要求观众自觉遵守如下规定:

1、衣冠不整者谢绝入馆;

2、推销各类小商品者、散发广告者谢绝入馆;

3、携带宠物者谢绝入馆;

4、身高1.3米以下的儿童须由家长带领参观,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须由亲友陪同参观;

5、观众携带的大件包、袋可免费寄存;

6、请勿将食品、饮料带入陈列室;

7、博物馆楼宇建筑内严禁吸烟或使用明火;

8、请勿触摸裸置文物;

9、请勿在展馆内喧哗,影响他人参观。

10、精神病患者不予入内(病症轻者须监护人陪同);

11、禁止携带除铅笔以外的任何书写绘画工具;

12、因过度酗酒,造成头脑不清者不可入馆;

13、禁止携带摄影三角架,大、中型专业摄像机等摄影设备进馆拍摄。

六、本馆遇有重大活动或重要设备设施维修保养时,可根据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预先告示公众。

摄影须知

本馆常设及临时展览允许摄影,但请勿使用闪光灯和三脚架,拍照时请注意自身、他人及展品安全。

引进的临时性展览,视展览协议执行版权约定。如限制摄影将在展厅门口及展厅内设立明显提示标识。

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博物馆,这里馆藏文物众多,并且其收藏、展览和研究以中国古代的艺术品为重点,同时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众多,那么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

大克鼎

大克鼎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它是青铜器转变期的典型代表。大克鼎的纹饰器形端庄稳重,采用大量变形纹饰,耳旁的龙纹也与西周早期不同。颈部的兽面纹脸部轮廓变为线条,仅留眼睛可辨,后称为“变形兽面纹”。腹部的波曲纹极具节奏感与韵律感。

大克鼎有两百九十字铭文,分为两个部分:一位周王对克的赏赐嘉奖,因克的祖父有功于王室,特奖赏克职位;二为克对各种赏赐的描述。克任职膳夫,即《周礼》记载的宫廷厨师长,但周王给他的权力却很大,可以对外传达王的指令,对内向王反映民意。

除大克鼎外,还有小克鼎七件,用以盛放肉食一类祭祀供品。七件小克鼎分散在上博以及故宫、天津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与国外。克作为膳夫却享有诸侯级别使用的列鼎制度,并且拥有七件,令人思虑,同时也可以确定当时他确实是一位权重一时的重臣。对于大克鼎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玉神人

在中国分布广泛的新石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中,玉制器物的地域性风格非常明显,其中尤以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的动物与几何形玉饰,太湖流域良渚文化的玉璧、玉琮、玉斧、玉钺和黄河流域龙山文化的玉刀、玉璋等最具特色,其器形之规

石家河文化分布在江汉流域一带,常见出土人物和动物形态的玉器。玉人一般是人首造型,未见全身人像。上博藏玉神人尽管是传世的,但品相完好,玉质晶莹剔透,制作工艺高超,在海内外目前仅此一见。其头戴平顶冠,两耳饰环,双手置于胸前,一般认为这是古代巫师正在做法、通神的形象。

建武十七年五铢铜母范

东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造。为铜质母范,可作子范。盘型,中心有圆形浇道,两侧与钱模相连,范内有定位榫,使合范准确。内有钱形正背各四枚,钱体规整、制作精美。范背有十字形加强筋,铭文准确记载了帝王纪年及制作时间、铸钱属官、工匠姓名,为佐证史料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对研究东汉币制沿袭及铸造工艺亦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佛像石塔节

两汉以后,佛教造像伴随着佛教进入中国。佛教借由造像来吸引大众,当人们在观赏佛的庄严、伟大,菩萨的善良、慈悲之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佛教信仰,故而佛教又被称为“像教”。佛教在经年累月的造像中,逐渐成为中国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像石塔节呈方柱形,一般以九节、七节或五节为一组,常表现佛教故事、佛本生故事或佛传故事等。北魏佛像石塔节应为七节中间的一节。它四面雕刻图案。此件佛像石塔节风格鲜明,刻画精致,吸收了石窟寺中中心柱的形式,对后世佛教造像的形式和方法有很大的影响。

历史沉淀 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

据说上海博物馆是一座极具现代化的博物馆,先进的消防设施,先进的自动化文物图书与楼房的自动化管理。那么,这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又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城市文化一起来了解下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吧。

雍正粉彩福寿橄榄瓶

撇口,长颈,溜肩,鼓腹,圈足。形似橄榄,故此又称“橄榄瓶”。此粉彩蝠桃纹橄榄瓶产于雍正景德镇官窑,代表了整个清代粉彩的制作水平。粉彩也称“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摸起来有种粗糙感,看上去也呈现一种哑光的感觉,但图案更为立体。

王羲之《上虞帖》

王羲之《上虞帖》,又名《夜来腹痛帖》,草书,麻纸墨迹,纵23.5厘米,横26厘米,7行58字,收刻于《淳化阁帖》《澄清堂帖》《大观帖》等,著录于《宣和书谱》《东图玄览》《墨缘汇观》等,为《宣和书谱》所载《得书》三帖之一。现藏于上海市博物馆。

越窑青釉海棠式碗

这是一件传世瓷器中造型独具一格的越窑青瓷碗。器形规整,丰满硕大,碗口如一朵盛开的海棠花。青中唐越窑海棠式大碗闪黄,润泽如玉,胎质细腻,釉色匀润。早在唐代,以浙江慈溪上林湖为中心的越窑,烧造了许多专供帝王享用的贡瓷,这件海棠式碗即是其中的一件精品。

子仲姜盘

这是一件春秋早期用于盥洗的青铜器。它形体较大,整器风格质朴浑厚。盘壁的两侧子仲姜盘有一对宽厚的副耳高耸,其外侧饰有云纹。盘的前后各攀一条曲角形的龙,龙首耸出盘沿,作探视状;龙身躬背曲体似于跃入盘内水中。盘内底铸有浮雕的鱼、龟、蛙等水生动物,鱼为七条一周,龟、蛙为相间排列,此种饰法极具春秋早期的特色。

《鸭头丸帖》

《鸭头丸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写在绢上的一件优秀草书作品,唐代摹本,共有两行15字,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十大宝物都是什么

上海博物馆十大宝物都是:雍正粉彩福寿橄榄瓶(清)、王羲之《上虞贴》(唐)、越窑青釉海棠式碗(唐)、子仲姜盘(春秋)、王献之《鸭头丸贴》(唐)、怀素《苦笋帖》(唐)、《淳化阁帖》(北宋)、孙位《高逸图》(唐)、晋侯稣钟(西周)、大克鼎(西周)。

1、大克鼎(西周)

大克鼎为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境文物。大克鼎是西周孝王时期所铸的青铜重器,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1890年陕西省扶风县出土。大克鼎铭文共28行290字,记载了周天子对贵族“克”的册命辞,字体圆润古拙,又不失劲健,无论在布局书写上、还是铸造效果上都十分精美。

2、晋侯稣钟(西周)

晋侯稣钟是西周时期重要乐器,出土于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墓地第七代晋侯稣的墓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境文物。钟上铭文为利器刻凿而成,刀痕明显,为海内孤品,而且无从得知古人是用什么刻上去的。刻凿在16枚钟上的文字是连读的。

3、孙位《高逸图》(唐)

唐代著名画家孙位仅存的真迹,上博所藏书画中的第一名作。画名"高逸图"为宋徽宗赵佶所题,画面上描绘了是竹林七贤中的四位高人:山涛、王戎、刘伶和阮籍。画家通过娴熟高超的技术,出色地刻划了魏晋士大夫的精神气质。这件展品似乎从来没有展出过。

4、《淳化阁帖》(北宋)

《淳化阁帖》全名《淳化秘阁法帖》,是中国法书丛帖之祖。所谓法帖,就是古代名书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版或木版上,再拓印装订成帖。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拿出秘阁所藏晋唐历代名家法书,令翰林院侍书王著编成。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