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雁门关指的是山西省代县北部恒山山脉的勾注山上。
雁门关得名于雁门山,雁门山的名字在《山海经》中经常出现,所谓“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也就是现在山西省阳高县以北,这和现在的代县离的很远。
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雁门关介绍
雁门关由关城、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关城城墙高10米,周长约1公里。墙体以石座为底,内填夯土,外包砖身,墙垣上筑有垛口。
关城的东西北三面开辟了城门。门洞用砖石叠砌,青石板铺路,门额位置上均镶嵌了石匾。东门门匾镌刻着“天险”二字,门上建“雁门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周设回廊。西门门匾上刻“地利”二字,其门楼为杨六郎祠。
北门其实是瓮城的城门,门额书刻“雁门关”三字,两侧镶嵌对联“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目前东西门楼都已被毁,北门也坍塌成了一处豁口。
“雁门关”位于现在的山西省忻州市代县。雁门关是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是山西地区十大“旅游品牌之一”,如果来山西旅游,雁门关是必须打卡的一个景区,若没有来到雁门关,会留下许多遗憾。
从历史时间来看,雁门关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小说《天龙八部》里面,雁门关是中原和蒙古高原的一个交接地带,并且还是各族的一个战略要地。雁门关留下了许多历史故事,其中许多历史故事都被后人流传,比如杨家将抵御契丹的故事。
雁门关隶属于山西省,具体位置在代县,如果自驾旅游,可以导航过去。雁门关地势险峻,道路很曲折,如果不经常运动,那么来一次雁门关,第二天早上可能会出现腰酸背痛的情况。雁门关的西南方有一个叫做铁襄门山口,根据考察,铁襄门山口是古代最早的雁门关的一个遗址。
去雁门关打卡,是需要门票的,成人票需要60元,购买亲子票的话是90元,学生和老人是半价。夏天去旅游的话,开放时间是8:00~19:30,冬季开放时间是8:00~18:00,大家注意安排时间。
雁门关是万里长城位于山西境内,忻州市代县以北的一座关隘,因其地势险要,被称为“天下第一关”。雁门关北边是大同盆地,南边是忻定盆地,西边是云中山脉和吕梁山脉,东边是恒山及五台山,雁门关处于山脉及盆地的边缘,因为其地势险要,每年大雁往返经过其地,所以称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山西的中部偏北部地区,位于忻州市代县以北20分里,太原市以北约200公里,朔州市以东60公里。雁门关的东南方向约360公里是河北省的省会石家庄市,雁门关的正东方向约460公里是天津市,雁门关的东北方向约400公里是北京市,雁门关的西北方向约300公里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雁门关的正西方向约880公里是宁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
雁门关是个有故事的地方,是中原民族与少数民族的交界处,是汉民族北部边境的戍边处,无数凄凉悲壮的战争发生在这里。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进行军事改革,击败林胡、楼烦等胡族,首先建立雁门郡,晚期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就是驻守雁门郡,以对抗匈奴骑兵的入侵和骚扰。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下令大将蒙恬进攻匈奴,蒙恬就是从雁门关北出攻打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将中原的民族的边境线向北推到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同时蒙恬率三十万军民修建的万里长城,而雁门关就是长城边上的一座关隘。汉朝建立后,雁门关附近地区,一直是匈奴与汉民族发生战争的地方,李广、卫青、霍去病都曾在此与匈奴作战,在与匈奴打打和和的过程中,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出关与匈奴和亲的。
北宋初期,雁门关一直是宋辽争夺最激烈的地区,随着燕云十六州脱离中原民族的统治后,雁门关就成了汉胡双方争夺的焦点。到北宋后期及南宋时期,雁门关彻底沦为胡人的地盘,失去了抵御外族屏障的作用。至元明清时代,雁门关一度失去军事及战略价值,处于被荒废的地步,虽然明朝有过短暂修建,但随着中华民族的疆域外扩,雁门关已经失去险要关隘的作用,抵御外敌的作用,沦为旅游观光的风景区。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
雁门关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恒山沿代县北境蜿蜒于山巅的内长城,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
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雁门关坐落于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位于山西北部的代县城北约20公里的雁门山上。“九塞尊崇第一关”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是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
雁门关所在地代县属典型的温带***性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干燥,冬夏温差大,冬季风沙较大。年平均气温为10.2℃,年降水量540毫米左右,降水大部分集中在夏季。
景区介绍
1、雁门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城楼与李牧祠,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
2、雁门关西门之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地利”。北门未建楼顶,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雁门关”三个大字,左右嵌镶砖刻对联一副:“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关城之北筑有营房、东侧建置靖边寺,内有一对石狮、一竖石旗杆和一面石碑,碑文记述赵国名将李牧率兵屡胜匈奴的丰功伟绩。东南方向设有练兵校场。
3、雁门关与宁武关、偏头关为内长城之“外三关”,这里峰峦叠蟑、山崖陡峭,关墙雉堞密集、烽堠遥相呼应、东西两面将老营口、坷申池口、阳方口、东隆口、西陉口、匕楼口、大石口、石口、马兰口、茹越口、胡峪口等十八隘口连为一体,地势十分险要。
以上参考百度百科-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忻州市代县雁门关景区。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雁门关游玩景点
1.雁门关长城
雁门关长城雁门关长城,为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巡抚都御史李景元在古长城基址上复筑而成。西起白草口,东至新广武,高8至10米,.上阔4.6米,全长5033米,每120米建敌楼1座。现存完整敌楼有”针扃”、“控陇”、“壮橹”、“天山”等,此外还置烽火台、壕堑,是中国明代长城的代表作。
雁门关长城开放时间8:00-18:00
2.镇边祠
镇边祠镇边祠始建于1506年(明正德六年),为纪念战国时赵国的守关大将李牧而建,初称武安君庙,俗称李牧祠,后改为护国镇边寺,占地面积3190平方米,建筑面积1510平方米,是雁门关最具规模的建筑群之一。1973年遭日军破坏,2009年以来按原样复建后改名镇边祠,成为展示西周至明朝守关名将的主题馆。
3.古关道
8:00-18:00
古关道雁门关道南起南口,经前腰铺、阜家坪,越制高点关城,再下雁门关村,经后腰铺至新广武隘城,全长20公里,古称“关沟四十里”。关道北通塞外高原,南接中原腹地,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原汉民族北出和草原游牧名族南下之咽喉要津,战时为军防戍守之关卡,平日为商家营输之必经,行人往来之通衢,历史上“车流人流昼夜不舍”。
除了雁门关内部景点,还可以去附近逛一逛。
雁门关周边景点
长城-雁门关段、文定堂、忠武堂。
长城-雁门关段:位于代县雁门关乡白草口村东3000米,由山阴县新广武向西南,进入代县境,起点为雁门关乡白草口村东3000米,止点为白草口村西北1500米处。
文定堂:文定堂供奉北宋名将张齐贤,张齐贤是继任杨业后的代州知州,曾经屡败契丹,后任兵部尚书、宰相。***后谥号为”文定”。堂内同时供奉西汉、东汉等朝将领五位。站在文定堂前,抬头就能看见天险门上的雁楼。
忠武堂:忠武祠为杨家后代所建,位于山西忻州代县,始建于元代。杨家当年在战火中使用的战鼓铜锣,陈列在殿内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