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金灶?金灶的解释

金灶?金灶的解释

  • 发布:2025-10-10 15:00:45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金灶代表什么

广东海利集团有限公司,金灶,茶具十大品牌,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名牌,高新技术企业,以生产机电产品和水族器材起家,1989年开始专注于茶器具的生产销售中华茶文化,历经数千年,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史,转启承接至今,不知经多少代人息息不断。

“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作为茶文化的载体,壶与茶之缘,早已密不可分。

精美茶器配以醇美茶汤的色、香、味,饮茶成为一种享受,使饮茶在体验健康生活的同时得到一种艺术的升华。

海利原本只从事机电产品和水族器材的开发,由于董事长陈骏平从小喜好工夫茶的缘故,对茶具创造产生浓厚的兴趣,遂于1989年初成立KAMJOVE金灶茶具作坊,专注于茶器具的开发与。

一直希望能融合艺术与技术,将茶艺的种种表现技法,运用在茶具的创作上,创作出具有艺术及实用双重价值的产品。

每一件作品都有我们的智慧和汗水,近二十年来,金灶一直希望能建立一套完整的产品体系。

经不断的努力与投入,一点一滴的积累,目前已具雏形,更获得了一百多项国家创新专利技术授权。

我们将所有产品分为六十多个系列,从煮水的到泡茶的,从简便的随手泡到茶艺品茗的茶道组,大概品茗泡茶该有的器具,金灶都有了,虽然不够周全完美,我们将继续努力创作,不断开发完善!发展历程1989年KAMJOVE海利金灶电茶壶作坊成立。

1994年8月.荣获中国农业部“全面质量管理达标”认证。

1998年10月.金灶茶文化茶具在中国农业展览中心成功协办首届中国国际茶文化交流博览会。

1999年10月.金灶茶文化茶具在中国杭州成功协办第二届中国国际博览交易会。

2000年5月.金灶茶文化茶具成功协办第五届中国茶与瓷文化展暨第八届国际西湖北京茶会。

5月.金灶茶文化茶具成功协办中国2000(成都)国际茶博览会。

9月.金灶茶文化茶具成功协办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暨第一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

2001年1月.金灶茶文化茶具被选定为“中国国际博览交易会唯一指定用品”。

4月.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评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统一编号:0144021B00975月.金灶茶文化茶具荣获第五届中国茶与瓷文化展暨第八届国际西湖北京茶会金奖。

6月.金灶茶文化茶具成功协办首届福建中国茶叶、茶具、茶文化博览会。

8月.被中国国家进出口企业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授权为“国家自营进出口企业”2002年2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视察海利集团总部,并寄语:“茶具虽小,也可做强做大,希望你们创出国际知名品牌来!”。

3月.

金灶茶文化茶具被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列为“消费者信得过名优企业、产品”,该品牌同时被列入“重点保护品牌”。

5月.

金灶茶文化茶具被中国济南第二届国际博览会认定为“国际茶博览会指定使用产品”。

10月

.金灶茶文化茶具在中国首家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安全CCC认证。

11月

.金灶茶文化茶具与广州茶文化促进会共同主办第二届广州国际茶博览交易会。

2003年1月.金灶茶文化茶具被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推荐为“消费者认可的生活用品”11月.荣获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确认为“全省专利工作试点企业

”称号。

2004年6月.金灶茶文化茶具成功协办首届中国岭头单丛茶文化暨“海利/金灶杯”岭头单丛“茶王”

赛。

8月.荣获广东省知识产权局授予“广东省百家知识产权优势民营企业”称号。

2005年4月.金灶茶文化茶具荣获潮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广东省潮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5月.荣获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的“广东省省级计量保证体系合格企业”称号。

9月.金灶茶文化茶具经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为“广东省名牌产品”。

10月.金灶茶文化茶具品牌被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评定为“消费者信赖的质量、服务放心品

牌”。

2006年4月.荣获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授予“广东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称号。

5月.金灶茶文化茶具被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确定为“采用国际标准产品”。

5月.金灶茶文化茶具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授予“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准证书”。

5月.金灶茶文化茶具经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核定,被授予“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1996-2006)”称号。

6月.通过ISO14001:2004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7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确认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2月.被推选为第四届广东省家用电器行业协会的副理事长单位。

2008年5月.荣获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团体会员资格。

5月.金灶茶文化茶具电磁炉系列产品分别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证书”和“采用国际标准产品认可证书”。

5月.荣获广东省潮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的“连续八年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

6月.通过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10月.金灶茶文化茶具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150多项国家专利技术授权证书。

产品分类:日用百货居家,茶具,礼品,杯具瓷器茶具品牌理念:品牌发源地:广东省潮州市董事长:陈董***:400-160-8588品牌成立年份:1989

金灶是驰名商标吗

金灶(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名牌,茶具行业著名品牌,广东海利集团有限公司)

金灶的解释

金灶的解释

道士炼丹用的灶。南朝梁江淹《赠炼丹法和殷长史》:“方验《参同契》,金灶鍊神丹。”《陈书·徐陵传》:“金灶之方,吾知其诀。”唐王勃《仙游观》诗:“雾浓金灶静,云暗玉坛空。”

词语分解

金的解释金ī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黄赤色,质软:黄金。金子。金笔。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金属。五金(旧指金银铜铁锡)。合金(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灶的解释灶(灶)à用砖石砌成的生火做饭的设备:锅灶。炉灶。灶突(灶上的烟筒)。指“灶君”(中国民间在锅灶附近供的神):祭灶。部首:火。

金灶和土灶的区别

金灶和土灶的区别是金灶较为方便而且干净,土灶较为省钱。

扩展资料:

金灶呈长方形,金片打制、焊接而成。一端有灶门,呈壶门形,下带承灰盘,炉膛中空,另一端顶有烟囱。灶面上置一锅,内盛金珠做成的米饭。金灶顶部、四周及承灰盘边缘均饰有带状纹样,以金丝和金珠组成。灶顶及灶门上方有五个掐丝制成的圆环,内镶宝石,分红、紫、绿等色,彩色相映,无比华贵。金灶器形颇小巧,整件作品长不愈寸,而锅中的米饭却粒粒可数,极为精致可爱。本器制作工艺精巧繁复,包括了打制、掐丝、垒丝、焊接、镶嵌等工艺程序,可视为汉代金细工艺的代表作品,其中大多数工艺方法,在汉代以前是北方匈奴族金器制作的常用方法,而在中原金银器中极为少见。制作工艺也大致相同,这种情况说明汉代金银器在制作工艺上已摆脱青铜工艺的影响,开始了***发展的道路。而以掐丝、垒丝、镶嵌等为代表的金银细工,也从此成为中国金银器制作的特色之一。

金灶镇历史

潮阳的历史起源

汕头市潮阳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濒临南海,因地处海之北而称潮阳,域内长海岸线19.6公里。

方言主要为潮阳话和潮汕话,小北山附近的金灶镇,谷饶镇有一小部分人说客家话。区***所在地:区人民***驻汕头市潮阳区文光街道中华路。

历史沿革潮阳东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置县,历代隶属潮州府。1993年4月撤县设市(县级),200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11号)区划变更撤销县级潮阳市,分设潮阳区和潮南区,划归汕头市管辖。

区人民***驻中华路(原潮阳市人民***驻地)。区划调整后,潮阳区辖文光、棉北、城南、金浦4个街道和海门、和平、谷饶、贵屿、铜盂、河溪、西胪、关埠、金灶等9个镇,有727个农村基层组织,其中村委会202个,居委会93个,区划面积674.67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1平方公里,总人口155.95万人(2008年末)。

2003年,潮阳区总户数299854户、总人口1536282人:文光街道38764户、146649人;棉北街道11861户、54942人;城南街道22150户、108651人;金浦街道13933户、79252人;海门镇16758户、115221人;关埠镇26107户、121930人;和平镇27556户、162174人;谷饶镇24582户、135628人;贵屿镇25582户、133727人;铜盂镇19554户、116044人;金玉镇18519户、77977人;灶浦镇11228户、49406人;西胪镇28294户、154725人;河溪镇14965户、79155人;区直辖单位1户、801人。2003年10月28日,潮阳区在金玉镇***召开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工作动员会议,部署金玉、灶浦两镇合并有关工作。

11月17日,经省人民***同意,省民政厅以粤民区[2003]163号文批准,同意潮阳区撤销灶浦镇和金玉镇建制,合并设立金灶镇。金灶镇管辖原灶浦镇和原金玉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共有4个居委会和59个村委会,总面积78.9平方公里,总人口126533人,其中常住户口人口126404人。

金灶镇***驻原金玉镇渠南路2号(原金玉镇***驻地)。原灶浦镇区划面积21.801平方千米,人口49233人。

2003年底,潮阳区辖4个街道、9个镇,共有93个居委会、202个村委会。2005年12月31日,潮阳区辖4个街道(文光、城南、棉北、金浦)、9个镇(海门、河溪、和平、西胪、关埠、金灶、谷饶、贵屿、铜盂)。

截止2008年末,潮阳区辖4个街道(文光、城南、棉北、金浦)、9个镇(海门、河溪、和平、西胪、关埠、金灶、谷饶、贵屿、铜盂)。总人口1559582人。

编辑本段建制沿革春秋战国时,地属岭南百越。秦属南海郡地。

汉属南海郡揭阳县地。西晋为揭阳县地。

东晋隆安元年(397)(注:一说义熙九年即413年)置潮阳县。因处山之南,海之北,而名“潮阳”,时属晋王朝的义安郡。

南北朝(420~589)宋、齐时,属义安郡。后郡州几度更易,至隋开皇十一年(591),潮阳县仍属义安郡。

唐永徽元年(650),潮阳县并入海阳县,属潮州。先天元年(712)复置潮阳县,县治于临昆山(也称孤山或公孤山,今铜盂、和平两镇交界之小北山南麓)。

开元二十一年(733),潮州属江南道(翌年改属岭南道),潮阳县属之。天宝元年(742),又改州为郡,潮州改名潮阳郡,领潮阳、海阳、程乡3县。

乾元元年(758),潮阳郡复称潮州。郡、州几度更易,潮阳都为其属县。

元和十四年(819),潮州刺史韩愈定迁潮阳县治于新兴乡棉阳(今潮阳市区,旧称棉城镇)。南宋绍兴二年(1132)再度并入海阳县,十年复置潮阳县。

元代属潮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潮州路为潮州府。

嘉靖四年(1525),潮阳县析出隆井都的三分之一,以及大坭、酉头、惠来3都置惠来县。嘉靖四十二年,又析出洋乌、氵戎水、黄坑3都置普宁县。

万历九年(1581),洋乌、氵戎水两都复归潮阳县。清代,潮阳仍属潮州府,建制一直无变。

但其隶属名称,从广南东路到惠潮嘉分巡兵备道,其间时有变动。民国元年(1912)初,潮阳县直属广东省都督府。

民国3年属巡按使署潮循道。民国9年直属广东省。

民国14年属广东省东江行政善后处(民国17年改为东江行政公署)。民国21年属广东省东区绥靖委员公署。

民国25年属广东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6年第五行政区改为第六行政区,潮阳县属之。

民国38年4月,属广东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时期,潮阳县境域略有变动。

民国22年(1933)8月析两英圩及河浦寮、古厝、四美、古溪、墙围、圆山仔、金瓯、风吹、仙斗、龟山湾、三顺、流汾水、后棚、秋风岭、牛角丘、林者世、赤竹垭、林招18个乡(村),成立南山移垦委员会(县级)。民国24年10月,改称南山管理局(县级),址设于两英圩。

1949年10月20日县城解放;22日,潮阳县全境解放,成立潮阳县人民***,设于一区(附城)。12月,属潮汕临时专员公署。

1950年2月,属潮汕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月,南山管理局撤销,两英一带乡村复归潮阳县,增设为第十区。

6月,划普宁县的石桥头西乡、贵玉乡、南安乡和军埠村归潮阳县。10月属潮汕专员公署。

1952年11月属粤东办事处(粤东办事处成立于1951年7月),同年12月属粤东行政公署。1956年3月。

潮阳的历史起源

春秋战国时,地属岭南百越。秦属南海郡地。汉属南海郡揭阳县地。西晋为揭阳县地。

东晋隆安元年(397)(注:一说义熙九年即413年)置潮阳县。因处山之南,海之北,而名“潮阳”,时属晋王朝的义安郡。

南北朝(420~589)宋、齐时,属义安郡。后郡州几度更易,至隋开皇十一年(591),潮阳县仍属义安郡。

唐永徽元年(650),潮阳县并入海阳县,属潮州。先天元年(712)复置潮阳县,县治于临昆山(也称孤山或公孤山,今铜盂、和平两镇交界之小北山南麓)。开元二十一年(733),潮州属江南道(翌年改属岭南道),潮阳县属之。天宝元年(742),又改州为郡,潮州改名潮阳郡,领潮阳、海阳、程乡3县。乾元元年(758),潮阳郡复称潮州。郡、州几度更易,潮阳都为其属县。元和十四年(819),潮州刺史韩愈定迁潮阳县治于新兴乡棉阳(今潮阳市区,旧称棉城镇)。

南宋绍兴二年(1132)再度并入海阳县,十年复置潮阳县。元代属潮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改潮州路为潮州府。嘉靖四年(1525),潮阳县析出隆井都的三分之一,以及大坭、酉头、惠来3都置惠来县。嘉靖四十二年,又析出洋乌、氵戎水、黄坑3都置普宁县。万历九年(1581),洋乌、氵戎水两都复归潮阳县。

清代,潮阳仍属潮州府,建制一直无变。但其隶属名称,从广南东路到惠潮嘉分巡兵备道,其间时有变动。

民国元年(1912)初,潮阳县直属广东省都督府。民国3年属巡按使署潮循道。民国9年直属广东省。民国14年属广东省东江行政善后处(民国17年改为东江行政公署)。民国21年属广东省东区绥靖委员公署。民国25年属广东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6年第五行政区改为第六行政区,潮阳县属之。民国38年4月,属广东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时期,潮阳县境域略有变动。民国22年(1933)8月析两英圩及河浦寮、古厝、四美、古溪、墙围、圆山仔、金瓯、风吹、仙斗、龟山湾、三顺、流汾水、后棚、秋风岭、牛角丘、林者世、赤竹垭、林招18个乡(村),成立南山移垦委员会(县级)。民国24年10月,改称南山管理局(县级),址设于两英圩。

1949年10月20日县城解放;22日,潮阳县全境解放,成立潮阳县人民***,设于一区(附城)。12月,属潮汕临时专员公署。

1950年2月,属潮汕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月,南山管理局撤销,两英一带乡村复归潮阳县,增设为第十区。6月,划普宁县的石桥头西乡、贵玉乡、南安乡和军埠村归潮阳县。10月属潮汕专员公署。

1952年11月属粤东办事处(粤东办事处成立于1951年7月),同年12月属粤东行政公署。1956年3月,属汕头专区行政专员公署。

1958年5月,潮阳县大长陇(保留汕柄村)及石船乡的碗仔等9个村和陈店乡的石港村划归普宁县;达濠镇、河浦、珠园乡划归汕头市。是年9月,潮阳县雷岭乡的蔗尾等14村划归惠来县。12月,因惠来县与普宁县合并,原属惠来的东红人民公社(辖田心、仙庵、周田、靖海等)划归潮阳县。

1961年3月,惠来复县,田心、靖海、周田、仙庵4个人民公社划归惠来县;惠来县的雷岭人民公社,汕头市的达濠、河浦人民公社划归潮阳县。

1967年3月,属汕头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1968年3月,属汕头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5年,达濠人民公社再度划归汕头市,惠来县的田心人民公社复归潮阳县。

1980年1月,属汕头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1983年7月13日(国务院12月22日批准),撤销汕头地区建制,实行地市合并,市领导县的体制,潮阳县隶汕头市人民***。

1993年4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潮阳县,按原行政区域设立潮阳市(县级),由省直辖,汕头市代管。

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河浦镇划归汕头市。

2003年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11号),撤销潮阳市,分别设立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以原潮阳市文光、城南、金浦、棉北4个街道,海门、河溪、和平、西胪、关埠、灶浦、金玉、谷饶、贵屿、铜盂等10个镇的行政区域为潮阳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驻中华路(原潮阳市人民***驻地)。以原潮阳市峡山、井都、沙陇、成田、田心、司马浦、陈店、两英、仙城、胪岗、红场、雷岭12个镇的行政区域为潮南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驻峡山镇。

潮阳的历史

潮之阳,大海在其南

区名:潮阳区拼音:CháoYángQū

经纬度:区中心位于北纬23度16分东经116度36分

邮编:515100代码:440513区号:0754

方言:主要为潮州话的潮阳口音,小北山附近的金灶镇,谷饶镇有一小部分人说客家话。

区***所在地:区人民***驻汕头市潮阳区文光街道中华路[编辑本段]基本概况汕头市潮阳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濒临南海,因地处海之北而称潮阳,域内长海岸线19.6公里。

潮阳东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置县,1993年4月撤县设市(县级),200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区划变更分设潮阳区和潮南区,划归汕头市管辖。区划调整后,潮阳区辖文光、棉北、城南、金浦4个街道和海门、和平、谷饶、贵屿、铜盂、河溪、西胪、关埠、金灶等9个镇,潮阳地图有727个农村基层组织,其中村委会202个,居委会93个,区划面积674.67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1平方公里,总人口155.95万人(2008年末)。

潮阳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目前,经过潮阳区境的主要公路有324国道、深汕高速公路,省道S234线(揭海公路)、S237线(和惠公路)、正在规划的汕普高速公路和揭惠高速公路横贯全境,区主干道、镇道全部混凝土化,全区295个行政村实现通机动车,基本形成以城区为中心,区通镇二级路,镇通镇三级路标准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拥有国家一类口岸的潮阳港和内河良港关埠港,潮阳港已建成5000吨级集装箱码头,3000吨级油码头和5000吨级小船泊位;全区有火力发电厂1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以及华能海门电厂1机组和2机组正在加紧建设;有各类学校324所,有医疗卫生机构24家。

潮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素有“海滨邹鲁”之称。英歌、剪纸、笛套音乐被誉为民间艺术三瑰宝,潮剧、木雕、石雕、稿末塑等传统工艺和贵屿彩街路棚、谷饶祭社等民俗文化活动,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文物名胜众多,是汕头市旅游景点最多的区,区内现有古迹和旅游景点100多处,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莲花峰风景区、大峰风景区、灵山寺、文光塔、曲水流、东岩、西岩、大北岩、古雪岩等名胜远近闻名,其中莲花峰风景区属国家AAA级风景区,汕头新八景之一。

潮阳区是广东省著名侨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侨乡优势得到发挥,雄厚的外资给潮阳区的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区委区***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潮阳区的基础设施已形成规模,道路交通,港口码头,供水供电,电信金融等硬件设施配套齐全,为各方来潮投资的客商提供了优越的投资环境。目前,全区拥有乡镇企业三千多家,形成纺织服装、日用化工、五金电子、文具、塑料、音像等支柱产业。潮阳的经济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快速发展。[编辑本段]自然地理潮阳区境属沿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形特征为“两山两江两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南为潮南山,属潮南山系余脉,北为小北山,系普宁市境内铁山余脉。沿海是带状沙滩地,分布于海门、井都和田心等镇的沿岸,经过营造防护林,已成为固定或半固定沙土。

潮阳区地处广东省东南沿海,紧靠北回归线,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内年平均温度21.5℃,年平均日照时间1000—3000小时,日照率为48%,年平均降雨量为1721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潮阳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气候温和。

潮阳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境内丘陵、平原相间,河渠纵横交错。全区有耕地20多万亩,山地30多万亩;有矿泉水、花岗岩、石矿场等资源矿种;海岸线长,滩涂池塘多,海淡水养殖面积218公顷,年产量达2.2万吨,近期可开发利用的浅海面积3.6万亩;农产品主要有香蕉、三棱橄榄、乌酥杨梅、玻璃油甘、珍珠鲍鱼、膏蟹等;劳力资源充裕,全区拥有劳动力69万人,其中产业工人20万人;旅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00多万人;民资民力、侨资侨力丰富。

潮阳区平原面积69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2.7%;丘陵面积578平方公里,占44.2%;沙滩面积40.4平方公里,占3.1%。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