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哈尔滨文庙始建于1926年,历史3年完成,是我国最后一个建成的孔庙,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位居全国第三。同时,哈尔滨文庙也后是东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孔庙,被称为哈尔滨的“故宫”。
哈尔滨文庙是一座正宗的仿清式古建筑群,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74平方米,是我国东北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建筑等级最高、建筑规制最全的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
文庙整体布局为三进院落,坐北朝南,各类建筑东西对称,井然有序,包括东西牌楼、万仞宫墙、泮池和泮桥、孔子行教铜像、大成门、东西庑、大成殿和崇圣祠等。
哈尔滨文庙的前院是首进院落,院内松柏苍翠,丹墙回绕。院南泮池如月,虹桥飞架,白玉雕栏玲珑。所谓泮池即为半月形水池,水之一半则为“泮”,池上架一座单孔拱桥,池边环绕汉白玉栏杆,属清代做法,共有40根望柱及雕刻栏板,泮池上的拱桥也为汉白玉砌筑,只有中了状元的人才能从上面走过。
池南有“万侧宫墙”,上镶有琉璃雕花砖,长44.8米,高5.9米。
万侧宫墙东西两侧有两座牌楼,与棂星门合称“三楼”。牌楼是典型的清式做法,呈三间四柱形式,朱红的支柱为青石结构,额枋饰以精美的彩画,东侧牌楼上书“道冠古今”,西侧牌楼上书“德配天地”,意指孔夫子品德与天地同辉,学识超越古今。
池北有棂星门,相传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均为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棂星门寓意即在于天下英才汇聚之意。
棂星门是三间四柱的木牌坊,采用了只有皇家建筑才能使用的和釜彩绘,虎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挺拔的朱柱,金瓦飞檐,配以绚丽的彩画,汉白玉的柱础,使整个棂星门气魄非凡。
穿过棂星门,循着灰色的石砌甬路前行,就是大成门。大成门与棂星门不同,棂星门只是一座牌坊,而大成门却是五开间的单檐庑殿顶造型,汉白玉的石阶及平台,中间为御路,平台不甚宽阔,大门占据三间,两侧各有一个开间作为辅助用房。
大成门为金色琉璃瓦、朱红的石柱,和玺彩画额枋描龙绘凤的藻井。第一进院落的主轴线两侧为东西配殿,七开间单檐歇山顶,屋面铺青瓦,朱柱红墙、门棂及窗棂以金色勾边,色彩明快而不夸张。
院落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牌楼,与棂星门合称“三楼”。过棂星门是主院的过厅大成门,五开间,单檐琉璃瓦庑殿顶,前后环以白玉栏杆,左右并列东西掖门,布局端然。
穿过饰以苏式彩画的卷棚角门即到了第二进院落。院落的东西两侧是两座石碑,碑上刻有张学良所题碑文,记载着文庙的修建情况、背景及其历史意义。石碑前面是东西两座配殿,碧瓦朱墙,都是七开间的单檐歇山屋顶。
主轴线巍然而立大成殿,大成殿采用大祀规格建造,黄琉璃瓦、金龙和玺彩绘,其规格为封建最高等级,在文庙中首屈一指。根据《东省特别区创建文庙碑志》记载:
谨案孔子文庙,在昔为中祀,其殿九楹,为堂七,为夹室二,此旧制也。自清光绪三十二年,升孔子为大祀,而京外学官,犹仍旧贯,未之改作。今东省特别区闳规大起,创而非固,故其缔造合乎大祀之仪。……凡庙制,大成殿居中南向,为堂九,为夹室二,都十一楹。
由此可知,二院的大成殿,是按大祀祭孔仪式规格而设计建造的。大成殿面阔十一间,进深显六间,重檐庑殿黄琉璃瓦顶,月台陛条、陡板、三面出陛十级垂带踏垛皆用花岗石砌筑,前出三陛左右各出一陛垂带上及台明前檐与月台四周围绕汉白玉勾栏,前正中一陛十级踏垛间安汉白玉五龙戏珠高浮雕御路面。
殿内外、月台地面及四外散水皆用仿金砖水泥方砖铺墁。外檐及廊内全部采用金龙和玺彩画。哈尔滨文庙大成殿,在建筑规制上突出了在全国文庙系列中的重要地位。
大成殿前有九级汉白玉御路,雕刻云龙水浪,宽阔的汉白玉平台,衬托着雄伟的殿堂。大成殿的台基也环以玉石雕栏,廊檐色彩富丽堂皇,气势轩昂庄重。殿内供孔子及四配神,十二先贤牌位。
当年建庙之初,大成殿的正位是一个雕龙贴金的巨大神龛。孔子的牌位置于神龛前,并无孔子像。后来,在纪念孔子诞辰2540周年的时候雕塑了一尊布衣孔子形象,并将其置于神龛中,以供后人参谒。
大殿两边是两座配殿,内供孔子的弟子牌位。后院为面阔7间、单檐歇山顶的崇圣祠,原供孔子前五代祖先,后改为书厅,东西有侧殿。
崇圣祠是哈尔滨文庙的最后一进院落,崇圣祠布置在中轴线上,东西两侧为配殿。
浮屠塔内有木梯,可供登临观赏。殿和塔檐下的雀替做成龙、凤、狮、鹤等浮雕,造型生动。塔的局部构件和装饰具有西方建筑的风格,气势雄伟,金碧辉煌。
哈尔滨文庙开放时间:8:00-17:00。
哈尔滨文庙,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庙街25号哈尔滨工程大学院内,是为祭祀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而建的。始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建成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
哈尔滨文庙原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现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74平方米。被称为哈尔滨的"故宫"。
1996年,哈尔滨文庙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国家发改委、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十一五"期间全国100家重点维修古建筑名单,哈尔滨文庙名列其中。
公交线路:601路→阿城16路,全程约44.5公里
1、从哈尔滨站步行约1.5公里,到达哈站临时站
2、乘坐601路,经过2站,到达北新路客运站
3、步行约60米,到达北新客运站
4、乘坐阿城16路,经过9站,到达绿波南门站
5、步行约260米,到达文庙
哈尔滨文庙坐北朝南,原占地面积37000平方米,由门、殿等12座建筑组成,文庙之所以被称为东北地区规制最全、等级最高的文庙,主要体现在大成殿为中心,南北形成一条中轴线,布局极其规整。
沿中轴线,其主体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万仞宫墙(影壁墙)、泮池泮桥(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主体建筑两侧有左右配殿,东西庑以及掖门、牌楼、石碑等建筑都使用了清代最尊贵的“皇顶”,全部是清一色的黄色琉璃瓦。大成殿采用了九间夹二室即十一开间、进深六间的建制,在开间和进深的规模上超出了孔庙的建筑规制,达到了与皇家建筑等同的标准(故宫的太和殿为“九间夹二室的十一开间。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讲究九五之尊,九为最大)。
东北最大的孔庙:哈尔滨文庙。
哈尔滨文庙是宗教建筑类人文风景旅游区,是规模仅次于曲阜孔庙、北京文庙列居全国第三位的文庙。在局部上确有独到之处。哈尔滨文庙建筑既反映了清代古典建筑传统技术与艺术的延续发展,又反映了中国建筑变革初期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的历史事实。成为中国这一历史时期传统建筑的延续和技术变化的主要实物例证。
哈尔滨文庙简介
哈尔滨文庙,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庙街25号,哈尔滨工程大学院内,是为祭祀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而建的。始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建成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原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现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74平方米。被称为哈尔滨的“故宫”。
1996年,哈尔滨文庙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国家发改委、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十一五”期间全国100家重点维修古建筑名单,哈尔滨文庙名列其中。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哈尔滨文庙
名人庙·孔庙·黑龙江哈尔滨文庙
哈尔滨文庙坐落在现今的哈尔滨南岗区南通大街和宣化街交叉点上的文庙街,现归属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内。
这座文庙始建于1926年,落成于1929年。建筑结构为二进院落。原占地60000平方米,现仅存围墙之内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674平方米。哈尔滨文庙按大祀祭孔仪式的规格设计建造,面阔十一开间的大成殿,其格局全国少有。整座文庙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形成一条中轴线。从南端的影壁墙向北,经泮池、泮桥、棂星门、大成门至二院大成殿形成***,最后收尾于三院的崇圣祠。东西牌楼、两院、掖门、石碑等则基本均衡,对称坐落在中轴线两侧。三进院落在中轴线的贯穿下,层层递进,起伏有致,一气贯通。文庙主体建筑屋顶款式为“重檐庑殿顶”,覆以黄琉璃瓦。其彩绘为清代所创造之构图繁密、大面积沥粉贴金的“金龙和玺”。两侧配殿低于主殿,用“灰陶瓦”,屋顶为“歇山顶”、“卷棚悬山式”;彩绘为“旋子彩绘”、“雅五墨”、“黄式彩绘”等。中路主导建筑计有奎文阁、杏坛、大成殿、寝殿、圣迹殿。大成殿的基础为高约二米的花岗岩砌筑的台基,建筑面积约586平方米,高约17.95米。重檐殿顶,面阔十一间,进深三间。大殿正面双重飞檐中的海蓝色竖匾上,木刻贴金的群龙,紧紧团护着大成殿三个大字。大殿前建有大型宽敞的露台,为当年祭祀孔子时歌舞行礼的场所。露台前有三出台阶,正中台阶有一块巨型云龙浮雕,即“丹陛”。露台东西两侧,也各有一出台阶。露台四周,均为汉白玉石雕花栏杆。大成殿里,正位是一个雕龙贴金的巨大神龛,即设置孔子牌位之处。1989年为纪念孔子诞辰2540周年,文庙雕塑了一尊孔子布衣形象,将其置于神龛中,一改其他文庙所供奉的孔子的帝王形象,意在还孔子以历史本来面貌。神龛上面所悬“道洽大同”巨大金字横匾,为清末著名书法家、我国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于1929年11月文庙落成时所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