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说起武汉古老建筑,最为有名的就是禹稷行宫、晴川阁、宝通寺、武汉革命博物馆等武汉标志性建筑。武汉,简称“汉”,中国湖北省省会。地处江汉平原东部。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境中央,将武汉城区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以下是中达咨询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武汉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武汉古老建筑——禹稷行宫
禹稷行宫简介:
禹稷行宫(禹王宫),位于汉阳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是武汉历代祭祀大禹之地,也是武汉市著名的历史文化建筑。
2013年3月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禹稷行宫被增补为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古老建筑——晴川阁
晴川阁简介:
晴川阁,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黄鹤楼、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晴川阁,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龟山东麓禹功矶上,始建于明代嘉靖26年至28(公元1547—1549)年,为汉阳太守范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宫(原为禹王庙)时所增建,得名于唐朝诗人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
晴川阁北临汉水,东濒长江,与武昌蛇山黄鹤楼隔江相望,是武汉地区唯一一处临江而立的名胜古迹,有“楚天第一名楼”之称。
武汉古老建筑——宝通寺
宝通寺简介:
宝通寺位于风景秀丽的武昌洪山南麓,至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具有丰富的佛教文化底蕴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是武汉市唯一的皇家寺院,并且被列为国务院“汉地全国重点佛教寺院”、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之一,规模之大、殿堂之宏伟为武昌诸刹之首。
武汉古老建筑——武汉革命博物馆
武汉革命博物馆简介:
武汉革命博物馆位于武昌红巷13号,由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毛泽东旧居纪念馆、陈潭秋烈士纪念馆和武昌起义门管理所合并(挂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牌子),2000年11月正式成立。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晴川阁联系方式:坐落在武汉市汉阳龟山东麓禹功矶上
晴川阁景点简介:
晴川阁坐落在武汉市汉阳龟山东麓禹功矶上,北临汉水,东濒长江,与黄鹤楼夹江相望,是武汉地区唯一一处临江而立的名胜古迹。
晴川阁整个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阁、禹稷行宫、铁门关三大主体建筑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荆楚雄风碑、碑、敦本堂碑以及牌楼、临江驳岸、曲径回廊等十几处附属建筑组成。
晴川阁,又名晴川楼,是明代嘉靖26年至28年[公元1547—1549]汉阳知府范之箴为勒记大禹治水之功德而修建的,其名取自唐朝大诗人崔灏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诗句之意。该阁自创建以来,几经兴废,从嘉靖至今的400多年中,先后进行过5次大的维修增建,2次重建。现存建筑是1983年依据清末晴川阁的历史照片及遗址范围进行复建的。复建后的晴川阁占地386平方米,高17.5米,重檐歇山顶式,麻石台基,红墙朱柱,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整个楼阁分上下两层,沿檐回廊,原汁原味地再现了楚人依山就势筑台,台上建楼阁的雄奇风貌。
晴川阁的历史虽然没有黄鹤楼、岳阳楼那样悠久,但由于其所居独特的地理环境、独具一格的优美造型以及诸多文人名士的赞咏,使它赢得了重要的历史地位。因此,“楚国晴川第一楼”冠誉于晴川阁是不为过的。历史上的晴川阁同黄鹤楼一样,数次被毁,现存的建筑为1983年重新修建的。其底层层面阔五间,通长20.8米;进深四间,通宽16米。台明从檐柱中心外扩0.7米,台地面积为386.28平方米。阁楼为重檐歇山顶式,上下两层,沿檐回廊。总体上晴川阁的装修构件以木石为主,在门窗上采用了玻璃及少量金属部件。
禹稷行宫,本名大禹庙,由司农少卿张体仁于南宋绍兴年间创建,后成为武汉历代祭祀大禹之地。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重修,明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改大禹庙为“禹稷行宫”,在原祭祀大禹的基础上,又加祀后稷、伯益、八元、八恺等先贤。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修建,1984年修葺一新。禹稷行宫占地面积为380平方米,由大殿、前殿、左右廊庑、天井等构成,是武汉地区现存不多的具有代表性的清代木构建筑。
铁门关,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魏相争,设关于此。”从三国时期到唐初的数百年间,铁门关一直是武汉重要的军事要塞,曾历经多次攻守激战。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汉阳建砖城后,铁门关军事作用日渐削弱,成为文化、经贸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明代末年,铁门关被毁,仅剩土基墙座,清初在残存的土基上建关帝庙,民国初年因战乱,铁门关遗迹连同庙宇一起成为废墟。1990年12月,铁门关复建。复建后的铁门关,占地面积为800平方米,通高为26米。关体墙面由红沙石砌成,城墙内部结构为钢筋水泥,关上城楼翘戗飞檐,翼角升腾,表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
晴川阁景区的整体建设从1984年开始,分前后二期(1984——1986;1990——1993),历时5年多时间完成。复建后的晴川阁,以南方建筑风格为主,融合南北建筑风格之长,使楼阁的雄奇、行宫的古朴、园林的秀美浑为一体,成为武汉市著名的文物旅游景观。
晴川阁于1986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开放17年以来,先后接待了方毅、郝建秀、肖克、胡克实、***等党政军领导人和中外游客350余万人次。1992年禹稷行宫、晴川阁被湖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命名为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荣获“湖北省十佳文博单位”。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级景区”。
景点:
晴川阁
晴川阁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因唐代崔灏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而得名,阁楼依山面水,景观奇特,被誉为“楚国晴川第一楼”。
禹稷行宫
禹稷行宫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原名禹王庙,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改为现名。为武汉历代祭祀大禹之地。
铁门关
铁门关始建于三国时期,唐以前是军事要塞,唐以后成为商贸通道。明末毁于战火。清代铁门关遗址上建关帝庙,祭祀关公。
楚波亭
始建于明代,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建。重建于1986年,为平面呈扇形的暖亭。
荆楚雄风碑
此碑刻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为荆南观察使李拔所书。碑文意为赞扬荆楚民众与洪灾水患顽强拼搏的精神。
朝宗亭
相传大禹治水成功于此。《尚书禹贡》中有大禹治水“江汉朝宗于海”的说法。
禹碑
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刻石纪念。碑文77字,奇特难识。意为禹治水,使百姓安居乐业。碑亭东面的禹碑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所刻。
晴川阁的历史悠久,这里的视野极好,楼台的造型也好,无愧于“楚国晴川第一楼”的冠誉。
晴川阁,又名晴川楼,位于武汉市汉阳区晴川街,坐落在长江北岸、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北临汉水,东濒长江。
晴川阁景区整个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阁、禹稷行宫、铁门关三大主体建筑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荆楚雄风碑、敦本堂碑以及牌楼、临江驳岸、曲径回廊等十几处附属建筑组成。
晴川阁景区与武昌黄鹤楼夹江相望,江南江北,楼阁对峙,互为衬托,蔚为壮观,有“三楚胜景”之称。名冠四方的楼阁隔岸相对,在万里长江上唯此一处。2002年获批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
晴川阁最早为明嘉靖年间汉阳知府范之箴在修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的禹稷行宫(原为禹王庙)时所增建,取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句意命名。现为武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晴川阁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其名取自唐代诗人崔颢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有楚四名楼之誉。因与对岸黄鹤楼隔江对峙,相映生辉,被称为三楚胜境。曾多次被毁,现阁系按清光绪年间式样于1985年重建,占地386平方米,高17.5米。其底层面阔5间,进深4间;顶层面阔3间,进深2间。麻石台基,红墙朱柱,重檐歇山顶黑筒瓦屋面,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门窗栏杆为木质,朱漆彩绘。屋面四角向外伸出,深出檐,高起翘。正面牌楼悬挂晴川阁金字巨匾。其北侧为园中园,园中青草如茵,竹木葱茏,瘦石嶙峋,幽静雅致。禹稷行宫并立于晴川阁西南侧,原名禹王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也曾数度毁坏。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三年(1864)重修。占地350平方米。其建筑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带墀头布瓦屋顶,屋脊微呈凹形曲线。中轴线两侧卷棚吊顶廊庑与宫室连通,形成长方形天井。其西侧有一个院落,院外建有一座六角攒尖顶禹碑亭。亭内立有毛会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所刻禹碑残片及摹刻的毛会建禹碑石刻。禹稷行宫与重修的铁门关和晴川阁组成古建筑群,为武汉名胜之一。
在武汉有许多的旅游景点,那么相关的景点简介是怎样的呢?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武汉旅游景点简介,欢迎阅读。
1中山公园武汉市中山公园位于汉口解放大道旁,是全国百家历史名园之一,国家重点公园。公园占地32.8万平方米,其中陆地26.8万平方米,水面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93%。中山公园始建于1910年,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已成为集休闲、娱乐、游艺等多项服务功能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是武汉闹市中的“绿宝石”,年接待游客量一千万余人次。公园分前、中、后三个景区。
武汉中山公园是全国百家历史名园之一,始建于二十世纪初,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创业,已成为集游览、观赏、文化、娱乐、饮食、游艺等多项服务功能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是武汉闹市中的绿宝石。中山公园占地32.8万平方米,其中水上面积6万平方米。绿地率91%,古树名木140株。最观功能分前、中、后区。其中西合璧的'园林风景,淳朴隽永的人文景观,惊险有趣的游乐项目一直受到广大游人的赞誉。
2龟山电视塔龟山电视塔(全称湖北龟山广播电视塔)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结合旅游的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广播电视发射塔。该塔于1981年12月16日破土动工,1986年6月竣工投入使用。塔高221.2米,海拔标高311.4米,相对高度280米,就高度而言,建成时居全国之首。龟山电视塔是中国第一座电视塔,坐落于武汉市汉阳龟山之巅、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是武汉著名的旅游景点及城市地标,与黄鹤楼遥相呼应,脚下是晴川阁和“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身后是“三楚胜境”之一的——古琴台。此塔是我国的设计人员在没有可借鉴和参考经验的情况下,自己设计的国内第一台电视塔,是一个集发射传输、观光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完全由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电视塔,有“亚洲桅杆”之称。
3东湖公园因地处武汉市东郊而得名,水面33平方公里。全湖港汊交错,素有99湾之称,四周山峦吐秀,湖中游船往来,山容水貌,互为映衬,各富意趣。在东湖西南岸,三面环水,有十里长湖,八里磨山之称。山上林木翠绿,曲经环绕,奇石峥嵘,景色秀丽。其东峰形圆如磨,因而得名,山顶有刘备郊天台遗址,现建有楚天楼。
4晴川阁晴川阁,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龟山东麓禹功矶上,始建于明代嘉靖26年至28(公元1547—1549)年,为汉阳太守范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宫(原为禹王庙)时所增建,得名于唐朝诗人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晴川阁北临汉水,东濒长江,与武昌蛇山黄鹤楼隔江相望,是武汉地区唯一一处临江而立的名胜古迹,有“楚天第一名楼”之称。
晴川阁,又名晴川楼,位于武汉市汉阳区晴川街,坐落在长江北岸、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北临汉水,东濒长江。晴川阁与武昌黄鹤楼夹江相望,江南江北,楼阁对峙,互为衬托,蔚为壮观,有“三楚胜景”之称。名冠四方的楼阁隔岸相对,在万里长江上唯此一处。
5长春观长春观,中国著名的道教场所之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该地区现存的唯一此类建筑,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道观坐落在武汉市内双峰山南侧,传说道教的祖师老子曾经在这里停留,早在公元前3世纪这里就开始有道教建筑出现。元朝时,全真派著名的代表人物丘处机来到这里修炼和传教,使它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因为丘处机被称为长春真人,所以道观就称为长春观。自建立以来,长春观的影响就不断扩大,在明朝和清朝又继续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它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主要建筑有山门、灵官殿、太清殿、三皇殿等,布局紧凑,规模宏大。在观内建筑七真殿旁边,有一处功德祠,墙壁上镶嵌着一幅天文全景图,是著名道士立理安在20世纪30年代完成的,对研究古代天文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现在,长春观不仅是当地的道教活动中心,还是景色优美的旅游胜地,每年有许多游人和信徒前来朝拜。
6归元寺归元禅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市汉阳区归元寺路,由白光法师于清顺治15年(公元1658年)兴建。占地10公顷,有殿舍200余间,各类佛教经典7000余卷。[1]归元禅寺属于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曹洞宗,故称归元禅寺。归元禅寺又被称为“汉西一境”,是因其古树参天,花木繁茂的人文境致而得。同时还是武汉市佛教协会的所在地。它与宝通寺、溪莲寺、正觉寺合称为武汉的四大丛林。
武汉归元寺在汉阳翠微街西端,是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之一。寺内佛教传统建筑众多,其中五百罗汉堂内的人物塑像各具风采,栩栩如生。
7黄鹤楼三国时期黄鹤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相传创建于三国吴黄武年间,后历代屡建屡毁,仅从今黄鹤楼内展览的根据各种资料制作的模型,就可见昔日的盛况。黄鹤楼又因唐代诗人崔颢题《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覆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幕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诗而出名。
8古琴台古琴台又名俞伯牙台,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龟山西脚下美丽的月湖之滨,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是中国著名的音乐文化古迹、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市著名的文物旅游景观之一,有“天下知音第一台”之称。
据《吕氏春秋》、《列子》等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于该处偶遇钟子期,弹奏一曲《高山流水》,伯牙视子期为知音,并相约一年后重临此地。不料,一年后伯牙依约回来,却得知子期已经病故,伯牙悲痛之余,从此不复鼓琴,史称伯牙绝弦。
9红楼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武昌蛇山南麓的阅马场北端,占地28亩,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国家AAAA旅游景区。主体建筑为二层红色楼房,因此又称“红楼”。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人进驻这里,成立军政府,发布了第一号布告,宣布废除清朝帝制,建立***,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这里珍藏大量文物和文学、照片资料。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功,即在此组成革命军政府,颁发了第一号布告,宣布废除清朝帝制,建立***,并通电号召各省起义。楼内设有“辛亥革命文物史迹展览”。院门外塑有孙中山铜像,气氛庄严肃穆。
10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位于有"九省通街"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学校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地势蜿蜒起伏,错落有致;校园绿树成荫,花香流溢;建筑独具风格,美仑美奂,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晴川阁是武汉的标志性景区,也是重要的旅游景点,这里发生了诸多令人感叹颇深的故事,建筑物主体最早是在明朝嘉靖年间建造,极具历史研究价值,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开放时间信息。
晴川阁开放时间1、上午09:00-下午17:00
2、16:30停止入园
3、每周四15:00闭馆
4、每个月的第2周的星期二闭馆,并且休息一天(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晴川阁简介晴川阁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做晴川楼,现在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旅游相关的评级是3A级景区,在武汉地区,和古琴台以及黄鹤楼并列成为三大名胜之地,备受游客的喜爱。
晴川阁在汉阳龟山东麓禹功矶上面,最开始为明朝时期西UI就爱你,当时的汉阳太守范之箴命人加一修缮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和格局。
晴川阁的北边紧挨着汉水,东边就是挨着长江,和武昌区那边的黄鹤楼隔江遥遥相望,是武汉市境内唯一一个紧临大江屹立不倒的名胜古迹,堪称文化的代名词。
晴川阁地址武汉市汉阳区洗马长街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