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小河墓地 罗布泊的神秘墓地——小河墓地

小河墓地 罗布泊的神秘墓地——小河墓地

  • 发布:2025-09-29 16:39:06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罗布泊的神秘墓地——小河墓地

罗布泊沙漠被称为***亡地带,1934年的时候,有人在这里发现了一片神秘的墓地,但在此后的66年里,这块墓地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没人能找到。近年来,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帮助,考古学家们再次开启了对这片墓地的探索,并且揭开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这片神秘的墓地被称为“小河墓地”,位于***塔里木盆地附近的一个干涸的河床里。由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占据了盆地的大部分面积,所以这个地方并不适合人类居住,那些来往于丝绸之路的人们只能沿着戈壁行进。

小河墓地中有很多木乃伊,通过复旦大学遗传学家金力2007年对木乃伊做的DNA分析,检测出众所周知的“楼兰美女”木乃伊具有东亚甚至是南亚的血统。然而,对于小河墓地的木乃伊来说,遗传学家认为,他们同时拥有欧洲和西伯利亚的遗传基因,因此,这些木乃伊很可能来自国外。从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于1934年最先发现小河墓地,到中国探险队通过GPS重新对墓地进行准确定位,之间间隔了66年。重新找到小河墓地后,考古学家对它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挖掘。考古专家在对第5层古墓进行挖掘的时候,发现了200多支杆,每支杆将近4米高,很多柱子都被涂成红色和黑色,就像大船在水中用来划水的桨。

每一支杆的底部都是反转放置并且覆盖着牛皮的“船形棺材”,船里有很多尸体,尸体都穿着埋葬时的衣服,旁边是插满羽毛的帽子。考古专家据此推断出他们很可能是来自阿尔卑斯山脉的提罗尔山,这些尸体披着羊毛披肩,胸口别着胸针,脚上还穿着皮靴,看来他们在生前肯定对穿着非常考究。

除了尸体,每个船形棺材中还装满了陪葬品,其中包括那些编织得非常漂亮的草篮,手工讲究的雕刻面具等。考古学家还在一个女子的棺材里发现了一个和实物差不多大小的木制男性生殖器,通过分析,在每个女性船头上升起的4米长的管状物都代表着一个巨大的男性生殖器。在男子的棺材中则发现了一些桨,这些桨非常锋利,和之前发现的有所不同,考古学家猜测,这些桨很可能代表着女性生殖器。整个墓地都是生殖器的象征物,这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生殖的重视。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专门研究塔里木盆地历史的维克托·梅尔博士认为,这些木乃伊生前显然对生殖有着极大的兴趣,并且有着一种特殊的生殖崇拜。当时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婴儿的***亡率想必很高,特别是在那些偏远的地区,因此必须重视生育。梅尔博士还指出,如果这些人能发展为族群的话,那么生育孩子较多的妇女必将受到特别的尊重。

小河墓地的埋葬方式在欧洲家喻户晓,据梅尔博士介绍,在维京,船葬是一种极为普遍的风俗。墓地的附近有很多未知的居住点,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可能住在别的地方,乘船来到这个墓地。在4000多年前,塔里木盆地就已经是一个干燥得难以生存的地方了,小河流域的居民在***亡边缘维持着自己捉襟见肘的生活,直到他们赖以生存的湖泊和河流彻底消失。

小河墓地的遗址文化

到过小河墓地的人,留下的第一个强烈印象就是小河墓地的沙山上密密麻麻矗立的胡杨木柱。

这些木柱有140根,根据***者的性别不同而不同。女性棺前立的是基本呈多棱形的上粗下细的木柱,高度一般1.3-1.5米左右,上部涂红,缠绕毛绳、固定草束;男性棺前则立一外形似木桨的立木,大、小差别很大,大的高达2米、宽0.8米左右,其上涂黑,柄部涂红。

为什么要把如此多的木柱立在沙丘上面?它们是做什么用的?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到达这里时,曾认为立柱上面可能会有屋顶,并且在很久以前就被风吹走了。***文物考古研究所小河考古队去冬今春在发掘后,推翻了立柱上面可能有屋顶的推测,并得出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结论---所有的木柱都是***者拥有的纪念物。

″多棱形的上粗下细的木柱可能象征男根,桨形立柱则象征女阴。″考古人员说。

矗立在墓地中央的一根高大的、顶部呈尖锥状的立柱有了最终的归属。它是属于一位年长的妇人的。这是目前发掘出的最大的一个″男根″,它通体被涂成红色,上端线条浑圆,中段被雕成9棱形,立在老妇人棺木头部的位置。

正如″男根″一样,″女阴″同样以夸张的大比例显示着它的非同凡响。它们和粗壮的″男根″一起,组成了小河墓地神秘而惊世骇俗的生殖崇拜文化景观。一位历史学家说,人类早期文化中对生殖的崇拜在很多民族的遗存中都有发现,但像小河墓地这样极度的崇拜方式却举世罕见。小河墓地的人说的语言一直是个谜,但梅维恒博士认为可能是吐火罗语(Tokharian),印欧语系中的一个古老分支。塔里木盆地发现过用吐火罗语写的手稿,这种语言曾在公元500年到900年在该地区用过。虽然在东方出现,对比印度和伊朗的咝音类语言(Satem),吐火罗语更接近与欧洲的颚音类语言(Centum)。这个结论是基于数百个词汇的拉丁语与梵语(Sanskrit)发音的区别。小河墓地的人们生活在距吐火罗语最早记录的2000年前,但其中呈现出“一种清楚的文化连续性”,梅维恒博士说。这种连续性体现在埋葬方式上——与帽子一齐埋葬,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公元后前几个世纪。

03年,***小河墓地挖出小河公主,4000年不腐,神秘微笑让人难忘

***罗布泊不起眼的沙河旁边,惊现1000口古棺。

其中包括一位4000年不腐的小河公主,她睫毛如扇,美得动人心魄,嘴角微笑迷倒在场所有人。

这1000口古棺究竟从何而来?

小河公主又为何历经4000年依然不腐呢?

最早在罗布泊发现这一千口棺材的人,是一位名为奥尔德克的老人,他自小生长在沙漠中,是一位罗布猎人。

这位罗布猎人似乎存在一种在沙漠中寻找古墓遗迹的天赋,当年瑞典考古学家斯文·赫定发现震惊世界的楼兰古国遗址时,他的向导就是奥尔德克。

而就在发现了楼兰古国遗址后,1910到1911年间,奥尔德克再次在罗布泊有了惊人的发现。

他沿着孔雀河的一条支流行走,结果在满地的风沙间,看到了一千口棺材,密密麻麻的分布在河岸边的小山上。

那荒凉神秘又恐怖的一幕深深震撼了奥尔德克,他不敢在这里待太久,连忙按照原路返回,之后经常在夜间梦到那个场景。

奥尔德克迫切地想要将自己的发现告诉瑞典考古学家斯文·赫定,然而在发现了楼兰古国后,斯文·赫定却一直没有再来。

谁也不知道他看到的究竟是什么,当地的老人都认为奥尔德克看到的地方被伊比利斯守护着,任何随意靠近的人都会遭受灭顶之灾。

所谓的“伊比利斯”,指的就是“魔鬼”,当地人不敢随意再去,但奥尔德克就像是被魇住了,始终忘不了那上千口古棺,盼望着考古学家的再次到来。

直到33年后,奥尔德克已经是个72岁的老人了,他没有等来斯文·赫定,但等来了一位名叫沃尔克·贝格曼的瑞典考古学家。

像贝格曼这样的考古学家都十分羡慕斯文·赫定这样的人,他们靠着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发现得以收获了不朽的功名,后世人将永远铭记他们。

因此当贝格曼听到奥尔德克的发现后,立刻兴奋起来,丝毫不怀疑奥尔德克的话,立刻组织了一支小队,跟着奥尔德克沿着孔雀河走进了罗布泊中。

不过事情并没有贝格曼预想的那样一帆风顺,毕竟时间太过久远,奥尔德克第一次引路没有成功。

他们一行人在荒漠中艰难前行,足足走了半个月的时间,什么都没发现不说,大家还一度迷失了方向。

就在所有人都陷入迷茫,开始考虑放弃时,贝格曼突然看到奥尔德克停住脚步,目光******盯住一个沙丘,许久之后,他大叫一声:“就在那里!”

那个沙丘非常突兀地矗立在那里,等到所有人重新振奋起来,朝着奥尔德克指出来的方向狂奔过去,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根根的木桩,接着就是密密麻麻的船型棺椁。

黄沙遍地间,密集的枯木桩和古棺让所有看到他们的人都感到后背发凉。

贝格曼他们没有清点究竟有多少口古棺,不过他们从里面挑选了12口棺椁进行开棺。

伴随着棺椁上牛皮断裂的沉闷声,所有人都好奇探头看向贝格曼正在打开的那口船型棺椁,但紧接着他们都陷入了深深的震惊之中。

因为在开启的棺椁中,他们看到的竟是一个微笑,一个凝固而永恒,又极具感染力的微笑,就挂在棺中女尸年轻漂亮的脸蛋上。

不知她已经在这里安眠了多久,不仅面上的笑容保存了下来,就连浓密如扇的眼睫毛都清晰可见。

由于这上千口古棺靠近河岸,贝格曼就将其取名为“小河墓地”,那位不腐的女尸则被称为“小河公主”。

1938年,贝格曼的考察小队在这里一共发掘了12座墓葬,收获了200多件价值连城的文物,并将其统统带回了瑞典的博物馆中,如今仍在面向世人展出。

而最令贝格曼难以忘怀的,还要数那个不腐女尸面上庄严又神秘的微笑,他还将这个微笑写入了自己的书中,令后人都心生向往。

但这神秘的微笑惊世一现后,再次隐藏在了罗布泊荒漠的一角,再没人有缘一见,直到70年后。

罗布泊一直都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除了本身充满挑战性的恶劣环境,先是消失一千多年之久的楼兰古国再现人世,后来又有彭加木留下向东寻找水源字条后神秘失踪,总是无时无刻都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受神秘微笑吸引,2000年12月,***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王炳华,组织了一支10人考察小队,带着水、食物和帐篷,在5峰骆驼的帮助下,深入罗布泊,寻找当年贝格曼和奥尔德克找到的小河墓地。

王炳华他们还带上了贝格曼绘制的地图,同时用着当年最先进的卫星定位仪,身边有熟悉当地环境的向导,比当年贝格曼小队的条件好上太多,但饶是如此,这次寻找依然十分艰难。

其实,王炳华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寻找小河墓地了。早在1979年,王炳华就进行过一次尝试,但是却无功而返。王炳华深深地希望这次尝试不要再重蹈覆辙。

随着考察小队的渐渐深入,周围环境中的生命气息越来越少,沙丘一个比一个高大,等到第四天的时候,队员们携带的馕硬得跟石头一样,水也结了冰,而且剩的不多了。

大家心中都在打退堂鼓,唯有王炳华还在坚持。只是此时他几乎也达到了极限,决定最后再坚持三个小时,再没有发现的话就打道回府。

结果就是这短短的三个小时,王炳华他们果真有了发现。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王炳华他们看到的,跟贝格曼记述下的情景一模一样。

沙丘上的墓地密密麻麻全是枯木桩,远远看去仿佛是沙海间出现了一片丛林,层层叠叠地分布着数不清的弧形棺材板,头戴尖顶毡帽、裹着粗毛巾的古尸散落期间,的确是让人看到便毛骨悚然的景象。

王炳华以考古专家的视角,绕着墓地转了一圈,发现整个小河墓地呈现出椭圆形,在中部和南端各有一排保存完好的木栅墙,将墓地一分为二。

南北两区都有不少顶端尖细的高柱子,有的6根围成圈,有的8根围成圈。这个现象当年贝格曼也注意到了,他认为在很久很久之前,这些柱子上应该有着芦苇一类材质做成的棚顶,但是这里的风早就将其吹跑了。

性别的不同,立在棺材前的木柱也是不一样的,男性的木柱是桨型并涂黑,女性的木柱则是菱形并涂红。

不过由于考察队员们的补给用得差不多了,他们只得暂时先返回,并在2003年再次出发前往这里。

这一次,他们发誓一定要找到那神秘的微笑。

再一次尝试揭开小河墓地隐藏的秘密,考察小队做了充分的准备,也得以仔细地展开发掘工作。

上一次他们被迫因为补给问题离开时,曾经发现了一个婴儿的干尸,保存相对完好,已经令队员们十分震惊,这一次发掘中,考古队员还发现了一具男性干尸,身上四肢的肌肉发达有力。

此外,考古队员们也发现了为数众多的陪葬品,可见当年贝格曼等人带走的200多件还不是该墓葬的全部陪葬品。

等到发掘工作展开的第二天,考古队员们发现了一具盖着三块木板的船型棺椁,上面还裹着新鲜的牛皮。

当时大家都觉得这口棺木有些特别。等他们将其正式打开后,在场所有人都像当年的贝格曼等人一样,瞬间陷入了深深的震撼当中。

棺中躺着的,就是跨越了千年,又在长达70多年的时间中,令无数考古学家魂牵梦绕的不腐女尸,她面上那抹微笑依旧,“神秘微笑的公主”再现人世了。

她衣着高贵,头戴缀有红色发带的尖顶毡帽,嘴唇微张,露出牙齿,好像才刚刚入睡,向世人露出一个恬淡的笑容。

根据专家鉴定,这具女尸已经离开人世接近4000年了,但岁月没有削减她的美丽,反而让那份独特的美变得凝滞永存。

不过震惊过后,考古队员们很快意识到,这位小河公主的长相不像中原人,从那明显的鹰钩鼻看来,她更像是欧洲人。而鉴定结果显示,小河公主其实是个混血美女。

让专家们感到好奇的是,究竟是什么让她的遗体能够历经4000年的风沙和岁月侵扰,保存得相当好呢?

专家们首先考虑的是包裹她遗体的胡杨木和牛皮。不过他们很快又将结论推翻了。这样的方法的确能起到防腐作用,但是不可能坚持4000年。

之后,专家们对小河公主的遗体进行了解剖,发现她身上涂抹着一种乳白色的胶状物,经鉴定是一种酸奶材质的东西。可能这是当时这里流行的一种下葬仪式,显然不可能是防腐的主要原因。

将所有的因素排除后,专家们最后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这里干旱的气候。

受气候环境影响,***地区是全国范围内发现干尸最多的地区。由于过于干旱,沙漠中又含有大量的基岩,不适合微生物生长,被安葬在这种环境下长达4000年之久的小河公主,自然能保持不腐的身形。

不过在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微笑公主后,考古队员依然有些失望。因为经过清点,这里的古棺并没有达到1000口那么多,只有350口左右。

考古专家怀疑,可能是当年奥尔德克见到这一幕沙丘上密密麻麻的棺木时太过震撼,没有进行清点就认为这里足有上千口棺材,贝格曼他们可能也延续奥尔德克的说法。

对小河墓地的考古发掘虽然结束了,但是考古专家们的疑问并未终止。

小河公主所在的那个曾经灿烂的文明去了哪里?他们创造的文明后来融入了世界文明之中吗?

或许这些问题,只能寄希望于将来能有更多的考古发现来慢慢解开了。

小河墓地在哪***哪个县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罗布泊乡大概位置在东经89°55′22〃、北纬40°29′55〃。是古楼兰遗址的一部分。

小河墓地之谜至今无解,你听说过吗

罗布泊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最神秘的地方,这里有太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了,而在罗布泊的沙漠中发现的小河墓地引起考古学界的关注,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处神秘的墓地吧。

小河墓地的发现:

在上世纪初,生活在罗布泊的猎人意外发现了这座墓葬,在后来瑞典考古学家开始对小河墓地进行探寻,但是就消失在罗布沙漠中不见踪迹了,直到2002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开始对小河墓地进行全面挖掘。

神秘干尸--小河公主:

小河公主是2003年在小河墓地发掘出来的一具女干尸,虽然已经历经4000年的风雨但是依然保存完好,最让人感到不解的就是小河公主的微笑,而这个微笑之谜成为小河墓地一个难解谜团。

小河墓地六大未解之谜:

1.没有生活的遗迹

在众多的历史考古中,只要有发现遗址的地方都能找到先前居民在这里留下的遗迹,而在小河墓地的周围考古队员都没发现任何的生活遗迹。

2.船棺棺木

在对小河墓地的挖掘中发现这是一种层层叠加的墓葬,木棺像是倒扣的船,但是却没有棺底,这样独特的棺椁造型让专家不得其解。

3.极度崇拜生殖器

在对小河墓地的探索中,发现在女棺前会立一个上粗下细的木猪,在男棺前会立一个木浆,这代表的便是男女的生殖器,对于为何如此崇拜生殖器专家一时也无法解答。

4.小河是怎么消失的?

小河的发现是在罗布沙漠,有人就怀疑小河人从历史上的消失是因为沙暴侵袭,但在周边并没有生活的遗迹又无法解释这里曾有人居住过。

5.罕见泥壳木棺

在小河墓地中还发现了很多具泥壳木棺,这些与船棺都不一样,呈长方形被土包裹起来,在发现的泥壳木棺当中都是成年女性,为什么是成年女性专家还在研究当中。

6.木尸墓

在大量的发掘中还找到了六座墓葬里面竟然不是尸体而是木尸,木尸均为男性面部扁平,还有一座是合葬墓,这也成为专家研究的一大难题。

小河墓地可以算是中国近些年来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了,对于研究古代历史文化也是有重要作用的,小河墓地也是世界上出土干尸最多的墓葬,对于诸多谜团的研究还有很多的难题要攻克。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