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天南海北的城市里,最出乎我意料的应该是太原。
之前,从未去过太原。
细想一下,这么多年,对太原的认知,也不过停留在黄土高原、煤、土豪、雾霾这些刻板印象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而真实的太原,与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南中环桥、纯阳宫、文庙、山西会馆、乔家大院、平遥古城,还有柳巷、食品街,简直是有历史、有文化、有温情、有美食的“四有城市”呀。
不过,管它“四有”、“五有”,最吸引吃货的,一个“有美食”就够了。
1.头脑
头脑在太原人心目中的地位极高,是当地名小吃之首,外地根本喝不到。
还未到太原的时候,就听打小在那里长大的朋友说,
“这东西就像老北京豆汁儿和甘肃羊肠子一样,头一回难以下咽,但硬着头皮喝下去,反而会越吃越有味儿,越吃越想吃。”
每年农历白露至立春,是头脑上市的季节。五更天,街巷里门口挂灯笼的早餐铺子,往往都会有头脑售卖。
头脑往往要就着腌韭菜来吃,头一口确实不咋地,黄酒与羊肉掺和在一起的味道很怪,只比老北京豆汁儿好那么一点点儿。
但,味蕾很快会接纳这暂时的不适,再配上帽盒、烧麦,真能感受到胃里的热气慢慢向身体各个部位扩散,那股热乎劲儿,怎一个舒坦了得。
太原人喝头脑不用勺子,要就着碗直接吹,这样才过瘾。
他们说,这是一天的动力之源。
2.丸子汤
早餐除了喝头脑,也可以来碗热腾腾的丸子汤。
南海街9号的老太原丸子汤,味道尤其的棒!铺子不大,也很简陋,大清早起,得有个人占座才能安安生生的喝口丸子汤。
这家的丸子汤,用大骨熬成,师傅盛汤的时候,可以看到勺子里翻滚的骨髓。这样的汤想都不用想,绝对好喝。
关键是,满满一大碗只要六块钱,搭上香酥可口的葱油饼,恨不得一天都赖在这间铺子吃个够。
对了,老太原说他家的葱油饼可是全太原最好吃的哦!
还有一家一品丸子汤,在儿童公园附近,也很绝,丸子汤有猪肉的,也有牛肉的。他家搭的不是葱油饼,而是外焦里嫩的油旋儿。
抹上点辣椒油,放进点醋,一口油旋儿,一勺丸子汤,即便是昏昏沉沉的阴天,心里也会有升起的大太阳!
3.蒸饺
“清和元的头脑,认一力的蒸饺。”
街巷中,如果向太原人打听当地特色小吃,得到的答案多是上面这句话。也许会有很多人吃不惯清和元的头脑,但尝过的,绝大多数人都会为认一力的蒸饺拍手叫绝。
这也是家清真馆子。
后厨的师傅们活儿好,很会玩花样,每个笼子中间都会摆着开了口儿的饺子,笑得合不拢嘴。
被称为“晋菜活字典”的李先明告诉我,这家蒸饺的馅儿可费功夫了,要不停的搅打,一斤肉得打进半斤水才算可以。
怪不得吃起来馅儿那么嫩那么香呢!
4.醋
不管是喝丸子汤,还是吃蒸饺,有一样绝对少不了,那就是醋。
山西也产醋,尤其是太原,有全国最好的醋。
我找的旅店在文庙附近,离宁化府不远。在太原,老西儿们吃的最多的是宁化府的醋,他们大早上就拎着个塑料桶到宁化府打醋,那场面,一个字,壮观。
宁化府的醋味道真的是好,到太原的那个傍晚,微雨中漫步,春风拂过,整个空气中弥散着醋的清香,惬意感倍增。
而在清徐县,陈醋走的可不是工业化流程,你去宝源老醋坊,就会明白人的双手有多灵巧,红高粱、大麦、豌豆、红心大曲、皮糠,在他们手下从醋坊一头走到另一头,穿过夏秋冬春,最终成为色泽亮丽、味道醇美的老陈醋。
从太原走的时候,如果别的不好带的话,就带点儿醋吧。清徐县宝源老醋坊二十年的陈酿,你值得拥有。
5.刀削面
“如果你到了山西不吃碗刀削面,都对不起到这儿来的车票,真的。”
走之前,太原的朋友这样跟我说。
真得吃刀削,坐汽车颠簸一整天,苦不能白受了。
太原也有很多快餐式的面馆,但那样的馆子里做出的刀削面,我家方圆不出200米也能吃到,实在没必要去了。
朋友推荐了山西会馆(和平南路店)的刀削面。傍晚去的时候,我真的给惊到了,一楼竟然有文艺晚会,问了服务员,天天有。
使劲儿掐了掐手脖子,这确实不是在做梦。节目很多,《大红灯笼高高挂》、《现代婚礼》、《二鬼摔跤》等等,嗨到爆。
节目中还有个山西会馆自编自导的舞蹈,讲述的是刀削面的由来。就着厨师们刚做好的刀削面、舞台上的表演,面好吃,妞儿好俊,舞好看,出去还能吹牛逼,这体验,绝了!
6.剔尖儿
我大学同学,是山西人。他总闹不明白,为毛刀削面能代表山西面食,而不是剔尖儿。
用他的原话,“剔尖儿才是面中龙凤,口味口感明显更胜一筹!”
抛开剔尖儿与刀削面之间的个人恩怨,单说一说这剔尖儿。
剔尖儿两端细长、中间部分稍宽厚,是用筷子沿盘边剔面剔出来的。煮出来的面,就跟一条条白不溜秋的泥鳅似的。
山西会馆的高手,利用特制拨板、竹筷剔面,粗细只有五毫米左右,半小时即可供十几个年轻后生同时进食。
剔尖技艺之高,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面只占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浇头的好坏。浇头中,我最喜欢吃白菜小炒肉,剔尖儿白细光滑、软而有筋,浇头香味儿浓郁,掺和在一起,的确是面中极品。
7.碗托
吃罢刀削面和剔尖儿,肚儿溜圆,得消消食儿了。
最好的办法,是到繁华点儿的大街上,走到卖碗托的跟前,要上一碗酸辣爽口的碗托。
如果找不到卖“碗托”的,见到卖“碗秃”、“碗凸”、“碗坨儿”的,也行。十里不同音,山西各地口音差异太大,同一样东西,会有好几种、甚至几十种叫法。
碗托的摊子上,摞着高高的碗,碗不大,里面的内容也不多,就只有趴在碗壁上的糊糊,老板小哥儿“蹭蹭蹭”那么几下,就往里放好了蒜汁儿、陈醋、辣子等等调料。一问价钱,五块钱一碗,简单得真有些不值了。
但不要被假象蒙蔽,吃上一口,爽得让你刚才那点儿的小心思烟消云散。
这大概就是市井味道的魅力吧!
8.***
碗托还有一个嫡系的兄弟,都是用荞麦面蒸出来的。味道好,推荐指数爆表。
人说,一个城市的内在气质往往来自于街角巷弄。
网上很多人都在推荐柳巷,其实那条大街一点都不好,商业味儿太浓,代表不了太原的特色。
食品街不错,至少有古色古香的韵味儿。
为什么觉得食品街比柳巷好,除了上述原因,还因为一个店铺——杨记***。
这是家小作坊式的铺子,一家两代人坚守着传统手工制作,用时髦点的说法又叫做“匠心***”。
也正因为这样,不管你什么时候到这家店,都能看到里面人满为患。
别家吃到的***,会有荞麦面的绵味儿,但这家的却很利口。配上特制的浇头,加上辣子和香醋,荞麦面的清爽与浇头的咸香恰到好处的中和在一起,酸辣爽口,那味道这辈子都忘不了。
9.蘸片子
蘸片子是清徐县的一道特产。
与其说这是一道菜,还不如说是一种饮食方式。就是将土豆、豆角、白菜叶、菠菜叶蘸上面糊后煮熟后,再蘸上调好辣子、番茄酱、炸酱之类的蘸水。
很有意思的一道菜,是在清徐德胜园吃到的。
这道菜的产生,与时令有关。过去,每年春末夏初,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的面食也显得有些青黄不接。勤劳智慧的清徐人民,就把当季的蔬菜拌上面糊,放到水里一煮,蘸点盐头果腹。
久而久之,就成就了这道菜。
像这样必须靠调料提味的菜,最关键的还是蘸水。我自己喜欢酸辣口儿,在辣子蘸水里放些醋,怎么着也能吃一盘。
10.“眼眼食”与“指掌食”
“眼眼食”不是一种美食,而是很多种美食的统称。但凡是面团通过特制的有“眼眼”的炊具压制而成形,故称“眼眼食”。
过去,普通百姓吃的“眼眼食”,大多用高粱面加豆面或加榆皮面制成,也有用荞麦面的。常见的“眼眼食”有饸烙、漏面、擦尖、抿蝌蚪、压钵钵、擦片子等。
“眼眼食”的工具极为简单与随意,只要是有多眼的器具,都可用来做眼眼食,比方说我们擦萝卜的擦板。
当然,还有更简单的面食,就直接用手掌或手指的压力把面团或面糊搓成或挤出特定形状,煮熟就能成为一道美味佳肴。比如“圪饦”、“搓鱼儿”、“圪搓握猴猴”、“握溜溜”等。
因为没有学名,我暂且把这称之为“指掌食”。
山西的面食千奇百怪,变化多端。有朋友告诉我,像“眼眼食”和“指掌食”这样的面食做的最好的,不在饭店,而在普通家庭里的。
这与我一直以来的观点也相契合,真正的高手在民间,我姑且把这种理念称之为“群众饮食观”。
看了这么多太原的美食,想必都饿得不行了吧,如果还想更饿,那来订阅“好食记”或微信搜索同名公众号吧。
文|李泓江
编|焦萌
好食记为头条号签约作者,发布内容均属原创,版权属于河南观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2万阅读
搜索
太原十大必吃馆子
山西太原十大美食街
2020苍蝇馆子山西太原
太原人气最旺的餐馆
山西运城十大必吃馆子
到山西必吃的100种美食
您好
天南海北的城市里,最出乎我意料的应该是太原。
之前,从未去过太原。
细想一下,这么多年,对太原的认知,也不过停留在黄土高原、煤、土豪、雾霾这些刻板印象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而真实的太原,与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南中环桥、纯阳宫、文庙、山西会馆、乔家大院、平遥古城,还有柳巷、食品街,简直是有历史、有文化、有温情、有美食的“四有城市”呀。
不过,管它“四有”、“五有”,最吸引吃货的,一个“有美食”就够了。
1.头脑
头脑在太原人心目中的地位极高,是当地名小吃之首,外地根本喝不到。
还未到太原的时候,就听打小在那里长大的朋友说,
“这东西就像老北京豆汁儿和甘肃羊肠子一样,头一回难以下咽,但硬着头皮喝下去,反而会越吃越有味儿,越吃越想吃。”
每年农历白露至立春,是头脑上市的季节。五更天,街巷里门口挂灯笼的早餐铺子,往往都会有头脑售卖。
头脑往往要就着腌韭菜来吃,头一口确实不咋地,黄酒与羊肉掺和在一起的味道很怪,只比老北京豆汁儿好那么一点点儿。
但,味蕾很快会接纳这暂时的不适,再配上帽盒、烧麦,真能感受到胃里的热气慢慢向身体各个部位扩散,那股热乎劲儿,怎一个舒坦了得。
太原人喝头脑不用勺子,要就着碗直接吹,这样才过瘾。
他们说,这是一天的动力之源。
2.丸子汤
早餐除了喝头脑,也可以来碗热腾腾的丸子汤。
南海街9号的老太原丸子汤,味道尤其的棒!铺子不大,也很简陋,大清早起,得有个人占座才能安安生生的喝口丸子汤。
这家的丸子汤,用大骨熬成,师傅盛汤的时候,可以看到勺子里翻滚的骨髓。这样的汤想都不用想,绝对好喝。
关键是,满满一大碗只要六块钱,搭上香酥可口的葱油饼,恨不得一天都赖在这间铺子吃个够。
对了,老太原说他家的葱油饼可是全太原最好吃的哦!
还有一家一品丸子汤,在儿童公园附近,也很绝,丸子汤有猪肉的,也有牛肉的。他家搭的不是葱油饼,而是外焦里嫩的油旋儿。
抹上点辣椒油,放进点醋,一口油旋儿,一勺丸子汤,即便是昏昏沉沉的阴天,心里也会有升起的大太阳!
3.蒸饺
“清和元的头脑,认一力的蒸饺。”
街巷中,如果向太原人打听当地特色小吃,得到的答案多是上面这句话。也许会有很多人吃不惯清和元的头脑,但尝过的,绝大多数人都会为认一力的蒸饺拍手叫绝。
这也是家清真馆子。
后厨的师傅们活儿好,很会玩花样,每个笼子中间都会摆着开了口儿的饺子,笑得合不拢嘴。
被称为“晋菜活字典”的李先明告诉我,这家蒸饺的馅儿可费功夫了,要不停的搅打,一斤肉得打进半斤水才算可以。
怪不得吃起来馅儿那么嫩那么香呢!
4.醋
不管是喝丸子汤,还是吃蒸饺,有一样绝对少不了,那就是醋。
山西也产醋,尤其是太原,有全国最好的醋。
我找的旅店在文庙附近,离宁化府不远。在太原,老西儿们吃的最多的是宁化府的醋,他们大早上就拎着个塑料桶到宁化府打醋,那场面,一个字,壮观。
宁化府的醋味道真的是好,到太原的那个傍晚,微雨中漫步,春风拂过,整个空气中弥散着醋的清香,惬意感倍增。
而在清徐县,陈醋走的可不是工业化流程,你去宝源老醋坊,就会明白人的双手有多灵巧,红高粱、大麦、豌豆、红心大曲、皮糠,在他们手下从醋坊一头走到另一头,穿过夏秋冬春,最终成为色泽亮丽、味道醇美的老陈醋。
从太原走的时候,如果别的不好带的话,就带点儿醋吧。清徐县宝源老醋坊二十年的陈酿,你值得拥有。
5.刀削面
“如果你到了山西不吃碗刀削面,都对不起到这儿来的车票,真的。”
走之前,太原的朋友这样跟我说。
真得吃刀削,坐汽车颠簸一整天,苦不能白受了。
太原也有很多快餐式的面馆,但那样的馆子里做出的刀削面,我家方圆不出200米也能吃到,实在没必要去了。
朋友推荐了山西会馆(和平南路店)的刀削面。傍晚去的时候,我真的给惊到了,一楼竟然有文艺晚会,问了服务员,天天有。
使劲儿掐了掐手脖子,这确实不是在做梦。节目很多,《大红灯笼高高挂》、《现代婚礼》、《二鬼摔跤》等等,嗨到爆。
节目中还有个山西会馆自编自导的舞蹈,讲述的是刀削面的由来。就着厨师们刚做好的刀削面、舞台上的表演,面好吃,妞儿好俊,舞好看,出去还能吹牛逼,这体验,绝了!
6.剔尖儿
我大学同学,是山西人。他总闹不明白,为毛刀削面能代表山西面食,而不是剔尖儿。
用他的原话,“剔尖儿才是面中龙凤,口味口感明显更胜一筹!”
抛开剔尖儿与刀削面之间的个人恩怨,单说一说这剔尖儿。
剔尖儿两端细长、中间部分稍宽厚,是用筷子沿盘边剔面剔出来的。煮出来的面,就跟一条条白不溜秋的泥鳅似的。
山西会馆的高手,利用特制拨板、竹筷剔面,粗细只有五毫米左右,半小时即可供十几个年轻后生同时进食。
剔尖技艺之高,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面只占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浇头的好坏。浇头中,我最喜欢吃白菜小炒肉,剔尖儿白细光滑、软而有筋,浇头香味儿浓郁,掺和在一起,的确是面中极品。
7.碗托
吃罢刀削面和剔尖儿,肚儿溜圆,得消消食儿了。
最好的办法,是到繁华点儿的大街上,走到卖碗托的跟前,要上一碗酸辣爽口的碗托。
如果找不到卖“碗托”的,见到卖“碗秃”、“碗凸”、“碗坨儿”的,也行。十里不同音,山西各地口音差异太大,同一样东西,会有好几种、甚至几十种叫法。
碗托的摊子上,摞着高高的碗,碗不大,里面的内容也不多,就只有趴在碗壁上的糊糊,老板小哥儿“蹭蹭蹭”那么几下,就往里放好了蒜汁儿、陈醋、辣子等等调料。一问价钱,五块钱一碗,简单得真有些不值了。
但不要被假象蒙蔽,吃上一口,爽得让你刚才那点儿的小心思烟消云散。
这大概就是市井味道的魅力吧!
8.***
碗托还有一个嫡系的兄弟,都是用荞麦面蒸出来的。味道好,推荐指数爆表。
人说,一个城市的内在气质往往来自于街角巷弄。
网上很多人都在推荐柳巷,其实那条大街一点都不好,商业味儿太浓,代表不了太原的特色。
食品街不错,至少有古色古香的韵味儿。
为什么觉得食品街比柳巷好,除了上述原因,还因为一个店铺——杨记***。
这是家小作坊式的铺子,一家两代人坚守着传统手工制作,用时髦点的说法又叫做“匠心***”。
也正因为这样,不管你什么时候到这家店,都能看到里面人满为患。
别家吃到的***,会有荞麦面的绵味儿,但这家的却很利口。配上特制的浇头,加上辣子和香醋,荞麦面的清爽与浇头的咸香恰到好处的中和在一起,酸辣爽口,那味道这辈子都忘不了。
9.蘸片子
蘸片子是清徐县的一道特产。
与其说这是一道菜,还不如说是一种饮食方式。就是将土豆、豆角、白菜叶、菠菜叶蘸上面糊后煮熟后,再蘸上调好辣子、番茄酱、炸酱之类的蘸水。
很有意思的一道菜,是在清徐德胜园吃到的。
这道菜的产生,与时令有关。过去,每年春末夏初,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的面食也显得有些青黄不接。勤劳智慧的清徐人民,就把当季的蔬菜拌上面糊,放到水里一煮,蘸点盐头果腹。
久而久之,就成就了这道菜。
像这样必须靠调料提味的菜,最关键的还是蘸水。我自己喜欢酸辣口儿,在辣子蘸水里放些醋,怎么着也能吃一盘。
10.“眼眼食”与“指掌食”
“眼眼食”不是一种美食,而是很多种美食的统称。但凡是面团通过特制的有“眼眼”的炊具压制而成形,故称“眼眼食”。
过去,普通百姓吃的“眼眼食”,大多用高粱面加豆面或加榆皮面制成,也有用荞麦面的。常见的“眼眼食”有饸烙、漏面、擦尖、抿蝌蚪、压钵钵、擦片子等。
“眼眼食”的工具极为简单与随意,只要是有多眼的器具,都可用来做眼眼食,比方说我们擦萝卜的擦板。
当然,还有更简单的面食,就直接用手掌或手指的压力把面团或面糊搓成或挤出特定形状,煮熟就能成为一道美味佳肴。比如“圪饦”、“搓鱼儿”、“圪搓握猴猴”、“握溜溜”等。
因为没有学名,我暂且把这称之为“指掌食”。
山西的面食千奇百怪,变化多端。有朋友告诉我,像“眼眼食”和“指掌食”这样的面食做的最好的,不在饭店,而在普通家庭里的。
这与我一直以来的观点也相契合,真正的高手在民间,我姑且把这种理念称之为“群众饮食观”。
山西面食,刀削面、拉面、刀拨面、擀面、剔尖、猫耳朵、河捞等各种面食,“山西面食馆”具有山西特色而吸引着中外游人。
苹果脯:是太原市清徐露酒厂于1979年试制成的著名产品,1985年曾被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
核桃仁罐头:是太原市清徐露酒厂的著名产品,有咸核桃仁、琥珀核桃仁两个品种,均曾获省优产品称号。
太原大曲:是太原市徐沟酒厂产品,属清香型大曲酒。曾被评为山西省商办工业系统优质产品,1983年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清徐葡萄:清徐县是山西省著名的葡萄产区。裁培历史悠久,葡萄酒更是闻名遐尔。
孟封饼:孟封饼是清徐县孟封村独特的传统名食,以香、酥、软、甜、凉的特点久负盛名。凡品尝过它的人,无不称其为饼中佳品。孟封饼创制于清光绪十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中华老字号——六味斋
六味斋酱肉:是太原市的名食、素以肥者不腻、瘦者不柴、酥烂鲜香、味美可口而著称省内外。1982年,六味斋的酱肘花被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
老陈醋:山西酿醋历史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太原市“益源庆”醋厂所生产的名特醋,1987年被评为省优产品。可谓酸香飘三晋,驰名五大洲。
刀削面:尤以太原酱园巷饭馆的刀削面有名,面条根根粗细均匀,柳叶形,筋软爽口。山西刀削面口感绵软筋斗,配以各种荤素浇头、打卤,味道一级棒!
老字号:认一力饭庄
羊(牛)肉蒸饺:是太原的著名风味小吃。认一力饺子店的蒸饺皮薄、味香、佐以老陈醋、味道绝佳。可谓肥而不腻馅成丸,一家蒸饺万家赞。认一力饺子用精粉做皮,以肥羊肉为主料,加适当的大葱、生姜、香油、桂皮,并配有砂仁、豆蔻、白芷、陈皮等十多种中药材,
具有增香、除膻、开胃、助消化之功能。并且肥而不腻,鲜香可口,营养丰富,素有“一家蒸饺百家香”之誉。
郝刚刚羊杂割店
羊杂割:是山西著名的传统风味小吃,历史悠久。这种小吃物美价廉、营养丰富,颇受欢迎,尤为冬令美食。
提浆月饼、五仁月饼:是太原食品三厂生产的名点之一,素以皮酥馅足、甜香绵软而久负盛名。1985年被轻工部评为优质产品。
桃酥:是太原食品三厂生产酥点中独具一格的品种,成块整齐、色泽金黄、裂纹均匀、油润香甜。
沙维康:是山西体育科学研究所和太原食品饮料厂共同研制生产的。1986年被国家体委评为第十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队专用饮料,同年获国家级新产品开发奖,1987年获全国夏季饮料民意评选“健民奖”。
食品街曲香稍梅馆
稍梅(烧麦):是太原著名风味小吃,用特制的擀而杖打成花褶,形同梅花,食后齿颊留香而闻名山西。精粉做皮,虾仁、蛋白、肥肉、香菇、冬笋做陷,形如梅花朵朵,皮薄,陷鲜、味厚,是面点中的上乘。
鸡蛋醪糟:太原市荣茂园海子边小吃部的鸡蛋醪糟久负盛名,至今还流传着“海子边醪糟王,美酒不如醪糟强。”选用晋祠江米为主料,用甜曲酿制而成,食用时也可冲入鸡蛋,酒香扑鼻,有健胃消食之功效。
太原号腐干:是山西省著名的“三腐”之一,早在宋代已有名,迄今800多年的历史。此品由“太原豆腐干”演变而来。这种号腐干质地密实细腻。
金银枣:是太原市传统名点,历史悠久。炸制好的金银枣,外黄内白,酥脆而无硬心,味美香甜。
沙棘琼浆:是清徐露酒厂生产的一种高营养、高档次的甜型水果酒,是一种高级饮料酒。1987年第二次全国沙棘产品质量评比获金杯奖。
中华老字号:双合成糕点店
清真什锦细点:始于清宫光绪二十年,选料精细,配料严格,装璜美观,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全套点心由夹糖糕、桃酥、烫面包馅,起皮包馅四大类组成。规格整齐、甜而不腻、新颖美观。
恒义诚老鼠窟桂花元宵很有名
恒义诚老鼠窟桂花元宵选用晋祠江米面做皮,以绵白糖、桃仁、花生仁、芝麻、桂花粉和各种果料等配陷滚制而成。食时水煮、油煎均可,具有香甜的特点。
山西菜风味以南、北、中三地域组成:南路以运城、临汾地区为主,以海味为最,口味偏重清淡;北路以大同、五台山为代表,菜讲究重油重色;中路以太原为主,兼取南北之长,选料精细,切配讲究,以咸味为主,酸甜为辅,具有酥烂、香嫩、重色、重味的特色。
山西面食尤为著名,品种多,吃法别致,风味各异;成品或筋韧或柔软,无不滑利爽口,余味悠长;山西面食可以成宴,从头至尾,并不雷同,其分量都是大盘大碗,让你简直分不清谁是主菜。其实,山西面食很多种既是主食也是菜,一碟子端上来,分量十足,莜面栲栳栳就是其中一位代表。
楼下二吧,三家?那是榆次吧。
太原一共有51家
肯德基-详情»地址:多家连锁店评分23篇评论人均价:22元
肯德基(漪汾店)-详情»地址:万柏林区漪汾街88号华宇购物广场1楼
肯德基(铜锣湾店)-详情»地址:太原市柳巷北路铜锣湾广场步行街4号馆一层
肯德基(柳巷店)-详情»地址:太原市五一路77号
肯德基地址:坞城路49号
肯德基桃园餐厅地址:太原市桃园北路90号
肯德基大南门餐厅地址:迎泽大街与解放南路交叉口
肯德基亲贤北街餐厅地址:小店区亲贤北街15号(近佳地花园)电
肯德基兴华餐厅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
肯德基平阳餐厅-详情»地址:太原市平阳路144号
肯德基西山餐厅地址:西矿街311号
肯德基五一广场餐厅地址:太原市起凤街5号
肯德基朝阳餐厅地址:朝阳街76号
肯德基大营盘餐厅地址:并州南路鼎太风华
肯德基世贸餐厅地址:长治路111号
肯德基东民餐厅地址:柳巷南路86号
肯德基服装城餐厅地址:朝阳街39号同至人购物中心地下1层
肯德基(解放北路店)-详情»地址:杏花岭区解放北路(府西街口)
肯德基(千峰南路店)-详情»地址:万柏林区千峰南路56号美特好超市1楼
肯德基(武宿机场店)-详情»地址:小店区太榆路32号接机1楼
肯德基(桃园北路店)-详情»地址:杏花岭区桃园北路(近麦当劳)
肯德基(和信摩尔店)-详情»地址:小店区长风大街中段705号和信摩尔大厦B1楼(沃尔玛对面)
肯德基建设餐厅地址:建设南路351
肯德基(大营盘店)地址:小店区并州路(南内环街口)
肯德基(三墙路店)-详情»地址:太原市三墙璐裕德东里10号东大盛世华庭一层
肯德基(府西街店)-详情»地址:府西街69号山西国际贸易中心B座
肯德基(平阳路店)地址:小店区平阳路(近平阳大卖场)
肯德基(亲贤北街店)-详情»地址:小店区亲贤北街15号(近佳地花园)
肯德基(漪汾店)-详情»地址:万柏林区漪汾街88号华宇购物广场1楼
肯德基盛嘉餐厅地址:迎泽大街2号
肯德基坞城餐厅地址:坞城路49
肯德基双西餐厅地址:双塔西街50号安业商务楼A座
肯德基府东餐厅地址:府东街30
肯德基南内环餐厅地址:南内环街和新建路交叉口
肯德基(兴华街店)-详情»地址:太原市兴华街299号
肯德基(大营盘店)-详情»地址:小店区并州路(南内环街口)
肯德基下元餐厅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
肯德基(南内环街店)-详情»地址:新建南路79号
肯德基三晋餐厅-详情»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108号(近五一广场南侧)
自助餐一般开在北美N1,或者一样商业集中区。
太原,简称“并(bīng)”,古称晋阳,别称并州、龙城,山西省辖地级市,是山西省省会、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太原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北部地区,总面积6988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太原市辖6个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另辖1个县级单位。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太原市常住人口为5304061人。
区划沿革:
1949年3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电令,太原市与晋中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太原市政府,属华北人民政府领导。市政府驻榆次县小北门外天主堂。管辖待解放的内八区、外八区和三专区19个县。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当天,太原市政府移驻市内精营东边街13号后,随即复核了民国时期太原市的行政区划,16个区中有5个区的辖村较前稍有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