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是朱枫烈士
朱枫,字弥明,原名桂凤,出生于1905年,浙江镇海城关朱家花园人出身富裕家庭。中国***隐蔽战线杰出无名英雄。1914年入县立高级女子小学,1921年入宁波女子师范学校。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带头参加反帝爱国活动。1927年远嫁沈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举家返乡,翌年丈夫病逝。1937年“七·七”抗战开始,投入救亡宣传活动,参与救护遭日机轰炸的***伤人员。期间,与朱晓光结婚。当年底举家去武汉,次年参加***领导的新知书店工作,并捐款500元。1945年加入中国***。1937年“七七抗战”开始,朱枫毅然投入救亡运动,借镇海民众教育馆举行义卖展览,出售自己多年创作和收藏的金石、书画、手工艺制品等,得款全部捐献抗战。
1950年6月10日,朱枫与吴石一起在台北马场町被枪杀,临刑时她高呼“中国***万岁”,身中7弹,壮烈就义,时年45岁。
1950年7月,由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签署,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朱谌之同志为革命烈士。
枫的骨灰暂存在北京八宝山。2011年7月14日,“朱枫烈士骨灰安放”及“朱枫烈士铜像揭幕”仪式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隆重举行。
黄鹭的原型是朱枫。
朱枫(1905—1950)中国***优秀党员,革命烈士;原名朱贻荫,小名朱桂凤,参加革命后改名朱枫。
1905年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的一户富裕人家,五卅运动后投身革命;1945年加入中国***。
1949年冬,朱谌之被派往中国***从事情报搜集工作,在出色地完成任务后,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入狱,1950年6月10日,朱谌之在***马场町刑场被枪杀,牺牲时年仅45岁;2010年12月9日,朱谌之烈士殉难60年后,她的骨灰终归故土。
后世纪念:
1983年4月,中国***中央委员会调查部作出《关于朱枫同志的组织结论》:“朱枫同志在敌人面前表现出一个革命者、***人为革命、为人民忠贞不屈的革命精神”
并指出“十年动乱期间,凡对朱枫同志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应该一律推倒,凡因由于对朱枫同志的诬蔑而遭到牵连的亲属,在政治上应恢复他们的名誉和享受应有的政治权利”。
1990年6月29日,“朱枫烈士牺牲4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京隆重举行,会议由罗青长主持,他转达了邓颖超对朱先烈的怀念并对其后人表达亲切慰问,海峡万里且为忠魂舞,与会人士纷纷表达对女杰朱谌之的深切缅怀和敬意。
朱枫的外孙女在机场迎接外婆的骨灰坛
2010年12月9日,朱枫烈士殉难60周年后,她的骨灰由***中国生命集团董事长刘添财先生亲自护送飞抵北京。
国家民政部在机场贵宾厅临时设了一个灵堂,看到刘添财先生亲手捧着骨灰坛,小心翼翼地走进贵宾厅,在场的朱晓枫女儿、女婿非常感动,“完全没有陌生感,仿佛一家人”,李扬说。
交接现场,刘添财讲述了一个小插曲。他说:“我们公司和快递公司合作几十年,从未有丢失文件的状况,没想到上飞机前一天,证明文件却丢了。
当时台北正下雨,我们担心至极时,接到一个大楼管理员的***,说在一个角落捡到了老奶奶的证明文件,我想,这都是老奶奶在天保佑我们的缘故。”一席话下来,在座者无不动容。
朱枫的骨灰暂存在北京八宝山。2011年7月14日,“朱枫烈士骨灰安放”及“朱枫烈士铜像揭幕”仪式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隆重举行。
朱枫(1905—1950),女,原名贻荫,小名桂凤,后改名朱谌之,字弥明,浙江省镇海城关朱家花园人;出身富裕家庭,幼体弱;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与同窗好友陈修良一起带头参加游行示威等反帝爱国活动;1937年七七抗战开始,抛弃舒适生活,投入救亡活动。在此期间,与朱晓光结婚。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底举家去武汉,次年初参加武汉***领导的新知书店工作,并捐款500元。武汉失陷前撤往湘西,继迁浙江。在金华会同华白沙、张一之帮助***爱国志士筹建***抗日义勇队,慨捐800元,使***医院迅速开业,向抗日义勇队少年团捐赠衣服、布匹、蚊帐等。1939年秋,与朱晓光赴皖南新四军军部,设随军书店于中村,在艰难环境中为新四军战士供应书刊。
1940—1942年,在国民党顽固派两次反共高潮和敌后人民抗日战争最困难时期,朱枫先后坚持在新知书店和书店桂林办事处工作;1941年夏,她化名周爱梅,代表组织三次进入上饶集中营探望和设法营救皖南事变时被捕之朱晓光,出色完成任务。
晓光于次年春越狱成功,由朱枫掩护从浙南山区绕道大后方返回上海。1944年初离重庆转武汉至沪,参加书店驻沪办事处筹组同丰商行。两年间行程万余里,途经十余省市,遇交通阻塞,继以步行。10月,同丰商行遭敌人破坏,工作人员被捕押于沪西日本宪兵队,经受残酷刑审考验,守口如瓶,后经中共组织设法营救出狱。朱枫于1945年春加入中国***,调至中共华中局在沪贸易机构联丰棉布号和鼎元钱庄,以公方代表身份经理财务。通过合理运营,千方百计增值牟利,并以刻苦生活节约的工薪与积蓄,无私捐助革命和同志;1948年秋,调香港合众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任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当朱枫一家在港沪两地共梦团聚的日子里,华东局有关领导也为一件重大使命而举棋不定。新中国即将成立,解放***箭在弦上,但舟山、金门之战意外受挫,急需派员入台与***地下党取得联系,但谁能担当如此重任?朱枫成了第一号理想人选。忠诚、机警、成熟,而且在***还有社会关系,各种条件,无出其右。可是,有关领导却对此犹橡了好一会。因为他们深深了解朱枫十余年来在敌人心脏出生入***,在她即将调回上海一家团聚的时候,又让她担此风险,确有不忍。但在没有第二个选择的时候,终于找她谈话,并征求她意见。这个任务虽出于朱枫意料,她却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组织决定,并立即挥毫给丈夫写了一封不好懂的家书:“兄将外出经商,此去将有几月逗留,妹不必惦记,也不必和他人说起。妹如需去别处,请勿为我滞行。这时候,个人的事情暂勿放在心上,更重要的应该去做,几个月后,兄将以更愉快的心情与妹相见,望妹安心等待着更愉快的晤聚……”过了几天,朱枫又发出一封给丈夫的信:“今有许多信从上海邮来,可是没有我的,好不怅怅。你一定以为我也许去了。好吧,那就在心里想念着,想念着,一直想到见面的时候,会更增加愉快的。”后人对此评价道:多么伟大的战士情怀!又多么深厚的夫妻挚情……11月27日,朱枫乘班轮从香港抵达***基隆,女儿女婿已经静候多时了。码头上母女的热烈相拥,把周围军警特工的警觉也融化了。根据出发前与上级的商定,这次赴台,她只单线会两个人,完成任务即返回。她与已投身革命的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接上头,并前后7次相晤,获得大量极其重要的绝密军事情报,又迅速通过关系,陆续转香港送往***。40多天的出生入***,朱枫顺利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得到上级的指示:“速回”。她就让女儿买了返香港班轮的船票,还顺便托一位商界朋友捎回给上海亲人的一张便条,简单到只有几个字:“凤将于月内返里(朱枫在家小名桂凤)1950年1月14日。”日夜默默祈祷平安的在上海亲人,接到朱枫的亲笔字条,心中的甜蜜无法形容。
正当朱枫浸沉在功成即将凯旋的喜悦之中时,她万万没有想到,厄运正在向她逼近;***地下党两名主要干部先后被捕,朱枫得到警报时,***已经实施戒严,海空进出***的通道全被关闭。在紧急关头,她求助吴石。吴石冒险亲自开出“特别通行证”,通过军用飞机,将朱枫送到还在蒋军手中的舟山,谋求利用舟山渔船,让朱枫返还老家镇海。
2月2日,在***下,地下党“***省工委”书记蔡孝乾也落入敌手,这个有着25年党龄、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地下党最高领导,仅经一星期拷问,全部供出党内机密,包括朱枫和吴石。他还亲自打***找朱枫,但朱枫已经飞了。而敌特在吴石寓所,却搜到为朱枫开出《特别通行证》的证据。于是吴石“通敌”罪证和朱枫去向全部揭示。朱枫在舟山某医院的好友处藏匿两周后也终落入魔掌。朱枫意识到在劫难逃,在沈家门羁押时,从皮衣的夹缝中剥出金链金镯,分四次把有二两多重的金属吞服,决心以身殉职。但被敌发觉,延医未果,就立即押回***,在某总医院把金物取出。敌特原以为朱枫这样的女流之辈,一定会像蔡孝乾一样不堪一击,还特地制定“生活上优待,谈话上安慰,接触上温和”策略实施征服,但一切手腕皆未如愿……
1950年6月10日,朱枫与吴石一起在台北马场町被枪杀,临刑时她高呼“中国***万岁”,身中7弹,壮烈就义,时年46岁。
1950年7月,由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签署,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朱谌之同志为革命烈士。
“文革”期间,朱谌之的女儿朱晓枫因在***少年团待过也受到“一般性审查”,但她无法忍受对母亲声名的污辱,开始写信给组织要求予以澄清。
1983年4月,中国***中央委员会调查部作出《关于朱枫同志的组织结论》:“朱枫同志在敌人面前表现出一个革命者、***人为革命、为人民忠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并指出“十年动乱期间,凡对朱枫同志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应该一律推倒,凡因由于对朱枫同志的诬蔑而遭到牵连的亲属,在政治上应恢复他们的名誉和享受应有的政治权利”。
1990年6月29日,“朱枫烈士牺牲4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京隆重举行,会议由罗青长主持,他转达了邓颖超对朱先烈的怀念并对其后人表达亲切慰问,海峡万里且为忠魂舞,与会人士纷纷表达对女杰朱谌之的深切缅怀和敬意。2010年12月9日,朱枫烈士殉难60周年后,她的骨灰由***中国生命集团董事长刘添财先生亲自护送飞抵北京。国家民政部在机场贵宾厅临时设了一个灵堂,看到刘添财先生亲手捧着骨灰坛,小心翼翼地走进贵宾厅,在场的朱晓枫女儿、女婿非常感动,“完全没有陌生感,仿佛一家人”,李扬说。
交接现场,刘添财讲述了一个小插曲。他说:“我们公司和快递公司合作几十年,从未有丢失文件的状况,没想到上飞机前一天,证明文件却丢了。当时台北正下雨,我们担心至极时,接到一个大楼管理员的***,说在一个角落捡到了老奶奶的证明文件,我想,这都是老奶奶在天保佑我们的缘故。”一席话下来,在座者无不动容。
朱枫的骨灰暂存在北京八宝山。2011年7月14日,“朱枫烈士骨灰安放”及“朱枫烈士铜像揭幕”仪式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隆重举行。
2010年12月9日,机场。
众人都在眺望着天空,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突然,一架巨大的飞机,由远及近,向众人而来。
飞机平稳地落下,一位老人手持着一幅黑白遗照,从飞机上走了下来,后面有人拿着一面鲜红党旗包裹着的骨灰盒,跟在后面。
老人神情激动,眼含泪水。
随着一声嘹亮的口号,早就等候在两旁解放军仪仗队,手持着花圈挽联,迈着坚定而整齐的步伐,跟随在老人后面。
这是烈士归国的最高待遇!
照片的主人公叫朱枫,60年前,她为新中国牺牲在了异地他乡,而今天,她终归故里,回到***母亲的怀抱……
那么,朱枫为祖国究竟做了什么?她的骨灰又为何60年后才回到祖国?
且看。
(1)出身名门
1905年,朱枫出生在浙江镇海城。
江浙一带地域条件自古优越,而沿海经商的历史又比较早,所以这一带,名门富商比较多。
朱枫的父亲朱云水,是当地有名的富户,而且还受到了周围人们的拥护,当了镇海的渔商工会会长。
而朱枫的母亲,也是出身富贵人家,是一家报关行的千金小姐。
所以朱枫从小就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孩子。
更重要的是她的父母,并没有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所以朱枫小时候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被父母亲视作掌上明珠。
而朱枫自己也很努力,不仅在学业上刻苦,而且她还在各个领域上都有涉及,比如琴棋书画、女红(gōng)刺绣、甚至是医药。
再到后面,到了学校的时候,朱枫又对缝纫、手工编织、金石雕刻等各行各业的学问产生了兴趣。
朱枫学会了这些之后,又开始吸取新的知识,她学习财会、生物、护理……总之,她就像一个孜孜不倦的黑洞一般,把她能吸收到的养分,全部汲取。
而且重要的是,每个领域她都是极为优秀的。
可以说,朱枫就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才女,而且还是一个懂得新知识,有新思想的江南才女。
所以在她学生时代,她就已经远近闻名了。
1921年,16岁的朱枫被父母,送进了宁波女子师范学校。
在那个地方,她结识了不少好友,而其中有一个叫陈修良,是她最要好的朋友。陈修良也是满腹经纶,颇有才华,而且思潮极为先进,所以两人经常一起看书,共同讨论当下时局形势。
可是在当时中国动荡的时局下,无论是劳苦大众,还是所谓的富家子弟,都逃不过革命的浪潮。
四年后,也就是1925年,上海五卅(sà)惨案爆发。
当时是上海的日本纺织总部,拒绝承认工人组织的工会,并且要求***,立即停止其工会活动。而后来,日本商人又直接把上海的内外棉厂关闭,不准工人进厂。
当工人代表顾正红,要求复工和下发工人劳动工资的时候,日本厂长竟然直接当场开枪,导致顾正红当场重伤***亡,而随行的十几名工人被打伤。
而此次***事件,也激起上海内外棉各厂工人以及各行各业工人的愤怒。
当天工人组织举行罢工,进而引发五卅运动。
而此时朱枫听闻之后,也和同学们走上街头,参加了游行示威的活动。
也正是那时,革命的种子在朱枫的心里深埋。之后朱枫一直就坚定地支持革命工作。
比如后来的七七事变时,她毅然离开家庭,积极参与到抗日救亡的工作之中。
而她小时候,学到的那些东西也起了巨大的作用,她先是在家乡组织抗日宣传队、医疗救护队,而且征得父母的同意后,她又出资开办收留所,专门救济在战争中,失去家园的难民们。
后来,抗战开始的时候,她还借镇海的民众教育馆,举行义卖,把自己收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以及手工制品等价值连城的宝物,全部售卖一空,而所得的资金,全部捐献到了抗战运动中。
……
1926年,21岁的朱枫,从女子师范毕业,在陈修良的邀请下前往了上海。
之后,在陈修良的介绍下,她又认识了大书法家沙孟海,在沙孟海的传授下,她练成了一手漂亮的小楷。
应她的请求,沙孟海给她重新取名谌(shèn)之,意为敦厚老实,而字弥明,意指感受光明。
这个名字,朱枫一直都是很喜欢的,而且直到她牺牲时,她也没改。
虽然还没有长大,但是面容姣(jiāo)好,才华横溢的朱枫受到了很多富家子弟的追求,来朱家提亲的也是络绎不绝,但朱枫却一个也没看上。
1927年,22岁的朱枫远嫁东北奉天。
丈夫是战争时期兵工厂的技师,也是浙江镇海籍人士,比朱枫大了20多岁。
这桩婚事是父母给朱枫安排的,虽然是父母之命,但朱枫也并没有反对,因为她对她的丈夫还是有些好感的。
1931年,九一八事变突然爆发。
驻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试图以武力侵占东北,而这也标志帝国主义企图征服中国的开端。
战乱下,时局不稳。于是朱枫便随着丈夫回到了老家镇海,但好景不长,朱枫的丈夫在回到镇海的第二年,便因病去世了,只留下了朱枫孤零零的一人。
不得不说,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无论是谁,都很难主宰自己的命运,大多数人,其实就像浮萍一般,不知道下一秒就会被飘到哪里去。
朱枫原本殷实的家庭,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渐渐没落了。
而面对家庭的变故,丈夫的离去,一时间原本心智冷静的朱枫,也有些迷茫和不知所措了。
……
(2)战火青春
直到1937年,朱枫才真正找到了自己未来的路。
1937年,侵华战争全面爆发。
抗日战争也由此全部展开,而东南沿海也成为了主要阻拦线。
而正是这个时候,朱枫认识了自己第二任丈夫朱晓光。
当时朱晓光很年轻,只有20岁,但他却对国家救亡的认识十分有自己的见解,而朱晓光和朱枫认识的时候,朱晓光正投身于抗日运动中,而且由于表现突出,还担任镇海抗日宣传队的队长。
而朱枫正是受到了朱晓光的影响,踏上了成为一名革命者的道路。而朱晓光的细腻开朗也让原本感情生活闭塞的朱枫,解开了自己的心结。
不久两人结婚,并生下了儿子朱明。
1938年年初,为资助抗日救亡组织,散尽家财后的朱枫加入了武汉的新知书店,从事革命出版工作,至此便踏上了革命征途。
当时新知书店是党组织的重要据点,而且也是党组织连接上海和苏北,甚至香港和海外的重要联络点。
在如此重要的地方,朱枫自然是压力极大。
好在她从小文化基础极为扎实,没多久他便能在书店独当一面了。
后来为了支持书店的发展,或者说是党的发展,她变卖了自己一部分的家产,对书店注入一笔很大的资金。
而且据说生母留给她的3克拉钻戒,也被她变卖,用于党的出版事业。
党组织知道她是出身商贾之家,于是干脆让她全负责,打理革命的财产周转。
而新知书店创办的珠江食品厂,也是让朱枫管着财务后勤,甚至党组织在其他地方贸易公司、鼎元钱庄之类的工作,也是让她负责的。
而朱枫也没有让组织失望,即使身兼数职,她也能把每个工作都做得极为出色,而且她还利用自己的身份,为组织搜集了大量的情报。
当然,这样的忙碌而艰苦的工作环境,常人其实很难忍受,但朱枫一坚持,就是好几年。
1939年,朱枫开了一家中村书店。
书店的地址特意选择了军部所在地的附近,因为朱枫开这家店的目的,就是因为有一次,她看见新四军的教材用书有些不够和残破,于是她就决定,开这家书店,为军队解决用书问题。
而且后来朱枫又把一些急需的书刊,送到新四军的各个支队去。
后面,当自己的女儿长大后,朱枫就把她送进了义勇队下属的少年团,还将自己攒的钱拿出,捐助了800大洋。
而每天在书店里,朱枫就是负责发货、记账等工作,虽然书店很小,但朱枫仍然把每一样工作,都做得十分认真。而平时空闲下来,朱枫就练一练自己的书法。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陈毅司令员看到后,也忍不住夸赞她:“书法很有功力。”
但此时意外突然降临。
1941年,朱枫的丈夫朱晓光不幸落入了敌人的集中营,性命危在旦夕。
朱枫知道后,连忙赶到江西,设法打通关节后,朱枫顺利进入集中营探视到了自己的丈夫。
让朱枫心里猛然一紧的是,丈夫朱晓光在集中营里染上了重病,而且奄奄一息,支撑不了多久的样子。
不过好在,朱枫小时候学过医学护理,一眼就看出丈夫的病症,于是她连忙赶回上饶城,买了一批药品偷偷地送进了集中营。
而1942年春末,恢复良好的朱晓光在大雨中越狱成功。
1944年10月,抗战尾声到来,但此时的上海新知书店却是混进了汪伪特务。
朱枫与多名党组织人士全部暴露,并被捕入狱。
很快朱枫就受到了日本宪兵的严刑拷打,虽然朱枫从小锦衣玉食,但其意志非常坚决,没有吐露丝毫。
后经过组织积极营救,朱枫一年后顺利出狱。
1945年春,经受住党组织考验的朱枫,经上海地下党的批准后,秘密加入了中国***。
而之所以让朱枫隐秘加入,主要是为了她的安全着想。后来,朱枫被调离了书店,进入到了上海的情报部门,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地下工作者。
紧接着由于朱枫的突出表现,她又奉命调入了贸易有限公司,继续从事她之前负责过的财经和交通工作。
在那段时间里,她不但以公方代表身份,管理党组织旗下的票号与钱庄,为组织赚取党费,而且还积极地为党提供情报,掩护同志。
1948年,朱枫根据党组织的指示,来到香港,从事隐秘的地下工作。
1949年11月,她香港的地下工作圆满结束,就在朱枫准备赶赴自己的家乡,和家人团聚的时候,这时候,她遇到了一个抉择。
原来当时解放战争结束后,党因为对台工作的需要,急切需要派人到台,获取情报。
一个月前面,我党打的几次战役,就是由于情报不够精密,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还有几次,我们更是失去了很多战机,
我们部队无论是战力,还是战斗素质,都是极为强悍的,但唯独我们面对跨海作战,这样的从未遇到过的新课题,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的。
首先我们没有一点经验,可做参考;其次我们对于远在的敌人,情报侦察系统十分薄弱,无法得到有效的信息。
而这个困境连远在苏联访问的毛主席,也亲自下令,要求我军务必探明敌人的防御情报,在一切都没有准备好之前,绝对不能轻易打跨海战役。
既然要在敌人内部建立情报系统,那么就必须要有我党情报人员,深入虎穴。
而究竟派谁,担当这个十分重要而又急迫的任务?华东局的党组织也有些发难了。
因为事关新中国解放之大事,担任这个任务的人必须机敏而又警觉,才能在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探听到敌人重要的情报。
我党地下优秀特工不少,但是此时适合这个情况的,却还是很少的。
而此时最为适合的就是身在香港的朱枫。
首先朱枫对党的忠诚是经过敌人考验的,而且朱枫从事了多年的地下工作,是相当有经验的。
而且朱枫的大女儿(与第一任丈夫所生)此时恰巧寄来信件,希望朱枫能到***来见见她,随信还附送了一张***的通行证。
这样天然的隐藏身份无疑是最好的掩护,而朱枫的大女儿和女婿都在***政府工作,朱枫有最好的机会,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情报,而且以朱枫的经验,她绝对能保护好自己的。
什么都考虑好了,但是华东局还是决定不了,因为这样对所有人都好,但唯独对朱枫不公平。
因为新中国已经成立了,老百姓的好日子就要来了,所有人都在期待,包括朱枫也是如此。
她已经十余年,在隐蔽战线里出生入***,而且是没有一个名分的,现在解放了,正是她恢复自己的身份,接受荣誉的时候。
而且她已经很久和丈夫、孩子没有见面了,如果这次再派她去执行这么一个危险的任务,那岂不是对她太残忍了。
但现在战事紧迫,解放全中国不容迟疑。
华东局情报局的领导最后还是找到了朱枫,征求她的意见。
但此时朱枫作为一个合格且真正的党员,连思索的时间都没有,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了。
准备回到家的朱枫,给等待了许久的丈夫写了一封家书:
这封家书,是属于朱枫和丈夫唯一的密语,他们把各自互称为兄与妹。
就这样,朱枫接受了组织的命令,并没有回到家乡,而是转身一去,踏上了异地他乡的路。
……
(3)魂殇异地
11月27日,隐藏好身份的朱枫,乘坐轮船经香港直接到达了***。
后来,朱枫则是直接住进了大女儿的家,而稍微安定后,她又立刻与我党地下同志取得了联系。
而朱枫联络同志的时候,知道他们的身份后,朱枫也是稍微有点惊讶,因为他们一位是***的工作委员会书记蔡孝乾,还有一位是国防部的参谋次长吴石,是中将级别。
看见自己的助力如此强大,朱枫对自己此行无疑也是信心更足了。
而后面,三人也配合得十分好,短短几天,朱枫在基隆码头,就把一批重要的情报递送到了华东情报局的手里。
而解放军军委作战部,也凭借这些情报,对敌人展开了狠狠的反击。
甚至到后面,朱枫等人还搞到了战区防略图,和兵力、火器分布图等重要情报。
1950年1月上旬,毛主席在看完这些绝密情报后,很是诧异地问道:
作战部长连忙答道:
毛主席越看越高兴,说道:“那一定要给所有人都记上一功哩,尤其是这位女同志哩!”
之后,毛主席偶有所感,诗兴大发,在纸上写下了一首诗:
而远在一岸的朱枫,也越来越熟悉这边的环境,随着她的布局,她获得了愈来愈多的高级情报,而且每次都安然送达到了***。
而一个半月后,朱枫就已经把组织交付给她的任务,顺利提前完成。
组织对她能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下,完成如此危险的任务,十分敬佩,于是怕她有所闪失,连忙召集她返回***。
而朱枫也十分高兴,自己不仅完成了组织交予的任务,而且她也很快就要见到了自己阔别已久的丈夫与女儿。
1950年1月14日,她当即买好了返回香港的船票,而且还提前告知了家人,自己即将返回的信息,另外她也给家人寄去了一封信,表达自己返家的喜悦与思念之情。
但朱枫怎么也想不到,这封寄出去的信件,竟然成了最后的告别。
1950年1月29日,工作委员会书记蔡孝乾被捕后,叛变我党。
而当晚,我党潜伏的地下组织被毁灭性破坏,几乎所有的地下工作者全部被捕入狱,一时间情报系统完全瘫痪。
2月2日,吴石将军找到机会,连忙派遣副官聂曦找到朱枫,让她立即转移。
朱枫拿着吴石冒险签发的《特别通行证》,乘坐了军用运输机飞赴舟山。但后面的海路却被敌人,早早地封锁,因此朱枫一时间被困在了原地,无法脱身。
而这时,她不知道的是,这时候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敌人很快就从蔡孝乾的口中,知道了吴石的存在,而且还顺藤摸瓜地知道了朱枫的身份——华东局派来的红色特工。
在摸清两人行踪后,敌人立即逮捕吴石、朱枫。而不出意外,两人都受到了极为残暴的拷打。
朱枫被捕后,大义凛然、横眉冷对,对敌人不屑一顾,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个***员,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与先前轻易叛党的蔡孝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吴石更是这样,面对敌人的酷刑,毫无波澜,只留下2千多字的绝笔。
其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
不久,蒋介石委任特别军事法庭进行了最后的“判决”。
1950年6月10日,朱枫在台北马场町(dīng)身中7弹,壮烈牺牲,时年四十五岁。
而同时牺牲的还有吴石将军等四人,四人当中,只有朱枫是唯一的女性。
……
但由于他们背负着的是“伪装者”的头衔,所以朱枫等人牺牲后,其尸身并没有能够及时送回祖国。
飞机飞抵北京的时候,朱枫的骨灰当即被送往八宝山暂时存放,次年又被送往了宁波,安放在镇海烈士陵园里。
……
2013年12月,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在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落成。
同时远在浙江镇海,最大的西门公园,为了纪念朱枫,正式更名为“枫园”。
并且院内立下朱枫烈士塑像,后瞻仰她面容的世人源源不断。
……
谨以此文,纪念所有付出过血泪与汗水的“伪装者”!
“夏雨竹”是以真实历史人物朱枫烈士为原型。
(杨子姗)饰演的夏雨竹是以真实历史人物朱枫烈士为原型的,朱枫原名贻荫,小名桂凤,出身富裕家庭,幼体弱。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与同窗好友陈修良一起带头参加游行示威等反帝爱国活动;1937年七七抗战开始,抛弃舒适生活,投入救亡活动。在此期间,与朱晓光结婚。
1950年,因叛徒蔡孝乾的出卖而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她始终坚贞不屈。1950年6月10日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被杀害,终年45岁。
相关剧情
夏雨竹本是夏家备受宠爱的小姐,每天都不愁吃穿,当然她也没有大小姐的毛病,反而记忆力超乎常人,只要是她见过的东西可以做到过目不忘。
孙主任要抓任致远,夏恒煊抵抗被打成重伤,而夏雨竹在去劳动大会闭幕庆祝典礼的途中,碰到了要给夏恒煊送情报的林文忠,林文忠把情报放到夏雨竹的手提包中。
夏雨竹把小泥人交给了夏恒煊,本打算将任致远转移的,没想到孙主任的动作很快,把整个宴会包围的水泄不通,任致远被抓走,可夏恒煊为了救任致远被杀,这时候夏雨竹性格彻底转变,任致远当她的精神导师,教导她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情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