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泼水节(泼水节是几月几号)

泼水节(泼水节是几月几号)

  • 发布:2025-10-30 16:22:26
  • 2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泼水节是几月几号

2022年中国少数民族泼水节是在4月13日到4月15日之间,比如傣族泼水节、云南泼水节、西双版纳泼水节等等;而泰国泼水节从4月8日到13日;老挝和缅甸泼水节在4月13日到17日;柬埔寨也是4月13日到15日。

泼水节也叫作浴佛节,是一种带着宗教性质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要沐浴礼佛,并且持续3到7天左右的时间,意味着起到新一年的能够诸事顺利,洗掉过去的不顺利。

泼水节起源于公元5世纪的波斯,当时命名为“泼寒胡戏”,在此之后“泼寒胡戏”由波斯经印度传入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

传说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金沙江边一个聚居在密林深处的傣族村寨,因树林起火,村民处在被大火吞没的危难之中。一个名叫李良的傣家汉子,为保护村庄,不畏危险,冲出“火网”,从金沙江里挑来一桶桶江水,泼洒山火,经过一天一夜的劳累,山火终于被泼灭。

村民得救,李良因为劳累流汗流干了,渴倒在山头上。于是村民打来清水给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来,李良一头扑到江中,变成一条巨龙,顺江而去。有的人说,他变成了一棵大树。

傣族人民为了纪念李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每家房屋清扫一新,撒上青松叶。并在选定的江边或井旁,用绿树搭起长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满厚厚的松针,两旁放上盛满水的水槽。午间太阳当顶时,众人穿行于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洒身,表示对李良的怀念和对新年的祝福。

泼水节是什么时候

根据傣族习俗,泼水节通常从4月13日开始,持续3到7天。

泼水节简介:

泼水节又称泼水节,从4月13日到4月16日,已有700年的历史,是傣族、德昂族最大的传统节日。那一天,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中国云南的人们一大早就起床沐浴拜佛,然后开始一连几天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互相泼洒纯净水,祈祷洗去过去一年的坎坷,带着美好的祝愿在新的一年重新开始。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也是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通常持续3到7天。第一天在傣语里叫“麦日”,类似于农历的除夕;第二天,傣语叫“怒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这一天被称为“霸王马”,这意味着保持岁。人们认为这一天是最美好和吉祥的一天。

泼水节是什么意思

泼水节的意思:中国傣族和亚洲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在傣历六月或七月(清明节前后十日左右)。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

泼水节,是中国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和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为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中国傣族节期在傣历六七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现已固定在公历4月13至15日。

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并举行拜佛、赛龙舟、放高升、点孔明灯等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增加了游行、文艺汇演、电影晚会、展览和物资交流等新内容。泰国、缅甸、老挝等国都在每年公历4月中旬欢度此节。

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

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泼水节的简介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是几月几日

1、泼水节的简介,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是几月几日?傣族的,是每年的4月13日至15日,第一天江边赛龙舟,第二天曼厅公园赶摆,最后一天泼水,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德昂族泼水节多在公历4月中旬左右举行。流行于云南省傣族人民聚居地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桑堪比迈”(意为新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泼水节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是西双版纳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内容包括民俗活动、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类别,具体节日活动有泼水、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和孔雀舞、白象舞表演等。

3、2006年5月20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申报的傣族泼水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Ⅸ—8。2008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申报的傣族泼水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Ⅸ—8。

4、本人于2017—2018连续两年在西双版纳度过了两次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传统和最隆重的节日——傣历新年。具体日期大致在公历4月上旬至中旬期间,前后约十天左右。我第一年参加是在4月8日,第二年参加是在4月15日。

关于泼水节的由来有许多美丽的传说,限于篇幅就不在这里详细介绍,大概意思就是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精神焕发地迎接新的一年。

具体的的程序有大致几项:

1、歌舞表演。

在广场上搭有专门的露天舞台,十里八乡的傣族群众,身着盛装,有组织的来到这里,以村寨为单位逐次登台表演。基本上是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舞蹈和器乐表演。广场上搭有临时的遮阳棚,群众在棚下一边欣赏歌舞,一边饮酒,野餐,当然也有许多商业网点供人们随意选购。总之就是采用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形式来庆贺节日。

2、放高升。

高升,就是用一根五尺长的竹筒做成,里面装满黑色***,装有引线。将高升绑在一根高大的竹竿根部,根部朝上,斜放在高升架上。高升架都是搭在寨边的一块平坦的地方或江湖岸边宽敞之处。要和人群离开一段距离,以保证安全。

几支高升绑成一排,点燃引信,高升既喷射出炽烈的浓烟,发出悠长的呼啸声,腾空而起,最高可达五六百米,寨子与寨子之间通常是各制高升,相互比赛,看哪个寨子放得高,放得好。类似于我们汉族人过年时放的二踢脚。

高升,顾名思义,意味着步步高升、风调雨顺,希望高升把人间的灾难疾病送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3、泼水活动。

节日期间,泼水活动当然是个重头戏,但它并不是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众人欢庆时相互泼水当然是重点时刻,但平时在街头巷尾也可以泼水。走在街头,时常有傣族民众拿着水盆向行人泼洒。这个时候在躲避的同时,当然要欣然接受,因为人家这是在向你送出美好的祝福。有时从外面回来被淋得顺着脖颈向下流水,确实能带来开心的欢笑。

4、划龙舟。

以村寨为单位,在适合划龙舟的河流上开展比赛活动。比赛之前各队伍都经过排练,到时候统一组织,两岸上站满观看的人群,口号场和欢笑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5、篝火晚会。

到了晚上,人们在空地上,草地上点起篝火围在四周唱歌跳舞,有象脚舞,孔雀舞,也有手拉手跳群舞。伴奏的大都是民族乐器,以吹笙为主,因为携带方便,也可以边吹边舞。

5、斗鸡活动。

斗鸡活动我没有亲眼所见,但是见过斗鸡的场地。就是简单的用帆布围起一个场子,放有条凳供人参观。但那种活动肯定是越来越少了。因为斗鸡需要有专门伺养的鸡种,还常常带有博彩的性质,不太可能在民间兴起。

结语:

随着形势发展,泼水节已逐渐向着商业化转化。一场泼水演出活动,不亚于一场产品展销会,大小商家都会趋之若鹜,不放过这个经商的机会。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反而能增加喜庆的气氛。

泼水节的习俗

泼水节的习俗如下:

节日第一天清晨,人们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四、五座,世俗众生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然后又将佛像抬到院中,全寨妇女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佛寺礼毕,青年男女退出互相泼水为戏,于是群众性的泼水活动就开始了。

人们用铜钵、脸盆以至水桶盛水,拥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逢人便泼。民间认为,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可以消灾除病,所以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泼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还是高兴异常。

除了泼水,还有群众性的歌舞活动。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娃娃,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中广场,男女老少围成一圈,合着芒锣象脚鼓点翩翩起舞。

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玉腊呵”,有的即兴而作,边唱边跳,动作优美,节奏鲜明,歌声动人。跳到兴高采烈时,或爆发“水、水、水”的欢呼,或以“玉腊呵、玉腊呵”的歌声结尾。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狂,通宵达旦,甚至醉倒在舞场上。

节日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举行划龙船比赛。木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大鱼等形象,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两岸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比赛结束后,优胜者来到主席台前领奖并喝庆功酒。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