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上海朱家角景点介绍
导语:上海朱家角是个旅游的好地方,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上海朱家角景点介绍,欢迎借鉴!
朱家角地处苍苍九峰北麓,茫茫淀山湖之滨,东靠虹桥国际机场,北连昆山,南接嘉兴,西通平望,淀山湖下游、黄金水道漕港河穿镇而过。是江、浙、沪二省一市交通要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有人把她比作上海的威尼斯,有人把她比作淀山湖畔一颗明珠,如今这颗璀璨明珠又在“金色玉带”——318国道的依托下,放射出更夺目的光彩。
朱家角1991年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首批四大文化名镇之一。镇内河港纵横,九条长街沿河而伸,千栋明清建筑依水而立,36座石桥古风犹存,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在玩腻了一个个雷同价高的人造景观后,人们莫不惊讶于上海市郊还有一块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原汁原味、真山真水的天然景观,在这里可以寻找一种回归自然,崇尚野趣的享受。无怪乎一位同济大学的名教授在考察朱家角后,不觉赞叹:“朱家角有这么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上海一宝,也是国家的瑰宝”。***著名已故作家三毛,到此曾为“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而迷恋,为清淳幽静,处处可画、时时有诗的风情而陶醉。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在视察了古镇朱家角后,不禁欣然命笔,写下了“全国历史名镇朱家角”几个大字。
“小桥流水天然景,原汁原味明清街”,这里的天然外景不禁被许多影视导演慧眼相中,而纷至沓来,把水乡古镇的婀娜风姿,一次次地搬上银幕、电视,有时会出现几部影视同时开拍的盛况,朱家角一时成了海内外影视竞相拍摄的热点,被人誉为“沪郊的好莱坞”。
名镇朱家角历史渊源流长,1958年大炼钢铁时,镇人为了找铁,曾奇迹般地把镇北大淀湖车干,在湖底,人们意外地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遗物,被证明是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1959年,又在淀山湖中捞起大量石刀、石犁、石纺轮、印纹陶片等,这些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代的遗物,足以证明数千年前朱家角的先民就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了。
朱家角以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及便捷的水路交通,商贾云集,往来不绝,曾以标布业著称江南,号称“衣被天下”,成为江南巨镇,时有诗曰:“鱼米庄行闹六时,南桥人避小巡司,两泾(朱泾、枫泾)不及珠街阁,看尽图经总未知”。明末清初,朱家角米业突起,带动了百业兴旺,时“长街三里,店铺千家”,老店名店林立,南北百货,各业齐全,乡脚遍及江浙两省百里之外,遂又有“三泾(朱泾、枫泾、泅泾)不如一角(朱家角)”之说。
名镇朱家角迷人的自然风光,在一山一湖。真山真水显现出江南水乡之特色,山名叫淀山,山虽不高,名气极大,为浙西天目余脉,此山为始,如登山望湖,有“淀峰晚照”一景可赏。
湖,即天然淡水淀山湖,面积达62平方公里,湖东区大部分在朱家角境区,有11个杭州西湖面积大,乘艇游湖,茫茫水天一色,湖区芦苇轻摇,惊起野鸭水鸟,顿觉远离尘嚣,心旷神怡。名镇朱家角更迷人、更具古镇特色的'人文景观,是一桥、一街、一寺、一庙、一厅、一馆、二园、三湾、二十六弄。如果说九百岁的水镇周庄小巧精致、似小家碧玉,而千年古镇朱家角则具气势磅礴、大家闺秀的风采。首先朱家角古镇面积达1.5平方公里,为周庄面积的三倍多,家大,自然游玩的地方就多,漕港河将朱家角分成两半,北岸井亭港,南岸北大街,两岸遍布蜿蜒曲折的小巷,花岗岩石的街面,青砖黛瓦的明清建筑及众多的历史遗迹。;
导语:上海朱家角好玩吗?朱家角有什么好玩的?朱家角属于上海市青浦区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2000年原沈巷镇并入朱家角。号称“上海第一大镇”。朱家角有北大街、东井街、西井街、大新街、东市街、胜利街、漕河街、东湖街、西湖街等几条老街。其中北大街在2005年11月被评选为“上海市十大休闲街”之一。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古镇来了解一下吧。
朱家角活动朱家角不仅仅是一个远离喧嚣的所在,同时也可以来此体会各种丰富的文娱活动,每年的4月29日至12月,每个周六、日及法定节假日,朱家角一处名为“水乐堂”的古建筑里,定期上演谭盾的作品《天顶的一滴水》。
每年的5月到10月的每个周六,朱家角最大的私家园林“课植园”里会上演由张军主演的昆曲《牡丹亭》。
你不仅可以在古老的江南园林里观看实景演出的昆曲,还可以去“这儿”、“凹”、“myway"等遍布朱家角各条街巷知名的音乐主题吧,小酌一杯,聆听现场音乐创作。
朱家角玩什么?珠里兴市
农历七月初七,是旧时镇上独有的民间节日,称"泥河滩香讯",也称"珠里兴市"。为何将民间节日取名日"珠里兴市"呢?原来朱家角几百年来一直叫"珠里",朱家角不过是后来改名沿袭至今,"珠里兴市"讨个口彩,祝愿古镇生意兴隆,人气旺盛,岁岁平安。那么,珠里兴市有何热闹场景呢?用今天的通俗话来说,是旧镇上一年一度的摇快船比赛,或日赛龙舟。只不过古镇上赛龙舟非同寻常,其起源与规模系由松江、浦东一带进香船只自泥河滩三官堂进香归来,途经朱家角镇歇夜而形成。据老一辈称,几百条船汇聚淀山湖口,恰似三国曹军舟连舟,人挤人,煞是壮观。每到节日,在一星期前,各地商贾都赶来镇上,设立临时店铺,还有拉洋片、卖膏药、玩猴戏等,各种杂耍也都来此赶集。生意兴隆,盛况空前。到农历七月D六日晚上,达到高潮,是夜,松江等地进香船只留宿本镇大小客栈,四乡农民都集于镇上,外地乡民也都纷纷前来投亲赶集,街上行人如潮涌,摩肩接踵、各商铺店面灯火通明,通宵达旦,顾客盈门。沿街小吃,吆三喝四,香气四溢,令你垂涎三尺。镇上庙宇大门敞开,香烟燎绕,不少善男信女,手持香篮,或肩背香袋,双手合十,进香礼拜。整个朱家角一片歌舞升平景象。
清明放风筝
放风筝在朱家角镇上少说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也是镇上民间娱乐活动重要内容。先由镇上一些孩子,由自己扎起简易风筝,有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然后再请大人们在风筝上画些西游记、梁山伯祝英台、八仙过海等人物造型,待得清明节前,田梗郊外春暖花开,全家出动一起到空旷地放风筝嬉戏。大人们也会在此时此刻,向孩子们讲些风筝面上的民间故事,给下一代从小熏陶中华民族悠久文化。自然,镇上几户头面人家放风筝又有另一种情趣。他们专门请了竹匠,劈竹扎鹞,制成硕大的百脚鹞、蜈蚣鹞、蝴蝶鹞。放飞那天,主人选择在日落西下的傍晚,先用好酒好菜请客,尔后烧香点烛三叩九跪,祈求上天保佑平安,十分虔诚,最后,主人点亮密密的鹞灯,打开自家的后园大门,慢慢将风筝放上天,让左邻右舍共同赏玩。空中,一头飞天蜈蚣张牙舞爪,翘首摇尾凌空而起,百脚鹞、蝴蝶鹞争相在空中争艳;几百纸鹞灯齐放光彩,天上地上笑语连天,掌声四起,确有一番不凡气势。
音乐船
古镇古色古香之典雅文化艺术的.又一特征,丝竹班早在清代中叶,盛行古镇,所谓丝竹,系指二胡、琵琶、三弦、秦琴、曲笛、箫、笙等丝弦管竹乐器,具有音色清丽柔美。音响细腻典雅之特点,其代表曲目有"中花六板、三六、竹街、慢三六、慢六板、云庆、欢乐歌、四合如意",俗称八大名曲、每种乐器上均饰有龙凤彩头,银珠闪烁,五色缤纷。丝竹古有洋台打唱,每班4~6人,有一套装潢台摆,每逢喜庆节日、迎神赛会、举办婚事均应邀演奏,吹吹唱唱,气氛热烈非凡,且具民族特色。平时一般为嫁娶喜庆之助兴。在赛船上演奏增加气氛,更是锦上添花。
扎肉提香
朱家角有一种别具一格的"扎肉提香"表演。表演者先在自己的前臂上,用铁钩钩住,铁钩下面挂上香炉、铜锣,甚至挂上沉重的铁锚,显得十分坚强和英武。当然,表演"扎肉提香"非一般等闲之辈,乃是练了十几载气功者居多,铁钩钩住皮肉,居然未见滴血,实属怪也。"扎肉提香"队伍也有女性,但她们主要挂上份量较轻的香炉之类、现在这种表演已灭绝,也不可能再有这般残酷的表演了。
上海朱家角好玩吗?以上就是全部的内容介绍。你可以去放风筝、听音乐、看表演,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玩的呢?
上海朱家角景点有:朱家角古镇、朱家角城隍庙、圆津禅院、王昶纪念馆、上海珠溪园等。朱家角是上海市青浦区下辖镇,位于上海市西部、青浦区中南部。朱家角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势平坦,平均海拔高度在2.8米-3.5米之间。
一、朱家角古镇
朱家角是上海市青浦区下辖镇,位于上海市西部、青浦区中南部。朱家角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势平坦,平均海拔高度在2.8米-3.5米之间,自然资源丰富,有圆津禅院、放生桥、珠溪园等景点,曾入选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最美特色小城镇50强”等。朱家角镇的自然资源主要集中在淀山湖一块,湖泊是上海境内唯一的淡水湖,面积62.0平方公里,其中青浦境内面积为47.5平方公里。青浦境内包括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鲤、鳊、鲂、鲫、淀山湖银鱼等养殖鱼,还有河虾、中华绒螯蟹、甲鱼、螺蛳、黄蚬、河蚌。外地引进的鲴鱼、罗非鱼也在当地繁育完成。
二、朱家角城隍庙
朱家角城隍庙是青浦城隍行宫,位于朱家角镇中,原在镇南的雪葭浜,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徽州人程履吉谋迁今址。城隍是古代中国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宗教信仰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庙中间为头门、戏台、大殿,两侧为庑。左边有寅清堂、熙春台、假山方池、梅亭、玉照廊、月香室,右边有凝和书屋、荷净山房、潭影阁、荷花池、可娱斋、乐溪庐、挹秀轩、花神殿、怡亭、含清榭。旁有小曲溪,上架小石桥,桃李杨柳随处可见。建筑众多,布局雅致,有12胜景。
三、圆津禅院
圆津禅院,建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年),坐落于漕港河边,为本镇著名古刹,寺内塑有辰州圣母像,故又名“娘娘庙”。结构小巧,佛像不多,但都精雕细刻,光彩耀目,庄严肃穆,明清以来,许多文人雅士慕名纷纷前来,禅院成了明清时期文人聚会之所,董其昌、徐干学等诸多名人均到禅院游览、题词,现已成为佛教文化圣地。圆津禅寺之所以“词翰名四方”,主要是第三代主持通证和尚、第四代主持真朗和后来几代主持都精通书画,与当时的文人墨客、达官贵人交往甚密,他们经常在圆津禅寺饮茶、吟诗、赏景、作画。从明代以来,禅院成了文人雅聚之所,赵孟頫、董其昌、刘墉、郑板桥、王昶等人都在这里留下墨宝。那时候,文人参禅成一时之风,为了养心、养身、养学问。
上海朱家角位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开放时间:全天开放,08:30-16:30(-些内部景点开放时间);门票:古镇免费参观,部分景点需另行收费。镇子不大,走马观花的转一边只要半天时间,如果想消磨掉一整天,可以找个临河的铺子喝喝茶。
景点联票收费价格如下:
民俗风情游,30元(包含3个景点:上海远古文化馆,大清邮局,课植园
新水乡访古游,60元(包含9个景点:上海远古文化馆,大清邮局,城隍庙,全华艺术馆,稻
米乡情馆,圆津禅院,翰林匾额博物馆,课植园,上海手工艺展示馆
最佳游览时间:每年的3-5月和9-11月为最佳旅游时间。
朱家角古镇位于上海市西部,是上海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朱家角古镇地理环境优越,气候温和,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游玩朱家角古镇,推荐购买套票,再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和旅游路线。游玩朱家角古镇,有推荐去上海全华水彩艺术馆、课植园、放生桥和放生亭等景点,景区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气息浓厚,能够更好的感受当地的文化魅力。
朱家角古镇朱家角地处上海市青浦区,1991年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首批四大文化名镇之一。朱家角以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及便捷的水路交通,商贾云集,往来不绝,曾以标布业著称江南,号称“衣被天下”,成为江南巨镇。两泾不及珠街阁,看尽图经总未知。这里的“两泾”,指的就是朱泾、枫泾。朱家角古镇俗称“角里”,离上海最近的江南水乡古镇,是上海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镇内小桥流水,古意盎然,展现出江南水乡的缩影。最出名的放生桥是上海地区最大的一座五孔联拱石桥。北大街很多特色小吃店,有著名的阿婆粽,还有各种精致的糕点都可以在这里吃到。
游玩攻略门票:推荐套票,可以从网上买到,也可以现场买。备好公交卡,方便换乘。
套票游览路线推荐:推荐买套票是因为套票一次包含了8个景点。一个景点如果自己浏览10块钱,这样还能节省一些;并且还可以坐坐小船。相信在江南水乡绝对不会像错过坐小船人工给你划桨的机会。取票之后,将套票保存好,因为每个景点的票是连在票上,后来要撕下来的,如果少了就去不了咯。
游览路线:从涌泉桥开始→到上海全华水彩艺术馆→课植园→坐小船→放生桥和放生亭→江南第一茶楼→涵大隆酱园→手工艺展示馆→
人文艺术馆→童天和药号→戚家桥→圆津禅院→廊桥→城隍庙→大清邮局
交通方式:开车过去是可以的,在课植园和放生亭附近有停车场。课植园附近是靠近入口的地方。公共交通很方便。如果坐公共交通,推荐的方式坐地铁17号线,东方绿舟方向,到朱家角站下车。2号线和17号线共用了一个入口,往浦东方向的是2号线,一侧向朱家角东方绿舟方向的,即17号线。17号线1号口出站,是相对比较近的方式,也比较好坐公交车。
景点推荐上海全华水彩艺术馆:这是我国目前唯一专业收藏和展示当代国际国内水彩画经典作品的水彩画艺术馆。由陈希旦老师亲自担纲主理。里面很多都是陈希旦先生的作品,大多是以欧洲城市风景画为主。全华水彩艺术馆坐落在舒宅内,宅坐西朝东,三井三埭,除后埭是平房外,其余均为楼房,房屋呈“目”字形。规模仅次于课植园。整体古色古香,红灯笼高挂,现代画作和整个建筑相互交融。
课植园:课植园的主人马维骐,字文卿,生于1853年,祖辈世代是盐商,是朱家角镇上最大的庄园式园林建筑,故俗称"马家花园"。园名定为"课植",乃寓"课读之余,不忘耕植”之意。马文卿长大以后,一面经营祖业,一面经营铜锡行业,同时还兼做海外贸易,是当时朱家角最富有的人之一。清朝末年,马文卿捐了个道台的虚职官位。晚年他受到当时“置田造园”风气的影响,开始广泛置办田亩。1912年马文卿58岁时开始建造,直到15年后才宣布竣工,共耗费白银三十余万元。园林位于古镇西北部,占地达96.7亩。其宏大的规模在当时整个上海都首屈一指。迎贵厅的地砖当时从西德进口,与当年南京总统府地砖一模一样。望月楼、书城是园内最为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园中碑廊里镶嵌着明代四大才子唐、祝、文、周的诗词信札等手迹石刻。马文卿较早接受西洋文化,设计结构和所用建筑装饰材料,很多都采用中西合璧的形式。这也是课植园最大的特色之一。课植园里有很多很特别的景,阴阳廊、双帛亭(就是由两口井的亭子),百蝠亭,藏书楼和五老图等等。
放生桥和放生亭:放生桥是上海地区最长、最大、最高的五孔石拱桥,称为“沪上第一桥”,石拱桥全长70.8米、高7.4米、宽5.8米,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五孔石拱桥。据说这与性潮和尚有关系。朱家角有句俗话:“走走放生桥,活到九十九岁不算老。”放生桥建好后,性潮和尚为了显示佛门弟子慈悲为怀的心性,每逢农历初一、十五都会组织僧人和香客到桥下举行“水生动物”放生大会。四百多年来,已经成为了古镇的一种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