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邢台开元寺?邢台开元寺的历史文化

邢台开元寺?邢台开元寺的历史文化

  • 发布:2025-09-01 12:58:20
  • 3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开元寺在什么地方

开元寺在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更名开元寺。

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1982年,开元寺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元寺的建筑格局:

开元寺布局,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山门、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翼有檀越祠、泉州佛教博物馆、准提禅院。

西翼有安养院、功德堂、水陆寺;大雄宝殿前拜亭的东、西两侧分置镇国塔、仁寿塔两石塔,俗称东西塔。

拜庭两旁古榕参天,大雄宝殿雕塑技术高超,尤其是粱槽间的24尊飞天乐伎,在中国国内古建筑中罕见。

开元寺是哪里的

1、大开元寺,原名开元寺,又称东大寺,位于邢台市开元北路88号。

史建于后赵石勒年间,距今已有近1700年历史,为我国历代名刹,是禅宗二祖的传钵之地和禅宗七祖神会大师的驻锡之地,曹洞宗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大开元一宗”又称“贾菩萨宗”的祖庭。

2、潮州开元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开元路。

前身为荔峰寺,始建于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元代改为“开元万寿禅寺”,明代称:“开元镇国禅寺”,又称”镇国开元禅寺”,加额“万寿宫”,俗称开元寺一直沿用至今。向为历朝祝福君主、宣讲官府律令之所。

以地方宽敞、殿阁壮观、圣像庄严、文物众多、香火鼎盛而名闻遐迩,为粤东地区第一古刹,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

3、福州开元寺,坐落在福州城内经院巷的开元寺。

始建于梁太清二年(548年),是福州现存最古老的佛寺,初建时名大云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名开元。寺门口的开元寺牌匾,据说是1000多年前的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书。

4、泉州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

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

扩展资料

泉州开元寺的传说:

泉州开元寺的檀樾主黄守恭,为轩辕黄帝子有熊氏之后。据《江夏紫云黄氏大成宗谱》记载,黄守恭为黄姓一世祖第一百一十二世子孙,生于贞观三年(629年),卒于先天元年(712年)。

黄守恭为官泉州(另说,黄守恭家中种桑养蚕,为泉州最早的桑蚕业开拓者),成巨富,有地三百六十庄。有僧名匡护禅师,向黄守恭求地建寺,黄不给。匡护禅师遂朝来暮往,殷勤日久。

黄守恭对匡护禅师说:“若欲吾地,待吾后园桑树开莲花。吾将舍地给你。”匡护禅师欢喜而去。

第二天,匡护禅师又来,对黄守恭说,你后园的桑树开了莲花,请去欣赏。黄见花,颇不安,欲拂前言。僧飘然而去,并无踪迹。

公即染病,三年不愈,桑树三年开花不绝。

公(按:黄守恭)叹曰:此僧人非常人也。乃榜贴各街寻之。

僧忽自至。公拜曰,前言已发,故所愿也,但未知地要几许?

僧曰,一袈裟影足矣。公许之。僧以袈裟抛至半天,三百六十庄地尽行遮荫,黄守恭献地造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开始,先后建成莲花寺、兴教寺、龙兴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名开元寺)。

因其处常有紫云盖地(另说寺的大殿建成后,忽然天降“紫云盖地”,致使殿前大庭一千三百余年众草不能繁殖。大书“紫云”二字揭于山门。开元寺的土地是黄守恭献的,寺内建檀樾祠,专奉黄守恭的禄位,遵奉黄守恭及其子孙为檀樾主。

邢台开元寺的历史文化

一、开元寺的资料

大开元寺,原名开元寺,位于邢台市邢州北路中段,唐开元年间敕建,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为我国历代名刹,是佛教曹洞宗的祖庭之一,也是禅宗二祖的传钵之地和禅宗七祖神会大师的驻锡之地,元代皇家寺院,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历届住持多为得道高僧,自唐玄宗李隆基下诏敕建后,周世宗柴荣又诏建了大圣塔,宋徽宗赵佶赐名为圆照塔,此塔高108米,为古代中国之最,1250年元世祖忽必烈赐名为大开元寺,列为皇家寺院,明代时期,古刹春游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清代时期,野寺钟声为邢台八景之一。

简介

开元寺,又称“东大寺”,位于邢台市区邢州北路中段,建于唐开元年间(713一741年),是佛教曹洞宗的发源地之一,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至今仍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唐代名刹。原寺门前有大型影壁一座,影壁上有滚龙团花、系彩色硫璃瓦拼砌而成,飞龙姿态雄健、造型优美,且暴出影壁数寸,活灵活现,颇有欲跃欲飞的神态。雕塑之细腻逼真,砌工之高超卓绝,均为北方所罕见。据史志描写的盛况,每当住持法师抟授教义,前来听讲者“僧众数千”,“暮烟缭绕,僧人唪经、撞钟之声远闻十里之外”。开元寺虽历经沧桑,但雄姿犹存,1982年被河北省***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0年代末期由邢台市人民***重修,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即邢台市***决定修复再次开元寺,并建成占地200余亩的公园,助力邢台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二、介绍一下河北邢台市的历史

[区域位置]邢台市地处河北省南部,太行山脉南段东麓,化北平原西部边缘。

位于北纬36。50`~37。

47`,东经113。52`~115。

49`之间,东以卫运河为界与山东省相望,西依太行山和山西省毗邻,南与邯郸市相连,北及东北分别与石家庄市、衡水市接壤。辖区东西最长处约185公里,南北最宽处约80公里,总面积12486平方公里。

市***所在北距省会石家庄市106公里,距首都北京396公里。[建置沿革]邢台历史悠久,禹贡记为冀州之域。

同祖乙曾迁都于邢,为京畿地。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封周公量四子姬苴为邢侯,建立邢国,统辖邢地。

春秋为晋国领地。战国为赵国信都,墨守成规区属赵,因“赵襄子食采于引,故有襄国之名”,邢称襄国始于此。

公元前372年赵成侯据邢,改邢为信都,秦统一六国后,废封建,行郡县,置信都县,辖区属邯郸郡(一说属巨鹿郡)。秦末汉初,项羽攻占赵地,“立张耳为常山王,理信都,更名襄国”。

东汉属魏郡,三国时公属广平郡、世鹿郡。西晋末年,羯人石勒建后赵都襄国,置襄国郡,邢地属之。

隋开皇十六年废襄国郡置邢州。唐天宝元年改为巨鹿郡,至德二年复邢州。

宋宣和元年改邢州为信府,金复改为邢州。元中统三年改邢州主顺德府,金复改为邢州。

元中统三年改邢州为顺德府,至元二年改府为顺德路。明洪武元年改顺德路为顺德府,清因明制。

***初期废府留县,属直隶省。1914年设大名道,辖区属之。

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道废,各县均直隶于省。1936年在邢设第十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37年“七`七”事变,10月15日日军侵占邢台,设冀南道,不处改顺德道。与此同时中国***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深入华北敌后建立晋冀鲁豫边区抗日府,辖区公属晋冀鲁豫边区的冀南行署和太行行署。

1945年9月24日,邢台解放,建立邢台市。1949年8月1日,华北人民***成立并恢复河北省建制,撤销冀南署和太行行署,成立邢台专员公署,辖邢台、沙河、临城、内丘、威县、南宫、任县、隆尧、柏乡、宁晋等县,撤邢台市为邢台镇。

1952年清河县划归邢台专区,1953年邢镇复升格为邢台市。1958年,邢台专区撤销,宁晋、新河划入石家庄专区。

其它各县并入邯郸专区。1961年邢台专区复置。

1964年,临西县归属邢台专区,辖区为1市17县。1984年,邢台市升格为省辖市,辖两面三刀区与邢台地区分设,1986年,邢台县划归邢台市领辖。

1986年、1987年,南宫、沙河先后改建为县级市。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邢台地区,实行地、市合并,将所属县工归邢台市管辖。

至此,邢台市下辖2区、15县、2个县级市。

三、英谈村的历史渊源

在古代,邢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占据太行就可以囊括三晋,跃马幽冀,挥戈齐鲁,问鼎中原。

关于黄巢起义,在太行山一带有许许多的传说和古迹遗存,如黄巢岩、朱温坪、血流峪、天明关、贺家坪等村名地名的由来都与黄巢有关。如山西省和顺县东的走马槽村,是因黄巢的骑兵从这里经过而得名;又如圈马坪村,是因黄巢在此圈过马而得名;再如南天池村,是因黄巢在此饮过马而得名。位于邢台大峡谷半山腰石岩下的黄巢岩古建筑,是黄巢起义的历史遗存。可惜的是该建筑于1972年当地乡中学盖校舍拆掉木材作门窗口料。对黄巢起义相关的传说,如黄巢祭旗、点将台、二鬼偷油、黄巢刀岭在当地广为流传。

据史料考证,邢台本是黄巢朱温部的领地。朱温,宋州砀山(今安徽省砀山县)人,公元877年,也就是唐乾符四年朱温和兄朱存一起加入黄巢起义军,受到黄巢的重用,封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同州防御使。他负责防守东线。黄巢攻入长安后,黄巢做了皇帝,尚让为丞相。因为屡次为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战败,请求增援,黄巢没有答应。882年9月,朱温背叛了黄巢,率军投降唐朝,被唐僖宗封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赐名全忠。公元883年,封为宜武(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节度使,与李克用等联合***了黄巢起义,并被提升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

黄巢起义失败后,只剩千余人逃亡今邢台西部山区的大峡谷在今黄巢岩扎寨,伺机再次起义。黄巢、黄邺、黄揆等及他们的妻子后被其外甥林炎杀害。去报功路上路遇唐兵,杀了林炎,黄巢起义宣告最后失败。由此可见,黄巢据太行是有史事根据的。在英谈村安营扎寨是符合历史事实。这些传说又给英谈村又增添了丰富的文化与富有传奇的神秘色彩。

四、开元寺的故事和由来一千字

开元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是我国四大名刹之一。

传说:一千多年以前,有一位白发白胡子老人到大财主黄守恭家化缘,请他在他的桑园建一座庙。黄守恭想推辞,故意刁难老人说:“如果三天内我的桑树能开出白莲,我就捐地建庙”。不曾想,第二天,他的桑园果然开满了白莲。这个奇迹让他目瞪口呆,知道这是佛祖显灵,自己许下的诺言,不能反悔,遂捐地建成此庙。

正殿“大雄宝殿”,相传建大雄宝殿时有紫云飘绕盖地,故又称紫云大殿。又因整座大殿有86根大石柱,故也叫百柱殿。这些石柱有海棠花式柱、圆柱、方柱、楞梭柱(上下较细而中间略粗犹如织布的梭子)、蟠龙柱等,都是极为珍贵的建筑古迹。尤其是殿后廊檐间那对16角形辉绿岩石柱,雕刻着古代印度和锡兰流传的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图案24幅,是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繁荣发达,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大殿外檐下悬挂的巨匾上书“桑莲法界”四个魏碑风格的大字(那个“法”字的写法还真让人不认识),应证了“桑开白莲”的故事(如本文开头所述)。现在在百柱殿的后侧西边,还保留着据说开过白莲花的千年老桑树,被称之为“桑莲古迹”。围在墙内的老桑树看起来是三棵桑树却是三树同根,犹如三条蛟龙,向着北、东、南三个方向张牙舞爪般延伸开来,枝繁叶茂,生气勃勃。

大雄宝殿前有一个大石庭,是供古今官民朝拜的场所。这里香火极盛,尽管大殿内正在修缮而将佛像都蒙了起来,但许多善男信女们仍虔诚地进香跪拜。尤其因今天是观音娘娘生日,进香之人空前,香客络绎不绝,石庭上空烟香缭绕。石庭前面中间置立着一座2米多长2米多高精工细雕的豪华大香炉,八根盘龙柱支着大顶盖,就像宫殿的屋顶似的,四角站着四条小龙,脊上也雕着双龙护珠,香炉身上刻着“佛暦二五五一年”“大开元寺”等字样。石庭两边各有四棵大榕树,它们那***在地面盘根错节的根枝和阴翳蔽日的树冠,展示着它们悠远的树龄,据记载,最小的已有200多年,最老的则有800多年了。石庭两面排列着十余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小香炉、古经幢、小舍利塔等。香炉两侧,还有两座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厢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萨锤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

大殿后面的甘露戒坛,建在中轴线的第二台阶上。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重建的四重檐八角攒尖式结构。导游特别关照要观赏一下戒坛四周每根立柱斗拱和铺作间雕刻的24尊“飞天乐伎”,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它们都是建筑艺术的瑰宝。

戒坛后面是法堂,原建于元代,现存为民国时修建的水泥仿木结构的二层楼阁。楼下现为寺僧念经礼佛处,上层收藏各种版本经书。

开元寺最有名的是它的双塔,东为“镇国塔”,西为“仁寿塔”,它们都是五层六角形,有40多米高,挺拔秀美,据说是我国最高的一对石塔。塔每层的门龛两旁有武士、天王、金刚、罗汉等浮雕像。双塔历经风雨侵袭,仍屹然挺立,它是泉州古城的独特标志和象征,也是中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

邢台开元寺求什么灵验

求子。

根据百度百科资料显示,邢台开元寺大厅正中央,供奉着一尊观音菩萨像,送子观音最灵验。

大开元寺,原名开元寺,又称东大寺,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开元北路88号,始建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为我国历代名刹。郑重声明,回答内容仅供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邢台开元寺现在开放了吗

开放了。

邢台开元寺时隔三年,在2023年1月22日重新开放。

始建于隋唐时期的邢台开元寺,为我国古代北方名刹,唐、元两代皇家寺院,“古寺钟声”为古邢台八景之一。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