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沅陵旅游景点大全排名:
1.凤滩大坝
凤滩大坝位于湖南省沅陵县沅水支流酉水河上。枢纽工程属一等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航运、过木和养鱼等综合效益。大坝拥有举世无双的好环境,栖凤湖无限绿波,酉水、明溪清澈见底,借母溪、小溪、高望界三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浑然一体。
2.黑木崖
黑木崖位于沅陵县明溪口镇,从酉水边去借母溪自然保护区的必经之路,26公里沿溪铺展的***特地貌,古木葱葱的沟沟壑壑里隐藏着许多神奇。黑木崖是几个山冈的合称,海拔800米的山顶上,怪石林立,或高或低,奇形怪状,沟壑纵横,简直就是一个云中石林。
3.借母溪风景区
借母溪位于湖南省沅陵县借母溪乡,2008年1月14日被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张家界及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湖南九寨沟”。
4.胡家溪风景区
胡家溪是一脚踏五县的土家族古村落,面积15.75平方公里。2016年11月,古村落被国家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目录。村落内有不可复制的二十七座水碾房和可追溯两千年人类文明的历史。寿达千年的黄连树,被当地群众尊为“神树”、“龙树”。
5.白河谷旅游度假区
白河谷旅游度假区的酉水风情画廊,这里这里融合了北纬28度的自然奇观与文化奇观;这是五强溪国家级湿地公园;这是一条恒温雾漫的泉水河,也是土家人的母亲河,是“酒”的发源地,是长寿之河,是土司王朝与汉王朝的分界点。
6.圣人山风景区
圣人山,位于湖南省溆浦县深子湖镇,是沅陵和溆浦的分界岭,属雪峰山脉北支,南北走向,主峰天平峰海拔1355.3m,取与天平齐的意思。相传夏禹治水,登此山北望洞庭,而得名。
7.龙兴讲寺
龙兴讲寺位于沅陵古城西北隅,嵌虎溪山麓,俯沅、酉二水,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敕建,占地17000平方米,现存建筑12栋,建筑面积2366.9平方米。该寺座北朝南,殿阁轩榭,布局完整,脉络清晰,依山就势,采用纵向中轴线对称、院落天井组合的传统形式。
8.二酉山风景区
二酉山位于沅陵县城西北12公里酉水与酉溪交汇处,与二酉苗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乌宿集镇隔酉溪相望。二酉山,古秦人藏书处,乃大酉山与小酉山的合称。当地人以此为酉水、酉溪二水合流处故名。
9.齐眉界森林公园
沅陵齐眉界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沅陵县东北,是沅陵县三大林场之一,植被丰富,山高险峻,云雾缭绕。其沟谷密布,瀑布重多且落差大,是风光摄影、旅游探险理想之地。它就像一道屏障,障住了来自西北方向的寒风,让这地方有一种天然的温暖质朴。
10.湘西剿匪胜利纪念园
湘西剿匪胜利纪念园是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传播的基地。公园背倚巍巍熊首山,鸟瞰滔滔沅水。地势缓缓而上,视野开阔,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湖南省委宣传部批准修建的集文物保护、文化产业、旅游休闲和革命传统教育于一体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今天的游览从龙兴讲寺开始.简单地吃过早饭,我们一行便往龙兴讲寺而去,驶入滨江大道,眼前一片开阔.沅水从眼前流过,凤凰山在对面凝望,沅江大桥横跨两岸,凤鸣塔在桥头俯视.我们驻车片刻,拍下这些景色.
抵达龙兴讲寺,我们先在它周边观察了一阵:龙兴讲寺所在地是沅陵城的西北,滨沅水,古色古香的寺庙建筑沿山坡自底向上而建,这就是虎溪山,与距此不到1公里远的梧桐山默默相望.梧桐山原是历代名人雅士聚会吟唱的风景胜地,现在是纪念湘西剿匪的胜利公园,我在前面已经对胜利公园作过介绍.
沅陵城本处在五座古名山的山麓,有“一城压五山”之说.这五座山分别是:虎溪山、梧桐山、鹤鸣山、天宁山、飞霞山.历代以来,各山都一直分别有其用途:鹤鸣山为县学、府学所在地,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大学城”或“教育中心”;天宁山为比武练兵的校场所在地,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体育城”或“体育中心”;飞霞山为府县衙门所在地,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政治中心”.虎溪山和梧桐山自然就是“宗教中心”和“文化中心”.
沧海桑田,世事迁移,近代以来,特别是近50年来,除了社会面貌的变化,地理态势也由于沅陵城下游五强溪水库的建成而发生了巨变.沅陵旧城的大部已经没入了变得宽阔了的沅江,新城整体后移至虎溪山的后面去了.龙兴讲寺也从俯视沅陵城的芸芸众生变成了被沅陵城的芸芸众生俯视了.若当年的龙兴讲寺里居高临下教化众生的方丈们地下有知,情何以堪?另外,随着水位的抬升,虎溪山等山也都成了小土包.尽管如此,人们仍旧愿意用虎溪山、梧桐山等古名来称呼它们.
龙兴讲寺山门面南,正对沅水,其建筑布局大体上是依佛教寺庙规制,次序是:头山门、过殿、二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观音阁.沿着这条轴线,两边还有一些诸如旃檀阁之类的配殿.观音殿后面50米是一个牌坊,这是“虎溪书院”的入口,严格地说,这已经不是龙兴讲寺的内容了,只是地理位置上紧邻.
顺便说一下,虎溪书院的建设年代是明朝,比龙兴讲寺晚了三个朝代,比岳麓书院晚了两个朝代,虎溪书院在规模和学术影响上更是无法与岳麓书院相提并论,我在与龙兴讲寺的员工聊天时,当其得知我来自岳麓书院时,他们对我声称虎溪书院的历史比岳麓书院古老,我当即给予了驳斥.
从山门至虎溪书院一路沿虎溪山拾阶上坡,在一些地方,坡较陡.
可以烧香。
沅陵龙兴讲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位于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龙兴镇。据相关报道和观察,沅陵龙兴讲寺可以烧香,提供供奉佛前的服务。在寺庙内,一般都设有供奉佛像的殿堂,通常可以为信众提供烧香等供香类服务。
烧香的过程中,要注意文明礼仪、合理用火,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火灾等安全事故。同时,也要尊重其他信众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避免造成不和谐的场面和冲突发生。
龙兴讲寺属于怀化宗教旅游的著名景点。
龙兴讲寺在沅陵县城西北角的虎溪山麓,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距今已1370多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学院。
在古代,设立讲堂讲习学问,每所讲堂,均有堂舍树间,相当于现在学校的教室。《后汉书.明帝纪》载:"幸孔子宅,祠仲尼及七十二弟子,亲御讲堂,命皇太子诸王说经."后来佛家传经说法的处所也称讲堂.北魏杨炫之《洛阳枷蓝纪.建中寺》载:“以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
寺中讲堂,主要由僧侣向佛学弟子或善男信女讲解佛学经典。沅陵龙兴讲寺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即位称帝第二年下旨修建的专门用于传授佛学的寺院。讲寺之所以用龙兴为名,是比喻帝王之业的兴起。《尚书序》载:“汉室龙兴,开设学校,九五飞龙在天,犹圣人在天子之位,故谓之龙兴也。”
由此可见,唐太宗敕建江南讲寺并赐名龙兴,是有其深刻政治含义的,是希望籍此通过佛法传播,感化“判服无常”的西南群蛮,实现教化一方,稳定一方,进而达到稳固朝廷对江南的统治,使国家更好的集中力量***边疆各民族和反唐势力,保障大唐帝业迅速兴起。不失为英明睿智之举。龙兴讲寺也因此为唐代建筑最早的佛学书院,后来直到玄宗开元六年(718年),才建立丽正书院,725年更名集贤书院,比龙兴讲寺要晚建90年。
以宋代著名的岳麓、白鹿、石鼓、应天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为例,它创建于宋开宝八年(973年),要比龙兴讲寺晚建345年。而在此之前,世界上还没有发现建筑年代明显早于岳麓书院的学院。
大学者王守仁自龙场谪归经过沅陵,特地接受辰州学子之邀,在寺内讲授《致良知》一个月,并在寺内留下提壁诗一首:“杖藜一过虎溪头,何处僧房问慧休。云起峰间沉阁影,林疏地低见江流。烟花日暖犹含雨,鸥鹭春闲自满州。好景同游不同赏,诗篇还为故人留。”1937年10月,讲寺主持妙空长老约南岳名师到寺中讲经,轰动沅陵。此次讲经后,成立了沅陵佛教会、沅陵佛教居士林、沅陵佛教四众教义研究所和沅陵佛教阳明小学等四个组织。而王阳明讲学的地方,后由其学生筑虎溪精舍,后又改为虎溪书院。
龙兴讲寺由头山门、过殿、二山门、大殿、后殿、东西配殿、檀阁、弥陀殿、观音阁等构成,大雄宝殿是其主要建筑物。该殿虽经明、清多次修葺,但其主体木构架、柱、梁、枋等,经碳14测定,皆系唐代遗存。大殿正面高照一块大匾,上刻“眼前佛国”四字,为明礼部尚书董其昌的字迹。据传,这是董其昌往滇巡视路过沅陵时,患了眼疾,得寺内僧人施治,很快痊愈,于是就为讲寺写下了这块匾额相赠。董其昌不仅是朝廷高官,也是当时的书法大家,他的墨迹保留至今,令许多游人,特别是书法爱好者浏览忘返。
龙兴讲寺群体建筑装饰艺术极为丰富多彩,所有的木们窗棂格的花心裙板几横披,皆雕刻而成并加以彩绘,构图饱满,线条流畅,花样繁多,特别是大雄宝殿中的镂空石刻讲经莲花座,玲珑剔透,甚是精美,相传为明代所制,为国内罕见之物。
说来惭愧,孬张只见识过著名的白鹿书院和岳麓书院,却不晓得国内最早的佛学书院所在地,就在我造访的沅陵城西北角的虎溪山麓,它的名字叫“龙兴讲寺”。
于沅水江畔宽阔的观光平台观瞻,映入眼帘的龙兴讲寺,其建筑规模与气势,状若皇家殿堂。滨江观光平台乃新建,那修旧如旧、红墙金瓦飞檐耸成的2000多岁雄寺,耸成一爿惊叹。
走近山门,门楣镶嵌的“龙兴讲寺”之上,两厢与正中俱为金龙图案。它提醒入寺香客和求学者:这里是皇帝敇建之神圣寺庙,莫可轻浮造次。
《尚书序》云:“汉室龙兴,开设学校,九五飞龙在天,犹圣人在天子之位,故谓之龙兴也”。所谓讲寺,就是弘扬佛法,讲授文明之地。据了解:龙兴讲寺乃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第二年下旨修建,专于传授佛学之寺院。太宗敕建江南讲寺并赐名龙兴,是希冀佛法传播,感化“判服无常”之西南群蛮,实现教化一方,稳定一方,以"仁治"代替"武治"。
揣虔诚心入寺观瞻,进殿出殿,穿廊越阶,左顾右盼里感觉时光逆转,我等似返回故朝。这座庄严的龙兴讲寺,由头山门、过殿、二山门、大殿、后殿、东西配殿、檀阁、弥陀殿、观音阁等构成,是一个无钉无铆的木质结构群,共有14座建筑主体,乃唐代建筑风格。历朝多次重修,留有许多宋明遗迹。推算其寺龄,它比岳麓书院早348年,较南岳大庙早97年。
徜徉现存最古老的书院,孬张打探龙兴讲寺轶闻趣事,竟有些收获。据悉:唐代建寺后,历代达官显贵和文人墨客至此者甚多。其中,明代两位著名人物董其昌和王阳明与龙兴讲寺的故事,颇有情趣一一
董其昌,乃明崇祯礼部尚书,大书画家。他受命前往滇境巡视,路经沅陵时,突然患了眼疾,只得中途耽搁,于龙兴讲寺歇息调理。不曾想,寺内有高僧颇懂医理,董尚书很快痊愈,由是他写下“眼前佛国”匾额相赠,以致谢忱。
大学者王守仁(号阳明),早年曾被贬贵州龙场,后谪归经过沅陵,应辰州学子之邀,在龙兴讲寺讲授《致良知》一月。王阳明讲学处,由其学生筑虎溪精舍,后改为虎溪书院。
大先生离寺前,不于纸上留言,却在墙壁上题写了一首诗,诗云:
杖藜一过虎溪头,何处僧房问慧休。云起峰间沉阁影,林疏地低见江流。
烟花日暖犹含雨,鸥鹭春闲自满州。好景同游不同赏,诗篇还为故人留。
光阴荏苒,沅水长流。欣见龙兴讲寺修葺完好,真乃古辰州之幸,今沅陵之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