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黄冈遗爱湖,遗爱湖的由来是什么

黄冈遗爱湖,遗爱湖的由来是什么

  • 发布:2025-09-13 13:04:12
  • 2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遗爱湖的由来是什么

遗爱湖的由来是在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四年多时间,在这里写下了七百多篇诗词文赋和大量书法作品,给黄州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

在这些作品中有一篇《遗爱亭记》,赞颂时任太守徐君猷“去而人思之,此之为遗爱”,是一位将大爱遗留黄州、百姓爱戴的好官。遗爱湖因此而得名。

遗爱湖景区简介。

湖北黄冈遗爱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湖北省黄冈市区,总面积463.9公顷,其中水域面积378.22公顷,以市区内的东湖、西湖和菱角湖为主体,是长江中下游沿江平原湖区典型湖泊湿地。湿地公园划分为保育区、合理利用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和管理服务区五个功能区。

2014年3月,遗爱湖被评为“十大湖北最美湖泊”之一;2016年8月16日,通过国家林业局2016年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湖北黄冈:遗爱湖畅想曲

遗爱湖十二景详细介绍

遗爱湖公园位于黄冈市区中心,取苏东坡作《遗爱亭记》中“遗爱”之意而命名。公园占地面积5.03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94平方公里,环湖岸线29公里,是一座集生态环保、文化传承、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式公园。

公园规划建设十二大景区,分别为遗爱清风、临皋春晓、东坡问稼、一蓑烟雨、琴岛望月、红梅傲雪、江柳摇村、幽兰芳径、水韵荷香、大洲竹影、霜叶松风、平湖归雁。十二景命名集苏东坡诗、词、赋之佳句,采遗爱湖形、景、物之灵气,蕴含春夏秋冬之美、风花雪月之妙、松竹梅兰之韵。漫步其中,美不胜收。

遗爱湖公园凭借一湖春水、十里风光,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湖北省十大最美湖泊,向世人展示着黄州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黄冈遗爱湖面积是多少

5400亩。根据查询黄冈遗爱湖相关信息显示,黄冈遗爱湖面积是5400亩。黄州是一个多情的古城。城中有一个美丽的湖泊,湖的名字叫做遗爱湖。一片蓝蓝的湖水,湖畔种植的大多是扶岸的垂柳,湖面波光粼粼,一如丝绸般飘逸,褶皱处也满含诗情,流线里更不乏温柔。

黄冈遗爱湖名字的由来

孙志鹏《东坡遗爱满黄州》“苏轼与遗爱亭”中大胆臆测:“遗爱湖因苏轼所作《遗爱亭记》而得名。由于当年的遗爱亭早已不见踪影,于是,后人便把东湖、西湖与菱角湖合称遗爱湖。”还有一位网名绛唇朱袖者离谱更远:“1300多年前,贬谪于此的伟大诗人苏东坡给湖畔的小亭题名‘遗爱亭’,故而这个美丽的湖泊便有了一个浪漫的名字——遗爱湖。”两个人的言辞不长,却犯了篡改历史的四点错误:一、说遗爱湖是遗爱亭的翻版,“后人”的“合称”,真是想象丰富。二、把东坡贬黄时间提前了300年。我说那时是唐代而不是宋代。三、东坡题名的竹间亭遗爱亭在湖畔。其实不在湖畔而在安国寺寺内。四、湖泊的“浪漫名字”“遗爱湖”是古已有之。事实上不是古已有之而是当代人饶学刚的命名作品。宋代东坡笔下的“遗爱”、“遗爱亭”、《遗爱亭记》,压根儿与湖,更与东湖、西湖和菱角湖等三湖没有关系,十分奇巧,当今有人将“遗爱湖”硬塞进苏东坡笔下,成为“浪漫的名字”。毋须辩解。当事人东坡的《遗爱亭记》中,你能找出与湖,与东湖、西湖和菱角湖等三湖有关的字影儿吗?——“每岁之春,与眉阳子瞻游于安国寺,饮酒于竹间亭,撷亭下之茶,烹而饮之。公既去郡,寺僧继连请名。子瞻名之曰‘遗爱’。”如若东坡游过所谓宋代黄州“遗爱湖”的话,肯定会写一篇更精彩的《黄州遗爱湖记》.若早点知道“遗爱湖”名的真正由来,也不至于闹出种种笑话。众所周知,20世纪90年代,为了加快黄州的建设与发展,黄冈地区行署领导班子决定,一面建立黄州科技经济开发区,一面将老城区东郊的东湖、西湖、菱角湖等大片区域开辟为城市休闲区。办事机构暂挂靠于东坡赤壁风景管理处,责成当时任东坡赤壁风景管理处处长何应奇先生,在社会上广泛宣传,征求意见,并请饶学刚为之命名。饶高兴极了,以为宣传东坡的时机到了,欣然命笔,很快定命名曰“遗爱湖风景区”(后改名为“遗爱湖公园”),并撰写了命此名的理由。原本“遗爱”与“湖”没有任何牵连,只因行署领导将老城区东郊的东湖、西湖、菱角湖等大片区域开辟为休闲区,饶在命名时正好将两者联姻,曰“遗爱湖”,真是天赐良缘,成为今日的公园名称了。遗爱湖整治指挥部景汉超先生在网上发表《解读“遗爱湖”》就是有力的佐证。他说:“取名为“遗爱湖”却只有十几年。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当时黄冈地区专署的领导班子为了加快黄州的发展,在建立黄州科技开发区的同时将老城区东郊的东、西湖、菱角湖等大片区域纳入城市开发规划,并由当时赤壁风景管理处统一就黄州的旅游发展一并开发。赤壁风景管理处负责人就该区域宣传,推广,需要在社会上征询名称,在诸多征询中最后选择由黄冈师范文学院(原黄冈师专中文系)一位从事苏轼文学研究的教授所题名称“遗爱湖”,报经当时行署专员确定。从此黄州就有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遗爱湖”了。”景先生未点名的赤壁风景管理处请饶学刚为“遗爱湖”命名的负责人就是何应奇先生;未点名的黄冈师范文学院搞苏东坡研究的、为“遗爱湖”命名的教授就是饶学刚。但许多的休憩者、读者、作者和研究者都未读过这篇文章。

命名“遗爱湖公园”时,虽然受到苏东坡《遗爱亭记》和“遗爱”诗词的启发,但纯粹只取用“遗爱”之义,不是针对哪个人的,而是专对黄州广大市民的:让世界美好点,人人都多留点爱。黄冈行署专员刘荣礼一看,连声赞叹,专员们讨论,一锤定音。历任黄冈市长都对“遗爱湖公园”命名有所钟爱。“遗爱”之名,意义深远,令人回味!黄州人,借东坡之灵,兴遗爱之风,行休憩之实,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2006年,黄冈市市长刘雪荣先生上任40天,微服私访,原因是他看了《苏东坡在黄州》,赞赏饶学刚命名“遗爱湖风景区”古为今用之创新思维。同年8月28日,市府成立了“黄冈市遗爱湖保护治理工程建设指挥部”,饶学刚应邀撰写“苏东坡贬居黄州大事年月表”、“遗爱湖公园结构布局方案”、苏东坡《遗爱亭记》译文等。刘市长看后回信说:“饶老师:来函及附件均已收到。很好,很满意。我们会认真研究并采纳。”

铁证如山。遗爱湖本是当代人饶学刚命名的作品,怎么成了古已有之的“浪漫”湖名?怎么成了遗爱亭的还魂,“后人”的“合称”?不管人们承认与否?饶学刚命名的“遗爱湖公园”,早已进入了黄州的历史,早已进入了互联网页,历代黄州只有一个饶学刚命名的遗爱湖公园。这意味着饶学刚享有着不可剥夺的知识产权。

关于遗爱湖的作文

遗爱湖

黄冈的遗爱湖是个家喻户晓的风景胜地。

来到遗爱湖的广场,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四块大理石雕塑。洁白的石头,生动的画面,雕刻得栩栩如生。这四块大理石,都记载着黄冈以前的重大事件,看着它,就好像在翻阅黄冈的历史一样。

穿过广场,苏东坡的雕像就引入你的眼帘。抬头一看,只见苏东坡迎着风儿,苦苦的沉思,看到他这个样子,我想:“苏东坡在想什么呢?是担心其他的忠臣被奸臣诬告,还是在想念家乡?或者在为三国中蜀国灭亡,未统一天下而感到惋惜?”我怀着种种的猜想去抚摸雕像,当手触到他时,手好像感受到了一点温暖,脸贴到他时,就好像听到了一阵阵叹息声。

绕过雕塑,攀上小山,就来到遗爱亭的前面。它修建在怪石垒积的山头,是公园最高处。走进遗爱亭,可以遮阴,站在二楼的楼道上,遗爱湖的景色大半尽收眼底,四周环绕着郁郁苍苍的树木,遗爱湖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波光粼粼,一缕缕阳光就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格外耀眼。

放眼望去环湖路像一条巨龙穿越在青山绿水中,湖中的小岛若隐若现。整个公园铺满了绿毯似的小草,一条条小路像一条条五线谱,人们像一个个流动的音符,有的在环湖柏油马路上散步;有的在大理石路上欣赏着美景;有的在湖边鹅卵石上享受天然的按摩;有的沿着怪石垒积的台阶路面向山上攀登;有的光着脚在沙滩上尽情地玩耍。而高大的银杏树,粗壮的油树,红叶枫树,香气四溢的桂花树,青翠的竹子,吐出新芽的古藤,结满了果子的桔子树,拖着长辫子的垂柳,古色古香的建筑,争奇斗艳的花草……是那么妖娆。

遗爱湖的景色多的是,希望你能带上你的慧眼去细细游赏。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