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爱晚亭:爱晚亭位于长沙岳麓山。从景区南门东方红广场出发,沿上坡小路步行约10分钟。参观完也可以从岳麓书院后面走过来。爱晚亭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现在游客看到的是一座建国后大修过的亭子。
萧铜像:萧出生于长沙岳麓山。1930年12月起任军区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陆军参谋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团政委。
云露宫:云露宫是岳麓山上的一座道观。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属道教二十三洞天。此时进士吴友友题写“犹足至云,是求心安之宫”四个字,与含蓄的“云路道观宫”合而为一,传为佳境。
湖南***沙市岳麓山的是爱晚亭。爱晚亭位于湖南***沙市岳麓山下清风峡中,始建于1792年,名字来源于杜牧的七言绝句《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
爱晚亭与陶然亭、湖心亭、醉翁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也是革命活动胜地,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亭形为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飞翘,自远处观之似凌空欲飞状。内为丹漆园柱,外檐四石柱为花岗岩,亭中彩绘藻井,蔚为壮观。
爱晚亭的建筑结构简介。
爱晚亭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积50平方米。亭边长6.23米,台基高0.4米,通高12米。爱晚亭内金柱圆木丹漆,由整条方形花岗石加工而成。亭顶重檐四披,攒尖宝顶,四翼角边远伸高翘,覆以绿色琉璃筒瓦。爱晚亭八柱支撑,分上下两层,亭角翘首相望。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蓬莱阁这中国四大名楼。其实中国的四大名亭也是非常有名的,它们分别是位于长沙的爱晚亭,位于北京的陶然亭,位于滁州的醉翁亭和位于杭州的湖心亭。古代文人雅士在这些亭台的歌咏抒怀赋予了它们独特的意蕴。
一、醉翁亭和陶然亭的简介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的,醉翁亭是安徽省的古迹之一,宋代的文学家欧阳修曾经以《醉翁亭记》这篇著作记录此亭。醉翁亭的外形非常具有江南亭台的特点,它紧靠着的是陡峭的山壁,屋檐凌空而出,小巧美丽。而位于北京的陶然亭,其实它的周围还有更多有名的古迹。例如龙树寺,黑龙潭,龙王亭,哪吒庙,祖园,风氏园,窑台,香冢,赛金花墓等等。这些古迹的产生年代不同,或早或晚,但都有过文人墨客在这些地方写作咏怀。
二、爱晚亭和湖心亭的简介爱晚亭的位置在岳麓书院后面的青枫峡上。爱晚亭的结构是八柱重檐式,亭子的顶部用绿色的琉璃瓦加以覆盖,内柱是红色的木柱,外柱是花岗石的方柱,还有天花彩绘的藻井,景色十分美丽。爱晚亭内还有一个横匾,在上面镌刻着毛泽东的手迹《沁园春长沙》。四大名亭的最后一亭则是位于西湖的湖心亭。在湖心亭向四周远眺,湖光山色皆撞进眼里。因此,湖心平眺也被列为西湖的十八景之一。
读了中学课文的我们可能对这些名楼和名亭十分好奇,因此不妨在假期闲暇之时背上行囊出发去看看这些名胜古迹,游览这些亭台楼阁的美丽景色,感受当时故人在这些地方吟咏时的思想和胸怀,进一步加深对那些传世佳作的理解。
四大名亭中位于湖南***沙市岳麓山的是爱晚亭。爱晚亭,位于湖南***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清风峡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
爱晚亭占地面积50平方米,边长6.23米,台基高0.4米,通高12米。内金柱圆木丹漆,外檐柱四根,由整条方形花岗石加工而成。亭顶重檐四披,攒尖宝顶,四翼角边远伸高翘,覆以绿色琉璃筒瓦。
爱晚亭其他情况简介。
亭形为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飞翘,远观似凌空欲飞状。爱晚亭亭子东向开阔,只有平地纵横十余丈。衔远涵近,紫翠菁葱,流泉不断,熏染陶然。亭前那方池塘,略有亩许,周边桃柳成行。放眼远眺,皆是枫林。亭前石柱上刻有程颂万所撰的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
岳麓山景点有:爱晚亭、响鼓岭、云麓宫、舍利塔、白鹤泉等。
1、爱晚亭
爱晚亭位于长沙岳麓山内,从风景区南大门的东方红广场,沿着上山的小路,步行约10分钟左右,就可以来到这里,也可以在游览了岳麓书院后,从书院的后面,沿着上山小路步行到达这里。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现今游客看到是建国后大修过的亭子。
2、响鼓岭
响鼓岭雅名叫步虚岭,是云麓宫后的一座山岭,据说登上此岭,跺脚会发出类似击鼓的声音,因此得名响鼓岭,响鼓岭上建有一个亭子,名响鼓亭,登山累了可在此稍事休息,同时这里也是俯瞰整个岳麓山西南风光角度较好的地方,极目远眺,可见水天相接、阡陌纵横,风景如画。
3、云麓宫
云麓宫是岳麓山上的一个道观,始建于明成华十四年(1478年),属道教二十三洞真虚福地,进士吴獬游此时为宫门题写“对云绝顶尤为麓,求道安心即是宫”一联,联内隐“云麓道宫”四字,传为佳作。
4、舍利塔
塔分三层,塔基正方形,花岗石砌成,高12米,塔基正方形,边长约二米,塔高十二米,四角和正面共有五幅浮雕,正面是佛像。塔旁竖一石碑,正面刻有“隋舍利塔”,背面刻有“共建菩提”,外面设石栏保护,这座塔在五代时被毁,1912年麓山寺的僧人找到遗址将塔重建。
5、白鹤泉
白鹤泉是麓山寺后一古泉,相传古时候曾有一对白鹤经常飞至此处而得名白鹤泉,泉水从石罅中溢出,源源不竭,冬夏不涸,清冽甘甜,清澈透明。用白鹤泉之水沏茶,蒸汽盘旋于干杯口,状如白鹤,栩栩如生,饮此泉水沁人心脾,可延年益寿,有“麓山第一芳润”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