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嵩山少林寺简介,河南嵩山少林寺简介的内容是什么

嵩山少林寺简介,河南嵩山少林寺简介的内容是什么

  • 发布:2025-10-27 12:34:51
  • 2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少林寺的简介

嵩山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地处中原腹地,交通发达,与都城洛阳隔山相望。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在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跋陀收有两位高徒,其一为慧光,律学巨匠;另一为僧稠,被誉为“葱岭以东,禅学之最。”永平元年(公元506年),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后来到少林寺,开辟译场,少林寺西台舍利塔后建翻经堂,由慧光助译,共同翻译印度世亲菩萨《十地经论》,历经三年完成。《十地经论》翻出后,慧光在少林寺弘扬师说,内容包括《四分律》。慧光弟子主要有法上、道凭、灵衍、道云、道晖、灵隐等。《四分》一宗之确立,实始于慧光。《四分》在少林寺内传承有序。少林早期律学,以《四分》为先,先导之以戒行、律学,然后学之以经论。少林弟子沿此双轨并进,成果累累。至初唐,根基已固,律宗开山,水到渠成。唐长安四年(公元704年),义净自印度取经回国,至少林寺结戒坛,尽源于少林寺悠久的律学传统。

隋文帝崇佛,于开皇年间(581—600年)诏赐少林寺土地一百顷。隋朝初年,由于皇帝的赏赐,少林寺从此成为拥有众多农田和庞大寺产的大寺院。隋朝末年(618年),朝廷失政,群雄蜂起,天下大乱,拥有庞大寺产的少林寺,成为山贼攻击的目标,“僧徒拒之,塔院被焚”。为了保护寺产,少林寺僧人组织起武装力量与山贼官兵作战,少林功夫作为少林寺的武装力量初步形成。唐武德二年(619年),隋将军王世充在洛阳称帝,号“郑国”。其侄王仁则占据少林寺属地柏縠坞,建辕州城。武德四年(621年),少林寺昙宗等十三位僧人,擒拿王仁则,夺取辕州城,归顺了秦王李世民。三天后,李世民派特使来少林寺宣慰,参战僧人皆受到封赏,昙宗还被封为大将军僧,并赐给少林寺柏縠坞田地四十顷。少林寺自此以武勇闻名于世。少林僧众习武蔚然成风,代代相传。

在唐代,少林寺为当时禅学重镇。唐弘道元年(683年),达摩禅派重要领袖法如禅师驻锡少林寺,六年后圆寂于少林寺。当时著名禅师如慧安、元珪、灵运、同光等,皆驻锡于少林寺。一代名僧玄奘法师(600—664年)曾先后两次上表,请求入少林寺修禅译经,却未获准。新罗国僧慧昭(774—850年)于元和五年(810年)入少林寺修禅多年,公元830年回国建玉泉寺,圆寂后谥号“真鉴国师”。随着达摩开创的禅宗教派兴盛并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派后,特别是进入宋朝(十世纪)以后,少林寺开始成为禅宗教派的朝圣地。为了纪念达摩,在少林寺后山达摩曾经坐禅传法的地方,修建初祖庵,并建立高大的“面壁之塔”。

蒙古族建立后的元朝,少林寺名僧辈出,是少林的第二个辉煌时期。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曹洞宗法脉回归祖庭,人才济济,高僧辈出,由此开启了少林寺一个最辉煌的时代,为该时期中国禅宗教派之轴心。元代中期,以邵元为代表的一批日本僧人到少林寺求法,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雪庭福裕禅师住持少林寺期间,还创立了寺院宗法门头制度,使少林寺僧人皆视少林寺为家,成为明朝(1368—1644年)少林功夫武术水平崛起和体系及门派形成的重要基础。

明王朝是在汉人反抗蒙古人的战争中建立的。所以,在冷兵器时代的明朝,民间习武风气盛行。这是少林功夫武术水平精进和体系、门派形成的大环境。明朝近三百年间,是少林功夫武术水平大发展时期。少林寺僧人至少有六次受朝廷征调,参与官方的战争活动,屡建功勋,多次受到朝廷的嘉奖,并在少林寺树碑立坊修殿。少林功夫也在实战中经受了检验,少林功夫威名远扬,也因此确立了少林功夫在全国武术界的权威地位。少林功夫对少林寺僧人参战地区(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云南等)和游方地区(河南伏牛山、四川峨眉山、云南鸡足山等)的武术起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少林功夫的武术技艺,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得到了同行及全社会的普遍认可。同时,少林功夫的理论得到了空前发展,著述之繁,现已无法统计。其中流传至今的有四部重要武术著作:明释洪转《梦绿堂枪法》、明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清吴殳《手臂录》和清张孔昭《拳经拳法》。

据明万历九年(1581年)王士性《嵩游记》,此时少林寺僧人达到“八百余僧”规模。按少林寺宗法门头制度,除了少林寺常住院执事僧以外,其他僧人都是分散在各个宗法门头内。佛教组织的基本原则是游方制度,核心内容开放,也就是僧人进出的自由权。但在少林寺宗法门头组织结构内部,僧人们师承关系又是相对单一和稳定的,他们要严格遵守宗法传承制度。除非特殊原因,僧人们不会频繁流动。少林寺宗法门头制度具有开放和稳定的双重性,对于少林功夫的发展和传承,尤其是少林功夫体系和门派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满清入关建立政权以后,受战乱影响,此时的少林寺僧人规模逐渐缩小。清朝廷对少林寺非常重视。雍正十三年(1735年),皇帝亲览寺院规划图,审定方案,重建了山门,并重修了千佛殿。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亲临少林寺,夜宿方丈室,并亲笔题诗立碑。少林寺僧人白天照常经课坐禅,夜间坚持在少林寺最隐蔽的后殿——千佛殿,习武不辍,以至大殿地面因长期练功发力形成陷坑,至今遗迹仍存。从清朝白衣殿壁画和文献记载,少林功夫在清朝以来,仍维持着很高的水平。

民国期间(1911—1949年),少林寺遭受了一场人为的重大火灾。一九二八年,军阀混战,殃及少林寺,大雄宝殿、藏经阁楼等重要建筑及典藏,皆被烧毁,损失惨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政府颁布新的宗教政策以来,随着国家的开放政策和全球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少林寺继承和发扬自己独特的优良传统,先后恢复禅堂,每年举行精进禅七。收集整理古籍善本,少林寺藏经阁已被国家列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并整理出版《中国佛教医药全书》、《中华武藏》等多部著作。广泛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少林文化已被世界越来越多的民族认同,成为连接世界人民友谊的纽带。在世界各地热爱中国文化的人们心目中,少林文化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

少林寺简介

1引言

少林寺中国的少林寺有多少?据北京出版的“少林寺”的细节统计,共有10个,这实在是七:登封,太原,蓟州,长安,和林,洛阳,泉州各一台;假3,分别在福州,山东和***,当然最有名的和“功夫冠天下”,或位于登封嵩山康熙皇帝,书籍和斑块少林寺。

登封少林寺在登封,河南地处西部少室山所在地,始建于二十年的北魏(公元496年)。寺庙建筑包括常住院及附近的塔林,祖先阉割,二祖寺,达摩洞。有“禅宗祖庭,是世界著名的寺庙”的美誉;佛教禅宗在中国,坐落在少室山河南登封市的西部。当

北部和南部的印度高僧达摩到中国人,好,冥想,吸引了孝文帝礼遇。太和二年(496),智利建立了佛寺上少室山,食物和衣服。庙少室山林中,故名少林。据佛教传说,达摩禅宗始祖四卷在中国,“华严经”教授学者,北渡后,在庙墙九年,慧传法。根据少林禅修学习不休息后,传到了国外。

北周建德三年(574)皇帝禁止佛教,寺庙被毁。大象年重建,改名为陟岵寺,赵辉元,香合规及其他120人居住的寺庙,名“菩萨僧”。隋朝大兴佛教,少林复杂法令的名字,感谢博古停靠肥沃百顷,成为一个主要的北寺。当唐秦王李世民消灭王世充割据势力,谁拥有僧侣援助,少林武僧然后一举成名。皇帝和武则天亦常驾临该寺,封赏优厚。唐会昌年间,武宗禁佛寺被毁一半,直至五代,寺庙渐渐颓废。宋代略有修葺。袁黄庆元(1312),始祖下令少林僧富宇,冯礼品住持为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统领嵩山所有寺院。临时外国高僧云集演武佛,和尚经常约2000人;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至少林,僧众散逃离。明代先后有八王寺庙僧人,多次诏令大修,寺院已发展规模;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皇帝还关心少林寺,或亲书匾额,或巡游庙宇。

1928年,军阀混战,军阀石友美火烧少林寺,天王殿,主体建筑和其他许多建筑,佛像,乐器被毁。有现有山门,客堂,达摩亭,白殿,藏殿及千佛殿等。内五十万毗卢佛明代壁画对罗汉。旁边的庙建于(791)的唐甄7塔林,有220剩余的高楼,还有初祖庵,二祖庵,唐法,以及附近的塔,用尖塔,五法华塔,袁缘塔公。唐以来碑碣石刻寺庙拥有许多如“皇帝赐给少林寺教碑”,“吴式枢碑”,“坛铭”,“少林寺碑”,“灵运禅塔碑文”,“禹公和尚碑”重要,“禅庵兴趣道行碑”和最近成立的“日本僧人宗道山碑”等。

新中国成立后,该寺已多次在最近几年,再加上维修,使千年古刹证明;既有建筑包括普通住院及附近的塔林,初祖庵,二王庙和少林寺祖传北和南部武术院达摩洞。

南少林寺遗址位于福建莆田县九莲山村,距市区约17公里,镇的南部西端。九莲塔山有林泉院,始建于南朝陈王朝(557年),直至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寺庙已经变得非常圣武风成为中国武术活动中心的东南沿海。相传,河南嵩山少林寺武僧帮助13秦始皇统一中国,皇帝赐“和尚”,并允许在全国各地建立10分钟寺庙。据测试,林泉鲤城九莲山学院之一,是少林寺提前十分钟创建的寺庙。因为大规模(占地约30000平方米),五峰鼎晟,中国南方的影响,所谓的南少林寺。

据历史考证,该寺被燃烧,在清初清。

1986年至1988年,在莆田县文物原有的调查,发现这个湮没数百年的寺院遗址,经过认真发掘,发现5刻有“僧”,“诸罗汉浴煎茶散”与北宋换句话说石槽。历史只包含少林顺序戏称为“和尚”字。因此,经文物总局,1990年12月,福建省的九莲山寺院考古队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大师皮革隹堤真觉塔,林泉院,天佑”和唐代石“长兴四年岁的二基米月”和南唐陶瓷鸱尾等珍贵的历史文物等字样。

1992年4月25日,南少林示范暨重建现场九莲山南少林寺莆田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1998年12月8日,九莲山南寺重建工程完成后,开始向海外开来。

2,少林

塔林景点:少林寺位于西医院约300米,由于塔如森林蔓延,它在塔林说。该塔是印度古音“塔婆”的简称,意为坟墓,具体是指在我们的坟墓僧人。塔一般置于骨地幔生未卜的精神。?

千佛:李雪婷北,明Kunlu苑,创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创明框三年(1630)和清乾隆四年(1775)曾进行重修,现为硬山式建筑。里面的神社,供奉Kunlu青铜的中间。神的阶段房子的东端,有明代南无阿弥陀佛一个用于根据佛法震惊了西墙的白色大理石雕刻。大厅东,西,北墙,绘有丰富多彩的壁画“五百罗汉朝Kunlu。”屏幕为横向云为后盾,五百罗汉的区别是上,中,下三层,画罗汉,有的降龙伏虎,有的持钵显式方法,一些谈话,一些朝圣的雕像。生动,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门:创建一个十年无考,当金,元时代,是门,增其旧制重建于1986年。

登封少林寺简介

少林寺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声誉显赫的禅宗祖庭,少林功夫的发祥地,位于登封市西12公里处的嵩山五乳峰下,是嵩山风景区的主要核心景区之一。

少林寺的历史久远,始建于北魏,印度名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授禅法。以后,寺院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声名大振。达摩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称为禅宗的祖庭。禅宗修行的禅法称为“壁观“,就是面对墙壁静坐。

由于长时间盘膝而坐,极易疲劳,僧人们就习武锻炼,以解除身体的困倦。因此传说少林拳是达摩创造的。少林寺在唐朝初年就扬名海内。

扩展资料:

少林寺寺内外碑铭繁多,其中元代碑铭不仅数量可观,且大都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它是研究元代宗教、政治、历史、书法艺术、中外交流的不可多得的实物文献。在少林寺甫道右侧“慈云堂”碑廊里,奇碑珍铭琳琅满目。

塔林北约一公里为初祖庵。它是河南省遗存文物中最古老的一座木结构建筑,是为纪念达摩面壁而修建的。殿的檐柱、内柱、墙下雕石以及神台周围都有浮雕。大殿神龛内供着达摩祖师像。

2013年5月,中国国务院将少林寺古建筑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登封少林寺

河南嵩山少林寺简介的内容是什么

河南嵩山少林寺(5A级景区名称)一般指少林寺(国家5A级景区)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中国功夫的发源地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常住院占地面积约57600平方米,现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门释永信。

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历史文化

少林功夫是中国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又因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之称。“少林”一词成为中国传统武术的象征。少林功夫包含少林七十二绝技、少林拳术、少林派棍术、少林派枪术、少林派刀术、少林派剑术。

历史资料记载嵩山少林寺在元代以前曾有五大宗派,元初有个叫福裕的少林寺和尚统一了五大宗派,创立了少林寺雪庭曹洞之宗,并撰写了子孙辈诀,此后历代少林寺和尚均照此取名。

嵩山少林寺

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是中国第一古刹,是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声誉显赫的禅宗祖庭,少林功夫的发祥地。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中岳)五乳峰下,由于其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一一跋陀,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为其建寺。     

    印度高僧一一达摩从印度航海到中国广州登陆,又到南京,又从南京"一苇渡江"到少林寺,看到少林寺风景秀丽,幽雅清静,到此修炼,并传授禅宗,弘扬佛法。后来,寺院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声名大振。达摩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以后代代相传,传慧可二祖;传僧璨三祖;传道信四祖;传泓忍五祖,传慧能六祖。因历代潜心研究,少林武功甲天下。下面依次看看少林的景观:

    远望山门,上方横悬康熙御题"少林寺"金字匾额。山门前有石狮一对,雄雌相对。山门的八个字东西两边对称,立有两座石坊,东石坊外横额:“祖源谛本”四字,内横额“跋陀开创”;西石坊内横额:“大乘胜地”,外横额:“嵩少禅林”。山门的整体结构配置高低相应,十分和谐。

    进入寺院,被一些参天大树吸引。这些古老的大树上全是些小洞。这些洞是被少林弟子练一指禅和二指禅留下的,可见他们的功夫真是高强。

    在山门和天王殿之间,有一条长长的甬道,道路两旁就是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这里共有20多通历代石碑,如“宗道臣归山纪念碑”、“息息禅师碑”等。在道路东侧有一长廊,廊内陈列有从唐代到清代的名碑100多通,有碑廊之称。

    进了天王殿、以供奉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而得名。该殿红墙绿瓦,斗拱彩绘,门内隔屏前左右各有一尊金刚塑像。

    大雄宝殿是寺院佛事活动的中心场所,与天王殿、藏经阁并称为三大佛殿。殿内供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的神像,殿堂正中悬挂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宝树芳莲”四个大字,屏墙后壁有观音塑像,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像。整个建筑结构合理,雄伟壮观,气宇轩昂。

    钟楼、鼓楼坐落在大雄宝殿的两侧,东面为钟楼,西面为鼓楼,两座楼均有四层,造型巧妙,巍峨雄伟。

    立雪亭是二祖慧可侍立在雪地里向达摩祖师断臂求法的地方。殿内神龛中现供奉达摩祖师的铜坐像。龛上悬挂的匾额“雪印心珠”四字为清乾隆皇帝御笔亲题,字体遒劲,气势豪迈。

    千佛殿位于立雪亭后面,又名毗卢殿,是寺内最后一进大殿。殿内的壁画非常有名,是少林寺壁画中的珍品。大殿背面及东、西两墙壁上都绘有彩色壁画,最著名的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罗汉毗卢图”,色彩艳丽、构图和谐,衣袂飘飘,展示了唐代壁画的极高水准。殿内正中还供有毗卢佛铜像和白玉释迦牟经甬道。

    神龛后面北壁及东、西两壁,绘“五百罗汉朝毗卢”大型壁画:壁画高七米五,长四十二米,面积约三百二十平方米。其规模之大,为全国同类壁画中所罕见。五百罗汉形貌奇特,分为35组,各表达一个故事。整个三层画面采用重彩平涂法,朱黑和谐,勾勒粗劲有力。线条简炼,笔法流畅。东壁是明代雕刻的阿弥陀佛玉石像。

    殿内地面上有48个排列成深20厘米的陷坑,据说是少林武僧练拳习武的脚坑遗址。清代朝廷禁止民间习武,少林武僧只好选择最隐蔽空旷的千佛殿习武。

   另外,少林寺东北角有座观音殿,殿里的壁画很珍贵,是拳谱,其中绘制了30组寺僧演练“六合拳”的场面。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在少林寺后山,有一深约5米,宽约3米的天然石洞,叫达摩洞。这个洞面向西南,洞口是以青石块砌成的拱门,洞内台上有石像三尊,中为达摩坐像,两侧为其弟子。

相传达摩到少林寺后,到此洞内坐禅,在面壁修炼九年的漫长岁月中,言传身教创造了少林武功流派。由于年深日久,身影投于洞内石上,竟留下了一个面壁姿态的形象,衣褶皱纹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

    最后,看看少林弟子武功表演。有拳、枪丶棍、棒,剑,刀,指功等表演,武功高强,博得观众阵阵掌声和喝彩声。有诗赞云:武术拳脚刀枪棍,武林高手出少林。威风八面神出没,飞脚使棍冲天云! 啊,河南少林寺,美誉四海扬!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