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南阳春秋时是吕、申两国地,后被楚文王所灭,先设宛邑,因地名宛而得名,楚悼王时期以今河南南阳为中心的南阳盆地设置宛郡,楚以此作为问鼎中原的基地。宛之名,即自此而始。我们知道,范蠡就是“宛郡三户(今河南淅川)人”。宛,反映了“盆地”的地貌特征,其义“四方高中央下”,符合南阳西、北、东三面环山,当中低平的盆地地貌特征。而“南阳”这个地名,最早并不在现今的南阳,而在今天的豫北焦作、修武一带,以太行以南,河水(黄河)以北而得名。《史记》:“三十三年(前270)……魏入南阳以和。”《集解》徐广曰:“河内修武,古曰南阳。杜预云在晋州山南河北,故曰南阳。秦破芒卯军,斩首十五万,魏入南阳以和。”这个“魏入南阳以和”的“南阳”就是太行、河水之间的魏国“南阳”。而今天的南阳始为“南阳”之名则是《史记》记载的:“三十五年(前272),佐韩、魏、楚伐燕。初置南阳郡。”《水经注》载:“(淯水)又南迳宛城东。其城,故申伯之都,楚文王灭申以为县也,秦昭襄王使白起为将,伐楚取郢,即以此地为南阳郡,改县曰宛。”那么,这个“南阳”地名的来源又是什么呢?《正义》云:今邓州也。前已属秦,秦置南阳郡,在汉水之北。《释名》云:在中国之南而居阳地,故以为名焉。张衡《南都赋》云:陪京之南,居汉之阳。《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二》载:“秦昭襄王取韩地,置南阳郡,以在中国之南而有阳地,故曰南阳。”以上记载,虽文字不尽相同,然表达含义基本一致。“中国之南”中的中国为“中原”或“国中”,“南山之南”中的南山即今伏牛山。我国古代有一条约定俗成的地名命名原则,即“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山南为阳,山北为阴”。南阳位于汉水之北,又居伏牛山之南,具有方位“阳”性的双重特征。所以,秦置的南阳郡是在战国楚宛郡的基础上沿袭而来的,而隆中位于不属南阳郡的汉水南岸
南阳,古称宛,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的南阳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大禹封国和夏都所在地,夏朝诞生地,华夏文明奠基之地。还是楚汉文化的发源地。南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素有“中原粮仓”之美称,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红薯、棉花等农作物,是国家重点农业综合开发区。南阳市的独山玉还享有“东方翡翠”之称,是中国四大名玉之。南阳还是全国闻名的玉雕、烙画、丝绸、刺绣之乡,南阳玉在全国四大名玉中夺魁,烙画为“世界艺林一绝”,柞茧丝绸畅销美、欧、日本、宛绣淡雅华贵。
南阳,是一个小城市,说他小,更多的局限于他麻雀虽小,五脏俱全。300万城区常住人口、秦岭淮河沿线,气候四季分明。春有百花,夏有晴雨,秋有落叶,冬有冰雪。衣食行都是标准的三线城市中低水平。唯独住是二线水准。没办法谁让这个城市太适合养老宜生了。满城的绿,总是在每个季节给你不一样的新感觉。
南阳是张仲景和张衡,诸葛亮,范蠡的家乡
南阳古称宛,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
南阳自古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有“南都帝乡”之称。在历史上,南阳孕育了无数的文化名人,为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悠悠5000年中华文明,造就了16位“圣人”,而河南省南阳市,就占了四位。
他们分别是: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山区、丘陵、平原约各占1/3,其总面积2.6509万平方公里。
南阳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8ˋ-113°49ˋ,北纬32°17ˋ-33°48ˋ之间。
南阳属于河南省。
南阳为豫陕鄂区域性中心城市、河南省域次中心城市。豫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金融和商贸中心,城市规模位居河南第三。先后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月季之乡、首批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中国十大最具创新力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称号。2015年南阳入选中国新兴城市投资吸引力排行榜20强。2017年6月南阳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2018年10月,获得“2018年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
扩展资料
1、南阳水文:
南阳市分水系三大流域: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属于汉水流域(长江流域),东南部的桐柏县是淮河发源地,分属淮河流域,南召县北部有一小块地方属于黄河流域。河流分属长江、淮河两大系,长度在一百公里以上的河流有十条。南阳市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灌河、湍河。丹江口水库主要分布于南阳淅川,是亚洲最大人工淡水湖。山脉:南阳西北部有伏牛山脉,东南部有桐柏山脉。南阳市区内有九座孤山,分别是丰山、隐山、蒲山、独山、羊磨山、紫山、遮山、塔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