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苗族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后汉书》中就有五溪。五溪:今湘西及贵州、四川、湖北交界处,因此地有五条溪流而得名。苗族有“好五色衣裳”的记载;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著名诗句。苗族妇女的服装有百多种样式,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较有代表性的是传统“盛装”,仅插在发髻上的头饰就有几十种。
二、苗族婚嫁
一般在结婚前一个月,长则半年,就开始哭嫁。对长辈要一个一个地器,然后再送礼物,现在改变了许多。男女结婚时,女方和来人到男方家吃三天三晚酒,这三天新娘只能同伴娘睡,不能与新郎同床。三天后,新娘与伴娘一起回娘家生活,二年、三年、五年不等。男方有农事需人帮忙,接女方在男方家同住。待女方怀孕后,才能接新娘到男方家长住期共同生活。
三、苗族丧葬
老人落气时,要抬到中堂里,坐在正中,备有斗(容器)、凉筛,坐在斗上脚踏凉筛落气。洗尸,由长教子井里担水,参入桃叶、菖莆叶煮成温水给洗尸,洗过的水(倒入便桶),让其后代每个尝三点,表示吃字不愁,叫"衣饭水",在***者身上围白线,一岁一根,平时掉的牙齿要保存着,殓时放入棺材内,***后头发禁烧。进棺材时,口含银,手捏茶叶米还要到飞山庙点亮。
四、苗族节日
除了汉族的节日外,苗族还有以下节日。
1、三月初三青年男女对歌恋爱。
2、四月初八吃乌饭,纪念杨再思,也有传说是纪念要一妹乌饭用树叶煮成,要提前将姑娘接回娘家一起吃乌饭;近处的可以不回娘家,但要给她们送去。此俗仅限于杨姓。
3、六月初六敬土地神,到田坎上挂纸、烧香。一般都将家谱晒一次。
4、十月初二过"小年",要杀老鼠吃。
五、苗族艺术
1、苗族的蜡染
2、苗族刺绣
3、贵州苗族锡绣
4、黔东南苗族民间剪纸
5、精美苗画
扩展资料:
岜沙苗寨的古老风俗:镰刀剃头神奇树葬
岜沙苗寨,位于贵州黔东南州,距从江县城7.5公里,被称作“最后一个持枪部落”。岜沙人至今仍保持着古老神秘的生产生活方式,堪称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岜沙的镰刀剃头、奇特壮观的***、放铁炮迎宾仪式、神奇的树葬习俗,以及对树木等的多元崇拜、“人树合一”的神秘文化让人感叹。
特别是由于他们崇拜树木并以树为神,绝不乱砍一棵树,因而村寨四周古树参天。微电影《树图腾》就是以岜沙苗寨为场景,在呈现了黔东南传统村落神奇独特的风俗与自然和谐生态的同时,反映出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苗族的习俗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苗族艺术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岜沙苗寨的古老风俗:镰刀剃头神奇树葬
镰刀剃头
镰刀剃头完成
被誉为苗族文化“活化石”和“博物馆”的岜沙苗寨是贵州省政府重点保护民族村寨,民居、头饰与其他村寨迥然不同,独具特色,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并存,现在仍然保持着奇特的镰刀剃头习俗和古代发式。岜沙属于苗族黑苗的支系,是至今苗族最古老的一个支系。岜沙人是国家公安部唯一特批的可以拿枪的部落,他们那里的男人都是枪、刀不离身的。岜沙的男子是苗寨一道奇特的风景,常年身挎腰刀,肩扛***,因此被世人称为“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岜沙的男子均蓄留发髻,盘于头顶,四周头发从脖子至耳后全部剃光,这样的发型居然是割草的大镰刀在头皮上剃出来的。
春日里,出门踏青观赏美景最受人们青睐。但每年都如此,不就有些乏味了吗?最近偶然一个机会,得知了一个神奇的部落——岜沙苗寨。说起部落,会想起什么呢?富有民族特色的服饰?美味可口的食物?还是充满风土人情的活动?这个部落就神奇在它不仅具有一般部落的特质,而且还是中国第一个合法持枪的部落。
岜沙苗寨位于贵州省从江县城南6公里处月亮山麓茫然林海中的5个寨子里。从江县距岜沙苗寨五公里路程,可在县城租车前往。岜沙苗寨至今保留着佩带***(岜沙持枪获得公安机关特别批准)、镰刀剃头、祭拜古树等古老的生活习俗,因此许多游客都慕名前来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这里春秋风和日丽,夏凉冬暖,什么季节都适合来游玩,是个旅游的好去处。
如果春天去游玩便可以看到花草缤纷的景致,野花野草争相盛开,在高处默默地看着部落的一举一动。岜沙苗寨规模较大,已有上百户人家。由于地势和气候的原因,这里的房屋是传统的吊脚木楼,依山而建却错落有致。当地的田地类似于梯田,十分具有特色。
岜沙人崇拜太阳神,每年的农历11月9日是岜沙人的芦笙节。村寨中的所有村民都要穿上民族服装,统一发型到芦笙堂参加芦笙比赛。芦笙比赛,一个寨子一个队,男人吹芦笙,女人跳芦笙舞,场面欢快,令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岜沙人一起开心起来。除此之外,平时他们还会一起训练使用***,如果足够幸运,可以遇到这样的场景。
初次见到岜沙男人的发式时很是惊奇,听当地人讲解才明白岜沙男人将他们的发髻视为珍宝。发髻在岜沙苗语中称为“护棍”是男性装束中最重要的性别标志——将男性头部四周大部分的头发踢掉,仅留下中部盘发为鬏髻,并终生保持这种发式。如果在当地游玩时遇到会剃头发的当地人,便可以试一试这种奇特的发式,将镰刀剃头发的技巧一探究竟。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数十个少数民族的地域性差异造就了不同民族风俗和文化上的的多样性。在众多的少数民族中,与飞速发展的城市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有这样一个神秘的族群——苗寨人。他们生活在贵州黔东南大山深处的苗族寨子中,那里有着群山围绕、深林簇拥的隐蔽环境,鲜少的与外界社会联通造就了苗寨人自古以来以农耕和狩猎为主的生活形态,实现自给自足。
如此封闭的自然环境帮助苗寨人把千百年的民族文化极好的保存下来,完全不受现今社会发展的同化,位于贵州黔东南从江县的岜沙苗寨,就依然有着这样独特的民俗文化,至今岜沙苗寨里的男性们依然保存着腰间别***、用镰刀剃头等习俗。岜沙苗寨是我国唯一一个***手部落,被称为“苗族文化活化石”和“中国最后的***手部落”。
虽然现在狩猎已经被禁止,但是作为岜沙苗寨人祖代相传的***,却依然被男人们佩戴在腰间来延传递民族文化。身体强壮矫健、身姿利落、农活做的好的岜沙苗寨男人们就相当于拿了一首受岜沙苗寨女孩们青睐的好牌。当碰上倾心仰慕的男性,女孩们就会把自己亲手做的的彩带别在男人身后来表示爱慕,当然,别在腰后是因为腰侧早就被***和镰刀占满了空间。这样简单直接传递感情的习俗,让岜沙苗寨人淳朴且真实。
众所周知,我国对枪支的管理非常严格,是一个禁枪的国家,所有人都不可以私自使用***,违反的话会面临牢狱之灾。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也是得力于没有枪支这种杀伤力极强的武器,我们才有了如今安稳的生活,一旦乱用后果肯定不堪设想。但是你知道吗?在我国有这样一个地方,也是中国唯一一个允许携带枪支的地区,甚至连小孩子都有枪。
这个地方就是岜沙,提起芭莎大家是不是觉得耳熟,想到了时尚芭莎,但此岜沙非彼芭莎,不仅不时尚,反而恰恰相反,这里是原始的。岜沙位于贵州省从江县,是苗族的一个村寨,岜沙苗寨坐落在珠江水系的都柳江之畔,整个寨子只有500多户人家,一共不过两千多人,他们分别住在月亮山的五个小寨子里面。因为这里到处都都是浓郁的树林,所以隐蔽性也是非常的强,千百年来很少有外人进入。
这里的居民过着原始生活,人民生活水平很难提高,基本是靠打猎为生。如果没了枪,他们就无法生活。而且这里是山林,经常有凶猛的野兽出没,枪可以保护他们的安全。除了尊重当地特色民俗,也是为了发展当地经济,所以没有禁止他们携带***。可以说是中国最后一个持枪部落,也是唯一用镰刀剃头的地方。还被誉为苗族文化"活化石"。
那你是不是会疑惑这里是不是太危险了?其实不然,他们所携带的***都是自己制造的"***",并不是工业枪。而且,他们从小就开始接触***,学习射击,故而不用担心走火伤到他人的问题。除此之外,当地对枪支管理登记十分的严格,这里的居民都非常质朴,所以这么多年来也没有发生过任何治安事件。
这里有着一个非常奇怪的习俗,就是男孩子的头发不能随便剪的,要到成年以后才能修剪,最后留下头顶一小撮头发盘成发髻。此外,还有一种奇特的景观叫禾浪。因为芭沙人喜欢吃糯米,所以种了很多糯稻,稻谷成熟了之后要晾晒在架子上,一般四五米高,远远看去就像出海的船上的帆,特别的壮观。虽然这里的生活很苦,但是他们懂得苦中作乐,生活的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