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介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介是什么呢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介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介是什么呢

  • 发布:2025-10-06 13:54:23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国家博物馆700字简介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左侧,高大雄伟。

现在的国家博物馆集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于一身,里面非常庞大。我们主要参观《古代中国》展馆,这个展馆主要收藏了从石器时代到清朝的所有一个珍贵文物,文物按照时代顺序排列。

第一个展厅是石器时代,这个时候,人类文明还处于完全原始的状态,使用的东西大都是动物的骨头做的。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一种叫骨笛的乐器,把一根细长的骨头里面掏空,再在上面穿上几个洞,就成了乐器。在那个年代,这是了不起的智慧了。

第二个展厅是夏商周时代。这个时候,科技已经比过去稍微发达一点了,我看见一个形状十分奇怪,像刀一样,刀柄上有铜钱一样的东西,它叫刀币,过去用这东西当作钱币使用!一个四羊方尊,它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文物,它像一个花瓶一样,方方的,每一个角上都有一个羊头,表面雕刻上非常细致精美的花纹。后来我在电视上看到,这件文物的发现和珍藏有着非常曲折的历史,它在中国文物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三个展厅是唐朝。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编钟。它由大小不一的编钟挂在一根杆子上,每个编钟的表面都有一个个突出的半球状的东西,估计敲打不同的小球可以发也不同的声音。

第四个展厅是汉朝。最让我惊叹的就是金缕玉衣了。我们都知道“劝君莫惜金缕衣”这首诗,可没想到,原来真的有金缕衣。它是汉代刘修盛放尸体用的,古代以为用玉衣包裹着尸体,可以让尸体不腐烂。听说这件金缕衣要两百名玉匠花两年才能把它做好,共用玉片2498块,金丝1000多克,价值连城。这说明那时候的王孙贵族们过得是怎样一种挥金如土的奢侈生活,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

博物包里展出的文物数不胜数,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精美绝伦,让人目不睱接,留连忘返。

中国国家博物馆怎么样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相对称布局,是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原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是一座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集文物征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于一身,将系统收藏反映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历史的珍贵文物,并通过举办常设基本陈列和多种专题陈列,向国内外公众全面地展示与宣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进程与辉煌文化,介绍世界文明与优秀文化。通过高水平的历史学、考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研究,不断丰富和深化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国家博物馆还将成为首都中心区供公众进行高品位的文化享受的重要场所。

1、中国国家博物馆简介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2003年2月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

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前身为1912年7月9日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同日,更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1959年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前身为1950年3月成立的国立革命博物馆筹备处。

1960年正式命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1959年8月,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两馆大楼竣工,为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同年10月1日,在国庆十周年之际,开始对外开放。

中国国家博物馆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发展理念,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原则。坚持“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地位相称,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相称,与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相称,与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称”的建馆方向。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为建馆目标。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将会在保护国家文化遗产、展示祖国悠久历史、弘扬中华文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体现中华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为适应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将成为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学习历史和文化知识、接受文明熏陶、进行终身学习的文化阵地和课堂。

2007年3月至2010年底,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了改扩建工程,馆舍总建筑面积19.19万平方米,硬件设施和功能为世界一流。藏品数量为100余万件,展厅数量为49个,设有“古代中国”、“复兴之路”两个基本陈列,设有十余个各艺术门类的专题展览及国际交流展览。

与我国现有的博物馆相比较,国家博物馆还会带给观众不一样的变化,即能够得到非常高质量的,文化精神上的一种享受。在历史含量方面,文化底蕴方面也是如此。

在风格上,国家博物馆将保持庄严、宏伟的建筑风格,高度概括、浓缩我们的发展历程。展览手段上,将不局限于故有的陈列方式,而是综合运用多种现代化展示方法,如大视屏,大屏幕,超薄电视等多媒体手段,尽量为观众还原历史氛围并增加展览的动感。

中国国家博物馆历经近百年的历史沿革,积淀了丰厚的博物馆文化的基础,为20世纪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在国内外公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21世纪,国家博物馆在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诉求中,获得了长足发展的历史契机,改扩建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面积有19.19万平方米,将于2010年底竣工。

在这一世界最大的博物馆内,世界一流的硬件设施和功能设置,将为公众提供高品位的历史和艺术类的展览以及其他文化休闲服务。不仅荟萃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艺术,见证中华民族百年的复兴之路,而且还有全方位和系列性的反映和表现世界文明成果的高品质展览。

2、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作品

中国国家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东侧,这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历史博物馆,馆内丰富的收藏和陈列,展现了中华民族祖先开创至今的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诗。

该馆文物收藏极为丰富,陈列展出十分精彩,研究宣传力量也相当雄厚,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原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组建而成。

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03年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直属文化部。是一座以历史与艺术为主、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集文物征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于一身,将系统收藏反映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历史的珍贵文物。展出中国最顶级的文物,经常能在历史教科书中见到。

中国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以中国通史为主,通过举办有关历史、考古、文物等方面的多种专题陈列,以及临时展览、常设国际馆藏珍品(20张)

交流展览和捐赠品展览等不同形式的展览,向公众系统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秀的民族传统和当代主流文化精神,并全面地展示与宣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进程与辉煌文化,介绍世界文明与优秀文化。

通过高水平的历史学、考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研究,不断丰富和深化公众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国家博物馆还将成为首都中心区供公众进行高品位的文化享受的重要场所。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收藏本国古代、近代文物资料及研究历史科学和有关学术问题的机构,馆藏文物藏品62万件,并有一支专业的文物保护、修复队伍和国际一流的仪器设备。

国家博物馆的考古研究力量拥有水下考古、田野考古和航空遥感摄影考古的专门机构。馆属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是中国唯一的水下考古专业机构,具备一支专业的水下考古队伍和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所属“中国水下考古培训基地”2003年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

***发行刊物:《中国历史文物》(双月刊,ISSN1671-5357)。中国古代历史部分最早的藏品和展品是170万年前云元谋人的牙齿南元谋人的牙齿,最后一部分内容是辛亥革命新中国文物。

原始社会的陈列为远古居民(约170万年前-1万年前)、氏族社会(约1万年前-5000年前)和文明的曙光(约5000年前-4000年前)三部分。在远古居民部分可以看到中国已知年代最早的元谋人,稍晚的蓝田人、北京人、金牛山人,以及和我们同属于进步智人阶段的山顶洞人的形象。展柜中陈列着他们打制的石器、采集的树籽、狩猎的禽兽残骸。山顶洞人的骨针和用兽牙、贝壳制成的装饰品,表明人类已开始缝制衣物和有了审美意识。

距今1万年前后,人类开始磨制石器,并开始了制陶、纺织等手工业生产,氏族的分布也更加广泛。陈列中有8000年前的稻谷,7000年前的骨器、陶器,以及在陕西姜寨发现的6000年前的母系氏族村落(模型)。距今5000年前后,农耕技术有了较大提高,一个人的劳动除能满足自己的最低生活需要外,还能提供一定剩余产品,从而导致了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产生。

这时出现了专门的手工业生产,出现了文字的萌芽,文化艺术和宗教也都有显著发展。人们在陈列中可以看到石犁,最早的铜刀,漂亮的彩陶、玉琮、玉钺、玉龙等重要礼器。

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陈列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时期和夏—春秋时期的各族共五部分。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它的统治中心在今河南北部和山西南部。河南偃师出土的铜爵、陶杯等展品说明,夏代的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青铜器生产已经过一定的发展过程。

铜器发展的繁荣时期,能铸造许多造型复杂、纹饰精美的器物:展出的后母戊鼎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重的一件青铜器,重达832.84公斤;另外四羊尊等均代表了商代青铜铸造业的水平。

此外在陶瓷、漆器、纺织、玉雕等手工业方面也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如河南郑州出土的原始瓷尊、妇好墓出土的玉雕和牙雕等,其中记日蚀牛骨和刻干支表牛骨,既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宝贵资料,也使人们看到商代甲骨文已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西周是商代之后中国青铜时代的全盛时期,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并建立了严密的礼制与刑罚制度。礼制用以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刑罚用以控制和***平民、奴隶。陈列中的利簋、大盂鼎、虢季子白盘等均是这方面的典型物证。

<

更多关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怎么样?,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5d08611615731309.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国家博物馆的详细介绍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丰富、类型多样、精彩绝伦,拥有近6000件国家一级文物,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从红山文化雕琢精美的中华第一龙,殷商晚期形制雄伟的后母戊鼎,铸有武王征商铭文的利簋,到诙谐传神的东汉击鼓说唱陶俑,体现盛唐气象的三彩骆驼载乐俑,再到宋元明清精彩纷呈的瓷器书画、古籍善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绵延不断、薪火相传。

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的上下求索,《新青年》发出的时代呼唤,到中国***诞生的大事变,井冈山的星星之火,拯救民族危亡的连天烽火。

《开国大典》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万丈豪情,再到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生动反映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见证在这里逐一呈现。5000年的血脉绵延,170多年的不懈奋斗,建国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艰难探索。

十八大以来的砥砺奋进,我们在这里感受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勇前进的脉动和魂魄,传承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壮志,坚定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的根基和毅志,养成坚持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风范和气度。与此同时,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家的文化客厅,肩负着促进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职责,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展示中华文明魅力、传播世界文明成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窗口作用。

扩展资料: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丰富、类型多样、精彩绝伦,拥有近6000件国家一级文物,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从红山文化雕琢精美的中华第一龙,殷商晚期形制雄伟的后母戊鼎,铸有武王征商铭文的利簋,到诙谐传神的东汉击鼓说唱陶俑,体现盛唐气象的三彩骆驼载乐俑,再到宋元明清精彩纷呈的瓷器书画、古籍善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绵延不断、薪火相传。

参考资料: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致辞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建筑布局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总用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2.5米,地上5层,地下2层。

建筑由两轴两区构成。两轴为:由西门到东门的东西轴线和由南到北的南北轴线。

两区为:由中轴内中央大厅分隔的南北两个展区。西门面向天安门广场,与人民大会堂相对;北门面向长安街。南北艺术长廊长260米,高28米;顶部有368个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藻井,有着独特的装饰、采光、照明和通风等作用。

楼顶有近2万平方米的屋顶绿地,表现出了环保和节能的理念。

截止至2013年,有展厅数量48个,最大的2000平方米,最小的近800平方米。

另有近800个座位的剧场、近300个座位的学术报告厅(兼数码影院)、600平方米的演播室,以及2800平方米的图书馆。还有大面积对公众开放的休闲公共空间以及600个车位的地下停车场。

扩展资料:

简介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天安门广场东侧。

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藏品数量140余万件,展厅数量48个,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2012年观众接待量高达537万人次,2016年达到755万人次。

开放时间

近期实行免预约参观,自2019年1月1日起,开放时间为9:00-17:00(16:00停止入场,周一例行闭馆设备维修保障)。您可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通过国家博物馆北门西侧通道、西北口通道和南门新***路口进入西门小广场,从西门入馆参观。

参观完毕请从西门南北两侧通道至西门小广场中间离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介是什么呢

1、中国的国家博物馆,英文NationalMuseumofChina,简称国博,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国博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2、2013年末,中国国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藏品100余万件,展厅48个。

3、国博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2012年游客接待量达到537万人次,2013年达到745万人次。

4、2018年3月,国博取消纸质门票,观众持身份证即可直接进入参观。

5、2019年4月10日重装开馆。国博同时还宣布了4月11日将在国博举办的三场活动——“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的功能与使命”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英国大英博物馆卷》新书首发式。

6、2020年6月18日,国家博物馆预约服务系统显示,在观众预约参观之前,需要在预约界面的对话框中选择是否做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观众只有选择“是”,才可以进一步进行门票预约。

7、2021年6月22日,《无声诗里颂千秋——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主题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8、2021年6月,为配合周边地区活动,中国国家博物馆2021年6月25日至7月1日暂停对社会开放,7月2日恢复正常开放。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