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四平市有两个区三个县。
四平市辖梨树、双辽、伊通三个县(市),铁东、铁西两个区,截止到2020年末,人口181.4万人。全市辖区面积为1.03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1100平方公里。
四平历史传承悠久,具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在殷周时期即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是满族重要发祥地之一,解放战争时期因“四战四平”闻名中外,被誉为“东方马德里”,是全国红色旅游第26条精品线路的第1站。
四平生态环境优美,位于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生态宜居,全市森林覆盖率达19.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82%,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2平方米。
四平市的位置境域:
四平市位于北纬42°31'至44°09',东经123°17'至125°49'之间,是吉林省的“南大门”。位于东北中部、吉林省的西南部、东辽河下游,辽宁省与吉林省的交界处,地处吉东低山丘陵与辽河平原过渡地带,东依大黑山,西接辽河平原,北邻长春,南近沈阳,全市幅员1.03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1480平方公里。
截至202年1月,四平市共辖5个县级行政区,包括2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1个县、1个自治县,分别是铁西区、铁东区、双辽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
总人口216万人,其中市区人口68万人。全市辖区面积为1.03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1100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四平市属于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辖有1个民族自治县即伊通满族自治县;2个民族乡镇即四平市铁东区叶赫满族镇、双辽市那木斯蒙古族乡。少数民族人口25.36万人。共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等43个少数民族成分。
其中,满族22.12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87.22%,蒙古族1.58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6.23%,回族1.03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4.06%,朝鲜族0.48万,占少数民族人口1.89%。
人数较少的民族有畲族、仡佬族、赫哲族、拉祜族各3人,京族、东乡族、景颇族各2人,塔吉克族、塔塔尔族、裕固族、撒拉族各1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平市
参考资料:四平市人民政府官网-区划人口
吉林四平市属于吉林的地级市。
吉林省,简称“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长春。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与内蒙古、黑龙江相连,并与俄罗斯、朝鲜接壤,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
四平市地形地貌:
四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高度在100-500米之间。以京哈铁路为界,东部属长白山余脉的丘陵地区;西部为松辽平原的一部分,接壤科尔沁草原,地势稍有起伏;中部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平原约占总面积的79%,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境内主要河流为东辽河及其支流,边缘地区还有西辽河、伊通河、辉发河等。
四平是吉林省的城市,四平市位于北纬42°31'至44°09',东经123°17'至125°49'之间,是吉林省的“南大门”。
四平位于东北中部、吉林省的西南部、东辽河下游,辽宁省与吉林省的交界处,地处吉东低山丘陵与辽河平原过渡地带,东依大黑山,西接辽河平原,北邻长春,南近沈阳,全市幅员1.47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480平方公里。
四平市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郊区为低山丘陵地带,海拔230-448米。西北部郊区波状平原地带,海拔140-230米。
扩展资料:
四平市郊区的植被特点为长白山植物区系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东、东南部低山丘陵区的原始植被基本为阔叶林,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现有植被多为次生阔叶幼林或疏林、灌丛、杂草。
西、西北部平原区植被为草甸草原向旱生草原的过渡类型,主要有野生稗草、野生谷草,沼泽及低洼地多为柳灌丛杂以湿生草类。
野生植物资源大部分布在铁东区山门镇半山区。有野生药用植物、野生果食植物、野生林木植物、野生花草植物等数百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平
四平所属的省为吉林省。
四平市,是吉林省地级市,地处松辽平原中部腹地,辽、吉、蒙三省区交界处。四平是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东部通向长三角和京津冀必经之地,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
四平市属于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主要特点是***性明显,四季虽然分明,时段却不均匀,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漫长寒冷,降水稀少。四平市区4月20日至6月20日为春季,6月20日至8月20日为夏季,8月20日至10月10日为秋季,10月10日至次年4月20日为冬季。
扩展资料:
四平市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郊区为低山丘陵地带,海拔230-448米。西北部郊区波状平原地带,海拔140-230米。城区被北、东、南丘陵环绕,形成箕形盆地,“簸箕口”朝西。
城区地势有两个倾斜带为从东向西倾斜,以道东一马路为界向西渐低,坡度约3-7度。
另一倾斜走向是北南倾斜,道东一马路至八马路之间均北高南低,从北山南麓至中央东路轻度倾斜,中央东路以南倾斜度较大,南四纬路与北山下地势比较,约低15-25°。平原、山地、丘陵是四平市区地貌形态的主体,其次是面积较小的台地、砂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