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徐源泉。武汉新洲区首富是徐源泉。徐源泉任大冶源华煤矿公司理事长,在沙市修马路建公园,赞助修建仓埠与邻县相通之公路,成立汽车公司、轮船局、在家乡开办电灯厂、轧花厂、碾米厂、印刷厂、女子针织业社、药店,及其它店铺,让他成为武汉新洲区的首富。
从清东陵流出的宝物,现在都在什么地?
清东陵作为满清关后的第座陵寝,由顺治帝福临选址于河北唐马兰峪,清朝灭亡后,这共葬的皇帝和知名的皇后咱先盘点下,清孝陵的顺治皇帝,清景陵的康熙皇帝,清裕陵的乾隆皇帝,清定陵的咸丰皇帝,清惠陵的同治皇帝,以及顺治,康熙,乾隆的帝后陵寝,最知名的相信是咸丰的婆慈禧的定东陵了,以及孝庄皇太后的陵寝,其他还有些阿哥,格格的园寝。
在中国,盗墓文化流传已久,以至于形成了所谓的“官盗”和“民盗”。
官盗比如三国时期的董卓、曹操之流,也就是有着官方背景的盗墓贼;民盗则指的是民间普通人形成的盗墓贼。
清朝末年,百姓穷困潦倒,苦不堪言,四处起义动乱,外有强敌侵袭,1912年,清帝退位,皇陵后期由于经费不足,仅有几名守陵人看管。之后的十几年里,爆发军阀混战,这就给了一些土匪、军阀可趁之机。
祖籍河南的奉系军官马福田觊觎东陵地宫中数不清的陪葬品,打算效仿古代曹操麾下的“中郎将”,干挖人祖坟的缺德勾当。
当时,马福田的军队刚巧经过马兰峪。为了顺利盗墓,马福田还找来了一名“专业人士”——土匪王绍义。两人一拍即合,决定瓜分东陵各地宫中的财宝。
然而,马福田的部下嘴巴不严,这个消息没过多久便被孙殿英查知。听闻这一消息后,孙殿英对埋在地下的宝贝垂涎三尺,决定从中“截胡”。
于是,孙殿英立即派出一支人马,偷袭马福田部。经一场激战,孙殿英部击溃了马福田部,占领了整个马兰峪。
1928年7月8日,孙殿英在军部召开紧急会议,宣布挖皇陵也是革命,是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为革命做出贡献的“正义”之举。能把盗墓说得如此正义,无耻至极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此,一场震惊中外的盗墓事件拉开了序幕。孙殿英虽然胆大,但他也知道这种事动静越小越好,干得越快越好。于是将部队分成两路,一路奔向了慈禧定东陵,而另一路奔向了乾隆裕陵。
可是孙殿英有胆量,没有技术,忙活两天竟然连地宫的入口都没找到。心急火燎的孙殿英派人抓来几个守陵的卫兵严刑拷打,这才找到了地宫的人口。当时地宫入口处建有一道由多层花岗石构成的“金刚墙”这道墙由桐油糯米石灰浆粘固,内部还用钢铁加固,是专门对付盗墓者的机关。孙殿英的部下用铁锹挖,用石头砸都打不开,最后干脆用了十几箱***,硬生生地炸开了一个缺口。
孙殿英带着一群手下进入墓室,眼前一幕让这群穷人目瞪口呆。他们看到慈禧的主墓室中有一个由汉白玉石铺砌的石室,石室中央是一座汉白玉石台,在石台上面,停放着一具巨大的棺椁,不用问,那肯定是慈禧太后的梓宫了。两侧的两座石墩上,则放着记录慈禧谥号的香宝、香册,整个墓室到处都陈列着宝物。
本来孙殿英还警告部下,没自己的命令,不得随意拿取财宝。但是看到这些宝贝,这群人眼睛都红了,哪还管什么命令,短暂地愣了一会后,突然冲上去抢夺珍宝,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等宝物塞满了他们的口袋,有的珍宝太大无法搬运,他们就用刺刀撬,枪托砸,把他们的珠宝和金银抠下来带走。很快,慈禧的棺木成了众矢之的,一大群士兵扑上去打开棺椁,数百件珍宝出现在他们面前。在手电筒的照耀下,棺内珍宝现出五颜六色的霞光,盗贼们再也无法控制贪欲,再次疯抢起来,最后连慈禧身上的衣服都扒光了。
孙殿英带人抢了五天五夜,一共抢走了多少宝物呢?实际已经无法计算,不过我们可以从其它资料中估算这场疯狂盗墓的损失。由李莲英口述,侄子李成武编写的《爱月轩笔记》中对慈德陪葬物品和价值有所记:“慈禧的棺椁为名贵的金丝楠木,入棺前,先在棺底铺上一层金丝镶珠宝的锦褥,厚7寸,上面镶着大小珍珠12604粒,红蓝宝石85块,祖母绿2块,碧玺、白玉203块。在锦褥上,又盖上一条绣满荷花的丝褥,上边铺满五分重的圆味,共有2400粒。在这层了圆珠上面又铺绣佛串珠薄褥一层,褥上用二分珠1320粒。……慈禧身穿多层寿衣,仅金丝串珠丝绣礼服和外罩绣花串珠褂两件,就用了大珍珠420粒、中珠1000粒、一分小珠4500粒、宝石1135块。……慈禧头戴珠冠一项,冠上镶嵌着外国进贡的一颗鸡卵一样大小的珍球,价值约为2000万两白银,……慈禧身旁还有金,翠、玉、红宝石雕制的佛像各27尊,共108尊。……为了填补棺内的空隙,棺内另外撒了大约四升珠宝,即有八分大珠500粒、二分珠1000粒、三分珠200粒、红蓝宝石2200块,仅这一项就价值白银223万两。最后盖上一件网珠被,被上用了二分重的珠子6000粒……”保守估计,慈禧的陪葬品价值约为白银一亿两,实乃天文数字。
盗完慈禧的地宫,孙殿英接着又盗了乾隆裕陵,被盗宝物有乾隆所书用拓印条幅10块。另有金镶镯、红宝石、蓝宝石、碧玺、汉玉环、翡翠、红珊瑚龙头、花珊瑚豆、玛瑙双口鼻烟壶、白玉鼻烟壶等300余件。
溥仪得到消息痛哭流涕,发誓不报此仇誓不为人。社会各界也极其震惊,纷纷向民国政府施压,要求严办此事。
民间传说,孙殿英将盗掘得来的部分东陵宝藏贿赂给了上司徐源泉,徐源泉便将宝藏埋在了自家公馆的地下秘室中。文革期间,有人在武汉新洲徐公馆附近挖出了不少枪支军备,结果有关徐公馆藏有巨宝的说法不胫而走。
那么东陵的宝物是否真的藏在徐公馆呢?这个问题存在几种不同的看法。
徐源泉公馆座落于武汉新洲区仓埠镇南下街,据史料记载,1931年,时任国民党中央执委第六集团军陆军上将的徐源泉,耗资10万大洋在仓埠镇建成占地面积4230平方米的徐公馆,融中西建筑艺术风格为一体,极其富丽堂皇。据当地老百姓讲,徐公馆是徐源泉为母亲和妻室建造的,他并没有入住,公馆建成后徐派出1至2个连的兵力保护。
公馆外观雄浑壮丽,内里装饰美轮美奂,公馆的地下室有一个秘道,传说宝藏就埋在这条秘道里。
文革期间,曾有人在徐家公馆附近挖花坛,结果挖出了一条深可过人、内有积水的地道。由于地道中不断冒出腾腾的水汽,众人怀疑地道下可能有机关和毒气,就没敢下去。
后来,全国文物普查和文物补查时,许多专家组多次对徐公馆和徐源泉的亲属、街坊进行了仔细的寻访,结果并未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为搞清徐公馆的埋宝之谜,1994年,新洲文物管理所一位胡姓的人专程探访了徐公馆东厢房下的密室。他仔细地清扫了这间仅几个平方米大空无一物的密室,并细细敲打每一面墙砖,查看里面是否藏有机关。竟然让他发现,密室墙上没有糊上泥巴,有一面墙的砖还参差不齐,似乎墙是临时砌上去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他没有作进一步的调查。
后来,为了探明真相,此人又走访了当年徐公馆里的一名女佣。
据女佣回忆说,孙殿英盗东陵,徐源泉是司令,因此发了财,就用这笔钱修建了徐公馆,当时做房用的是武昌城墙上的砖。公馆建成后,国民党曾在徐公馆附近枪毙人,不少人怀疑被枪决的人都是修房的工匠。
而世代居住在新洲区仓埠街的林庚凡老人则提供了又一种说法。林庚凡,是徐源泉姐姐的养子。据他介绍,小的时候曾到过徐公馆玩耍,那时徐公馆富丽堂皇,地道里尽是值钱的宝贝。徐源泉喜欢骑高头大马,还有许多卫兵,徐源泉的妻子当时有一顶凤冠金光灿烂。徐公馆的大门原先朝北,徐源泉认为这寓意败北不吉利,改大门为西北方向。他认为,徐公馆的地下可能藏有清东陵财宝。
对于沸沸扬扬的藏宝之说,新洲区文物管理所所长则持另一种看法,他们认为东陵宝物藏于徐公馆没有任何证据,关于清东陵被盗的部分财宝藏于武汉的消息,来源只是民间的一些传言以及某些研究人员的推测。早在60年代,他就听到附近的老人传说徐公馆可能是埋宝的所在地。早些时候,文物部门曾对徐公馆进行过一次较大规模的维修工作,但未发现有传说中的藏宝地道。
对于徐公馆是否藏有宝物,徐公馆原主人徐源泉的儿子徐钧武也有自己的看法。徐钧武说,他从小所居住的徐公馆建于1931年,只是一幢普通的两层木质建筑。有一个普通的地下室,他的父亲自小离家并未和家人在此居住。抗战胜利后,徐源泉卸甲还乡,一直住在武汉市区。1948年他到广州开会,写信让徐钧武去,徐钧武去了才知道,父亲已决定不回武汉了。1949年,父亲飞往***时并未带多少行李。徐钧武推断,“如果说有什么东陵财宝的话,他肯定会要我带过去,或嘱咐我将财宝转移。而我们从未听说有东陵财宝的事,徐公馆藏宝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东陵的宝物没有藏在徐公馆,那么这批东西又会在哪里呢。会不会在孙殿英自己的手里呢?大量事实证明,尽管上交了两箱珠宝,做出一番公事公办毫无徇私的姿态,但接下来的事实却证明,孙殿英手中仍有大量的珠宝赃物。据孙殿英身边的参谋长文强回忆,孙殿英曾不无得意地对他说:“乾隆墓中陪葬的珠宝不少,最宝贵的是乾隆颈项上的一串朝珠,上面有108颗珠子,听说是代表十八罗汉的,都是无价之宝。其中最大的两颗朱红的,在天津与雨农(戴笠)见面时,送给他做了见面礼。还有一柄九龙宝剑,有九条金龙嵌在剑背上,还嵌有宝石,我托雨农代我赠给委员长(蒋介石)和何部长(何应钦)了……”孙殿英还说:“慈禧太后墓被崩开后,墓室不及乾隆墓大,但随葬的东西就多得记不清楚了。从头到脚一身穿挂都是宝石。翡翠西瓜托雨农代我赠宋子文院长,口里含的一颗夜明珠,分开是两块,合拢就是一个圆球,我把夜明珠托雨农代我赠给蒋夫人(宋美龄)。宋氏兄妹收到我的宝物,引起了孔祥熙部长夫妇的眼红。接到雨农***后,我选了两串朝靴上的宝石送去,才算了事……”
但是,不管那些被盗的珍宝或被用来行贿,或被变卖,或被毁坏,或被走私海外,至今均下落不明。1928年《中央日报》上的一则新闻,让我们从中或许可以窥见东陵珍宝的悲惨命运:天津海关一次查获古玩珍宝35箱,经查明,此物是北平吉贞宦古玩铺长张月岩托运出口运往法国的……当时这方面的报道还有很多。
由于绝大多数珍宝不知去向,经人们的口耳相传,它们都被笼上了神秘色彩。有人估计,1928年东陵被盗走了价值过亿的稀世珍宝。
1931年5月,国民党第十军军长徐源泉,决定在家乡仓埠兴办学校,并自任董事长。是年底,校舍落成,取名仓溪小学,坐落在仓子埠旧巡衙署。
1932年2月,仓溪小学正式招生授课。一学期后,由当时的黄冈县教育局立案,并报省教育厅备案,正式定名为培源小学。1934年3月,徐源泉又创办了培源中学,呈请国民政府教育部立案时,改名为正源中学,小学也更名为正源小学。
正源中学随着规模的扩大,学生慕名而来者颇多,除本县学生外,还有武汉、黄陂、红安、麻城等地的学生。万耀煌在《正源中学第三届同学录序》中说:“徐公,初设中学于黄冈仓子埠,而名之曰正源,其所收多乡里清寒之子。“当时从武汉来的一些学生,身穿西装,足登皮鞋,徐源泉见了,极不高兴,在一次训话中:“我这个学校只要穿草鞋的学生,不要穿皮鞋的学生,你们可要当心点!”
1936年,已当上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的徐源泉,还念念不忘办学。他一方面巩固正源中学,一方面积极筹办正源大学,希图使仓埠镇具有从小学到大学的一条龙教育园地仓埠的百姓闻言颇为高兴,予以积极支持。特别是曾姓族人,主动让地作正源大学的校址。徐源泉为了感谢曾姓族人,特制一块“嘉惠青年”的牌匾,赠给曾家祠堂。1937年日寇侵华,徐源泉已擢升为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即投入抗日战场,无暇顾及办学,正源大学一事搁浅,正源中学也在1938年停办了。抗日战争胜利后,正源中学复课,而正源大学终未能办成。
时代洪流浩浩荡荡,这是徐源泉始料不及的。正源中学开办不久,中共地下党组织便在学生中发展了一批***员,著名诗人曾卓就是在正源中学读书时入党的。在正源学生中,既有才思横溢的著名作家、诗人,也有红星闪耀的将军。徐源泉公馆坐落在仓埠南下街,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由国民党中央执委、第26集团军总司令徐源泉耗资十万大洋修建。公馆坐西朝东,面向井市,背靠武湖,楼台相间,亭池错落游廊四护,古木掩映。全部建筑面积约1170平方米,既有中国传统的民族风格,又具西方建筑特色。正楼上下两栋,进深36.8米,面积575平方米。门楼上镌有“震旦延辉”四字,系黎元洪总统的秘书张贞武手书(文化大革命中被铲平)。内造木楼,前后串通,楼内棱花隔扇,七夺天工;镂空人物、兽、鸟雕像,栩栩如生;西式房门,上呈半圆形;水泥门柱,饰浮雕花卉;地铺水磨石,红底五色花纹。厢房地铺木板。右房建地下室。楼外重檐叠构,角牙飞耸。檐上雕有如意斗拱,檐下饰有各种故事。正楼后面有牌楼、门房、卫兵室;左侧有花园、假山、六角亭;东南有正源中学、正源小学。花园里,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赏心悦目,美不胜收。解放后,徐源泉公馆为新洲县第二中学所用;正源中学、正源小学也改作新洲师范学校及其附属小学的校园。1984年、1988年,徐源泉公馆被新洲县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供海内外游客观光游览。
有徐永昌、徐庭瑶、徐源泉等。
1、徐永昌
徐永昌(1887年12月15日-1959年7月12日),字次宸,山西崞县人,民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原大战晋绥军的总指挥、抗战时期的军委会四巨头之一。
代表***于密苏里号军舰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嗣任陆军大学校长、国防部长,1959年病逝于***。
2、徐庭瑶
徐庭瑶(1892—1974),原名其瑶,字月祥,安徽省无为县开城镇先锋人。1892年10月9日生。早年在安徽芜湖皖江中学就读。
1912年毕业后,考入湖北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4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被编入第四连,与张治中、白崇禧、蔡廷锴等同期同科。
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3师团长、***第4师副师长、第1师师长、第4师师长、第十七军军长、第八军团总指挥、训练总监部交通辎重通信兵学校教育长、机械化学校教育长、新编第十一军军长。
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国防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装甲兵司令、东南军政副长官、光复***设计委员会委员、***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职。
3、徐源泉
徐源泉(1886—1960),出生于湖北黄冈仓埠镇,今属武汉新洲人。宣统二年(1910)毕业于南京陆军讲武堂。
1911年秋,闻武昌首义,率学生300余人参加阳夏保卫战,任战时司令部学生队队长。后任上海光复军参谋、骑兵团团长。
1945年日本投降后徐退出军界,回湖北从事实业,1949年,解放大军挺进华中,徐源泉退往***。
扩展资料:
人物事迹:
1、徐永昌
七七事变后,被任命为军令部部长,与军政部长何应钦、军训部长白崇禧、政治部长陈诚并称为军委会四大巨头。
他的日记详细记载了8年中他参与的全部重大活动,如娘子关的丢失责任,汪精卫投日对国家无损,对汪个人大损。22次会战的全过程皖南事变爆发时蒋的惊讶,对方先觉投敌的认知。
1945年9月2日代表中国,到东京湾上与美、英、苏等9国代表签字接受日本投降书。
2、徐庭瑶
1937年11月至1946年5月任军事委员会军官训练团教育委员会委员。1938年2月任军训部机械兵监,11月兼任新编第11军军长。1939年12月兼任第38集团军总司令,指挥了昆仑关战役,歼灭日军6000余人,后专任机械兵监之职。
1946年11月任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3月任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4月任陆军总司令部装甲兵司令,后去***。病故前任总统府战略顾问。
3、徐源泉
抗战时期,合肥失守,徐源泉率部退至霍山,8月16日,徐部退至湖北,由廖磊指挥,驻大别山南麓以侧面阻击沿长江北岸来犯之敌。
9月29日,日军以海陆空三军配合作战,攻陷田家镇要塞,10月24日,日军破黄陂,打开通往武汉市的最后一道屏障。徐所属二十六集团军在潜山王家牌楼一战伤亡惨重,徐遂率部往平汉铁路(京汉铁路)以西转移。
武汉保卫战已坚持五个月,经历了大小战役数十次,伤日军陆军五万,击沉舰支过百,毁日军飞机百余架,虽然最终仍然不能抵挡日军绝对的优势,但是也达到了消耗敌人、在一定时间内阻拦敌人前进的战略目的。1938年10月25日,国民革命军军委会下令放弃武汉。
武汉会战末期,李宗仁病愈归来重执第五战区军权。武汉沦陷之后,李宗仁检点武汉会战战况,准备“杀一儆百”,严肃军纪以利再战,于是没有后台老板的徐源泉便成了他整肃的第一个目标。
1939年,李宗仁以“违反军令”罪逮捕徐至西安关押,电请蒋介石将其撤职拿办。
徐被关押至1942年,经军法总监、湖北老乡何成浚代为在蒋介石面前求情,才得以释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永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庭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源泉
1928年7月2日,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由,秘密挖掘了清东陵慈禧墓和乾隆墓,盗窃了大批金银财宝,但这些财宝下落不明。民间有一种传说,孙殿英将盗掘得来的部分东陵宝藏贿赂给了上司徐源泉,徐源泉便将宝藏埋在了自家公馆的地下秘室中。徐源泉公馆坐落于武汉新洲区仓埠镇南下街,传说公馆的地下室有一个秘道,宝藏就埋在这条秘道里。为搞清徐公馆的埋宝之谜,1994年,现任新洲文物管理所副所长的胡金豪,专程探访了徐公馆东厢房下的密室。他仔细地清扫了这间仅几个平方米大、空无一物的密室,并细细敲打每一面墙砖,查看里面是否藏有机关。胡金豪发现,密室墙上没有糊上泥巴,有一面墙的砖还参差不齐,似乎墙是临时砌上去的。由于种种原因,他没有作进一步的调查。从新洲区文物所整理的史料中得知:徐源泉1949年逃到***,1960年在台北病故。徐源泉到底将清东陵的财宝藏于何处,还是他一直就带在身边?这一切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2002年2月中旬,西北某大学历史系两名教授来到新洲区,他们未与新洲区文物部门联系便直奔徐公馆,并走访了当地的多名老人,收集资料。教授临走时透露,徐源泉可能将财宝埋在徐公馆的地底下。徐公馆藏有宝藏的消息传开后,公馆原主人徐源泉的儿子,今年七十五岁的徐钧武回忆说,父亲徐源泉曾任国民党第六集团军总司令,而“东陵大盗”孙殿英为其麾下第12军军长。1928年,孙殿英秘密挖掘了清东陵慈禧和乾隆墓,盗窃了大批金银财宝。作为孙的顶头上司,徐源泉因此被怀疑受了贿赂。建于1931年的徐公馆只是一幢普通的两层木质建筑,有一个普通的地下室,自小离家的徐源泉和家人并未在此居住。抗战胜利后,徐源泉卸甲还乡,一直住在武汉市区。1948年他到广州开会,写信让徐钧武去,徐钧武去了才知道,徐源泉已决定不回武汉了。1949年,徐源泉飞往***时并未带多少行李。徐钧武推断,“如果说有甚么东陵财宝的话,他肯定会要我带过去,或嘱咐我将财宝转移。而我们从未听说有东陵财宝的事,徐公馆藏宝的可能性不大。”(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