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康克清?康克清简历

康克清?康克清简历

  • 发布:2025-09-11 17:25:30
  • 3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康克清是谁的夫人

康克清,朱德夫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领导人。

中国***第七至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届委员、第四届常务委员。

全国妇第一届至第五届常委,第三届副主席,第四、五届主席,第六届名誉主席。

著有《康克清回忆录》。

康克清简历

康克清(1912年9月17日-1992年4月22日),1912年9月17日(农历八月初七)出生在江西省万安县罗塘乡一贫苦农家,客家人。原名康桂秀,因生于八月而取名桂秀。朱德的最后一任妻子,无子女。

1931年加入中国***,1932年在江西瑞金任红军总司令部直辖的女子义勇队队长、直属队政治指导员。

1934年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侯补委员,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后曾任八路军总司令部直属队组织部长、政治处主任、党总支书记、晋东南妇女救国会主任等。

1978年2月至1992年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88年至1992年任中共政协全国委员会党组成员。

1992年4月22日12时04分,康克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逝世,终年81岁。

扩展资料

临终时刻:

新华社记者撰写的《康克清临终时刻》一文片段:

弥留之际,康克清对围在身边的子孙们断断续续地说:“这次,我可能拖不过去了……你们要好好地、太平地过日子……不要贪污,不要犯错误……”

这时,泪水盈满了她的眼眶。

1992年2月28日,81岁的康克清住进了医院,病因是感冒、发烧。可是,她坚持不住院,因为她心里惦记着许多工作:三八国际妇女节的庆祝活动;全国政协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全国政协七届五次会议;……

在医生的劝说下,她终于答应只住两天就出院,然而病魔无情,没料到这一住就再没能回来。

1992年4月22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儿童工作的开拓者康克清同志永远离开了人世。临终前,康克清同志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什么都不要!”这正如她的一生——坚定、质朴,而又善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康克清

朱德夫人康克清|红军女司令,活捉叛徒,保护毛泽东,被悬赏1千

康克清是朱德元帅的第4位夫人,康克清嫁给朱德的时候只有17岁。

但康克清是红军之中,真正指挥过战斗的女战士。

在中央苏区,康克清也是赫赫有名的红军女司令。

同时,康克清还是为数不多的,参加过长征的30名女红军之一。

1929年,朱德元帅第3位夫人伍若兰,不幸被捕,被敌人杀害。

朱德在视察女兵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叫康桂秀的女兵,康桂秀就是康克清。

当时,组织上看到朱德对伍若兰的牺牲,太过伤心。决定派一个康桂秀,前来照顾朱德的生活。

康桂秀是江西省万县人,他的父母都是当地渔民。

由于生活贫困,父母不忍心康桂秀在身边受苦,就把她寄养在,一个家境稍微好一点的亲戚家。

康桂秀15岁加入共青团,当地的农军缺少武器。

康桂秀就带领小姐妹们,将6个白军,骗到农军埋伏地点,夺了他们的武器。

之后,当地农军就用这种方法,一连缴获了40多支***。

1928年9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从湘南返回井冈山。途中,红四军政治部主任陈毅,来到康桂秀的家乡发动群众。

康桂秀通过红军张贴的标语,得知这是真正的红军。于是,康桂秀找到陈毅,要求跟着大部队一起走。

康桂秀和朱德结婚以后,康桂秀觉得自己的名字太过于女性化,与自己红军的身份不太相称,她就想给自己改名字。

有人建议改名康克勤,取自克勤克俭之意。但康桂秀觉得“勤”字笔画太多,就改为“清”字,意思为清清白白。

此后,康桂秀就变成了康克清,这个名字伴随着她直到逝世。

红军大学成立以后,康克清开始进入学校学习。在毕业以后,康克清有一段时间,还在红大任讲师。

后来,康克清被调到前方司令部任职。

1934年,康克清,在万县与赣州之间,视察党务。不料,与国民党军队相遇。

康克清率领300多名红军战士,与地方游击队,与敌人周旋,把敌人拖得疲惫不堪,晕头转向。最后,这支部队居然被康克清消灭。

事后,敌人才知道,他们的对手是一个女人,而且只有300多人的力量。

于是,敌人动用一个团的兵力,试图活捉康克清。并且夸下海口,“谁能捉到红军女司令康克清,赏银元1000,官升三级。”

康克清命令手下的人,准备几十个铁桶,在每一个铁桶里都放上一挂鞭炮。然后,将这些铁桶安置在山头的各个角落。

等敌人来围剿的时候,一齐点燃鞭炮。结果,漫山遍野出现了鞭炮的爆炸声。同时,红军战士杀喊声响彻震天。

这下把敌人搞懵了,还以为遇上了红军主力,吓得抱头鼠窜。战斗不到三小时,敌军的整个团全军覆没,包括团长都被康克清俘虏。

当敌人面对年轻的康克清时,感到很不服气,提出要和康克清比试比试。

于是,康克清就和他比枪法。

敌军团长瞄准两只山兔,在两枪放出之后,只击中一只。

而康克清一手一支枪,枪口冲天,只听“啪啪”两声,两只飞鸟落地。

这下,敌军团长心服口服。

长征期间,康克清担任红军总部特务队指导员,负责***领导贴身警卫员的行政管理工作。

可就在长征出发前夜,康克清发现,特务队前队长杨世坤,突然不见踪影。

杨世坤之前由于表现不好,还屡教不改,被免了职。现在正在特务队等待安排工作。

康克清考虑到,杨世坤熟悉首长的情况,又知道红军的重要行动。他在这个时候失踪,必定会对机关行动造成严重威胁。

于是,康克清立刻带着几个战士,来到杨世坤的住处。发现杨世坤带走了全部衣物,还带着两把***和不少***。

康克清立刻向中央保卫局负责人李克农汇报。李克农指示康克清立刻去捉拿杨世坤。

杨世坤在当地有个情妇,但她拒绝透露杨世坤的行踪,

康克清就威胁她,如果不说出杨世坤的下落,就带着她一起转移,让她一辈子也回不来。

这个女人只好说出杨世坤的藏身地点,就在山上的一个亭子里,由这个女人每天去给她送饭。

康克清和李克农带人包围了山头,但杨世坤的枪法不错,有几个战士受了伤。

康克清知道杨世坤携带的***数量有限,就用树枝顶着帽子,诱骗杨世坤放枪。

过了一会儿,没有了枪声。等到康克清带人冲上去一看,杨世坤已经饮弹自杀。

在渡过湘江以后,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等人,都开始患病,需要担架抬着走。康克清带领特务总队在身边保护。

这一天,部队正在行进,但是前面的山头有敌人埋伏,并且已经开始向红军发起进攻。

唐可清一边安排人手掩护毛泽东等人,一边命令特务队开始反击。

康克清的枪法很准,只要敌人一露头,康克清抬手,就能将敌人打翻。

由于,红军这边有康克清这样一个神枪手的存在,敌人也不敢贸然进攻。

两边就这样僵持着,终于等到大部队的回援,敌人才望风而逃。

这时,康克清又指挥特务队进行包抄,终于将这活的人消灭。

这时,毛泽东还笑着对王稼祥说,“我早就给你说,有我们的女司令在,那还有啥好担心的,你现在相信了吧。”

在翻越夹金山的时候,海拔达到4000多米,康克清高原反应很严重,几度要昏倒在地。

这时,有人找了一头骡子,让康克清抓着骡子的尾巴。

就这样,康克清把双手和骡子的尾巴绑在一起,才勉强翻过,积雪茫茫的夹金山。

下山以后,康克清发现,手上全是勒痕,而且手掌也张不开了。

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以后,由于张国焘的缘故,红军面临分裂危险。

红军经过整合重编,开始向陕甘宁边区进发。

张国涛就不想去陕甘宁边区,所以他就在路上磨磨蹭蹭。最后,张国焘直接要求,转头南下去攻打成都。

当时,朱德和刘伯承都在张国焘部。面对张国涛整天说,红一方面军的坏话,朱德一再忍让。

面对张国涛等人的排挤,污蔑、威逼,朱德都不动声色地一一化解。

张国涛很难从朱德这里打开缺口,就把主意打到康克清身上。

张国涛将康克清调去妇女委员会工作,康克清知道,这是要把她和朱德分开。

康克清心里感到很愤怒,就想独自北上,去找红军主力。但是,朱德对她耐心地开导,康克清才留了下来。

张国涛还在康克清身边,安了个女伴,名义上是照顾生活,实际上就是监视。

这人叫肖成英,但是肖成英跟康克清的接触越来越多,反而被康克清感染,后来走上反对张国焘的道路。

张国焘南下以后,遭到国民党重兵围堵,红四方面***数,从8万人锐减到4万。

在第2次翻越夹金山之时,康克清一连数日高烧不退,严重昏迷。

这是,张国涛的一个亲信,要将康克清留在当地的一个老百姓家中。名义上是照顾她休息养病,实际上是让她与朱德彻底分开。

就在此时,肖成英骑马去给朱德送信,这才把康克清从危难中挽救回来。

由于康克清病重不能行走,一路就用担架抬着。

在翻越夹金山的时候,担架用不上,就采用马拉雪橇的方式。让一头骡子拉着康克清,翻过夹金山。

翻过雪山之后,一度昏迷不醒的康克清,居然自愈了。

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会师以后,康克清进入延安军政大学和党校学习。

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总司令部直属队组织部长,政治处主任等职位。

1976年7月6日,朱德在北京逝世。

按照朱德生前遗愿,康克清将朱德历年积攒的20,306.16元***存款,交给组织,作为他最后一次党费。

康克清在建国以后,一直从事妇女儿童事业。

在1992年4月22日,康克清由于肾功能衰竭,与世长辞。

康克清留给后人的遗言是,“你们要好好的,太平的过日子,不要贪污,不要犯错误……”

康克清 的生平

康克清(1911~1992)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领导人。江西万安人。1992年4月22日卒于北京。1926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7年任乡妇女协会常任秘书。1931年加入中国***。1932年担任女子义勇队队长。1934年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同年参加长征,任直属队指导员。1936年任红四方面军党校总支书记。1937年后,历任八路军总司令部直属队组织股长、政治部主任、党总支书记,晋东南妇女救国会名誉主任,中共中央妇女委员会委员,解放区战时儿童保育会代主任。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全国妇联第一届至第五届常委、第三届副主席、第四届主席、第六届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中国福利会名誉主席,宋庆龄基金会主席,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会长。1979年主持了《婚姻法》的修改工作。她曾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席过国际保卫儿童会议和联合国妇女会议,代表***签署《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康克清是中国***第七至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至六届代表,第五届常务委员;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委员,第四届常务委员,第五、六、七届副主席。

康克清怎么去世的

因病去世。病因是感冒、发烧。可是,她坚持不住院,因为她心里惦记着许多工作。在医生的劝说下,她终于答应只住两天就出院,然而病魔无情,没料到这一住就再没能回来。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