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真正的黄帝陵在甘肃正宁
兰州晚报记者路远/文
华夏民族的始祖之一——轩辕黄帝,***后到底葬在了哪里?黄帝陵是在陕西黄陵县吗?陕西黄帝陵令众多海内外华夏儿女心神向往,纷纷前去谒拜,寻根问祖。这似乎证明黄帝陵就应该在陕西黄陵。
然而,陇东学院老教师张耀民经过15年潜心研究,证据凿凿,不仅《史记》对黄帝陵位于何处有明确记载,而且正宁县五顷塬乡的“黄帝冢”今天依然存在。于是,他著书论证:真正的黄帝陵不在陕西黄陵县,而是在甘肃正宁县五顷塬乡。
《史记》记载了黄帝葬处
《史记》云:“黄帝崩,葬桥山”。《史记集解》引皇览曰:“黄帝冢在上郡桥山”。《史记索隐》引《汉书.地理志》云:“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
张耀民在查阅历史史料中发现,这些记载其所指均为一地,即后世所谓的宁州桥山,也即今庆阳地区正宁县五顷塬乡。
那么,黄帝陵的所在地为什么会出现种种说法?又缘何移位至陕西黄陵县呢?张耀民认为,原因之一是一些史学家对地理变迁不清。查《二十五史》,在宋代之前,对黄帝冢所在地的记载,均是“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从《金史》开始,将桥山由原阳周县(即今庆阳地区正宁县)移入中部县(今陕西黄陵县)。明洪武三年,明太祖将中部县的“桥陵”一地,误认为是轩辕黄帝“桥陵”之后,《明史》则将桥山、黄帝冢一并记入中部县城北。
如此看来,宋代以前的记载说黄帝冢在宁州桥山,均无异议。只是在明清时期,特别是明代,将桥山、阳周县、黄帝冢“搬来移去”,弄得真假难分,是非难辩,不能不说是个历史性的闹剧。
“黄帝冢”遗迹在正宁县
原《正宁县志》云:黄帝陵在县东南湫头镇东北西头村之桥山,当谷一峰耸起,草木葱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镌字曰:“黄帝葬衣冠处”。此黄帝冢,正是汉武帝所祭的黄帝冢。
黄帝冢今天依然高高耸立在正宁县五顷塬乡的黄土塬上,虽经几千年的水土流失,但仍很壮观。除冢东面塌入谷地外,原冢基本保存完好。冢高10-60米,西半部现修水平梯田18阶,每阶高1-3米,阶面宽1-2米不等,上面栽植可结果的核桃树近千棵。冢顶部原来呈长方“覆斗”形,现在为椭圆形,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30米,面积1500-1800平方米。
陇东学院政法系讲师陈亚峰自小在五顷塬长大,对黄帝冢很是熟悉。他告诉记者,黄帝冢的土层不是天然的土层,土层是夯筑而成的,而且层数清楚。他还说,这里的许多地名有“龙头子”、“龙嘴子”的叫法,它们的名称都跟轩辕黄帝有关,当地人把黄帝冢叫“疙瘩坟”、“仙人坟”等等。
现存于正宁县文化馆的“大宋宁州承天观之碑”的碑文中也提到了“轩丘”,即黄帝冢。总归一句话,“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的记载,终由其原冢遗址给我们作出了无可争辩的结论。
还黄帝陵本来历史面目
“陕西的黄帝陵没有任何历史证据,只不过是由当地一座轩辕庙得来的。”张耀民在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我们如何对待黄帝陵的陵址呢?张耀民认为,我们应该尊重历史,不可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开玩笑,不可数典忘祖,去随意篡改史实;对历史的记载,要毫不含糊的承认,不能有半点虚谎之词。黄帝陵的所在地,除“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的记载外,《史记》之前,再无一处有实际葬地的记载,我们只有老老实实地承认,才可能真正地避免中外人士对黄帝陵的生疑,以还黄帝陵本来面目。
几年前,一位陕西省旅游部门的负责人在看了子午岭的古黄帝冢后,感慨地说,陕西、甘肃都有黄帝陵庙,陕西是新建的,而甘肃则是山清水秀,还有高大而清幽的古黄帝冢。一古一今,各有特色,实乃旅游者的好去处,且两地相距不远,我们可两地合作,既可以引导游客看看有千年古柏的轩辕庙,走一走子午岭上的古代高速公路—秦直道,再看一下古黄帝冢的原貌,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中国西部三农网探寻甘肃正宁黄帝冢
黄帝陵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镇。
黄帝陵是轩辕黄帝的陵寝,是《史记》记载的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历史上最早举行黄帝祭祀始于秦灵公三年(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专祭黄帝”。
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之地,保存着汉代至今的各类文物。陵前的“黄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
文物保护
1992年4月4日清明节,黄帝陵工程整修奠基,8月25日动工建设。整修工程规划确定了以黄帝陵、轩辕庙为重点保护范围,总体结构包括庙前区、庙品、功德场及神道、陵区、县城和外围景观六个区域,形成祭祀谒陵完整的建筑休系。1992年—1998年完成一期工程,包括入口广场、印池、轩辕桥、桥北广场、龙尾道、轩辕庙门、龙御阁等22个项目。
2001年二期工程开工,包括祭祀大殿、祭祀广场、古柏防火、功德坛及大环境治理等项目。二期工程的主体工程祭祀大殿工程已经于2003年竣工,古柏防火工程已经于2005年完成。2006年01月13日,备受海内外关注的黄帝陵轩辕庙区标志性建筑—祭祀大殿工程正式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黄帝陵二期整修工程已基本结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黄帝陵
轩辕黄帝陵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镇。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是史记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号称天下第一陵,又称华夏第一陵,中华第一陵。
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历史上最早举行黄帝祭祀始于秦灵公三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专祭黄帝。自汉武帝元封元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之地,保存着汉代至今的各类文物。
桥山概况
桥山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约一千米处,是子午岭向东延伸的部分。子午岭南北而行,北为“子”,南为“午”,故称“子午岭”。桥山总面积566.7公顷,山体浑厚,气势雄伟,沮水三面环流。山上林木茂密,古柏覆盖面积为89.1公顷,计有古柏81600多株。
宋乐史所撰《太平寰宇记》载:“桥山,《山海经》云:‘蒲谷水源其山下,水流通,故谓桥山’。”清顾祖禹所撰《读史方舆纪要》载:“沮水至县北,穿山而过,因以桥名。”
沮河由西向东呈U形绕桥山而过,站在山上朝下看,东边有河,西边亦有河,就像水从山底穿过,故此山名桥山,黄帝陵因山而得名桥陵。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乔杉镇。黄帝陵就是史记中记载的轩辕黄帝的陵墓。它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北桥山。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历代皇帝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地方。历史上最早的黄帝祭祀是在秦灵公三年,秦灵公作为舞阳祭祀黄帝。自汉武帝元丰元年亲自率领18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乔杉就是历代举行民族节日的地方,自汉代以来保存了各种文物。陵墓前,黄帝种下了五千多年前的柏树,据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1961年3月,黄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为第一号古墓。黄帝陵的地理环境黄帝陵所在的乔杉,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以北约一公里处,是子午岭的东延。子午岭南北走向,北有子,南有午,故称子午岭。乔杉总面积566.7公顷,山势雄壮,曲水三面循环,山上树木茂密,占地89.1公顷,古柏81600多株。其中1000年以上的古柏有3万多株,是中国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柏群。何炬河从西向东呈U形环绕乔杉,站在山上往下看,东有一条河,西有一条河,就像水从山脚流过一样。因此,这座山被命名为乔杉,黄帝陵因山而得名桥陵。
黄帝陵坐落在陕西省延安南部的黄陵县,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墓的所在地。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炎帝陵又名天使馆、天子坟,位于湖南省炎陵县(原酃县)城西15公里的塘田乡鹿原坡,占地一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