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吴禄贞(吴禄贞的人物生平)

吴禄贞(吴禄贞的人物生平)

  • 发布:2025-10-17 08:54:20
  • 3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叛将枪击吴禄贞:革命党人吴禄贞被刺案

故事大全民间故事大全栏目整理和收集了一些民间流传的一些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我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叛将枪击吴禄贞:革命党人吴禄贞被刺案的民间故事,下面请跟随我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叛将枪击吴禄贞:革命党人吴禄贞被刺案吧。

突然,吴禄贞的卫队营营长马步周带领几个人闯进了司令部。"报告大人,听说统制升任山西巡抚,我们特来向大帅贺喜。"马步周说罢,躬身施礼,猛然拔出***,向吴禄贞射击。吴禄贞猝不及防,胸口已中数枪。

吴禄贞是潜入清军高层领导的革命党人,被清***派人暗杀。他忍痛拔刀迎战,想夺门逃走,不幸未及门边,就被刺客击倒,砍下了首级。张世膺、周维桢未及躲避,也被枪杀。

吴禄贞之***,使北方革命党人三路会攻北京的计划被迫取消,山西义军退回娘子关,清廷与袁世凯重新掌握了第六镇的领导权。北方革命遭到了严重的损失。

名震一时的杰出军事将领吴禄贞,字绶卿,湖北云梦县人,1880年3月6日生,自幼习武,18岁时入省武备学堂,次年为张之洞选派,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为中国留日第一期士官生。回国后于1902年调入清廷练兵处军学司训练科任马队监督。在日本期间,他接受了反清革命思想的影响。

1906年10月,抱着投身清军掌握军权、待机发起革命的大志而进京的吴禄贞主动要求去伊犁考察新军。在兰州,却因便服谒见陕甘总督升允,"辞气之间未能谦和逊顺",被升允扣留并奉旨撤职查办。经这次打击,吴禄贞进一步看清了清廷的腐败昏庸,革命意志更坚。

1907年7月,吴禄贞充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的军事参议,到了奉天(今沈阳)。当日本强立"间岛"名目欲侵占中国延吉属地时,吴奉命"密往确查",写就《延吉边务报告书》三册,据实驳斥了倭人谬论,维护了中国的***。两年后他升任延吉边务督办,陆军协都统。1910年12月23日,吴禄贞借资买了陆军第六镇统制之职,初步实现了他为革命掌握一方军权的计划。

北洋系精锐第六镇是袁世凯的嫡系,各级军官都对吴禄贞心怀二意。吴禄贞逼走了"烟瘾甚重,行同盗贼"的周符麟而任命同盟会会员、留日士官生张世膺为参谋长。陆军大臣荫昌由此也处处与吴禄贞为难。武昌起义后,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发动滦州兵变,威胁北京。因为吴禄贞与张曾是同学,惊慌失措的清廷急令吴禄贞赴滦州宣慰,吴趁机与张密商联络。1910年10月29日山西革命党人杀***巡抚陆钟琦,建立了以阎锡山为都督的革命军***。第六镇奉清廷调令进攻山西,吴禄贞急赶到石家庄,制止部下的进攻,并于11月4日亲赴娘子关与阎锡山密商组织"燕晋联军",联合第二十镇张绍曾,从石家庄、山西、滦州三路出兵会攻北京,一举推翻清***。其间,吴禄贞在石家庄不仅截留了清军运往汉口、用于***武昌革命党人的军火,并电请清廷停战,严惩火焚武汉的冯国璋,给清廷以巨大的威胁。

吴禄贞的革命活动自然不能为袁世凯所容忍,清廷军咨府第三厅厅长陈其彩与袁世凯的心腹周符麟先后到了石家庄第六镇军中活动。他们以200万元的重金买通了吴禄贞的卫队营营长马步周,让他作直接行刺吴禄贞的凶手。革命党人何遂发觉了周符麟拉拢马步周的阴谋活动,立即告知吴禄贞。吴却志大气豪,认为马步周是自己的心腹,靠得住。甚至传问马步周:"听说你要杀我?"马步周慌忙跪道:"统制待我甚厚,我天胆也不敢。"而山西义军提出抽一营人作他卫队的好意也被他拒绝了。粗疏与麻痹终于铸成了千古之恨,当7日凌晨吴禄贞召集中级以上军官开会并宣布即将进攻北京以行革命的决定后,马步周见关键时刻已到,便在主子的唆使下,待军官会议散后不久,就闯进镇司令部刺杀了吴禄贞等三人。

读完本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如果你对民间故事很感兴趣,欢迎收藏并订阅

革命

吴禄贞的人物生平

吴禄贞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有薄田10亩,父亲为私塾老师。少年时,吴禄贞就读于父亲在武昌的梦泽书屋,他擅长诗文,对西学充满兴趣,性格豪爽,少有大志,8岁时,曾写下对联:“一拳打倒亚细亚,两脚踢翻欧罗巴”。

1895年父吴利彬去世,其被迫到湖北织布局当童工。后因为女工抱不平,痛打工头而离开。1896年怀着为国雪耻的志愿,入湖北新军工程营当兵,后又考入湖北武备学堂。与孙武、傅慈祥等志同道合的爱国青年成为挚友。他的《投笔从戎争先赴》令张之洞十分赞赏有加,被大量油印,在新军军营和武备学堂内广为散发。

1898年,被张之洞推荐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陆军骑兵科深造,成为我国留日第一期士官生。在校结识了张绍曾、蓝天蔚,三人学习成绩突出,志趣不凡,后来被人们称为“士官三杰”。他看到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战败中国之后飞速发展,大为震惊,痛感非改革政治、倾覆清室,不能转弱为强。决心以革命排满为己任,走上革命道路。留日期间,吴禄贞除了刻苦学习军事知识,对于西方***思想也多有参研,并发起组织了留日学生的第一个爱国团体“励志会”。后吴禄贞在横滨拜访了孙中山,被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所吸引,加入兴中会。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孙中山决定在珠江、长江流域乘势起义,派吴禄贞、傅慈祥秘密回国,与唐才常共同谋划。吴禄贞和秦力山指挥的自立军前军为庚子年长江流域大举中唯一发难者。自立军起义失败后,吴禄贞重返日本。

1901年冬,吴禄贞从士官学校毕业,回到武昌后,被张之洞扣押。在审讯时,张之洞反被吴禄贞说服,委他以重任,任武昌武普通学堂教习、会办,一时轰动武汉。吴禄贞利用职务之便并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广泛撒播革命火种,秘密翻印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等革命书刊,散发到学堂、军队。创建了国内第一个秘密组织“花园山聚会”,倡导“秀才当兵”,使得一批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从军,大大加强了军队本身的文化程度。

1903年,吴禄贞应黄兴邀请,同李书城、耿觐光等人前往长沙与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在湖南发起组织华兴会,积极协助黄兴制订在长沙起义的计划,筹划湖南***。恰逢此时,清廷在北京设立练兵处编练新军,急需用人,吴禄贞被在日本士官学校的好友良弼举荐获准。黄兴劝他“投身中央,伺隙而动”,吴遂北上就职。1904年5月奉调入京,任练兵处军学司训练科马队监督。在京期间,仍与湖北志士暗中联系。刘静庵被捕后,他曾竭力援救。

1906年赴***伊犁考察新军。因忤陕甘总督升允,被撤去监督差使,被扣留于兰州。

1907年7月,徐世昌任东三省总督,吴禄贞随行任军事参议。此时,日本制造舆论,妄图以吞并中国“间岛”地区。吴禄贞提出“筹边之道,贵在知边”,为徐世昌所接纳,被派往延吉调查边务,任延吉边务帮办。8月,吴禄贞得到日人已在间岛附近集结的消息,立即召开会议,与当地民团首领韩登举取得联系。经过妥善布置,吴禄贞向日人头目斋藤季治致信,要求交涉。交涉当日,韩登举率队伍远远布阵,斋藤以为中方早有准备,心中忐忑,不得不引手下撤出中国边境,叹曰:“中国尚有人在,如吴禄贞者,不可欺也。”之后,吴禄贞在徐世昌支持下主持编写了《延吉边务报告书》,并绘有《延吉边务图》。后来中方以此为谈判的重要依据,终于让日军彻底退出了间岛地区。

1908年11月,吴禄贞回京不久,日人又开始制造纠纷,清廷再次调吴禄贞前往延吉。1909年5月升延吉边务督办,并任陆军协都统。1909年9月4日,《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在京签订,坚持了中韩以图们江为界河的历史事实,吴禄贞因间岛功绩,被誉为“间岛英雄”!

光绪、慈禧相继亡故后,摄政王载沣企图削弱袁世凯军权,故于1910年调吴禄贞入京,孙中山、黄兴对此相当重视,李书城也建议吴禄贞争取外放,以便更好进行革命工作。吴禄贞用同盟会提供的巨款活动奕劻成功,谋得驻扎保定的新军第六镇统制之职。新军第六镇是袁世凯的嫡系部队,原统制为段祺瑞,军中大小***皆是袁世凯亲信,对于吴禄贞的上任充满了敌视。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陆军大臣荫昌调第六镇李纯所部南下,吴禄贞请求随军南下却被清廷拒绝。这时,屯兵滦州的张绍曾举行兵谏,要求双方停战、清政府实行立宪。清政府派吴禄贞前往平息,吴禄贞到了滦州后却鼓动张绍曾起义,策应武昌起义,颠覆清王朝,张绍曾犹豫不决。

武昌起义后,赴滦州约张绍曾等举兵反清,又赴石家庄与山西革命党联系,拟联合北方新军直捣北京。后由奸细告密未成。他断然截留北洋军运往湖北的军火,并电奏清廷,要求停止进攻汉口。清廷怀疑其为革命党,但又不敢贸然将其撤换,特授予署理山西巡抚以笼络。

随即山西也爆发了革命,阎锡山被推为山西革命军都督,清廷调吴禄贞率第六镇前往***。吴禄贞却在娘子关与阎锡山会谈,组建“燕晋联军”,商定于11月7日共讨北京。11月2日,吴禄贞向清廷谎称山西民军已接受招安,并以“消弭战争”为由在石家庄扣留了北洋军运往湖北的军火,吴禄贞的举动令清廷产生了怀疑。袁世凯指使其***党周符麟用二万元收买了吴部下马步周和其他几个军官。11月7日凌晨,马步周率几名打手闯进吴的住所将其枪杀,然后又割下吴禄贞的首级,以便向主子请功。吴禄贞就这样被袁世凯秘密买凶杀***,年仅31岁。

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特颁第一号抚恤令,谥吴禄贞为大将军,于1912年3月14日在上海张园召开吴禄贞追悼会,亲笔写下悼词“盖世之杰”以缅怀这位壮志未酬的青年才俊。孙中山在祭文中写道:“代有伟人,振我汉声。觥觥吴公,盖世之杰,雄图不展,捐躯殉国……”,

吴禄贞的人物评价

他体格瘦小,谈吐了得,为事专断,不喜为人下,花钱如流水,纳娼为妾遂破费良多。其事迹被后人编为戏曲。其与云南的蔡锷齐名,时称北吴南蔡。吴禄贞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爱国***革命者,他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多方面的才能在革命党人中享有崇高威望。武昌起义后,湖北革命党人开会商议,认定最适合的都督是吴禄贞。他敢于在清政府统治的中心地区发动起义,他对袁世凯的清醒认识也远远高出一般的革命党人。许多史家认为,如果吴禄贞不***,他的计划得以实现,中国历史可以呈现另一种局面。可惜,吴禄贞缺少对敌人的警惕,甚至认为护卫自己是怯弱的表现,以致遭到了毒手。出师未捷身先***,长使英雄泪满襟!但他的英名和业绩,将永载史册。

吴禄贞血洒石家庄是怎样的过程如何的英勇

吴禄贞命令何遂拖住队伍

何遂字叙甫,1888年生,1907年在保定陆军随营军官学堂就学时参加了中国同盟会,1909年毕业,恰逢同乡好友王孝缜受广西巡抚张鸣歧委托到北方来约请训练新军的人才,便随一批青年志士远赴广西,成为同盟会广西支部的创建人之一。1911年8月,时任广西巡抚的沈秉派何遂作为广西代表赴北京参加永平秋操,刚好遇上了武昌起义。北京是天子脚下,戒备森严。何遂只好四处访友,联络同志,打听消息。他陆续听到:清廷派陆军大臣荫昌率北洋新军南下进攻湖北革命军,却指挥不灵,战事不利,遂起用被罢黜的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袁又托病不出的消息;湖南、陕西起义宣布***的消息;又听到清廷授袁世凯为钦差大臣,有权调遣节制所有进剿革命军的陆海各军,袁世凯已从彰德赴孝感督师的消息。何遂正像热锅蚂蚁,懊恼自己偏在此时离开广西,乍到北京,有力气用不上。10月30日(农历九月九日)王孝缜突然来访,何遂知道王孝缜当时是北洋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的副官长。王见面就说:"叙甫,绶卿要见你,请你走一趟。"

何遂久闻吴禄贞的大名,知道他是"中央革命论"(主张在清***的心脏北方地区发动起义)的倡导者,特别对他在主持处理中日"间岛争端"时表现的凛然正气和机智果断十分景仰,听说吴禄贞找他,便立即跟王孝缜来到东城大方家胡同吴宅。吴禄贞身穿黄呢军服,胸前佩一颗八角双龙宝星徽章,气宇轩昂,见面就给人一种坦荡的印象。他亲切热情地招呼何遂说:"我早就听勇公(王孝缜)谈起你,你来得正好,马上有事托你。"何遂问:"什么事情?"吴禄贞说:"昨天山西新军起义,宣告***。军咨府已直接下令调我第六镇驻保定的十二协到石家庄去***山西起义。我现在派你担任十二协的参谋,立即动身到保定报到,跟队伍出发,你要尽力控制队伍,拖住它,不要真的和山西革命党打起来。"何遂问:"十二协的统领是谁?"吴禄贞说:"署理协统吴鸿昌,听说你和他是同学。"何遂说:"不错,我们是保定军官学堂的同窗。他带的是什么兵?"吴禄贞说:"一标是第六镇的,另一标是禁卫军(满州旗兵),是派来监视我的。"何遂问:"你不能随军出发吗?"吴禄贞笑道:"涛贝勒(载涛)偏在这时差我到滦州去‘抚慰‘张绍曾和蓝天蔚。我知道,他们既想利用我和张、蓝的关系缓和矛盾;又想让我离开部队。可是,他们没料到,我正需要滦州之行。所以,你刻不容缓,办公文来不及了,立即带我的手令到保定去吧。"何遂说:"遵命!你放心,我有办法。"等王孝缜送他走出吴宅,何遂才觉得自己怎么莫名其妙地这样回答,他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办法,只是心里有一种必胜的愿望,根本就没有想到失败。

北洋第六镇本是袁世凯多年经营豢养的一支忠于袁氏个人的反动武装,从上到下遍布袁世凯的心腹爪牙。它的原任统制是段祺瑞,1910年段祺瑞升署江北提督,位置空缺,载涛、良弼等年轻亲贵想用日本士官派来***袁士凯的军队势力,吴禄贞又贿通了庆亲王奕劻,才于那年12月获任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到任后,虽然坚决以"烟瘾甚深,行同盗贼"为由,撤掉了第十二协统周符麟的职,但陆军部不同意用吴推荐的人继任,而调二十四标标统吴鸿昌来署理。第六镇的袁氏爪牙,视吴禄贞为眼中钉,处处掣肘;吴禄贞到任不久尚难驾驭。此时,清廷企图架空吴禄贞,但不敢动他,怕激起事变。何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衔命赶到保定,会见了吴鸿昌。何遂是保定军校成绩优异的高材生,吴鸿昌对这位老同学倒很热情,他说:"你来得正好,我们马上就要出发了。"何遂说:"我的公文还没到哩!"吴鸿昌急忙说:"不用啦,现在局势很紧张,你跟我走吧。"1911年11月2日(农历九月十二日)吴鸿昌率协司令部向石家庄进发。吴鸿昌是北洋系一手培养起来的军官,他是忠于袁世凯坚决反革命的;但这个人优柔寡断,胆子很小。他一路上对何遂大献殷勤,说什么同学两年,今天在一起要同生***共患难。何遂说:"你放心,我听你的吩咐,你要***什么,我就干什么。"吴鸿昌说:"国家到了这步田地,我们食君之禄,也应该真正拿出些办法来才对。"何遂顺着他的口气说:"当然,当然,早些把革命党打平就好啦。"

当晚,部队抵达石家庄。驻石家庄车站司令瞿寿堤毕业于保定速成学堂,是革命同志,站司令部参谋刘文锦也是同盟会员。当天深夜,吴鸿昌召集瞿寿堤、正太铁路总办丁某和几个法国工程人员一起商议如何接通与山西接界处的铁路。忽然得到报告:山西内部兵力空虚。标统曹进主张急攻,何遂暗吃一惊。

三路直捣北京雄图

回到石家庄,何遂一走进车站司令部,瞿寿堤就指着他骂道:"你是怎么搞的,把队伍弄得一塌糊涂!"何遂向他使了一个眼色,笑道:"这还不好么,你傻极啦!"瞿寿堤哦了一声,恍然大悟。说:"你搬到我这儿住下,有事好商量。"于是何遂搬到瞿寿堤隔壁的房里住下,离站长室有五个房间。当天下午,吴禄贞抵达石家庄。立即与参谋官张世膺在站长室召见吴鸿昌和旗兵标统宫长贵谈话。何遂找到吴的副官周维桢,周维桢字干臣,与吴禄贞既是湖北同乡又是心腹好友,从"间岛问题"对日交涉起就长期共事。周问何部队情况,何遂说:"我做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至少两三天打不起仗来。"周问详情,何遂便将山西兵力空虚,他如何利用吴鸿昌首鼠两端的心事,故意把队伍分散驻扎的情况说了一遍。周维桢说:"你做得很好,要是打起来就糟了。你知道不知道,统制现在是危险得很。"何遂问缘故,周维桢告诉他,永平秋操中止后,清廷命令所有集中的军队退回原驻防地,而驻军滦州的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和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拒绝撤回奉天(今沈阳),又拒绝南下武汉,并于10月29日(农历九月八日)向朝廷提出了立即实行君主立宪的十二条改革条件,还扣压了清廷从欧洲购买由西伯利亚经京奉铁路运往汉口前线的大宗军火。变生肘腋,清廷震惊。张绍曾和吴禄贞都是日本士官学校第一期的同学,蓝天蔚是第二期的,他们素称“士官三杰”,交谊甚密。所以清廷派吴禄贞到滦州去“宣慰”、“劝导”。同时也想把吴调离军队。11月2日(农历九月二日)吴禄贞由北京赴滦州,同行的有军谘府第三厅厅长陈其采。吴禄贞以为陈其采是陈其美的胞兄,陈其美已经在上海宣布***,陈其采一定也是革命党,而且陈又是他日本士官学校第一期的同学,所以在路上便推心置腹地把自己的意图合盘告诉了陈其采,还摊开地图指点着说:"这次去滦州,联合了张、蓝,加上我石家庄的队伍,会师北京绰有余力,光复之功,唾手可得。"火车到了滦州,张绍曾、蓝天蔚亲自来迎接,随即召开了军官会议,吴禄贞慷慨陈词说:"荫昌倾北京精锐之师南征武昌,诸位如果和我一起倒戈,进攻兵备空虚的北京,可以兵不血刃而定天下。然后绥靖士民,易置帝政,而传檄东南,释甲寝兵,天下事即可大定,何必去搞什么君主立宪呢!"在场的将士齐声欢呼,拥护吴的主张。吴禄贞、蓝天蔚是早期的同盟会员,张绍曾是倾向革命的,所以一拍即合。会后议定:以第二十镇为第一军,从滦州西进;蓝天蔚的第二混成协为第二军,作为后援进行策应;吴禄贞率第六镇为第三军,由保定北上,形成两路夹攻之势,一举占领北京。会后用饭,才发现陈其采早就溜了,而且,停在滦州车站上的所有车皮全部开跑了。原来陈其采是清廷特地派来监视吴禄贞的奸细,他得知吴的真实意图后,下了火车,乘人不备,就溜回北京,告了密。清廷立即加强京畿防卫并调回了滦州全部车皮。吴禄贞知道出了问题,当晚又接到清廷急令他赴石家庄督师进剿山西革命党的命令,才退到石家庄来。周维桢讲完,连称:"危险!危险!"此时,他和吴禄贞哪里知道,第二十镇第四十协统领潘矩楹听了吴禄贞在滦州的讲话后,立即密报已被任命为总理大臣,正在孝感督师的袁世凯。袁世凯一向认为,在北方***中只有吴禄贞可以和他较量,此时更是"有袁无吴,有吴无袁,"袁世凯肯坐以待毙?一个针对吴禄贞的密谋已经"箭上弦,刀出鞘"了。

周维桢告诉何遂,吴统制已派王孝缜为特使,秘密越过战线,潜赴武汉去见黎元洪,报告他"中央革命"三路直捣北京的计划。希望届时武汉方面发动攻击,牵制住袁世凯在鄂的部队,不让他有抽兵回师之力。周维桢又说,吴统制已修书一封,派他迅即潜往山西,和阎锡山联系,希望与阎组成"燕晋联军",共谋大计。何遂此时才看清了一个真实可行、极富战略眼光的宏伟蓝图。他对吴禄贞的雄才大略生出由衷的敬佩,他心潮澎湃,等待着战斗的到来。

叛徒行刺英雄遇难

何遂慰劳晋军回来,已是深夜十一点多钟了。他见吴禄贞的房里灯光明亮,便走进去,参谋官张世膺和副官周维桢在座。何遂向他们报告了慰劳晋军的情况。吴禄贞神情异常兴奋,高兴地把何遂叫到面前,指着桌上的两份电稿说:"叙甫,你看!"何遂拿过来一看,一份是滦州二十镇张统制和第二混成协蓝协统发来的,电文是:"本军已整装待发,请与山西军前来会师。"另一份是吴统制发出的回电,电文是:"愿率燕晋子弟一万八千人以从。"何遂连说:"太好啦,太好啦。"吴禄贞亲切地抚着何遂的肩膀说:"你太累了,快回去休息吧。"11月7日(农历九月十六日)凌晨一点半,北方秋夜,寒意袭人,忙碌了一天的吴禄贞,仍身披军大衣,独自在站长室伏案批阅文件,他的前面放着张绍曾的复电。突然,马步周闯进室内,高呼:"报告大人,听说统制升任山西巡抚,特来向大帅贺喜。"说罢,打千下去,从靴子里拔出***,向吴禄贞连连射击。吴禄贞骤不及防,胸部中弹,仍强忍剧痛,拨剑夺门而走,不幸刚出门口,被埋伏的刺客重击扑地,马步周上前割下了栽培他的恩人的首级。参谋官张世膺,副官周维桢也同时遇害。

酣睡中的何遂,忽然被一阵枪声惊醒。只听见窗外有人喊道:"兵变,兵变!"紧接着又是一阵枪响,何遂心知有变,一摸身边的***,没有找到,情急中只抓到一只短剑就冲出门去。这时正是暮秋的午夜,天高月朗,寒风飒飒,站台连一个卫兵都没有。忽见几个人影从吴禄贞的住室中奔出,迎着何遂跑来。何遂大叫:"站住,站住!"这些人并不理会,越跑越快,一溜烟就消失在夜幕中。何遂顿感不妙,正往前走,忽听地上有人痛苦***,仿佛是张世膺的声音(张是奉天陆军小学总办,是应吴禄贞之邀前来的),何遂叫道:"华飞,你怎么啦?"只闻***,没有回答,何遂借着朦胧的月色,低头一看,张世膺的头被一刀劈开,眼珠突出,脑浆流了一地,已经快断气了。何遂说:"华飞,我不能顾你了。我要看绶卿去。"说完向站长室飞跑,何遂穿过外面的一条道,刚到吴禄贞卧室的门口,被一个东西绊了一下,定神一看,正是吴禄贞!他穿着第一次与何遂见面时穿的那身军装,胸前闪烁着那颗八角双龙宝星。何遂大惊,伏下身去大呼:"绶卿,绶卿!"再摸他的双手,冷冰冰的全是血污,头已经没有了!何遂猛然跳起,向着仓库跑去,他知道那里有一连守军,他哭喊着:"快来人呀,统制被人刺***啦,赶快跟我去报仇啊!"跑近仓库,听见前面几个穿军装的人叫道:"这家伙乱喊些什么,杀了他!"接着乒、乒两枪,***从何遂头上飞过。何遂见势不妙,急忙回头,向郊外晋军宿地奔地。那时何遂方寸已乱,一路不知跌倒多少次又爬起来猛跑,哪里还感到疼痛。可是一口气跑到晋军驻地,一看,完了!营帐虽在,但已空无一兵。一种极端悲愤、极端绝望的心情使何遂失去理智,他猛然将手中的短剑割向自己的咽喉,顿觉一阵剧痛,鲜血顺着脖颈流了下来,何遂的头脑突然清醒。原来他所佩的短剑,没有开口很钝,用力虽猛,割得不深却很疼。何遂心想,大业未成,大仇未报,这样***了,岂非轻于鸿毛?他反倒冷静下来,在空空的营帐四周找了许久,终于找到二个山西兵,他们告诉何遂,晋军因为来的人少,又是初到,不知这边虚实,听见枪响,怕生变故,祖营长慌忙带着队伍撤回娘子关了。一个高个子士兵问何遂:"大人怎么这个模样?"何遂放声哭道:"吴统制被人害***啦!"两个士兵很激动,说:"我们替他报仇,这儿有匹马,请大人骑上,我们去把队伍追回来。"何遂骑上马,两个士兵跟在后面,飞奔向前。没过多久,就追上了山西队伍。何遂找到祖营长说:"吴统制被刺杀了,我们要马上回去给他报仇。"何遂已经忘了他们是山西的队伍,而且只有一营人,石家庄却整整有一旅人。祖营长没有推辞,立即答应跟何遂回去。山西队伍又掉头前进。何遂心急,策马先行,天微明的时候,到了石家庄火车站边上,回头一看,只剩下和他一起追队伍的两个山西兵了。一瞬间,千百种滋味涌上他的心头。从出发以来,多少希望,多少计划,多少努力,眼看胜利在望,却落得"为山九仞,功亏损一篑"。

三烈士长眠石家庄

过不多久,山西队伍陆续开进车站,为首的是仇亮和景梅九。何遂问仇亮带了多少人来,仇亮说:"很多很多,后面队伍还在运哩!"实际上山西兵到得并不多。仇亮、景梅九、何遂、倪德勋、齐燮元等一商量,都认为石家庄无险可守,决定把队伍都撤到山西去,首先要把一切可用物资运走。当时车站仓库中储存的物资极多,怎么能在短时间中运走呢?何遂找来瞿寿堤和陈永庆。陈永庆说:"这好办,,工人们都缺粮。仓库里的米很多,只要规定每开一个车皮立即发两包米,工人们就会来啦。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并且答应,凡是来做工的,每人都发一包米。于是人越来越多,车站的电灯也亮了,连市内的脚行也来了。所有仓库的物资,一列车一列车地运往娘子关,两天时间全部运完。再由娘子关转运太原,太原车站物资堆积如山,单只现银一项就有30多万两。

仇亮、景梅九让何遂、倪德勋等当晚就带着吴禄贞和张世膺的遗体随他们回娘子关(当时尚未发现周维桢的遗体)。何遂非要自己抱着吴禄贞的遗体,别人也无法劝他。何遂崇拜英雄,他和吴禄贞相处时间不长,但一见如故,推心置腹,在危难中吴禄贞给了他极大的信赖,使何遂视吴为生平知己。想到吴那磅礴奇宕的气概,磊落豪爽的为人,运筹帷幄的雄才,竟然***得这样突然,这样悲惨,何遂悲从衷来,抱尸痛哭,仇亮等劝他不住,也纷纷垂泪。

仇亮、景梅九、何遂、倪德勋等第二天到了太原,阎锡山亲自迎接,说了许多宽慰和感谢的话,又把他们请到督署。私下对何遂说:"如今,‘燕晋联军‘仍然存在,我比你年长几岁,也不客气,我就担任联军大都督,你屈任联军副都督吧。"何遂只希望他赶紧到娘子关去看一看吴禄贞和张世膺的遗体,并厚葬他们。于是阎锡山等又回到娘子关。阎锡山让一个高明的木工做了一个木人头,安放在吴禄贞的颈腔上,带领将士致祭后,把吴、张二个浅厝于娘子关。周维桢同时遇害,估计是追击刺客时被枪杀,尸体倒在室外的草丛中,第二天才发现,只能草草埋葬在石家庄车站旁。1912年初,南京临时***成立伊始,孙中山即以临时大总统名义发布命令说:"吴、周、张三氏,当义师甫起之日,即阴图大举,绝彼南下之援以张北伐之势。事机甫熟,遽毙凶刃。迭被重伤,身首异处,***事至惨。"追认吴禄贞为陆军大将军。1912年3月,上海、山西都隆重地召开追悼吴禄贞的大会,吴禄贞的夫人景静淑率子女吴忠华、吴忠黄出席了大会。1913年11月7日,也就是吴禄贞殉难二周年的忌日,山西***和石家庄人民在石家庄火车站北边为吴禄贞、张世膺、周维桢修建了陵墓,三位战友的遗体始迁葬于此。

西安长安公园里的墓是谁的

西安长安公园里的墓是吴禄贞的。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吴禄贞(1880-1911年),字绶卿,湖北云梦人。1982年3月墓迁,建于长安公园内。墓地前部,是用砖石垒砌的长12米、宽6米的墓塔基石,台上耸立3座坐西向东的汉白玉墓塔。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