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理查德迈耶,迈耶都有哪些著名作品

理查德迈耶,迈耶都有哪些著名作品

  • 发布:2025-10-16 11:58:09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理查德·迈耶的人物轶事

理查德·迈耶,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现代主义建筑“白色派”教父,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的“普立兹克”奖最年轻的获得者,即(2005年)将为全球观众带来他登陆中国的处女作——东部华侨城顶级海景别墅。

东部华侨城,将升华成为深圳整座城市的骄傲。

而此次理查德·迈耶应华侨城邀请进行的激情演讲,就是这位70岁的建筑界巨匠,给中国这片他从未踏足的古老***,给深圳这座绚丽多彩的国际花园城市的最佳见面礼。白色寓意圣洁无瑕、一尘不染。迈耶几十年始终如一,潜心于白色建筑的开拓。他以娴熟自如、出神入化的技艺,谱写了白色的交响曲。白色,对理查德·迈耶来说,早已是一种信仰。迈耶曾经询问他的一双儿女喜欢什么颜色,当他们说出各自喜爱的颜色时,迈耶给出了他自己不变的答案——白色。迈耶一直认为,白色包含了所有的颜色,有力地表现出大自然中的所有色彩,是一种可扩展的颜色,而不是一种有限的颜色。因此在2005年9月29日的演讲中,迈耶用很长一部分时间不厌其烦介绍他的“白色”设计理念,无论是他口中的精彩描述,还是屏幕上的作品给全场观众带来的视觉震撼,都是大师为全场数千观众精心策划的“白色风暴”。

迈耶1967年完成的“史密斯住宅”和1973年建成的“道格拉斯住宅”,都是面朝大片澄碧湛蓝水面的洁白小楼,经过水平与垂直的精心分割,形成虚与实、方与圆、线与面的对比,充分展现建筑的形式美;“新哈莫尼游客中心”是迈耶1979年的作品,楼体同样洁白纯净,外立面则丰富多变,在复杂的变异中营造一种天然的平衡;1997年建成的“盖蒂中心”无疑是迈耶至今最著名的杰作,他根据山地特定环境,沿着弯曲地貌巧妙构建建筑的布局,包括博物馆、研究机构等建筑,既保持个性,又有机地融为一体,建筑群均以白色大理石与白色水泥饰面,建筑群宏伟浩大又轻盈亮丽。当记者问起迈耶为何选择东部华侨城的顶级海景别墅作为在中国的首个设计作品时,这位睿智的美国老人并没有简单地回答是因为东部华侨城的顶级别墅拥有海和水的自然资源,而面朝水面的别墅楼正是他的拿手之作。迈耶强调的是他的设计精力会放在相当小的一部分地块,而尺度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表达什么样的建筑理念。

选择东部华侨城,是因为华侨城地产给了他一个自由的理念表达空间,给了他一个诠释“白色”设计信仰的舞台,对一个全球知名的设计师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首先,这得益于东部华侨城所在三洲田片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东部华侨城将以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体育、娱乐为题,建成包括世界茶艺博览园、综合生态旅游区,以及部分度假酒店、公寓、山地观光缆车等配套设施。项目共占地6.9平方公里,是深圳目前面积最大、投资额最大的综合旅游项目。

这也同时证明,华侨城地产又一次走在了全国同行的前列,其远见令人起敬。当众多全国一线、二线城市仍在钻研华侨城开创的旅游地产模式,并毫无创意地克隆时;当众多地产商纷纷推崇华侨城的长远规划,并争相模仿时;当众多楼盘复制华侨城波托菲诺,打造欧陆风情小镇时;当众多城市社区效仿华侨城的国际化生活方式,营造开放的居住方式时。身为中国旅游地产开山鼻祖的华侨城地产,再次把目光投向了世界。他们这一次选择的是全球顶尖级的建筑设计大师,因为他们懂得,为大师提供一个自由、纯粹的创作空间是多么的重要,而大师所带来的设计理念、商业效应又会引发新一轮房地产经营模式的思考。华侨城地产又一次体现出其超规划、成片综合开发的高瞻远瞩,并再次证明,这是华侨城独有的、也是其他地产商难以仿效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对我而言,白色就是所有的色彩”。在29日的演讲即将结束,被问及其为何作品以白色为主时,迈耶说了一句令人回味无穷的话:“白色创造了一种中性的表面,在这个表面上会出现空间感,并增强人对空间的结构感和在序感。白色允许光和影的奢华表演,使建筑物沉浸在光线中,光线沉浸到每个角落,因此我们可以最纯粹最基本地感知到光线的存在。”迈耶4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正是取决于他坚持不懈地追求自我风格,坚守“白色”的设计信仰和创作动力。

迈耶都有哪些著名作品

理查德·迈耶(RichardMeier),美国建筑师,现代建筑中白色派的重要代表。1934年,理查德·迈耶出生于美国新泽西东北部的城市纽华克,曾就学于纽约州伊萨卡城康奈尔大学。早年曾在纽约的S.O.M建筑事务所和布劳耶事务所任职,并兼任过许多大学的教职。1963年,迈耶在纽约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其独创能力逐渐展现在家具、玻璃器皿、时钟、瓷器、框架以及烛台等方面。

代表作品:

千禧教堂

2003年10月26日,理查德·迈耶事务所设计的千禧教堂(JubileeChurch)在罗马正式开放。这座地标性的建筑将成为教堂设计的一个典范。

教堂所在地距离罗马市中心6英里,附近是一片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中低收入居民住宅楼以及一座公共花园。教堂建筑面积108414平方英尺,包括教堂和社区中心,两者之间用4层高的中庭连接。建筑材料包括混凝土、石灰华和玻璃。三座大型的混凝土翘壳高度从56英尺逐步上升到88英尺,看上去像白色的风帆。玻璃屋顶和天窗让自然光线倾泻而下。夜晚,教堂的灯光营造出一份天国的景观。

与周围环境有机结合,特别是三片弧墙的闪亮一笔,使建筑脱胎换骨,室内光线经过弧墙的反射,一定显得静谧和洒脱。

这座引人注目有特色的千禧教堂,外观上仍具传统教堂予人的那份崇高和令人敬畏之意,然而,在这一片只有一般公寓的郊区里,并不会显得过于夸大或让人感到畏惧不可亲近。尤其教堂内部,由于天窗的设置,人们可以沐浴在阳光里,再加上看似突兀即将倾倒的高墙(不论由外或由内观看),使得人们就好像在户外作礼拜一样。

Meier被认为是史上第一位受委托建造天主教教堂的犹太建筑师,这也源自于教皇增进天主教与犹太教间和平的信念。“我认为能被挑选上是一个莫大的光荣。”Meier说道:“这对教廷与犹太人间的历史而言是和平的象征,因此是很重大的责任。

格蒂中心

格蒂中心(GettyCenter)。坐落于洛杉矶,是世界上收藏最丰富的私人博物馆,由亿万富翁格蒂捐赠建立,由洛杉矶建筑师理查德·迈耶设计。

格蒂中心是一个集展览、研究、行政、服务于一体的建筑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博物馆之一。它坐落于一座小山丘上,建筑共8.8万平方米,面向洛杉矶市区和太平洋,周围景色优美。

蒂中心1997年底在美国洛杉机落成并向公众开放。该建筑自1984年国际竞赛至建成历时14年耗资10亿美元。有人认为,它同另外两座建筑,即东京国际论坛(TokyoInternationalForum)和西班牙的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MuseuminBilbaoSpain)是本世纪90年代三大杰出建筑。

史密斯住宅

从史密斯住宅已经可以看到成熟的迈耶设计风格,这座***式住宅通体洁白,由明显的几何形体构成。在许多方面,如几何形态、坡道、色彩以及上下贯通的客厅等都延续了现代建筑的语言。但是迈耶独特的风格在于他丰富了建筑语汇,吸收了立体主义的精髓,将建筑与场地、环境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在一片宜人的环境中,迈耶首先由基地的特征确定了住宅的轴线关系:入口从浓密的树林和演示中进入,而主立面直接面向沙滩与大海。

住宅本身以功能关系划分为实体的和开敞的两大部分,以区分家庭成员各自的私密生活空间与家庭的公共空间,而住宅的结构系统和空间组织系统正好也与之吻合。

住宅形成了清晰地形式逻辑关系:一条长坡道从丛林引向住宅,入口切入住宅实体部分,与住宅内部的水平走廊了连接,水平走廊又在没个层面连接了两个成对角布局的楼梯,交通流线就这样将住宅私密与公共两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理查德·迈耶的生平简介

理查德·迈耶是1934年出生于美国纽泽西州的纽瓦克城(Newark)。他在幼年时便对建筑很感兴趣,在高中毕业之后,便进入康奈尔大学修习建筑。由于当时美国,才刚脱离欧洲***不久,整个社会在经济或文化上还是依附欧洲***。因此理查迈耶在大学毕业,便是抱如此朝圣的心情,到欧洲***去探访欧洲传统建筑的根源,也曾拜访过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1887-1965)与阿尔瓦·阿尔托(AlvarAalto,1898-1976),向他们请教,并畅谈建筑理念。这也对理查德·迈耶的建筑思想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结束欧洲之行后,他先后在SOM和马歇尔·布鲁尔(MarcelBreur,1902-1981)事务所任职,而后在1963年结束了和马歇尔三年多的宾主关系,便自行开业。

在事务所成立初期,理查德·迈耶所接的是一些如室内修复的小案子。之后,他的父母要求他替他们设计一幢住宅,为此理查迈耶特地跑到赖特所设计的流水别墅去体会那种水平的空间感,并试图将赖特那室内的空间延伸到外部环境的手法,运用到自己设计上。但由于两者基地环境的条件并不是全然相同,而使理查德·迈耶饱受挫折,在失望之余,他便转而研究其他大师的作品,而勒·柯布西耶的许多观念却恰巧与他的想法相吻合,于是便种下了理查德·迈耶早期的作品走勒·柯布西耶的路线。

而于1967年,理查德·迈耶设计出他的成名代表作史密斯住宅,在这个设计里表现出他对于自然环境的尊重,对于室外与户外光线的相互关系,理查德·迈耶也下了相当的功夫,例如,初升的日光准确的射入卧室中,轻柔的午后阳光则射入起居空间,让人不免赞叹建筑师的用心。

到了1970年,理查德·迈耶和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ealGrares,1934-)、查尔斯·加斯米、彼得·艾森曼(PeterEisenmen,1932-)及约翰·海杜克(JohnHejduk,1929-2000)等五人,由于理念相同,对于现代主义建筑的见解也相近,所以他们便一同将作品集结出书,而由于其风格特殊,故人称纽约五人组。而他们的作品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即便是建筑物的外观多半是光滑且纯白,有着现代主义雕塑风格,因此他们亦被称为白色派(White)。

由于兴趣使然,理查德·迈耶对于“剪贴画”(Collage)也是相当有研究,迈耶本身也认为从“剪贴画”中他学到了许多启示,而事实证明在他的设计中,也不时可看出他运用了许多如“把物象经解析再重组”的剪贴画手法。迈耶本人亦承认,在造型上他并没有作什么创新,他只不过将前人所曾使用的语汇加以重组,而产生某种新的意义罢了;例如史密斯住宅,只不过是勒·柯布西耶的多米诺(Dom-ino)与西楚汉(Chitrohan)两种原型的重组罢了。

他是白色派:理查德·迈耶 理查德迈耶白色派

卓越的人生理查德·迈耶(RichardMeier),美国建筑师。他是现代主义建筑“白色派”教父,也是建筑界诺贝尔“普立兹克”奖最年轻的获得者。1935年,理查德·迈耶出生于美国新泽西东北部的城市纽华克,曾就学于纽约州伊萨卡城康奈尔大学。早年曾在纽约的S.O.M建筑事务所和布劳耶事务所任职,并兼任过许多大学的教职。1963年,迈耶在纽约创建了自己的工作室,他的早期作品主要是一些私人住宅和公共住宅。由于受到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的影响,其早期的大部分作品都体现出了勒·柯布西耶的风格。

他开始引起公共注意是在1969年参加的“纽约五人”展览上。此后,理查德·迈耶和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ealGrares)、查尔斯·加斯米、彼得·艾森曼(PeterEisenmen)及约翰·海杜克(JohnHejduk)等五人,由于理念相同,对于现代主义建筑的见解也相近,所以他们便一同将作品集结出书,而由于其风格特殊,故人称纽约五人组。而他们的作品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建筑物的外观多半是光滑且纯白,有着现代主义雕塑风格,因此他们亦被称为白色派(White)。

迈耶是一位多产的建筑师,现年77岁,在世界建筑领域地位卓越,他在建筑设计上超乎寻常的思想、才华和奉献精神以及他的都市文化设计,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设计师,为人类环境作出了杰出贡献。

白色为主的设计理念

迈耶设计的产品既包括居家设计也包括商用设计。他的作品都颇为简练,具有自己的特性。其作品以“顺应自然”的理论为基础,将白色作为主基调,以绿色的自然景物为衬托,使人觉得清新脱俗。同时他善于利用白色表达建筑本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运用建筑内部的垂直空间和天然光线在建筑上的反射达到富于光影的效果。

迈耶注重立体主义构图和光影的变化,强调面的穿插,讲究纯净的建筑空间和体量。在对比例和尺度的理解上,他扩大了尺度和等级的空间特征。他着手的是简单的结构,这种结构将室内外空间和体积完全融合在一起。通过对空间、格局以及光线等方面的控制,迈耶创造出全新的现代化模式建筑。

“白”是迈耶建筑不可缺少的元素,而白色的墙面如同画纸一般,光影可在上面自由地描绘出千变万化的图景。“白”也是其作品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在以色彩浓艳的墙面,红黄蓝绿的管线,眼花缭乱的装饰为标志的种种时髦设计面前,他的白色建筑自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派。正如他所说的:“白色是一种极好的色彩,能将建筑和当地的环境很好地分隔开。像瓷器有完美的界面一样,白色也能使建筑在灰暗的天空中显示出其独特的风格特征。”白色,对理查德·迈耶来说,早已是一种信仰,一种象征。迈耶曾经询问他的一对儿女喜欢什么颜色,当他们说出各自喜爱的颜色时,迈耶给出了他自己不变的答案——白色。迈耶一直认为,白色包含了所有的颜色,有力地表现出大自然中的所有色彩,是一种可扩展的颜色,而不是一种有限的颜色。

典型的建筑杰作

迈耶的代表作“千禧教堂”、“史密斯住宅”和“道格拉斯住宅”,呈现在人眼前的都是纯净无暇、一尘不染的洁白建筑。然而,纯净不等于单调,精练的设计可以同时是一个富于艺术表现力的设计,如果说密斯(MiseVanderRohe)后期那些钢加玻璃的大空间给人冷峻之感,那么迈耶的作品却有另一番情调。虽然他的局部素材来自于现代建筑,整体却没有枯燥的气氛,原因在于内外某些部分的体量被迈耶巧妙地增减,赋予建筑明显的雕塑风味。同时,他对建筑结构进行水平与垂直的精心分割,形成虚与实、方与圆、线与面的对比,充分展现出建筑的形式美。

迈耶的另一杰作“格蒂中心”不同于以往的白色风格,它的外观材料选用的是淡褐色、粗面的石灰茸。石材象征着永恒。迈耶刻意地以粗糙的质感来表现,让建筑物有如从地面自然“生长”出来的动态感。同时他根据山地的特定环境以及蜿蜒地貌,巧妙构建建筑布局,既保持了山体原本的个性,也将建筑本身与环境自然融合在一起。这种呼应环境、自然和谐的设计让格蒂中心举世闻名,也将理查德·迈耶的事业推向了巅峰……

理查德·迈耶的建筑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他将自己独特的思想理念融入建筑中,让人们看到了建筑领域中的纯白澄澈,也让人们看到了建筑设计的美好未来。当他的足迹来到中国

这片土地时,我们看到了不同于传统的新鲜时代建筑。迈耶选择将东部华侨城的顶级海景别墅作为在中国的首个设计作品,被记者问起为何选择东部华侨城时,他说华侨城地产给了他一个自由的理念表达空间,给了他一个诠释“白色”设计信仰的舞台。对一个全球知名的设计师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理查德·迈耶几十年始终如一,潜心于白色建筑的开拓。他以娴熟自如、出神入化的技艺,谱写了一首又一首的白色交响曲。迈耶创作的建筑作品不胜其数,但都能震撼人心,超凡脱俗,给人一种纯净柔和之感。他坚持不懈地追求自我风格,坚守“白色”的设计信仰和创作动力是他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也是他成为建筑大师的主要原因。

罗马千禧教堂

2003年10月26日,理查德·迈耶事务所设计的千禧教堂(JubileeChurch)在罗马正式开放。这座地标性的建筑将成为教堂设计的一个典范。

教堂所在地距离罗马市中心6英里,附近是一片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中低收入居民住宅楼以及一座公共花园。教堂建筑面积108414平方英尺,包括教堂和社区中心,两者之间用4层高的中庭连接。它的建筑材料包括混凝土、石灰华和玻璃。三座大型的混凝土翘壳高度从56英尺逐步上升到88英尺,看上去像白色的风帆。玻璃屋顶和天窗让自然光线倾泻而下。夜晚,教堂的灯光营造出一份天国的景观。

这座引人注目的千禧教堂,外观上仍具传统教堂给予人的那份崇高和令人敬畏之意。然而,在这一片只有一般公寓的郊区里,并不会显得过于夸大或让人感到畏惧不可亲近。教堂内部,由于天窗的设置,人们可以沐浴在阳光里,再加上看似突兀即将倾倒的高墙(不论由外或由内观看),使得人们就好像在户外作礼拜一样。

理查德·迈耶的设计理念

迈耶设计的产品都颇为简练,既包括居家设计也包括商用设计。他设计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永远有自己的特性而不是在风格上受别人的影响而迷惑。由于其大胆的风格和值得称颂的忠诚,迈耶创造出颇为独特的粗壮风格。为了在展示方面做得更好,他将斜格、正面以及明暗差别强烈的外形等方面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这种强健的设计呈立方体状,似在召唤一种超现实主义的高科技仙境,其中包含着纯洁、宁静的简单结构。建筑的视觉感相当强大,也暗指所包括的空间。迈耶注重立体主义构图和光影的变化,强调面的穿插,讲究纯净的建筑空间和体量。在对比例和尺度的理解上,他扩大了尺度和等级的空间特征。迈耶着手的是简单的结构,这种结构将室内外空间和体积完全融合在一起。通过对空间、格局以及光线等方面的控制,迈耶创造出全新的现代化模式的建筑。他曾经说:“我会熟练地运用光线、尺度和景物的变化以及运动与静止之间的关系。建筑学是一门相当具有思想性的科学,它由运动的空间和静止的空间组成,这其中的空间概念宛如宇宙中的氧气。虽然我所关心的一直是空间结构,但是我所指的不是抽象的空间概念,而是直接与光、空间尺度以及建筑学文化等方面都有关系的空间结构”。

迈耶的作品以“顺应自然”的理论为基础,表面材料常用白色,以绿色的自然景物衬托,使人觉得清新脱俗,他还善于利用白色表达建筑本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在建筑内部,他运用垂直空间和天然光线在建筑上的反射达到富于光影的效果,他以新的观点解释旧的建筑,并重新组合几何空间。

迈耶说:“白色是一种极好的色彩,能将建筑和当地的环境很好地分隔开。像瓷器有完美的界面一样,白色也能使建筑在灰暗的天空中显示出其独特的风格特征。雪白是我作品中的一个最大的特征,用它可以阐明建筑学理念并强调视觉影像的功能。白色也是在光与影、空旷与实体展示中最好的鉴赏,因此从传统意义上说,白色是纯洁、透明和完美的象征。”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