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北京时间校准标准:
第一种方法:最常用也是最传统的方法,尤其我们父辈们喜欢的一种方法就是对着电视校准时间。而最普遍的就是对着每晚19点整的《新闻联播》右上角出现的时间进行校准。
第二种方法:这种方法最简单,我们打开百度搜索框,在搜索框中输入”北京时间“,点右边的”百度一下“,可以对着校准北京时间了。
北京时间来源:
据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高级工程师郭庆生考证: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定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的决议。同年10月7日西安人民广播电台称:“本台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这是笔者迄今见到的有“北京时间”字样的最早文献。
所以,“北京时间”第一次出现的日期,可以锁定在1949年9月27日至10月6日的10天之内。很可能,就是在“北平”改名为“北京”的同一天,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一并将广播报时呼号冠以“北京”称谓,因此,“北京时间”的问世当在1949年9月27日。
现在北京时间查询:
http://www.timeanddate.net.cn/中国时间和日期网
我给你找的时间代码的:标准的时间
<iframesrc="http://www.goobaidugle.net/time/clock/#color:ff0000;font-size:9pt"width=300height=20frameborder=0scrolling=noallowTransparency=true></iframe>
这个是网络服务器标准北京时间http://www.beijingshijian.org.cn/
北京时间是中国采用国际时区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
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东经116.4°)的地方时间,而是东经120°(东八区)的地方时间,故东经120度地方时比北京的地方时早约14分半钟。因为北京处于国际时区划分中的东八区,同格林威治时间(世界时)整整相差8小时(即北京时间=世界时+8小时),故命名为“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与“北京当地时间”是两个概念,“北京时间”的发播不在北京,而在陕西蒲城(处于东七区)。
扩展资料区时的规定
人为规定,在日界线西侧的东十二区在任何时刻,总是比日界线东侧的西十二区早24小时,这样东、西十二区,虽为一个时区钟点相同,但日期总是相差一天,即东十二区任何时候都比西十二区要早一天。
所以,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反之,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为了避免日界线穿过陆地,日界线与180°经线并不完全一致,而是增加了几处曲折。
每当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就是中午12点钟。但不同地方看到太阳当头照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例如,上海已是中午12点时,莫斯科的居民还要经过5个小时才能看到太阳当头照;而澳大利亚的悉尼人早已是下午2点钟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时间
标准北京时间取自国际时区东八时区的区时,中国幅员辽阔,从西到东横跨五个时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统一采取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东经116.4°)的地方时间,而是东经120°的地方时间,故东经120度地方时比北京的地方时早约14分半钟。
因为北京处于国际时区划分中的东八区,同格林尼治时间(世界时)整整相差8小时(即北京时间=世界时+8小时),故命名为“北京时间”。东八区包括的范围从东经112.5°到东经127.5°,以东经120°为中心线,东西各延伸7.5°,总宽度为15°的区域。
时区划分
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东、西各12个时区)。规定英国为中时区(零时区)、东1-12区,西1-12区。东、西第12区各跨经度7.5度,以东、西经180度为界。计算方法:时刻东进(+)西退(-),日期东退(-)西进(+)。也就是说,时刻向东每过一个时区要加上一个小时,向西每过一个时区减去一个小时。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任张首刚说,我国幅员辽阔,从西到东横跨五个时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统一采取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所见的倒计时“北京时间”,它实际上不是来自北京!其“生产者”是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位于陕西骊山脚下,附近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秦始皇兵马俑和华清池。原名陕西天文台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成立于1966年。中国现代的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就是在这里产生,再通过70公里外的陕西蒲城长短波授时发播系统发出的。
扩展资料:
在授时中心的时间科学馆中,人们能看到从古到今的各种计时工具。比如较早的圭表、日晷、滴漏、定时蜡、沙漏、摆钟,以及近现代的电子表、石英钟、电波钟、原子钟等,种种展品展现出人类对精细计时的不懈追求。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科技处副处长任晓乾说,几十年来,我国标准时的准确度和稳定度在不断提高,目前误差已进入10纳秒以内,远超国际标准的100纳秒。2017年,由国家授时中心研制的“守时光抽运铯束原子钟”,在北京通过设计鉴定评审,其主要性能优于国际通用的原子钟,打破了国外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垄断。
参考资料:人民网-你知道“北京时间”来自哪里吗?其实来自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