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龙门石窟这个景点位于河南省境内。北魏孝文帝登基之后因为觉得将都城设在位置偏北的平城不利于统治,于是便想要迁都。在精心挑选了一番之后孝文帝决定将洛阳定为新都城。之所以选择洛阳一是因为它地处中原,二是因为洛阳环境秀丽,气候宜人。在洛阳郊外一处名为龙门的地方景色最为吸引人,这其中便有“龙门石窟”的一份功劳。
龙门石窟开凿于孝文帝迁都的前几年,不过当时的规模并不似现如今这般大。在现存的龙门石窟景点中,其中修建于北魏时期的洞窟主要集中在西山石窟这一景点中。西山石窟共包含五十多个大小不等的洞窟,其中历史最悠久的古阳洞、花费24年时间才建成的宾阳中洞以及莲花洞、皇甫公窟等洞窟都是在北魏时期建造的。除此之外,龙门石窟中一处名为香山寺的景点亦是诞生于北魏时期。
如果按照现存的龙门石窟的规模来算的话,北魏时期建造的洞窟大概是其中的百分之三十,剩余一半以上均是在唐朝时期修建的。像归属于西山石窟景点的奉先寺就是唐朝时期的产物。奉先寺拥有整座龙门石窟中最具规模的摩崖型群雕,其制作工艺也是最为精湛的。再有就是东山石窟景点中的二十个洞窟则都是唐朝时期建造的,这其中不乏一些其它国家的造像的。
龙门石窟虽然在唐朝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扩张,但是也是在这个时期遭受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唐武宗在位期间爆发了一场非常大规模的灭佛行动,存有诸多造像的龙门石窟也因该运动的进行而遭遇破坏。清末民初时期,因为战乱的缘故龙门石窟也多次遭遇盗凿以及毁坏。不过即便如此,龙门石窟依旧是目前世界上拥有最多造像的石窟。
龙门石窟在河南省洛阳市。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大多已褪色。
龙门石窟位于古都洛阳南郊。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佛光山色,风景秀丽,是“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的天阙奇观。
龙门石窟的价值:
龙门石窟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不仅对国内其他石窟的开凿产生重要影响(如香港天坛大佛),甚至远及东亚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如日本奈良东大寺、韩国石窟庵等均受其影响。
龙门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龙门石窟属于河南省洛阳市。
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大多已褪色。
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主要有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雕刻的卢舍那大佛、孝文帝为冯太后凿古阳洞、兰陵王孙于万佛洞造像、李泰为长孙皇后造宾阳南洞、韦贵妃凿敬善寺、高力士为唐玄宗造无量寿佛等。
参观路线
1、总路线
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西山石窟:北门---禹王池---潜溪寺---宾阳三洞---摩崖三佛龛---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药方洞--南门。
2、东山石窟
南门---擂鼓台三洞---文物廊---千手千眼观音像龛---西方净土变龛---看经寺---二莲花洞---四雁洞---北门。
3、香山寺
南步游道---莲花池---钟楼、鼓楼---天王殿---罗汉殿---石楼---九老堂---观景台---大雄宝殿---乾隆御碑亭---蒋宋别墅---撞钟(钟、鼓楼观景台留影)---从后门经东山宾馆进入白园。
4、白园
南大门进---南诗廊---琵琶峰---北诗廊---道诗书屋---***---青谷---正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地区的石窟始凿于北魏,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明、清等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据《水经注》记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
龙门石窟两山对峙,伊水中流,佛光山色,风景秀丽。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
龙门石窟景区由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四个景点组成。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个。东山全是唐代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如二莲花洞、看经寺洞、大万伍佛洞、高平郡王洞等。
北魏516年始建香山寺,唐687年为安置印度高僧而重建。武周690年敕名“香山寺”并重修。白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墓园,位于龙门东山琵琶峰上。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具体在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的龙门山和香山上。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雕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雕艺术的最高峰”,居中国大石窟之首。现在它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A旅游景点。龙门是大禹治水时挖的,鱼跃龙门的传说也发生在这里。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代,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已建成1400多年,是世界上最长的洞穴。建成时使用了大量的彩画,但今天很多已经褪色。覆盖在沂水东西两山的悬崖峭壁中,南北长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后与麦积山石窟并称四大石窟。龙门石窟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先后在天竺、新罗、吐火罗、郭康等国修建,发现了欧洲图案、古希腊石柱等,堪称世界上国际水平最高的石窟。龙门石窟有2860多处碑刻,被称为古代碑林。代表作:《龙门二十篇》、《双壁龙门》(褚遂良《义阙佛龛碑》、宋真宗《龙门碑》)。这是中国书法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