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至2019年,璧山区下辖9个镇:大兴镇、正兴镇、八塘镇、七塘镇、河边镇、福禄镇、广普镇、三合镇、健龙镇。
1、正兴镇
“金堂水库、梅河欢畅、白露翻飞”,这就是渝西美丽的正兴镇。正兴镇位于璧山区西南部,西与永川区相连,距成渝高速公路丁家口6公里,距城区27公里,距重庆市市中区45公里,全镇幅员面积72.81平方千米。
2、八塘镇
八塘镇隶属于重庆市璧山区,位于璧山区北部。主要矿藏石灰矿、石英矿、煤。矿产资源贮量大,品质高,其中大石灰矿和煤主供附近水泥企业使用。
3、七塘镇
渝西鞋乡-七塘镇位于重庆市璧山区北部,缙云山麓下,低山浅丘型地貌,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C左右,年降雨量1000mm左右,璧北河贯穿七塘镇,汇入嘉陵江。东、南、西、北分别与北碚区歇马镇、璧山区大路街道、铜梁区南峰镇、璧山区八塘镇接壤。
4、福禄镇
福禄镇隶属于重庆市梁平区,地处梁平区东部,距城区31公里,东接万州,依托黄金水道长江出川渝。全镇面积87.5平方千米,中心位置约在东经107°9′,北纬30°40′。
5、健龙镇
健龙镇位于重庆市璧山区南部,地势东高西低。东临江津区,西连丁家街道,北靠青杠街道。距璧山城区33公里,距重庆主城43公里,距成渝高速公路丁家出口8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健龙场镇,场镇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璧山县
壁山位于重庆西边偏北方向。
重庆璧山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主城九区以西。东连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南界江津区,西临永川区、大足区,北靠铜梁区、合川区、北碚区。唐至德二年设立建制,因境内“山出白石,明润如玉”而得名。
璧山县位于重庆市以西,东经106°02'至东经106°20',北纬29°17'至29°53'。东西宽15.5公里,南北长66.5公里,县域面积915平方公里。东邻沙坪坝、九龙坡;南界江津;西连铜梁、永川;北接合川、北碚。璧山地处重庆西大门,是川东、川北、渝西各县市到重庆的交通要道。
重庆,简称巴和渝,别称巴渝、山城、渝都、桥都、雾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直辖市、超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政治、文化、科技、教育、艺术等中心,是国务院定位的国际大都市,国家重要的水、陆、空型综合交通枢纽,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城市,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西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
重庆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重庆简称“渝”。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为恭州。南宋淳熙16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赵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为宋光宗皇帝,称为“双重喜庆”,遂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
璧山属于四川省重庆市。
璧山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市西部、重庆大都市区内。唐至德二年设立建制,因境内“山出白石,明润如璧”而得名。璧山区下辖6个街道、9个镇,幅员面积914.55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区常住人口756022人。
璧山区获得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纳税服务示范区、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国家卫生区、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璧山区自然地理
璧山县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具有春旱、夏热、秋迟、冬暖、无霜期长以及风速小、湿度大、日照少、云雾绵雨多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8.3℃,极端最高气温39.7℃,极端最低气温2.3℃;年平均降雨量1231.2mm;年平均日照时数911.5小时;年平均风速1.6米/秒;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无霜期337天。
璧山史称“巴渝名邑”,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历史上曾出过“双状元”、“六翰林”。古时就有“璧山八景”,即“金剑晴雪”、“东林晓钟”、“觉院夜雨”、“茅莱仙境”、“圣灯普照”、“虎峰马迹”、“凉伞云遮”、“石泉凝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壁山区
北接合川、北碚璧山县
璧山县位于重庆市以西;西连铜梁、永川;,北纬29°17'至29°53'。东西宽15.5公里,南北长66.5公里,县域面积915平方公里。东邻沙坪坝、九龙坡;南界江津;至东经106°20',东经106
°02'。璧山地处重庆.
璧山县指璧山区。璧山区是***的行政区。
璧山区隶属重庆市,璧山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大都市区内,紧邻重庆主城区。璧山区东连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南接江津区,西临永川区、大足区,北靠铜梁区、合川区、北碚区,有“重庆西大门”之称。面积为915平方公里。2014年撤县设区。
扩展资料:
璧山自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建县。唐置县时,隶属渝州,其时县域包括今县境全部及今永川市、沙坪坝区含谷镇、北碚区澄江镇。
唐大历十一年(776年),分壁山县西南部分地置永川县。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渝州改名恭州,壁山县隶属恭州。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升恭州为重庆府,壁山县属之。
元初,壁山县屡遭兵灾。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以壁山“地广人稀”并入巴县。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复置壁山县,属重庆府,清康熙元年(1662年),以“户口尚少,停壁山县铨,以永并治之”(即由永川县代管)。
清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壁山县,改名“壁山”为“璧山”,隶属川东道重庆府。
民国3年(1914年),璧山县属四川省东川道。民国17年撤销道,直属四川省。民国25年(1935年),四川省下设行政督察区,璧山县属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1日璧山县解放,属川东区巴县行政专员公署管辖。是年12月20日,巴县行政专员公署改驻璧山,更名璧山行政专员公署。
1951年4月,璧山专署迁至江津,改名江津专区,属之。1960年江津专署迁往永川。1968年,江津专区更名江津地区,璧山县属江津地区。
1981年,江津地区更名为永川地区,璧山县属永川地区。1983年4月1日,永川地区与重庆市合并,璧山县属重庆市辖。1997年重庆设立直辖市,璧山县隶属重庆市。
唐置璧山县时,县署在今璧城街道。清雍正七年复置璧山县制时,因县城残破,衙署无存,短时寄治来凤驿。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县令奉文在今璧城重建。此后,民国时的县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一直在今璧城街道。
2014年5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璧山县,设立重庆市璧山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璧山区
璧山区人民政府-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