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大兴,已确定
经过7年的京津冀三地选址之争,日前首都第二机场选址工作似乎已经“尘埃落定”,北京大兴区成为最后的赢家。
而毗邻大兴区的南苑机场搬迁问题,又成为各方博弈和关注的焦点。
在大兴榆垡镇南各庄,已经确定了,3月18日拆迁补偿办法已经公布。下面是我搜到的一篇文章:据北京市某***透露,首都第二机场的所有资料,已上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并得到批准,并于近期报请国务院审批。
机场建设投资来源:北京市政府出资50%,民航总局出资25%,国家发改委出资25%。
另据来自大兴区财政局信息:南各庄区域将动迁22个自然村,各村村民正在抓紧盖房种树,争取获得更大拆迁补偿。最近区领导召开财政局工作会议,动员公务员亲属不要扩建房屋,免受损失。春节过后,大兴区榆垡镇与礼贤镇已成立清查违章建筑联合小组。由规划、城管、农建,及政府其他有关部门组成。
首都第二机场的建成时间一直备受关注,此前已有媒体报道过2015年、2016年、2040年多个“版本”。昨日,中联航总经理姚维辉透露,从民航局新机场建设指挥部内部规划中获悉,位于大兴的首都第二机场将于年内立项,计划于2017年10月竣工首航。
http://bbs.bztdxxl.com/read-htm-tid-160862.html
从当初的“铁定北京”到如今诸多不明朗,种种迹象表明,首都第二机场项目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落户大兴依然处于“待定”之中,前景仍“扑朔迷离”。
首都第二机场至今尚未“立项”
1月11日,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在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表示,“十二五”期间,民航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建设项目25个,其中包括北京新机场等11个新开工项目。但李家祥同时表示,北京新机场目前只是“立项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据知情人士透露,首都第二机场目前仍未立项,包括详细选址在内的项目前期论证工作仍未有最终结果,并没有按照预定的计划在2010年底前如期完成立项并开工建设。具体开工时间需待项目方案获国务院及****等批复后方能确定,2015年投入使用的计划基本上无法如期实现。
近年来,首都机场始终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势头,2010年旅客吞吐量突破7395万人次,稳居全球第二。据预测,2011年有望突破8000万人次,首都机场将跻身世界超大型航空枢纽之列。
首都机场2008年完成扩建工程,新增了第三跑道和T3航站楼,机场年设计吞吐量提升至8200万人次。按目前的趋势看,首都机场客流饱和度很可能在2011年就会到来。因此,首都第二机场的建设已是“迫在眉睫”。
但业内人士认为,按照国内1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大约对应1万平方米航站楼的合理规划计算,首都机场航站区可满足1亿人次的旅客吞吐量,目前T3航站楼D区闲置,总体上有较大余量,可以通过扩建首都机场飞行区,即修建“第四跑道”解决存在的问题。
再加上周边省市机场不断有新规划获批,以及高铁对民航冲击效应尚未完全显现,因而,有媒体揣测,首都第二机场存在延缓或夭折的可能。
此外,北京南部目前已经有良乡和南苑两个军用机场,一旦首都第二机场确址在大兴,将与这两个机场的飞机起飞半径存在“交叉”,直接带来飞行安全。
此前,丰台区有关方面曾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北京市有关方面曾向空军提出南苑机场搬迁的方案,一是市政府向军方提供一大笔补偿资金,军方自行选址;二是军方可以在北京市周边任意选择认为合适的机场新址。(见本刊2009年第17期相关报道)
据了解,目前最终方案仍未达成一致。尽管丰台区有关部门已经就南苑机场搬迁及周边地区的开发、改造进行了调研,但搬迁改造工程至今“尚未启动”。
“铁定北京”的诸多“版本”
近日召开的北京市两会上,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2011年将做好北京新机场开工建设准备工作。
而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也明确提出,将在未来5年内建成北京新机场一期,新增航空旅客年吞吐能力4000万人次。同时,加强新机场和首都国际机场与中心城间交通联系,实现新机场半小时通达中心城区。
另据《大兴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显示,首都第二机场选址在大兴南部,定位为综合性超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在大兴区政府的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中,都明确今明两年排在第一位的重大项目是:首都新机场征地拆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新航城、新空港产业园建设等。
事实上,有关首都第二机场建设项目一直盛传着诸多“版本”。
有最新“版本”称,首都第二机场建设将于2011年3月启动,定址于大兴区榆垡镇、礼贤镇,大兴区某镇书记兼任机场建设管委会副主任,负责协调拆迁安置工作。新建机场能够起降空客A380的超长民航跑道2条,按年吞吐旅客6000万人次标准设计新航站楼,与首都机场不同,此次航站楼T1/T2将同期建设,分期开放。
按照该版本说法,目前,大兴区已开展新航城总体规划,围绕新机场进行物流、高端制造业园区、新媒体基地、高档住宅、商业配套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新航城将成为大兴区乃至北京南城地区的核心经济引擎,而南苑机场将
“铁定搬迁”,为南城地区腾退出大片优质城市建设用地。
河北的固安、廊坊等地,也将规划临空经济区以分享新机场带来的发展机遇。地铁大兴线将以机场快轨方式接驳新机场,并与地铁亦庄线实现通联,京开高速、规划中的京台高速、南六环均将修建直线直达新机场。
该版本“宣称”,首都第二机场将完全按照国际空港进行设计,而不是只面向国内旅客,即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将有40%通过首都第二机场进入北京,为城南地区带来大量的国际旅客。这也将大大刺激城南的建设和环境改善,使北京这座世界城市的发展更加均衡。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汪孝宗北京报道
首都2号机场选址在大兴县。经过7年的京津冀三地选址之争,日前首都第二机场选址工作似乎已经“尘埃落定”,北京大兴区成为最后的赢家。而毗邻大兴区的南苑机场搬迁问题,又成为各方博弈和关注的焦点。搬迁背景:北京南城大开发据丰台区相关负责人透露,首都第二机场“落地”大兴已成“定局”,北京市有关方面低调处理相关事宜,但业已抽调人手到大兴开展前期工作。大兴区已经为新机场预留了备用地,该预留地目前已具备建设机场的基本框架,并已在拆除违章建筑。这位负责人透露,丰台区有关部门已经就南苑机场搬迁及周边地区的开发、改造进行调研。南苑机场周边的丰台区南苑镇棚户区改造即将启动。考虑未来第二机场选址对南苑机场搬迁及南苑地区未来发展影响的未定因素,为尽快推动该项目的建设,丰台将按照分期建设、滚动实施的原则分步推进该项目的建设。据介绍,长期以来,北京北部城区建设发展相对较快,南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缺少重大功能性项目带动、缺少高端产业功能区的支撑是重要原因之一。但北京南城又缺少“功能性项目”和“高端产业功能区”所需的可以连片开发的大面积土地。而南苑机场及其周边的大片区域,有足够的开发空间和适于开发的环境条件,是目前丰台区经济开发“硕果仅存”的“处女地”。同时,由于北京城区的不断扩展,南苑机场也日益“身处”市区,周围人口稠密,它的存在也给周边市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而“首都第二机场已落户大兴榆垡镇南各庄”的传闻早在春节前后就“风生水起”。当时曾有媒体报道,大兴榆垡镇南各庄、礼贤等村镇的农户,很多都在忙着加盖房屋,以便在拆迁时能得到更多补偿。为此,大兴区政府还专门成立了“清查违章建筑联合小组”,摸清现有农户房屋的规模,强制拆除违法建筑。同时,相关部门还在3月份向当地农民公示了一旦征地拆迁将采取的相关补偿标准。与此同时,廊坊市今年也一改往日对首都第二机场项目“积极争取”的主动姿态,已转而开始建设“临空经济区”。搬迁原因:首都第二机场落户大兴南苑机场座落的丰台区与大兴区是近邻。相比北京南城开发问题,首都第二机场“落定”大兴区后的机场空域容量问题,是南苑机场搬迁的更重要动因。据相关人士介绍,目前京津冀地区的机场分布比较密集,仅北京附近就有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南苑机场(军民两用)、西苑机场以及天津杨村机场等。一旦首都第二机场确址在大兴,将与南苑机场的飞机起飞半径存在“交叉”,直接带来飞行安全。而且,北京空中禁区范围大而数量多,这样不可避免会造成军航和民航在空域使用上的冲突,也对机场的容量造成限制。如果首都第二机场的规划建设上升为“国家规划层面”,那么这些技术问题都可以通过空域划分、飞行程序调整以及“机场搬迁”等方式予以缓解或彻底解决。由此来看,南苑机场的搬迁已属必然。据丰台区有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透漏,北京市有关方面对南苑机场搬迁似乎“态度坚决”,拟提的方案一是市政府向军方提供一大笔补偿资金,军方自己选址;二是军方可以在北京市周边任意选择认为合适的机场新址。据了解,按照北京市的整体规划,首都第二机场和新北京东站将成为未来几年北京交通领域投资最大的两个项目。其中,第二机场的前期拆迁和招标工作将在两年内全部完成,2010年内正式启动工程建设,保证2015年开通运营。建设规模将会满足每年6000万人次的客流需求,但不会一次建成运营,而是根据需求分期建成。
这个服务首都经济圈并寄望以此推动京津冀三地融合的大项目,有望年内“局部开工”。消息人士透露,此前被视为最大障碍的南苑机场搬迁问题,目前军队、民航、地方政府的“三方协议”已于2011年年底正式签署。
按照首都机场集团2012年的工作计划,将争取在立项批复后4个月内完成可研报告的编制和上报;在可研批复后3个月内完成总规报告、启动航站楼、飞行区等主体工程的初步设计。以年内局部开工的时间倒推,一切顺利的话,最迟也要在5月份完成立项。
从1993年开始就有首都第二机场的提法,18年过去了,为何依然未能获批立项,这几年相关的消息不断,却都虚虚实实。“立项牵扯的东西太多,例如选址、规划、拆迁等等,需要时间。”3月22日,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党委书记董焰对本网记者说。
“唉,机场啊。”3月20日,接通***,听说要了解首都第二机场的情况,原固安机场选址服务办公室主任张文庆叹了口气。从2007年开始,固安就成立了“机场办”,专门为机场选址服务,但随着大兴场址的胜出,固安机场办也随之撤销。
针对近日媒体报道的北京新机场选址未定,董焰说:“定在大兴,都四五年了。”去年11月,首都机场集团总经理董志毅在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调研时曾说过:“虽然目前有各种说法和波折,新机场建设也面临很大困难,但这个项目迟早要做。”
根据本网记者了解,首都机场集团2011年完成的《北京新机场预可行研究报告》和《总体规划》,以及新机场客运量需求、综合交通体系、能源规划、信息规划、绿色机场、土地模式等专项研究报告都是以大兴区的南各庄场址作为蓝本。
《北京新机场综合交通体系研究报告》显示,北京新机场位于北京市南端大兴区榆垡镇境内,大兴区南各庄与河北廊坊市广阳区白家务接壤处,京九铁路以东,永定河以北,廊涿高速、京台高速以西,大礼路(大辛庄-礼贤镇)以南的区域。
新机场工程预计总投资803亿元,计划于2012年开工建设,2016年12月机场主体竣工,2017年4月试运行,2017年10月开航。新机场启用后,隶属军方的北京南苑机场将停止使用。“南苑机场确定废弃,但搬到哪儿军方未提出。”董焰说。
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大项目,从图纸到落地还有一个过程。位于大兴区礼贤镇祁各庄的“大兴机场办”,依然处于清闲状态。大兴机场办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现在项目还没批,“机场办”还只是一个临时机构,连编制都没有,“就是有点活先干着”。
和机场办的清闲相比,周边的村民们已经等得有点着急。王建民(化名)在榆垡镇上做建材生意,家里半亩地的院子,盖了300多平,原来只是正房、厢房,院子里种点菜,去年把菜也铲了,都盖上了房子。按榆垡去年其它地方的拆迁赔偿标准,能赔偿250万-300万元。
因机场拆迁而掀起的盖房潮,从2009年就开始了。不过由于当地政府严令警告说,多盖也不多给,不建也不少给。大家在建房的时候,还都有点犹豫。即便是建简易房,也需要成本,如按700多元一平米的建房成本算,盖个100多平方米,也需要十几万元。
与民间骚动不同,2010年12月23日获批成立的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的新机场推进工作却低调得多。
过去的2011年,北京新机场建设实现了***法人运行:完成了航站区规划方案的国际征集、预可行研究报告和总体规划方案的编制工作;基本完成了航站楼单体建筑方案的招标,在七家国内外方案中遴选出3个入围方案;形成了北京新机场建设国家投资、股份公司并列建设法人进行市场融资和社会化BOT、特许经营等模式投融资的初步方案等。最重大的突破是军队、民航、地方政府关于南苑机场搬迁和新机场建设的“三方协议”正式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