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T-62
乘员4人战斗
全重37500kg
单位功率11.4kW/t
单位压力75.5kPa
车长炮向前9.750m
炮向后9.247m
车体长6.247m
车宽3.270m
车高至炮塔顶2.208m
至指挥塔机2.360m
火线高1.840m
车底距地高0.430m
履带中心距2.640m
履带着地长4.240m
公路最大速度50km/h
越野平均速度30~32km/h
燃料储备内组油箱640L
外组油箱285L
附加油箱400L
公路最大行程不带附加油箱450km
带附加油箱650km
土路最大行程不带附加油箱320km
带附加油箱450km
涉水深(无准备)1.4m
潜渡深5.0m
爬坡度60%
攀垂直墙高0.8m
越壕宽2.7m
最小转向半径1.635m
发动机型号B-55-5
类型4冲程12V水冷柴油机
功率/转速426kW(580马力)/2000r/min
传动装置类型固定轴机械式
前进档/倒档数5/1
转向装置类型二级行星式悬挂
装置类型扭杆
主要武器
口径/型号/类型115mm/2A20/滑膛
并列武器口径/型号/类型/数量7.62mm/TM-485/机枪/挺防空武器
口径/型号/类型/数量12.7mm/ДШКМ/机枪/1挺
车内武器型号/类型/数量AK-47/***/1挺
热烟幕有
弹药基数115mm
炮弹40发7.62mm机枪弹2500发12.7mm机枪弹500发
穿甲弹初速1600m/s
炮塔驱动方式电液/手动炮塔
旋转范围360°
车长超越控制有
火炮俯仰范围-4°~+17°
火炮稳定器水平向有
高低向有
车长瞄准镜型号TKH-3
炮长瞄准镜型号ТШ2Б-41У
炮长夜间瞄准镜型号ТПН1-41-11
装甲结构
类型/厚度/水平倾角/材料车体前上装甲均质/100mm/30°/钢
前下装甲均质/100mm/35°/钢
侧部装甲均质/80mm/90°/钢
顶部装甲均质/15~30mm/0°/钢
尾上装甲均质/20mm/88°/钢
尾下装甲均质/20mm/20°/钢
炮塔正面装甲均质/200~220mm/弧/钢
侧面装甲均质/170mm/弧/钢
顶部装甲均质/30mm/弧/钢
尾部装甲均质/65mm/弧/钢
主要是拉回来研究、仿制。
T62是二代半坦克,61年才批量生产装备苏军。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无法引进,又因为中国没有研究生产坦克的经验,且T62在当时的世界坦克中算是较先进的。
另外,夺T62也是战争缴获的战利品。
T62坦克仍为下塔吉克集团出品,是T55的后续型,T62在1961年公开出现,当时给西方带来了不小的震撼,于是刺激出了美军装L7(M68)105MM火炮的M60问世,这种坦克由T55进化而来,装甲更厚火炮口径更大,但重量却没有大幅度提高,车内有完善的三防装置,可以适应核战条件下的作战,早期的T62火控系统与T55基本型是一样的,测距系统都是光学合像测距,不过很快就装备了先进的火控系统,T62的火控系统与T55AM以后的型号是一样的,都是波浪2与波浪3系统,T62的火炮是门2A20型115MM大炮,此外T62还是世界第一种装备尾翼稳定长杆脱壳穿甲弹的坦克,在T62之前坦克的穿甲弹都是旋转稳定的穿甲弹,长径比不大,穿甲威力不是很强。
T62装备的尾翼稳定长杆脱壳穿甲弹初速达1615米/秒飞行速度快,所以不需要太好的火控系统也能命中目标,所以早期的T62火控系统非常的简陋,比T55A还差,不过很快毛子就还是为T62装备了精密的火控系统,为T62研制的波浪2与波浪3火控系统最后也装到了T55身上
T62也有很多型号,产量巨大,目前仍在毛子国服役,毛子国认为T62坚固,可靠,火力强大,性能优良,在未来10年内足够对付来自远东的任何地面威胁,所以T62基本全部部署在乌拉尔山以东地区,绝大部分部署在与中国,蒙古国交界地区,不过车臣战争爆发以后,由于T80出现了一些技术缺陷,而T72与T90毛子国又不愿意让他们大量长驻车臣,所以毛子开始抽调T62进入车臣作战,在车臣T62赢得了毛子军的赞扬,认为T62比T80还要合适车臣的战斗,T62几乎不会因为遭到火箭或地雷的袭击而发生内部突然爆炸,安全性比T80好的多,而且也能抵御车臣军队大多数武器的射击
T62从M型开始装备了AT12新潮炮射导弹,这种炮射导弹激光架束制导,有效射程4000米,相当有威力,T62M型以后的型别都有波浪2或波浪3火控系统,都有激光测距仪,都可以在移动中射击,也是这型以后T62开始装备附加装甲模块,T62的附加装甲模块比T55的更厚,防护面积更大,携带AT12并且安装了附加模块装甲后的T62完全可以应付美军的M60A3,而不是外界一般认为的比M60A1还差,毛子认为在远东地区能够胜过T62的外国坦克只有日本的90式坦克,至于其他各国的装备的坦克都比目前的T62MV差或最多相当
T62的主要型号是
T62A(基本型,没有弹道计算机,火炮仅高低方向稳定)
T62K(指挥车)
T62M(装甲与火控增强型,火炮全向稳定,有激光测距仪,安装波浪2火控系统,主装甲结构加强,并可安装附加模块装甲与爆炸装甲)
T62V(动力装置改为与T72相同)
T62M1(装备波浪3火控系统
苏联打下水的。
中国当时爱惜还来不及呢,怎么舍得给它打下去?
当时那是拼命想把这宝贝给拖回去。
因为当时的T-62是全世界第一个装备滑膛炮的主战坦克,而当时中国被全世界封锁技术(包括苏联)。
并且在之前一次小规模交战中,我军发现以当时的装备素质,无法击穿T-62的钢板。
只能做到将其瘫痪,却无法彻底击毁。
加上当时我国迫切想要对69式研发,一直在寻求技术突破,看到这家伙(T-62),别提多激动了。
苏联自然也知道中国的想法,所以下令打碎冰面,让坦克沉入水底。(其实苏军当时是想直接击毁这辆坦克的,但是当时的炮,不是很准,怎么都炸不准,所以才考虑轰击冰面的。)
另外,这辆坦克拖回家的过程,先辈们费了老大劲儿。
第一次打捞失败,因为钢缆被炸断。(苏军日以继夜的炮轰,也够执着的。)
第二次打捞,由于水底太冷,潜水员没有挂到合适位置,打捞结果是坦克炮塔被拉上来,车底盘还在水底。
第三次打捞成功,坦克被拉上来,装车运走,结果苏联派间谍伺机破坏。
当然最后,还是成功给运回去了。
也就有了后来的69式主战坦克。
t62(37500千克)
该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2A20式115mm滑膛坦克炮,炮身全长6090mm、全炮重2382kg、身管长5740mm、身管重1720kg、正常后坐长为340~410mm、极限后坐长430mm、高低射界为-4°30′~+17°。发射炮弹后火炮自动回到3°30′仰角位置,以便装弹。该炮配有自动抛壳机,由上架、下架和抛壳窗3部分组成,位于防危板活动部分上方,利用火炮后坐时储存的能量将射击后剩下的空弹壳抛出车外。筒式反后坐装置安装在火炮下方偏右位置上。115mm滑膛炮配有双向稳定器,由1个电气-液压系统和1个直流电传动系统分别实现火炮高低向和水平向的瞄准与稳定,其工作原理与T-55坦克使用的СТП-2双向稳定系统相同,但是由功率加大的缘故又对某些部件进行了修改。2.弹药该滑膛炮可以发射ОФ-18式尾翼稳定榴弹、БК-4式和БК-4M式尾翼稳定破甲弹和БМ-6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该坦克的弹药基数为40发,正常配比为榴弹17发、脱壳穿甲弹13发、破甲弹10发。40发弹的布放位置是驾驶员右边的前组弹架油箱存放16发、中组弹架20发、炮塔右壁2发、车体右甲板1发和1发空包弹。脱壳穿甲弹重20.95kg,初速1600m/s,直射距离1700m,膛压在294.3MPA(3000kgf/cm2)以上。榴弹重28.5kg,初速1000m/s,膛压在235.4MPa(2400kgf/cm2)左右。破甲弹重25.3kg,初速1000m/s,破甲厚度400mm,膛压235.4~245.3MPa(2400~2500kgf/cm2)。3.火控系统车长指挥塔有4个潜望镜,2个装在车长舱盖上,2个在指挥塔前部。车长还有1个TKH-3昼夜合一双目潜望镜,内有红外光路,与指挥塔前安装的红外大灯配合使用。该镜的昼间放大倍率为5×、视场为10°,夜间放大倍率为4.2×、视场为8°,当与ОУ?ЗГК红外探照灯配合使用时,有效视距为400m。使用旋转反射镜组实现昼夜型转换。车长使用瞄准镜手柄转动车长指挥塔,并操作探照灯、目标指示设备和其他系统。炮长有1个ТШ2Б-41У望远式瞄准镜,镜上刻有发射不同弹种使用的高角旋转分划线,该镜有2个放大倍率,当放大倍率为3.5×时视场为18°,放大倍率为7×时视场为9°。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最大瞄准距离为4000m,破甲弹为3700m,18号榴弹为4800m,11号榴弹为3600m。炮长另有1个ТПН1-41-11红外潜望瞄准镜,与主要武器右边并列安装的Л-2Г红外探照灯配合使用,夜间有效视距为800m,该镜有5.5×的放大倍率和6°的视场。炮长还有1个ТНП-165潜望镜,放大倍率为1×。炮塔右边有1个供装填手向车前方向或车后方向观察用的ТНП-165单目潜望镜。4.辅助武器装有1挺TM-485式7.62mm并列机枪,由250发弹的弹箱供弹,射速为200~250发/min。后期生产的T-62坦克装有1挺ДШКМ式12.7mm高射机枪,安装在装填手舱外由装填手在车外操作。该坦克上还备有1支AK-47式***、1支信号枪和数枚***。车上携有7.62mm机枪弹2500发,分别储放在5个弹箱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