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凯恩斯陷阱 凯恩斯陷阱名词解释是什么

凯恩斯陷阱 凯恩斯陷阱名词解释是什么

  • 发布:2025-09-21 15:02:23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什么是凯恩斯陷阱通俗一点

1.首先是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又称择一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或丧失的潜在利益

机会成本的严格定义是:选择最优方案放弃的次优方案的价值。宽泛地理解,机会成本是选择某一特定方案放弃的其他各种可行方案的可能收益之平均值。这里的最优,并非实际发生的最优,而是选择者(决策者)的心理预期。比如说,10万元钱投资于房地产可获得利润20万,投资于股票市场可获得利润15万,如果把这10万元钱投资于房地产,那么可以从股票市场得到15万就是其机会成本,如果把这10万元投资于股票,那么可以从房地产投资中获得的20万就是其机会成本。

2.然后是凯恩斯陷阱

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从宏观上看,一个国家的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主要有三个特点:表现

(1)整个宏观经济陷入严重的萧条之中,需求严重不足,居民个人自发性投资和消费大为减少,失业情况严重,单凭市场的调节显得力不从心。(2)利率已经达到最低水平,名义利率水平大幅度下降,甚至为零或负利率,在极低的利率水平下,投资者对经济前景预期不佳,消费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这使得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杠杆作用失效。货币政策对名义利率的下调已经不能启动经济复苏,只能依靠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等手段来摆脱经济的萧条。(3)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向无限大。

请简要介绍什么是凯恩斯陷阱

凯恩斯陷阱,又称流动偏好陷阱或流动性陷阱,指由于流动偏好的作用,利息不再随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降低的情况。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请解释“ 凯恩斯陷阱”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由于流动偏好的作用,利息率降低到一定限度后,无论货币如何增加,利息率也不会再下降了。

此时人们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流动性陷阱的意义

流动性陷阱的存在,意味着运用货币手段来解决经济萧条问题可能是无效的。这一结论动摇了古典学派的理论根基。因此,围绕流动性陷阱问题,西方经济学界争论很大。

凯恩斯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经济学家J.托宾在其早期论文中,曾运用若干资料证明了流动性陷阱的存在,并明确得出货币政策不如财政政策有效的结论。然而,另两位美国经济学家M.布隆芬布雷纳和T.迈耶同样进行了实证研究,却得出流动性陷阱并不存在的结论。

货币主义代表人物M.弗里德曼则持某种折衷态度。一方面,他否定有流动性陷阱存在;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市场利率不可能无限降低,因为人们需要以货币来替代其他金融资产的普遍愿望会使利率的下降有一个最低的限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陷阱名词解释是什么

凯恩斯陷阱名词解释是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人们不管有什么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因此即使增加货币供应量,也不会使利率下降。

货币需求函数起初向右下方倾斜,表示货币的需求量随利率下降而增加,最后为水平状,表示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陷阱的特点

流动性溢价理论是预期理论与分割市场理论结合的产物。关键性的假设是,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同时承认投资者对不同期限债券的偏好。换句话讲,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可以相互替代,但并非完全替代品。

认为长期债权的利率应当等于长期债权到期之前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与随债券供求状况变动而变动的流动性溢价之和。流动性溢价理论用数学公式表示。

在欢庆纪元后第二个千禧年的到来时,谁也没有料到,迎接人类的将是一场巨大的金融海啸。就配置资源而言,欠缺法治的市场可以比中央计划的效率还低,强势政府干预于是获得了民间的同情,但也会将经济转型引上歧途。

什么是凯恩斯陷阱

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

凯恩斯首先提出,指的是当经济中的利率水平接近于零,在这个时候,货币的需求弹性将趋于无限大,传统货币政策的失败。

具体而言,由于利率极低,人们更愿意持有资金,央行通过增加供应的资金投入社会的流动性将转化为储蓄,从而在***系统中停滞不前,无法影响资本价格,而刺激经济投资和消费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目的自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普遍从降息刺激经济增长的影响中理解流动性陷阱。根据货币经济增长(包括负增长)的原则,一个国家的央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来改变利率。

如果货币供应量要增加(假设货币需求保持不变),那么货币价格必然会下降,利率降低就会刺激出口、国内投资和消费,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增长。

如果利率降至最低,在央行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来降低利率、民众不增加投资和消费的情况下,仅靠货币政策并不能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而国民总支出水平不再受到低利率的影响。经济学家将这种情况称为"流动性陷阱"。

扩展资料:

一、凯恩斯陷阱的主要特点:

从宏观上看,一个国家的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有三个主要特点:

1、整个宏观经济陷入严重萧条,需求严重不足,居民个人自发投资和消费大幅减少,失业形势严重,仅市场监管似乎就如此过度拉伸。

2、利率已达到最低水平,名义利率大幅下降,即使是在零利率或负利率下,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预期也很低,消费者对这已经使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杠杆作用失效。货币政策降低名义利率未能启动经济复苏,只依靠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和减税来摆脱衰退。

3、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于无限大。

二、流动性陷阱对中国的影响

1、中国企业债务压力较大

2008年之前,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一直稳定在100%以内,全球金融危机后,加杠杆趋势非常明显,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由2008年98%上升到2016年的158%,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伴随着2017年中国的去杠杆政策,企业杠杆率持续攀升的局面有所遏制。

同时,去杠杆背景下,企业利息支出增长较快,从2017年开始,工业企业利息支出持续增长,特别是2018年前三个月,利息支出同比增速均超过10%,还债负担增加明显。

2、以往企业信贷资源过度集中在房地产与地方融资平台

从以往情况来看,房地产与地方融资平台是***贷款的重要流向。房地产方面,源于房价螺旋式攀升带动房地产相关贷款可承受的资金成本要高于一般实体投资,且有充分的抵押品,故而一直是***贷款的重要流向。

同时地方融资平台、国有企业贷款也相对容易,主要与其享有隐形担保有关,往往呈现出预算软约束的特征。

展望未来,由于房地产调控政策基调仍然是“坚决抑制房价上涨”,房地产相关信贷仍会受到限制,***资金进入房地产相关部门的渠道有限。而地方融资平台方面,基建投资是下半年“补短板,稳增长”的主要内容,预计将会得到相当的支持。

但从***的角度来看,正如我们报告《中国经济解困之道—基建不如减税》中所提,大规模基建对于中国经济的边际效益已经递减,且基建相关投资周期长,变现慢,政策风险大,金融机构对此领域的投入也存在顾虑。整体来看,当前***仍然处于风险偏好较低的阶段。

3、实体经济投资项目回报率低

当前***放贷意愿下降与实体经济活力有限,与缺少投资回报率较高的项目有关。伴随着中国经济回落,去杠杆、加强环保、企业税收负担加重、人力成本增加等原因,当前中国企业盈利情况面临困境。

而房地产市场的一枝独秀,也推升了租金成本,对其他行业发展造成了负面冲击。

从工业企业利润来看,今年以来根据工业企业利润计算的同比增速快速下降,7月下降幅度为16%,而统计局调整后的工业企业利润今年以来与之出现明显偏差,二者背离,说明统计数据的可信性存在商榷。

如果以大规模工业企业退出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口径作为解释,恰恰说明,企业运行存在困难,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明显减少的事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流动性陷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凯恩斯陷井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