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黄桥兵变(“黄桥事变”是怎么回事)

黄桥兵变(“黄桥事变”是怎么回事)

  • 发布:2025-09-02 10:05:05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皖南事变因黄桥战役而发生吗

黄桥战役与皖南事变可以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黄桥战役一般都被认为是皖南事变发生的原因。因为在黄桥战役中,中国***凭借着少数的军队力量成功地战胜了具有大规模兵力的中国国民党军队,而在皖南事变中,中国***同样是以少数的兵力,但是却遭到了国民党的致命一击,可以说两场战争有了十分不同的结果。

黄桥战役与皖南事变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不仅仅是因为黄桥战役是皖南事变发生的原因,同时这两场战役都是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和摩擦的鲜明体现。其中黄桥战役中,中国***可以说是一夫当关,凭借着少数的兵力成功地打败了十分强大的国民党军队,并且在黄桥战役中取得了十分重大的胜利成果,国民党军队中可以说是损兵折将,但是黄桥战役却拉大了国共两党的摩擦和矛盾,可以说黄桥战役之后,国共两党的关系出现了很大的裂痕。

而紧随黄桥战役之后,国民党政府便开始发动了皖南事变。在皖南事变中,中国***则并没有以少胜多,反而是在国共交战中遭到了致命打击,叶挺也遭到了国民党的羁押,同时项英也***于皖南事变之中,新四军的军事力量可以说遭到了毁灭性的的破坏。

黄桥战役与皖南事变都是发生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之中,可以说也都是中国两个政党在对外战争的过程中进行的内战与较量。

皖南事变背景

皖南事变的发生无疑是中国***新四军发展史中的一个重大的危机时刻,而皖南事变的发生背景则也是十分紧张的时候。皖南事变背景可以说是处于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的时候,并且处于中国国共两党合作之后的矛盾碰撞时期,在整个紧张而又凶险的社会环境之下,皖南事变悄然发动。

皖南事变发生之前,有一出十分著名的黄桥事变。中国国民革命军新四军名义上面是由中国国民政府管辖的,但是实际上面却是由中国***领导指挥的,对于新四军的存在,中国国民党本来就是多有忌惮的。

新四军的编制也是得益于中国国共第二次合作,可以说新四军是中国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产物,在国共合作之后,新四军便被编制到了国民革命军中,同样的作为共同抗战的军事力量。而与此同时,新四军的军队的兵力扩充以及编制的时候,***和国民党之间的矛盾总是一触即发,在所难免,可以说在经过了反复的摩擦碰撞之后,皖南事变终于应时而生。

在皖南事变的背景中,黄桥事变始终都是一个难以避而不谈的话题,在黄桥事变中,中国***的军队取得了十分重大的胜利,而国民党则是被中国***的以少胜多所战败的,因而两个政党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是快速的升级,因而在黄桥事变之后,不到两个月,国民党便发动了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损失

提起皖南事变的损失,无疑是十分巨大的,皖南事变中,中国***的军队力量可以说是遭到了中国国民党的致命一击,面对着十分强大的中国国民党的军队,中国***虽然进行了十分激烈的奋战,但是结果依然是以惨败而告终。在皖南事变中,中国***参与其中作战的是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基本上已经是元气大伤,可以说整个新四军已经到了群军溃败的程度了,足以看出皖南事变的损失之大。

皖南事变损失还不仅仅是中国***新四军的牺牲惨重,还在于整个抗日战争中作战时机的失去。中国***原本也就是一直徘徊不愿意北上的,因为中国国民党处心积虑设置好了陷阱,希望中国***的军队在北上之后,与日本军队进行十分残忍的战争,国民党则如同隔岸观火、坐收渔利,或者是借助日本军队之手彻底打败中国***。

而在后来因为无可奈何只能北上,但是却又遭到了中国国民党的埋伏,便是皖南事变的发动,让新四军迅速走向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在皖南事变中,中国***新四军总共伤亡人数高达九千多人,虽然并没有全军覆没,却也是致命打击,同时叶挺也被国民党抓获。

皖南事变损失是十分巨大的,在抗日战争中,皖南事变的发动,对于中国***而言是十分沉重的打击,对于整个抗战也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

有谁知道黄桥事变是怎么回事

黄桥战役,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是1940年新四军向苏北敌后发展中,于江苏泰兴县城以东黄桥地区,在陈毅运作和粟裕具体部署下10月3日至6日粉碎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进攻的一次战役决战。黄桥战役新四军的胜利,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奠定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坚实基础,打击了顽固派,争取了中间势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这里是详细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5037656.htm

谁能科普下当年的“黄桥战役”到底是谁打谁

黄桥兵变是皖南事变的起因。它是新四军改编以来最著名的战役之一,该战役的进攻对象并非日军或伪军,而是参加过徐州会战的抗日将领、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所属的抗日主力部队。黄桥战役中共新四军获得胜利并占领了姜堰,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阵亡。

“黄桥事变”是怎么回事

黄桥战役又称黄桥事件,是1940年10月,苏中地区的新四军为保卫苏中抗日根据地,对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反击的战役。

1940年,陈毅领导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以七千人的兵力,战胜了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所率政府军89军1.5万,歼灭其一万一千余人,取得了黄桥决战的胜利。

一般认为,黄桥事件是皖南事变的起因之一。它是新四军改编以来最著名的战役之一,该战役的作战对象为坚持所属的执行“防共、溶共、限共、反共”政策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所部国民党顽固派部队。

黄桥战役新四军获得胜利,击毙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并收复前段时间主动出让的姜堰。黄桥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中国***党中央提出的“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坚实基础。

扩展资料

黄桥决战的战斗背景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确定了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陈毅、粟裕奉命率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主力部队挺进苏北,在黄桥地区建立了根据地。

黄桥镇地处苏北泰兴县,南扼长江天险,北接苏中平原。以黄桥为中心建立根据地,便于与我江南部队相呼应,控制长江通道,威胁日寇和切断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与江南之敌的联系,对奠定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基础,打开华中抗战的新局面都有其重要的意义。

虽然国共合作实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了,但国民党反动派却没有从根本上放弃其消极抗战的政策。他们不断制造摩擦,寻隙向新四军进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桥战役

黄桥事件的起因是什么

黄桥战役,又称黄桥事件。

1940年10月6月上午,新四军停止了对国民党军韩德勤部的追击,主动结束黄桥战役。自新四军攻占黄桥后,韩德勤先是派人与新四军谈判,拟定防区,继又破坏协议,向新四军进攻。新四军击退韩部进攻,井乘势攻占姜堰。

攻占姜堰后,为保持政治上的主动,新四军联络各界绅民代表向韩德勤发出呼吁,要求重开谈判,解决争端,并于9月30日退出姜堰,满足了韩德勤提出的谈判条件。然而,韩德勤却视新四军和平解决争端为软弱,于当日向新四军发起进攻。

新四军首先争取了李明扬、李长江的苏鲁皖游击总队、陈泰运的税警团等国民党军队保持中立,然后集中兵力,在运动中歼击顽军。战斗打响后、第一纵队经过3小时激战,全歼了韩德勤部主力***六旅,斩断了韩德勤进攻的右翼。接着,第一纵队和第二纵队又围歼了其第三十三师主力,并向东全力围攻野屋基一带的第八十九军军部及第三四九旅。

经过一夜激战,6日晨,韩德勤部第八十九军军部被彻底歼灭,第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落水而***,第三四九旅也大部被歼,韩德勤率千余人向兴化逃窜。为扩大战果,新四军猛追韩德勤余部,占领海安。在到达东台后,新四军本着“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于当日停止了追击、主动结束了这场决战。

黄桥决战,共歼国民党军1.1万余人,俘团长以上军官10余名,其中包括其第三十三师师长孙启人、九十九旅旅长苗瑞林等,缴获长***3800余支,轻重机枪189挺,山炮3门,迫击炮59门,还有大量弹药和军需物资。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