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郑介民,《潜伏》《风筝》中经常提到的郑介民到底是什么人

郑介民,《潜伏》《风筝》中经常提到的郑介民到底是什么人

  • 发布:2025-09-05 15:09:30
  • 2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郑介民和毛人凤有什么关系

毛人凤和郑介民是同事。郑介民是戴笠的属下。

在1938年军统成立,到1946年戴笠飞机失事,这一段时间一直戴笠掌握军统的实权。毛人凤和郑介民是他的手下。

戴笠***后,军统改组为保密局,毛人凤是保密局的首脑,郑介民任国防部第二厅厅长,两人依旧是同事,不过郑介民的实权不如毛人凤大。

扩展资料:

三人结局

1、郑介民

1959年12月11日郑介民因心脏病复发在家中去世,终年六十二岁,蒋介石曾两次到殡仪馆吊唁,并亲临祭奠,12月15日蒋介石发布褒扬令,追晋郑介民为陆军一级上将,用示笃念忠勤之至意。

2、戴笠

1946年3月17日,乘专机由青岛飞往南京时,因南京上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不得已转飞上海,但这时上海的天气也不适合飞机降落,只能改飞徐州降落,途中在南京西郊的岱山失事身亡。

3、毛人凤

1955年,美国治病归来的毛人凤,整日惴惴不安,癌细胞扩散。1956年10月14日,毛人凤因病去世,时年58岁。葬于新北市汐止区昊天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戴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人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介民

郑介民的人物评价

郑介民虽身为军统局长,但与戴笠截然不同,他战略眼光精确长远,又具研究精神,著述甚丰,曾因此获得一枚积学奖章。——唐纵评

郑介民是有政治头脑和科学训练的军事情报专家、军事谋略家和军事理论家。——中国国民党评

郑介民的情报能力和组织能力均不如戴笠,从而导致了1946年后军统局没有出现重大贡献。——沈醉评

郑介民简介 郑介民简介说明

1、郑介民(1897年9月18日——1959年12月11日),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期步兵科,后参与组织孙文主义学会,在戴笠飞机失事后,成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

2、一生历任中华民族复兴社代理书记,特务处副处长兼华北区区长,参谋本部第二厅少将处长、军令部第二厅中将厅长兼军统局局长、保密局局长、国防部常务次长、参谋次长,1954年任***地区“***国家安全局局长”,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1959年12月11日,因心脏病复发在家中去世。郑介民与胞弟郑庭锋和堂弟郑庭笈合称文昌三郑。

《潜伏》《风筝》中经常提到的郑介民到底是什么人

在国民党军统之中,郑介民是一个不得不提到的人物。在他之上,只有戴笠,毛人凤和他平起平坐。在戴笠***了之后,他当上了代理局长,只是实际上的大权掌握在了副局长毛人凤的手中。但是要论到最终的实力的话,郑介民要比只会盲目杀戮的毛人凤高上一筹。

郑介民出身黄埔军校,他曾考过第一期但是并没有被录用。后来第二期的时候,他才能够考上。第一期黄埔军校毕业的学员在国民党内部发展非常好,而第二期因为时间靠的比较近,毕业出来的学员反而得不到什么发展的机会。如果郑介民能考上第一届,说不定他会是一名大将军,而不是战后的军情特务了。

相比于出身黄埔六期的戴笠来说,郑介民更早接触到国民党内部的情报工作。这个位置郑介民是选对了,他在这个位置上做得如鱼得水。1928年,郑介民担任蒋介石的侍从副官,蒋介石十分信任他。在这段时期,郑介民对蒋介石忠心耿耿,只是没想到成立军统的时候,蒋介石将军统给了后来居上的戴笠,郑介民当时是很不服气的,只是一直忍在心中而已。

1933年,郑介民被选为华北区区长,他佯装成南阳华侨回来投资,找到了有叛国倾向的张敬尧并成功刺杀。此后他又在“福建事变”和“两广事变”之中为平定叛乱军阀做出贡献。

比较有意思的是郑介民这个人有一个缺点就是非常惧内,这虽然不算什么大毛病,但是给郑介民带来了很多麻烦。前有戴笠后有毛人凤,都抓住他这个软肋三番五次给他下圈套打压他,郑介民却只能哑巴吃黄连。

抗战胜利之后,戴笠坐飞机失事,军统乘势改组为保密局。郑介民等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盼来了保密局的第一把交椅,还没坐热就被毛人凤设计——一方面推举他当上了局长,一方面着手收集他的黑料。1947年,郑介民五十大寿,毛人凤早就等着这一天,以铺场和大肆收礼在老蒋面前参他一本。最后毛人凤如愿坐上了局长的位置,后来郑介民去了国防部担任中将次长。

解放后,国民党败退到了***。很多大特务都不敢回***,怕遭遇毛人凤黑手。1954年之后,毛人凤和蒋经国的矛盾日益严峻,保密局又改组成了国家安全局,郑介民担任第一任局长。

军统站郑老板是谁

郑介民。

郑介民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期步兵科,后参与组织孙文主义学会,在戴笠飞机失事后,成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军统称之为“郑老板”。

人物平生:

1、1915年郑庭炳读完小学,考入广东省立琼崖中学,秘密参加孙中山组织的琼崖民军,任书记,后被军阀察觉,缉捕甚急,遂改名介民,赴马来西亚吉隆坡谋生。

2、1924年4月郑介民闻知黄埔军校创办,乃与黄珍吾到广州投靠黄埔军校第一期。

3、1927年8月从苏联毕业回国,任中央军官学校第六期总队队部政治教官,不久受潘佑强推荐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政治部秘书。

4、1932年3月被选为中华民族复兴社干事会干事,4月1日兼任复兴社特务处(处长戴笠)副处长,郑介民为军统骨干人物,是蒋介石的国民党十三太保之一。

5、1959年12月11日郑介民因心脏病复发在家中去世,终年六十二岁,蒋介石曾两次到殡仪馆吊唁。

扩展资料

家庭人物:

1、郑挺锋:郑挺锋生于1904年,他是郑介民的亲弟弟,又名庭烽,号耀台。17岁考入文昌县立中学,毕业受家兄影响投笔从戎,习武报国。1950年,郑挺锋从秀英港乘轮船逃往***,任国民党50军军长。

2、郑庭笈:郑庭笈生于1905年,他是郑介民的堂弟。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毕业,从此进入军界。1942年初,中国组建了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戴安澜奉命率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扬威国外,藉伸正义”。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