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霍去病墓位于陕西省兴平市南位镇道常村西北,茂陵东约1千米处,墓为山形,俗称石岭子。霍去病,西汉名将,军事家,河东平阳人。18岁就随军作战,战功卓著,官至骠骑将军冠军侯。
霍去病墓底部南北长101.5米,南宽56.70米,北宽58.40米,高18.38米,占地面积5841.33平方米。霍去病墓石雕根据原石自然形态,运用圆雕、浮雕、线刻等手法雕刻而成,浑厚深沉,粗放豪迈,简练传神,对以后中国历代陵墓石刻有深远影响,一直为汉以后历代陵墓石刻艺术所继承。
霍去病墓石雕群是中国最大型石雕,艺术时间最早、保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文化遗产。霍去病墓墓前列置石人、石马、石象、石虎等石刻,对以后中国历代陵墓石刻有深远影响,一直为汉以后历代陵墓石刻艺术所继承。
与建筑有关的还有墓前石雕,这是一些大型的圆雕,实物主要见于汉代。西汉时,以霍去病墓石雕最为出色,是我国雕塑史上划时代的杰作。霍去病是汉武帝时的青年将领,在反击匈奴入侵的战争中屡建奇功,病逝后葬于茂陵。这组以动物为主题的石雕,突出的特点是利用原型巨石的自然形态,仅在关键处作简单而准确的雕凿并结合浮雕、线刻等手法,使形象与原石处在一种共生状态,给人以粗犷、古朴的艺术亭受。典型作品有“马踏匈奴”、“卧虎”、“卧马”、“卧牛”、“卧象”;“猩猩抱熊”、“石蟾”、“石龟”等。
在西汉时期,加工如此之多的巨石是比较困难的,一方面是石料的难得,再者缺少刻石用的利器。所以,石匠们便尽量选择与准备雕成的艺术造型的轮廓大致近似的石材,只需进行少量加工,便可得物像的轮廓,然后采用线雕和浮雕的手法,刻画细部。由于采用这种雕塑方式,也就造成了霍去病墓石雕的两个艺术特色:一是追求神似的写意风格,这些石刻作品,往往因势造型,寥寥数笔,动物的神态霍然跃出,这一点与秦代兵马俑的高度写实风格大不相同。二是采用了多种雕塑技法,在16件石雕中,圆雕、浮雕、线雕均有使用。但是可惜的是,霍去病墓上的石雕群像已是历史绝唱,其质朴古拙的手法未被后世陵墓上的纪念性石雕所采用。
霍去病墓位于陕西省兴平县东北约15公里处,是西汉武帝茂陵的陪葬墓。霍去病是西汉抗击匈奴的著名将领,病逝时年仅24岁。汉武帝因其早逝十分悲痛,下诏令陪葬茂陵。墓用天然石头垒成祁连山形状,象征霍去病生前驰骋鏖战的疆场。病墓前共有16件石刻,包括石人、石马、马踏匈奴、怪兽食羊、卧牛、人与熊等,题材多样,雕刻手法十分简练,造型雄健遒劲,古拙粗犷,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型圆雕工艺品,也是汉代石雕艺术的杰出代表。其中“马踏匈奴”为墓前石刻的主像,长1.9米,高1.68米,为灰白细砂石雕凿而成,是极具代表性的纪念碑式的作品。
求采纳
中国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墓冢。在陕西省兴平县东北约15公里处。霍去病(公元前140~前117)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18岁领兵作战,曾先后6次出兵塞外,获得大捷,打通了河西走廊。元狩六年(公元前117)病逝,汉武帝为纪念他的战功,在茂陵东北为其修建大型墓冢,状如祁连山。封土上堆放着巨石,墓前置石人、石兽等。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霍去病墓的价值
霍去病墓冢底部南北长105米,东西宽73米。顶部南北长15米,东西宽8米,冢高约25米。墓前石刻现存16件。可辨识的象生14件,其中有3件各雕两形,总共有生物17体;不同物象12类。计有怪人、怪兽吃羊、卧牛、人抱兽、卧猪、跃马、“马踏匈奴”、卧马、卧虎、卧象、短口鱼、长口鱼、獭、蝠、左司空刻石和平原刻石。石刻依石拟形,稍加雕凿,手法简练,个性突出,风格浑厚,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批大型石雕艺术珍品。其中“马踏匈奴”为墓前石刻的主像,长1.9米,高1.68米,为灰白细砂石雕凿而成,石马昂首站立,尾长拖地,腹下雕手持弓箭***长须仰面挣扎的匈奴人形象,是最具代表性的纪念碑式的作品。这组石刻都是将一块整石运用线雕、圆雕和浮雕的手法雕刻而成。材料选择和雕刻手法与形体配合,有的注重形态,有的突出神情,形神兼备。猛兽则表现凶猛,马则表现跃起注视前方,牛、象则表现温顺,神态各异。从铭文刻石推断,这批石刻当是少府左司空监造的。墓前列置石人、石马、石象、石虎等石刻,对以后中国历代陵墓石刻有深远影响,一直为汉以后历代陵墓石刻艺术所继承。
霍去病墓石刻原有总数已不可考,明嘉靖年间因地震有的倒置,有的被淹埋。1949年以前原置于墓前的有9件,1957年新发现7件。
霍去病墓的现状
1956年在霍去病墓前设置茂陵文物保管所,1957年把露天石雕移置在墓前新建的两廊内。1979年茂陵文物管理所改为茂陵博物馆。
霍去病简介
(前140—前117)
西汉名将,军事家。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汉代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票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歼2000余人,受封冠军侯。元狩二年(前121)任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西域道路。四年夏,与卫青各率5万骑过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进击匈奴。霍去病击败左贤王部后,乘胜追击,深入2000余里,歼7万余人。后升任大司马,与卫青同掌兵权。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敢,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元狩六年(前117)病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