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L15教练机采用了与俄罗斯最新型的雅克-130教练机类似的整体气动外形设计,在气动外形结构设计上采用了能够适应大迎角高机动飞行的翼身融合体、可以形成涡流的大面积机翼边条和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其整体气动设计技术条件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整体设计的一些方面还表现出了中国本身装备环境所形成的特色。
L15教练机的最大可控迎角达到了30度,大迎角飞行性能超过了F-16、F-15和“米格”-29等第三代标准型战斗机。因为具备较大的可控迎角和高推重比以及小机翼载荷的技术优势,所以L15教练机的中、低空亚音速机动飞行性能应该非常出色。
L15教练机是中国设计的教练机中第一个采用电传系统的型号,采用电传操纵系统可以使由L15教练机训练的飞行员较快地完成教练机到战斗机之间的过渡,这个使用优势也是国际上新发展的高级教练机几乎全部都采用电传操纵系统来提高飞行性能的原因。
在教练机上采用电传操纵系统不但可以提高飞行员的训练水平,而且较好的飞行控制系统也比较有利于教练机的其他改型设计。
L15教练机的飞行性能和基本技术条件都具有非常大的作战改进潜力,在保持L15教练机的基本气动设计不进行大幅度改变的条件下,能够很方便地将L15改装为具有较好对地攻击能力的短程强击机,而且L15教练机亚、跨音速机动性能好的特点也可以保证飞机具备一定的近距格斗作战能力,在承担自卫空战任务的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担负国土防空的作战任务。
L15教练机的机体规格和各方面条件类似于应用现代化技术后的强-5强击机和“美洲虎”战斗轰炸机,如果在后期改进中将L15教练机的机身适当加长并改为单座,那么,L15在增加必要的雷达和光电传感器的条件下,最大载弹量可以达到4~4.5吨。当挂载2个容量600升的副油箱和标准的自卫对空武器之后,执行半径600千米的对地攻击作战任务时可以挂载约2吨的对地攻击弹药。
按照对地攻击为主要任务要求改进的L15教练机,其综合作战性能基本与国外发展的T-50、MAKO的单座改型相当,超过俄罗斯“雅克”—130教练机的作战改型。
由此看来,采用L15平台完全可以改进出一种性能比较好的轻型超音速多用途战斗机。
整体设计先进的L15教练机的飞行性能比较好,是一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性能超音速教练机,但是L15教练机的发展却未必能够一帆风顺,其主要问题在于L15教练机的航空动力系统。
可以满足L15教练机需要的发动机是推力在3500千克左右的小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这样推力级别的发动机型号在国内还是空白,市场上与之类似的型号只有***IDF战斗机使用的F125发动机,俄罗斯新发展的带加力燃烧室的AL-55F发动机正处于发展过程中,而东欧国家和乌克兰发展的小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缺乏带有加力燃烧室的机型。国内、外在3~4吨标准推力的航空动力系统上所存在的问题,导致了L15教练机缺乏可以直接应用的3500千克推力级的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
L15教练机目前所选择的发动机还只有不加力的型号比较成熟,对现用发动机的加力改进设计和验证仍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航空动力系统存在的问题一直是限制中国飞机型号发展的主要瓶颈,同样也是L15教练机在原型机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所面对的最大的技术问题。
动力先行的口号在航空工业中已经喊了多年,但是现在航空动力技术上的落后仍然是中国航空工业在飞机型号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巨大困难,如果L15教练机不能很好地解决航空动力系统上所存在的这个困难,那么可以说L15教练机的后续发展还将是非常艰辛和困难的。
L15教练机采用由2台小推力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组成的双发动机设计,这是为了满足对第三代战斗机的训练要求,而且将L15可以进行单发停车训练科目作为其相对单发动机同规格教练机的技术优势来强调。
双发动机设计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教练机的安全性和训练范围,而且动力性能也比推力相同的单发动机更好,但是在发动机的总推力相同的情况下,采用2台发动机的飞机将会比单台发动机增加10%~15%的结构重量和相当大的阻力影响,结构重量和阻力的增加对于飞机来说也是个很大的问题,所以不能仅仅认为几个简单的因素就可以确定飞机的整体设计条件。
L15采用双发动机设计除了研制单位长期设计和生产双发动机超音速飞机的惯性思维之外,还存在考虑到飞机整体规格和未来改进潜力的因素。采用双发动机所加宽的后机身会增加阻力,但是总推力相同的双发动机的发动机舱长度要比单发动机短,这样不但动力系统所需要占用的飞机长度较小,而且也可以通过降低对配平的要求而缩短机身的总长度,飞机机体长度的减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飞机的结构重量,部分补偿双发动机增重的影响。
L15教练机采用双发动机的设计可以回避一定的技术风险和降低技术难度,因为在设计L15的时候国内还没有可以与之配套的中等推力的动力系统,国内生产的“涡喷”-13系列发动机根本无法满足L15的技术要求,所以能够用来选择的动力系统只有俄罗斯的RD33与欧洲的RB199这2种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
与单发动机设计的竞争风险相比,反到是国际上采用双发动机的新型教练机中普遍缺乏L15教练机所具备的超音速飞行能力,而采用双发动机的T-38、“美洲虎”和日本T-2这类教练机设计得过早,在整体技术水平上完全无法与L15教练机相比。
L15教练机是目前新发展的同类型专用教练机中唯一采用双发动机的超音速教练机,L15教练机采用双发动机设计不但可以在市场上回避不必要的竞争风险,而且依靠双发动机设计所带来的高安全性和较大的发展潜力也是FC-1和“教练”-9这类飞机所无法获得的,双发动机设计是L15教练机能够在面对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得以回避风险以获得一定技术优势的重要措施,而不仅仅是要模拟单发停车等技术细节的要求。
L15教练机是一种融合了多项最新航空技术的新一代超音速喷气式教练机,采用双发双座,具有先进的气动布局、高度综合的航空电子系统、国内最先进的电传控制系统和高密度的结构布局,具有第三代战斗机的大迎角机动飞行能力和高敏捷性,可用于飞行学员的基础改装训练或作为“伴随”教练机进行战术训练,有多项外挂能力,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保障性和维护性。L15教练机从1998年开始进行方案设计,2003年完成方案阶段设计,2004年12月完成详细设计,到2005年8月14日完成了部装,2005年9月30日实现总装。
根据飞机生产方洪都集团在各次活动中的报道,L15猎鹰的最大特点如下:第一、超音速,而且飞机机动性能和飞行操纵感觉同第三代战斗机类似,使飞行员在L15上训练完后能直接上第三代战斗机。第二、一机多用,具备作战能力。既可以在大国空军中做高教机,伴随式教练机,也可以作为一些花不起大钱的发展中国家的主战机型。其作战性能应付一些低强度的边界冲突和反恐平暴任务也算足够。
先说L15做教练机使用。目前,空军的战斗机飞行员训练体制分成三级。一个飞行学员从招飞入伍到加入战斗部队,要经历飞行学院、训练基地和作战部队三级训练(在飞行学院还将经历预校和航校两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里,一个飞行学员成长成战斗机飞行员至少要飞到3种机型。
在航校先飞初教6螺旋桨初级教练机,这等于是完成从普通人到飞行员的变化。初教6飞下来,只能说是初步掌握了开飞机的技能,离具备作战能力还差得远。在初教6的训练完成后,飞行学员将接受中级教练机的训练,目前的中级教练机是教练-8型“雄鹰”(和初教6、L15同为洪都的产品,洪都可以说是生产教练机的专业户。)
在教练-8型中级教练机上,飞行学员要完成从低速螺旋桨飞机到高速喷气式飞机的过渡,还要进行各种战术科目的训练。而教练-8作为中级教练机也有它的优势,那就是起飞降落的速度慢。这让飞惯了慢速螺旋桨教练机的学员,能够比较迅速地适应喷气机的驾驶。
在教练-8上完成训练的学员,就可以从飞行学院毕业,进入训练基地,驾驶超音速战斗教练机,学习高速战斗机的飞行技术和战斗技能。但目前的战斗教练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和起降速度,都比教练-8要大得多。在亚音速的教练-8上毕业的学员,要一下跨越到超音速的战斗教练机,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现有的战斗教练机是基于二代战机设计制造的,它的航空电子设备、火控系统、飞行控制系统都和歼10、歼11等第三代战斗机有很大的差距。新飞行员在训练基地出来后,无法直接驾驭第三代战机。还需要在二代战机部队飞行一段时间,待成为老资格飞行员后,才有接收选拔驾驶第三代战斗机的机会。这种情形,必然影响到部队迅速换装三代战机,形成新的战斗力。
如果能有一种教练机,它的飞行速度和起降速度衔接教练-8与三代战斗机,最大飞行速度达到超音速,并且其航电武器火控系统与三代机一致,它就可以使飞行学院毕业的飞行员,在掌握高速战机驾驶技能的同时,也获得操纵三代战机复杂航电系统的经验,让新的飞行员也可以直上三代战斗机。这对空军实力的快速提升,大有裨益。这就是研制L15“猎鹰”的第一个目的。
另外,作战部队为了实现以老带新和对飞行员进行日常飞行技术保持,都按照比例配备一定数量的与三代战斗机同型的双座战斗教练机。这些双座的三代战机,本身具备与单座机相同的作战能力,而且价格昂贵、维护使用费用高昂。用这些双座三代战机对飞行员进行日常训练显得很不划算。
如果能以一种价格低廉、使用成本也较低,但性能接近第三代战机的教练机来进行飞行员的日常训练,则显得很实惠。这是L15“猎鹰”研制的第二个目的。
L15“猎鹰”所标榜的,正是高性能加低价格。超音、三代机类似的机动飞行性能、三代机标准的航电设备、起降速度衔接中教机、使用维护费用低廉;L15几乎把优点全都占全了。
首先,由于L15的起飞重量和外形尺寸较小,所以配装较小推力的发动机就可以使其获得较快的速度和不错的机动性。同时,小型发动机也使得该机的燃油消耗量比真正的战斗机要小许多。可以说,“身轻如燕”是决定了L15使用成本低廉的第一个因素。
L15教练机采用了与俄罗斯最新型的雅克-130教练机类似的整体气动外形设计,在气动外形结构设计上采用了能够适应大迎角高机动飞行的翼身融合体、可以形成涡流的大面积机翼边条和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其整体气动设计技术条件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整体设计的一些方面还表现出了中国本身装备环境所形成的特色。
根据洪都飞机工业公司在航展上对L15教练机所做的介绍,L15教练机的最大可控迎角达到了30度,大迎角飞行性能超过了F-16、F-15和米格-29等第三代标准型战斗机。因为具备较大的可控迎角和高推重比以及小机翼载荷的技术优势,所以L15教练机的中、低空亚音速机动飞行性能应该非常出色。如果不考虑L15双发动机设计对高速飞行性能造成的影响,那么可以认为L15在中空亚、跨音速格斗机动性能上完全有能力与常规的三代战斗机相抗衡。通过L15教练机的气动外形和设计特点可以发现,L15教练机在结构和气动设计过程中重点强调的是飞机的亚音速机动性能,超音速性能并不是L15气动设计的主要着眼点,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L15飞机平台的技术不很适合用来改进为以对空作战为主的空中优势战斗机。
L15教练机是中国设计的教练机中第一个采用电传系统的型号,采用电传操纵系统可以使由L15教练机训练的飞行员较快地完成教练机到战斗机之间的过渡,这个使用优势也是国际上新发展的高级教练机几乎全部都采用电传操纵系统来提高飞行性能的原因。在教练机上采用电传操纵系统不但可以提高飞行员的训练水平,而且较好的飞行控制系统也比较有利于教练机的其他改型设计。国外发展的T-50和雅克-130这类高级教练机,都在以飞行训练为基本目的的教练型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用以执行对空作战和对地攻击任务的改进型,通过在设计良好的飞行平台上扩大使用范围来提高教练机的改型能力和使用效费比。
L15教练机的飞行性能和基本技术条件都具有非常大的作战改进潜力,在保持L15教练机的基本气动设计不进行大幅度改变的条件下,能够很方便地将L15改装为具有较好对地攻击能力的短程强击机,而且L15教练机亚、跨音速机动性能好的特点也可以保证飞机具备一定的近距格斗作战能力,在承担自卫空战任务的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担负国土防空的作战任务。
根据目前由生产厂家透露出来的L15教练机的技术数据可以发现,L15教练机的机体规格和各方面条件类似于应用现代化技术后的强-5强击机和美洲虎战斗轰炸机,如果在后期改进中将L15教练机的机身适当加长并改为单座,那么,L15在增加必要的雷达和光电传感器的条件下,最大载弹量可以达到4-4.5吨。当挂载2个容量600升的副油箱和标准的自卫对空武器之后,执行半径600千米的对地攻击作战任务时可以挂载约2吨的对地攻击弹药。按照对地攻击为主要任务要求改进的L15教练机,其综合作战性能基本与国外发展的T-50、MAKO的单座改型相当,超过俄罗斯雅克一130教练机的作战改型。由此看来,采用L15平台完全可以改进出一种性能比较好的轻型超音速多用途战斗机。
中国洪都飞机工业公司设计和制造的L15型超音速高级教练机,在经历了研制、制造和调试的各阶段工作之后,终于在2006年3月15日下午顺利进行了首次飞行。
L15高级教练机首飞的成功代表着中国航空工业在高级教练机这个机种的设计和制造水平上,已经达到了与国外的先进机型相当的技术标准,是中国航空工业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技术的一个重要成果。L15高级教练机是中国航空型号发展中第一个在设计上达到国际最先进技术水平的机种。
L15高级教练机与我国现役同级的“歼教”-7超音速教练机相比,具有整体气动性能好、机动性能高、整机推重比大、使用寿命长、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技术先进以及任务使用弹性大和发展潜力高的优势,在整体技术标准上与国外目前正在发展的T-50、“马克”和雅克-130高级教练机相当,在有效载荷能力和机动飞行性能上甚至可以和“美洲虎”这类轻型战斗轰炸机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