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上海孙中山故居 孙中山故居简介

上海孙中山故居 孙中山故居简介

  • 发布:2025-09-17 10:56:13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地址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地址是上海市黄浦区香山路7号,如果去那边旅游找不到景点的具体位置,可以将英文名记下来,到时询问当地人即可或者通过导航软件直接搜索即可。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坐落在繁华的淮海路边闹中取静的小路香山路上,由孙中山两幢楼组成。孙中山故居原名莫利爱路寓所,由当时旅居加拿大的华侨集资买下赠送给孙中山,是1918年6月孙中山辞去海陆军大元帅职务,从广州回到上海后与夫人居住的地方。

孙中山文物馆和孙中山故居为欧式建筑风格,文物馆并不是孙中山的居所,是后来开辟出来陈列文物的,孙中山故居才是当时孙中山住的地方。两幢楼内都有箭头指示游览路线,跟着箭头走就好,两幢楼都不大。

走进纪念馆的铁门,首先看的是一座孙中山塑像,塑像后面就是孙中山文物馆。文物馆外左手边一间小房间里会不定期地举办与孙中山相关的临时展览。看完小房间里的展览,从挂着“孙中山文物馆”横匾的那扇门进入,一楼门口的架子上放着些上海旅游的相关资料,可以免费拿取。

一楼没有展览,直接上二楼。上楼后右手边的小房间是影视室,滚动播放电视文献片《走近孙中山》。二楼珍藏着孙中山用过的物品、穿过的中山装,当时发表的各种中、英文文献,还有爱国人士支持北上赠送的银鼎等,靠门的墙上能看到“天下为公”书法。三楼一般是“游客止步”不给上的,顺着指示箭头从另一侧楼梯下到一楼,有一个出售孙中山相关纪念品的购物点。

文物馆是前门进后门出的,后门出来,就能看到孙中山故居这幢楼了。往右手走是故居楼前的草坪,围绕着冬青、香樟和玉兰等树木花卉,楼前的墙上攀爬着蔷薇花,站在小花园里感觉特别幽静、雅致。往左手边走就进入故居了,可参观两层,一楼有厨房、餐厅、会客厅,二楼有卧室、书房、小客厅。楼内的陈设绝大多数是原物原件,并根据其夫人生前的回忆,按二、三十年代的原样布置。

故居进门的房间中央箱子里放着鞋套,自己拿,参观故居需要穿鞋套。穿完鞋套别直接走人,放鞋套的那间房间也能参观,是厨房,有30年代的煤灶和煤气灶,都是国外进口的,煤气灶至今仍可以使用,当年在国外也不是每一户人家都用得起它的。接着去参观一楼的餐厅和会客厅,会客厅里挂着一幅孙中山的照片,相片的周围用彩色丝带围成一个钟形,意喻中山先生要用革命的钟声唤起中国民众。

跟着游览指示箭头上二楼。二楼的卧室布置朴素温馨,一只衣橱,一张梳妆台,两张单人床拼成的对床,两把椅子,还有一把可躺下的靠背沙发椅和一张斜板写字台。边上的书房东、北、西三面都放着书橱,正中有一张六角桌,六角桌旁还有一张书桌。参观完小客厅下楼,故居是同一扇门进同一扇门出的,记得把鞋套归还到进门房间的箱子里。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所在的香山路包括旁边的思南路等环境很好,道两边是遮天的法国梧桐,一座座小洋房隐藏在绿荫里,可以沿路走走,看看老上海租借区的风景。故居边上就是

,也是个有老上海记忆的地方,到了秋天,公园里的法国梧桐七彩的落叶铺满路,十分美丽。

上海市有哪些名人故居又有哪些故事。

1、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上海香山路7号,占地面积2500余平方米,展示面积1100平方米,主要有孙中山故居和孙中山文物馆两个展示场所组成。孙中山故居是孙中山和宋庆龄唯一共同的住所,是一幢欧洲乡村式小洋房,由当时旅居加拿大的华侨集资买下赠送给孙中山的。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于1918年入住于此,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继续在此居住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宋庆龄移居香港、重庆,1945年底,宋庆龄回到上海将此寓所移赠给国民政府,作为孙中山的永久纪念地。

2、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

上海宋庆龄故居是宋庆龄长期居住和生活的地方。1949年春宋庆龄入居此处,在此迎来了上海的解放。1949年8月,宋庆龄就是在这里欣然接受中国***的邀请,北上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与制定建国大政方针,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建国以后,她经常在此寓所会晤和宴请来访的各国贵宾,积极促进中外交往,维护国际正义。1981年宋庆龄在北京去世后,这里作为她在上海的故居供人瞻仰。2001年6月25日,上海宋庆龄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上海张闻天故居

张闻天故居,始建于1892年,是一座具有江南农村特色的一正两厢房砖木结构的民宅,坐北朝南,建筑面积共495平方米,占地面积686平方米。2002年6月25日,国务院确定张闻天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月,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张闻天故居是一座具有江南农村特色的一正两厢房砖木结构的普通民宅,坐北向南,有正屋5间、两侧厢房各2间,在西厢房外侧另有用房4间,共13间。中间是砖铺天井,前面有木结构门亭。建筑面积共488平方米,占地面积686平方米。

4、张充仁纪念馆

张充仁纪念馆建在上海闵行区蒲汇塘桥堍,馆舍面积600平方米,粉墙黛瓦,飞檐雕棂,为一明清风格江南庭院。这位雕塑艺术大师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现在故乡建造了这座纪念馆,以彪炳他的艺术成就。纪念馆设置《艺坛起步》《东方英才》《画室生涯》《雕塑春秋》《晚霞绚烂》和《德艺留馨》6个部分,以大量图片、报刊、信件、实物、艺术作品反映了张充仁的艺术人生。馆内展示收藏着张充仁先生的雕塑、绘画、实物和相关书报、照片等珍贵资料600多件,分别设置了序厅、《饮誉欧洲》、《画室春秋》、《雕塑泰斗》四大展区。

5、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

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位于上海静安区茂名北路120弄5、7、9号(原慕尔鸣路甲秀里317、318、319号),是毛泽东1924年第十次来到上海工作时所居住的地方,也是他在上海居住时间较长并和杨开慧一起开展革命工作的住所,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价值。建成于1915年的甲秀里是典型的砖木结构老式石库门住宅,毛泽东一家当时居住在7号一楼,二楼居住着蔡和森与向警予。2015年,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开始了两年的闭馆修缮,力求“修旧如旧”,再现甲秀里原有风貌。

6、周恩来故居

在幽静的上海思南路上,沿马路东侧的73号(原马思南路107号),是一幢西式小楼房,为三层花园别墅,这就是当年中国***代表团驻沪办事处,亦称周公馆。这幢小洋房,原为法国在华商人所有,是一幢三楼一底的楼房,进门就能看见藤萝花架,看上去幽静宜人。在绿茵茵的草坪中央,栽有一棵枝叶茂盛的大塔松,每当夏秋季节,周恩来总喜欢在晚饭后踱步到塔松下,坐在藤椅上与工作人员亲切交谈,研究布置工作。

7、张爱玲故居

张爱玲故居位于上海市,始建于1933年。上海,常德路195号,常德公寓,无疑是一幢非常女性化的大楼——肉粉的墙面夹杂咖啡色的线条,多半是时间的关系,这幢大楼看上去有些暗暗的色调,仿佛沾染了灰的,旧日里女人用过的胭脂扣。楼前一排梧桐,倒是依旧生气勃勃的模样。始建于1933年,建成1936年,出资建造者为意大利籍律师兼房地产商人拉乌尔斐斯。公寓所在的常德路,原名赫德路。

8、巴金故居

上海巴金故居是一座优秀历史建筑,位于上海武康路113号,是巴金先生在上海的住宅,也是千万读者心目中的文学圣地。1955年9月,巴金迁居武康路寓所。这是他在上海定居住得较长久的地方。在这里,他写成了被海内外思想界、知识界、和文学界公认为“说真话的大书”《随想录》以及《团圆》、《创作回忆录》、《往事与随想》等散文、小说和译作。

9、鲁迅故居

在(原施高塔路130号),即***新村9号,是鲁迅在上海最后的寓所。***新村是一群红砖红瓦砖木结构的三层新式里弄房屋,由******上海信托部投资,于民国20年(1931年)落成。鲁迅故居是***新村132弄的最后第二幢。鲁迅在民国22年4月11日以内山书店职员的名义迁入,民国25年10月19日在这里逝世。鲁迅逝世后,许广平搬出,故居主人几经变化。1950年1月恢复开放。

孙中山故居简介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现在的主体包括有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纪念馆、翠亨农业展示区和翠亨村民居展示区。

孙中山故居是中山市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南朗镇翠亨村,座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是孙中山长兄孙眉于1892年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主持建成的。

孙中山故居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并设有一道围墙环绕着庭院。围墙正门外南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石刻牌匾。故居正门南侧有宋庆龄手书的“孙中山故居”木刻牌匾。孙中山故居外表仿照西方建筑。楼房上层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屋檐正中饰有光环的灰雕,环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楼房内部设计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中间是正厅,左右分两个耳房,四壁砖墙呈砖灰色勾出白色间线,窗户在正梁下对开。居屋内前后左右均有门通向街外,左旋右转,均可回到原来的起步点。正门上有一副对联:“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是楼宇落成后孙中山亲笔撰写的。庭院右边设有一口水井,水井的周围(约32平方米)是孙中山诞生时的旧房所在地。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于此。

孙中山的故居在哪

孙中山一生可以说是居无定所,上海孙中山故居,由当时旅居加拿大的华侨集资买下赠送给孙中山的。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于1918年入住于此,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继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寅时),孙中山出生于中国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农民之家,为家中第三子,幼名“帝象”,

1879年,十四岁的孙中山受长兄孙眉接济,随母乘轮船赴夏威夷檀香山,

1883年----1892,住在香港,

1892年----1894年,住在澳门、广州,以行医为生

1894年11月24日,去了檀香山茂宜岛

1895年,孙中山到香港

1895年2月21日(正月二十七日),兴中会总会在香港正式成立,一直在总会居住,10月26日(重阳节)为起义之日。可是因为事先泄密,这次起义以失败告终。陆皓东等多位重要成员被捕处刑,孙中山则被清廷通缉,遭香港当局驱逐出境,流亡海外,同年11月,孙中山避往日本,并于此时起剪掉辫子,改穿西服。1896年初与其妻儿抵达夏威夷,再转往美国,希望在旅美华侨中发展兴中会及筹款。

1896年断发改装的孙中山

1896年秋,孙中山转往英国伦敦,在当地被清廷特务缉捕入中国使馆,成为国际事件。事件后来被称为“伦敦蒙难记”(KidnappedinLondon,又译作“伦敦被难记”),孙中山被邀以英文写作出书,描述其遭遇,亦因此事而名声大

1897年,孙中山经加拿大,转往日本

1900年,庚子国变引来八国联军,孙中山借机联系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希望能筹划南方诸省***,成立类似美国的合众国政府,李鸿章也答应与其会见。但在日本友人协助下,却发觉一切不过是个清廷陷阱。而后李鸿章赴北京协调条约之事,此会面也无疾而终同年9月,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及原兴中会骨干人物,先赴香港,被禁入境后转往***,得当地日本***答允,支持在广东发动起义(称惠州三洲田起义)。后因日本***临时改变态度,起义失败,孙遂返回日本

1903年夏,孙中山在日本青山开办革命军事学校,同年9月,孙中山再赴檀香山,希望在华侨中发展革命

1904年初,孙中山在檀香山加入洪门,成为致公堂洪棍。同年赴美国,一度被美国移民局扣留在旧金山。后得旧金山致公堂保释,代聘律师之后,方才免被遣送回中国年底收到中国旅欧学生资助,转往欧洲活动,在伦敦、巴黎、布鲁塞尔等地中国留学生中,进行革命宣传,并从留学生中筹得款项

1905年,孙中山再赴远东,7月抵达日本横滨。在宫崎寅藏介绍下,与黄兴见面,并开始筹划联合各革命组织。

1905年8月,在日本人内田良平的牵线下,结合孙中山的“兴中会”、黄兴与宋教仁等人的“华兴会”、蔡元培与吴敬恒等人的“爱国学社”、张继的“青年会”等组织,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1906年,孙中山由法国到日本,中途逗留新加坡,抵日后又重返新加坡。同年6月,孙中山在晚晴园主持成立同盟会新加坡分会,新加坡由此成为革命党人在南洋的活动中心。

1907年,日本政府受清廷压力,以一万五千元请孙中山离开日本。于3月离开日本

1907年5月22日,由孙中山指派许雪秋及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何子渊领导发动的潮州黄冈起义爆发27日下午,起义军宣布解散,总指挥陈涌波、余既成被迫走避香港。

自1907年7月至1911年,经越南亲赴广西主持镇南关起义,最终被法国当局拒绝入境,一直至辛亥革命成功以后,才再度踏足中国国土。

1909年至1911年期间,孙中山大部份时间花在旅途之上,多次在各国华侨、留学生中筹划革命经费及外国政府支持,然而所得极为有限。与此同时,同盟会及其周边组织快速扩张规模,并于1910年1月,成立同盟会美洲地区总会,期望能吸收更多海外华侨参与革命。直至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日)的武昌起义,革命才取得第一次成功,武汉当日光复,各省同志纷纷响应。

1912年8月,同盟会联合其他党派改组成立国民党,孙中山被推举为理事长。1913年3月20日,热衷于议会***的国民党领袖宋教仁被暴徒暗杀。1913年7月,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被袁世凯武力打败,孙中山等流亡海外

1914年7月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1917年9月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军政府,当选为陆海军大元帅,宣告与北京袁世凯政府对立

1918年5月因受西南桂系和政学系军阀的挟制,被迫辞去大元帅之职。1919年10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并发表所著《孙文学说》、《建国方略》。1921年4月,在广州重组军政府,任非常大总统

1922年6月,陈炯明武装叛变,孙中山被迫退居上海,至1923年2月陈炯明被驱逐后,才回到广州重建大元帅府,就大元帅职。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不幸病逝,终年59岁。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在哪里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属于上海名人故居的著名景点。

上海香山路七号(原莫利爱路二十九号),是我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和他的夫人宋庆龄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四年在上海的寓所。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继续在此居住到一九三七年。这幢楼房是当时旅居加拿大的华侨集资买下送给孙中山的。

故居楼下是客厅和餐厅,楼上是书房、卧室和小客厅。故居的陈设绝大多数是原物原件,并根据宋庆龄生前的回忆,按二、三十年代时的原样布置的。孙中山曾在这里总结他几十年革命的经验,完成《孙文学说》、《实业计划》等重要著作,酝酿了改革三***义、实行三大政策的伟大决策。在这里还曾诞生了有名的《孙文、越飞宣言》,曾在这里做好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并在此第一次会见中国***的代表,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接待过李大钊、翟秋白、毛泽东、林伯渠、邓中夏、恽代英;向警予、罗章龙等中国***人。1924年11月,孙中山先生离沪北上前夕,在这里发表了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讲话,主张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收回租界和领事裁判权及一切失地等,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声音。每年孙中山先生诞辰及忌日纪念,上海党政领导及市民都来这幢深灰色的二层花园洋房举行纪念仪式。上海孙中山故居是富有历史意义的,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