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西北。
雪窦山(MountXuedou),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浙江省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被誉为“四明第一山”,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弥勒佛的道场。
雪窦山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西北,为四明山支脉的最高峰,海拔800米,有“海上蓬莱,陆上天台”之美誉。风景名胜区全境85.3平方公里,风景区范围54.8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30.5平方公里。
景区以雪窦古刹和千丈岩瀑布为中心,四周围环列,东有五雷、桫椤、东翠诸峰;西有屏风山;南有天马、翠峦;西南有象鼻峰、石笋峰、乳峰,中间是一片广阔的平地,阡陌纵横,山水秀丽,气候宜人,有千丈岩飞瀑、妙高台、徐凫岩峭壁、商量岗林海、三隐潭瀑布等景观。
据1949年重修的《武岭蒋氏宗谱》第六册记载,蒋介石8岁时“始上雪窦山见妙岑岭爱之”,“***十六年蒋介石先生建山庄于其地”,自题门楣“妙高台”。
山庄为中西合璧,大门内两旁平房各1间,平顶晒台。天井后3间2层楼房,总建筑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436平方米。楼上洋灰走廊与晒台相连,芳草绿树环回萦绕,青山碧水拥来眼前,赏心悦目不足言其妙。
雪窦山以雪窦古刹和千丈岩瀑布为中心,四周围环列,东有五雷、桫椤、东翠诸峰;西有屏风山;南有天马、翠峦;西南有象鼻峰、石笋峰、乳峰,中间是一片广阔的平地,阡陌纵横,山水秀丽,气候宜人。海拔八百多米,最高峰为奶部山。有千丈岩、妙高台徐凫岩峭壁、相量岗林海、三隐潭瀑布等景观。雪窦山资圣禅寺创建于晋,兴盛于唐宋,有逾千年历史,高僧辈出,香火兴旺,被称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
雪窦寺,位于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西7.5公里的雪窦山上。四面青山环抱,九峰参差,东西两涧之水,汇合于寺前之含珠林,曲折南流至千丈岩,喷泻而下,状如飞雪,“雪窦”因此而得名。开创于西晋元康元年间(公元291年),初名瀑布院。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迁建今址。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宋真宗赵恒赐名“资圣禅寺”。其间,唐宣宗大中末年,寺庙毁于战火,咸通八年修复,创名“瀑布观音院”。
唐景德年间,南岳第五世常通禅师任雪窦寺住持,修缮殿堂,并得施田1300亩。后世尊为雪窦禅院开山第一祖。此后,雪窦寺即作为禅宗的丛林,有史可考的有禅宗法眼宗、云门宗、曹洞宗、临济宗等派别。
雪窦寺因宋仁宗曾梦游此山,故有“应梦名山”之称。相传北宋仁宗皇帝赵祯,一天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置身在山峦秀丽、飞瀑横空的地方。正游玩间,忽见一群匪徒向他袭来,正当皇帝走投无路之时,有位白胡子老头向他招手,带他逃出险境。宋仁宗心存感激,问老头要何封赏。老头说:我不要做官,也不要银钱,只要万岁一道敕谕。皇帝说,可以,说出你的名字来,老头回答“名山”二字,就不见了。
仁宗皇帝惊醒后,要臣子们把天下山水绘成图送京御览。后认定明州雪窦山为应梦之地,便写了一道敕谕,钦点礼品,命太监送到雪窦寺,特免雪窦寺徭役,不准人上山砍树斫柴,特许雪窦寺在每年庆贺诞辰的时候,从京城燕门上阁门进功德疏一道,度和尚一名。自此,雪窦山作为佛教名山、弥勒圣地,名声远播。千丈岩瀑布水源来自雪窦寺东西两边山谷中。寺东那条涧水。从中峰白龙洞环流到雪窦寺南边;寺西涧水从屏风山雪峰玉龙洞经过十八折而泻,抵达雪窦寺南侧。两条涧水在雪窦寺前面伏龙桥下相汇合,流到锦镜池,穿过关山桥,冲出崖口。
从御书亭经百步阶由东边到瀑布下面,便能听到阵阵闷雷响声,仿佛从天边滚动而来。抬头看飞瀑,空中飘下水珠,直扑潭里。潭水清碧,寒气袭心。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潭边筑起“仰止桥”、“午雷亭”,供游人观赏,后遭损坏。20年代重修,抗战时期,又遭受侵华日军破坏。1986年,奉化人民政府拨款复修。“午雷亭”旁边磨崖刻石“烟声”两字,为1642年,即明崇祯十五年奉化县令胡梦泰所题。崖壁上“乐不”两字,为1916年亭下人沈皆诚手书。诗人楼钥站在潭边看千丈岩,见水气弥漫,飞雪飘舞。眼花缭乱,坐潭边写下“惊见银河空外翻,湍流千丈有余寒;下流不用长劳望,祗向悬崖顶上看”的著名诗句。
1937年4月。冯玉祥来到溪口,登上雪窦山,观看千丈岩。他先从上往下看,又走到“仰止桥”从下往上看,挥笔写下别具一格的诗句:“走到四明山,先看千丈岩;若能发水电。更能开我怀。”文笔十分浅显,抒发了诗人赏景情怀和美好愿望。还有一位宋代奉化藉著名诗人戴表元.他把“千丈岩”与庐山的“香炉峰”瀑布进行比较,认为后者远远不及前者,于是写下“匡庐亦有千寻瀑.无此凌空翠玉台;身倚老松天上立.眼看飞雪下云来;山神禁肃难投唾.木客魂清得浣埃;见说下岩堪对望。道人临壑翦蒿莱”的七律诗。雪窦山素有“四明第一山”之誉,宋代仁宗皇帝曾梦游此山,因故取名为“应梦名山”。弥勒佛道场雪窦古刹在南宋时被称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1984年,被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赴朴初居士指定为:五大佛教名山。雪窦山主要景点有徐凫岩、三隐潭、妙高台、千丈岩瀑布、御书亭、中旅社旧址等。
据寺志记载,早在1600多年前的晋代就有尼结庐山顶,名“瀑布院”。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迁建于此,宋真宗赵恒赐“雪窦资圣禅寺”寺额。历史上该寺几经毁复,1986年开工修复,1988年赵朴初建议把雪窦寺建成别具一格的弥勒道场。据《寺志》记载:在唐宋时期,雪窦寺先后受几代皇帝的41道敕谕,至今寺内尚存“钦赐龙藏”的经书5760本、玉印、龙袍、龙钵、玉佛等。宋宗赐“雪窦资圣禅寺”额匾,理宗追书“应梦名山”。寺屡兴屡废,最后一次毁于1968年,现存清顺治年间所建厢房7间。
雪窦寺内建筑雄伟,引人入胜,寺外古木参天,别有一番古刹风光。两株汉代银杏,径约5人围,树叶旺盛,高耸入云。殿后两棵挺拔的楠木,为张学良将军被软禁于此时手植。历代文人学士在此留下不少诗词对联如:
四面青山,山山朝古刹。
环列翠峰,峰峰叩弥勒。
还有孟郊、梅尧臣、王安石、曾巩、杜牧、郭沫若等都慕名而来,题诗咏吟。
雪窦山风景区位于浙江宁波奉化市境内,是当地颇具名气的自然风景区,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浓郁的自然生命气息,拥有非常耐人寻味的看点,对于不少游客来说值得一看。
要说宁波给人的印象,首先这是一座发达的沿海城市,还有就是宁波奉化是蒋氏故里,客观的说宁波确实是名人辈出之地,文化风俗独具特色。
在宁波市奉化,主要有溪口雪窦山景区,其中雪窦山号称是“四明第一山”,算是宁波最有名的山,自然山水秀美,还兼具人文特色,非常值得一游。
溪口雪窦山景区属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溪口侧重于名人故里,历史人文景观,雪窦山奇山秀水,风光旖旎,以弥勒大佛、千丈岩瀑布为中心,形成了靓丽的风景线,主要有“徐凫岩”、三隐潭、妙高台、锦镜池、含珠林等等景点。
“徐凫岩”
这个地方是雪窦山最高的一个瀑布,瀑布落差在242米,非常的壮观,其岩顶海拔在476米,岩壁上刻有“徐
凫溅雪”,其仙人桥是徐凫岩绝美处,相传古时候有仙人在这里骑凫
升天,后世有人对此地评价极高,认为“此间山水美丽清奇,世罕其匹”,有不少影视剧如《难忘的战斗》、《曙光》、《笑傲江湖》都来此取景过。
妙高台
所谓妙高台,又称妙高峰、天柱峰,这是雪窦山一大胜景,虽然海拔不算很高,大约396米,却是三面峭壁,地势险峻,上面有蒋氏建筑别墅。
妙高台不仅是自然景观,历史上还是蒋氏三次下野,在家乡逗留之际,运筹帷幄的地方,具有特殊的意义。
雪窦寺
雪窦山历史上就是佛教香火鼎盛之地,北宋年间,宋神宗赐“雪窦资圣禅寺”,南宋时期,被列为是“五山十刹”之一,后来历史上五毁五建,现在人们看得到寺庙主体建筑属于重建,寺内供奉弥勒佛。
雪窦山风景区是一处充满了人文气质的特色名山,也是重要的佛教圣地,据说是弥勒佛的道场,拥有极其悠久的历史,每年都会吸引大量香客和游客观光,下面给大家分详细的介绍。
中国是佛教的重要传承和传播者,也是最重要的佛教文化发展和创新者,现在全国各地都遍布了各种寺庙和佛教名山,历史文化底蕴悠久,香火旺盛,吸引了大量的善男信女和游客前往礼佛祈福,那么中国佛教五大名山分别是哪些呢。
雪窦山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西北,为四明山支脉的最高峰,海拔800米,有“海上蓬莱,陆上天台”之美誉。
雪窦禅寺全称雪窦资圣禅寺,建在“九峰环抱,双流效奇”的雪窦山山心。
寺院创于晋、兴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在佛教史上居于重要地位。南宋时被定为“五山十刹”之一,明时被列入“天下禅宗十刹五院。民国后香火日衰。1968年拆除。现建筑为20世纪80年代新建。
宋仁宗赵祯曾梦游此山,宋理宗赵昀追书“应梦名山”。据《寺志》记载:在唐宋时期,雪窦寺先后受几代皇帝的41道敕谕,至今寺内尚存“钦赐龙藏”的经书5760本、玉印、龙袍、龙钵、玉佛等。
三学桥,三学即象征佛教的戒、定、慧三学,修三学,而皈依佛、法、僧三宝。桥是渡河的一个载体,是解脱一切苦的象征,是要求我们依教行事,止恶扬善,而离苦得乐。
雪窦寺规模宏大,梵宫深邃,占地面积为85847.4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19873.4平方米。依中轴线自外而进,依次为山门、放生池、照壁、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乳峰泉、法堂,依山而筑,层层递高。
位于中轴线中央的地方,摆放一尊慈眉善目,笑容可掬的弥勒塑像。
山门呈汉字“山”形,由山门殿,钟鼓楼组成,共有五道门,象征佛门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山门殿上悬挂“秀甲东南”大匾,由中国著名书法家沈鹏所题写。“秀甲东南”是对应梦名山迷人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佛教文化的赞美。
内悬挂木质匾额上书“
敕建万寿雪窦御书应梦名山资圣禅寺”。殿内中间供奉一尊由中国美术工艺大师黄泉福先生设计的祥云弥勒。佛像高1.56米。脚踩卷云,背靠祥云,一手持如意,一手提布袋,笑容可掬。
殿内供奉天冠弥勒菩萨铜像,高4米,身披袈裟,手执长柄莲灯。四大天王分列两侧,每尊高8米,泥塑***,足踩八鬼,威武雄健。
大慈摩尼之殿,重檐庑殿顶,宋式风格,九开间五进,全木结构,采用传统榫卯结构建造,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有“江南第一大殿”之称。
殿内设须弥台三座,上供“兜率三圣”,正中为一尊弥勒说法相,全跏趺坐,端坐于莲花宝座上。法音林菩萨居左,顶上微妙宝冠现大日如来,左手扶紫莲花,右手托莲柄。大妙相菩萨居右,头戴七宝宝冠,顶大日如来,左手托莲柄,右手扶紫莲花,供养菩萨跪立两旁。
大殿两侧饰以中国传统的景泰蓝经变壁画,分别为“释迦授记”、“兜率说法”、“记_当来”。
韦驮阁,韦驮菩萨为左护法。
伽蓝阁,伽蓝菩萨为右护法。
平安殿,锻铜结构,建于2013年,高达7.5米,耗费12吨铜。是由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有限公司及明园基金会众善信发心相助。
殿内中心矗立一座“五灯会元”铜灯,五盏莲花灯火分别采自于五台山文殊大智之灯,峨眉山普贤大行之灯,普陀山观音大悲之灯,九华山地藏大愿之灯,雪窦山弥勒大慈之灯。
登高俯瞰,雪窦寺尽收眼底。
寺外是一花一叶一菩提的禅韵。
寺内是杏花开满枝头的古意。
雪窦山还是弥勒佛道场,内有雪窦山弥勒大佛。
奉化是传说中弥勒化身布袋和尚的成长、出家、圆寂之地。
史料记载,布袋和尚,名契此,自号长汀子,唐末五代时奉化僧人。他形体肥胖,蹙额大腹,居无常所,语默无常,能示人吉凶,且能知天气晴雨。因为他常以仗荷一布袋,故人称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圆寂后,人皆以为他是弥勒转世,被奉为大肚弥勒佛。
当年佛学泰斗雪窦山太虚大师提出雪窦山成为第五大名山的依据是;按照我们中国五行来说,南方是观音,西方有普贤,北有地藏,中间有文殊,雪窦山弥勒佛刚好在东方。
1987年重修雪窦寺期间,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莅临视察,赞同此说,并建议重建中的雪窦寺增加一座其他寺院所没有的“弥勒宝殿”,以凸显五大名山、弥勒道场的特色。
2004年梵净山佛教文化研讨会在弥勒佛道场处地召开,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法师亲自蔚临,并发表讲话“梵净山,是全国著名的弥勒佛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齐名的中国佛教名山”。
至今,成为中国佛教第五大名山弥勒道场之名,雪窦山和梵净山仍存在争议。
在汉代就有“海上蓬莱”之称。距宁波市区35公里,景点60余处。
雪窦寺前边有处瀑布,名雪窦飞瀑,又名千丈岩瀑布,乳泉之水流入锦镜池,穿过关山桥,在千丈岩倾泻而下,自岩顶至深潭,高达186米。半壁有巨石相隔,每逢春夏,大雨滂沱,飞流直下,至半壁为巨石所碰撞,击碎溪岩飞雪,经日光照耀,便会出现一道长虹,蔚为奇观。雪窦瀑布早在北宋就闻名全国。王安石有首观瀑诗,专写她的妙处:“拔地万重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
从飞雪亭旧址西北上山,就是妙高台,台下凭临深谷,上多古松,从台北上山,有三隐潭,分上中下三处,妙高台上接云天,下临无地,虽处万峰之中,登临却只见平台不见峰,故有“妙高台上妙高峰”之说。
亭下湖是剡溪上游的大型人工湖景区,面积6平方公里,湖山景观美不胜收。妙高台别墅,1930年所建,旧时为蒋介石专用。现楼房已修葺一新。
雪窦为东南著名风景胜地,四周群山环列,阡陌纵横、气候宜人,自然景观数不胜数,人文景观随处可见,可以令人游兴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