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于2007年12月18日正式开工。
【中国馆简介】
中国馆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建筑,目前尚在建。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是世博园区内最重要的场馆项目之一,是本届世博会主办国设计建造并将永久保留的国家展馆。
中国国家馆作为中国馆的一部分,位于世博园区的核心地段,南北、东西轴线的交汇处。2010年世博会期间,中国国家馆的展示设计将充分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展示核心内容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从中国城市历史、现在、未来的发展出发,展现出一幅中国伟大的城市文明图。
【中国馆设计方案】
上海世博会组织者于2007年4月25日开始向全球华人公开征集中国馆建筑设计方案,在国家建设部、中国建筑学会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在短短几个月内,得到了全球华人建筑设计家的热烈响应,共收到设计方案344个。经过专家评审,评选出3个各具特色的方案,其中“东方之冠”的方案在今年9月举行的世博会组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会议同时决定成立由组委会9个成员单位组成的中国馆筹备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中国馆的筹备事务。上海世博会组织者根据组委会审议意见,组织专业团队对方案进行深化和优化。2007年11月12日,中国馆筹备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这个优化方案。
【中国馆结构】
一楼的“序厅”,通透明亮。中央的“艺术模型”,集上海新老标志性建筑于一体,象征上海的历史、文明与发展;位于夹层的历史文化名城厅,集中展示了上海的昨天与今天,浓缩了上海近七百年的发展历史,图片和注解为参观者道白。
二楼展厅是走进世博,现代化的模型展示了世博的整个规划。尤其是中国馆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元素-斗拱。16字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主色调运用传统、沉稳的“故宫红”。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三楼展厅中央有按上海市实际面积缩小500倍制作的城市模型、介绍了内环以内的城貌,因为未标路名,我们都找不到自己的居住所在,只能以黄浦江为界分清浦东和浦西。在城市模型边上还有航空港,洋山深水港的介绍模型。
【中国馆功能】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当然,最令人期待的是世博园区永久性场馆的横空出世,人们对此寄予了最多想象和期许:必须是最中国的,最有气势的,最值得永久观赏的。在众多世博场馆中必须一望而知是代表中国的建筑,也是最能阐释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建筑,更必须是在世博会后,能变身为上海新地标的建筑,那里将是以展览、会议、活动和住宿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最后,经过一次次全球设计方案征集、国内外专家一次次严格评审,设计方案一一变成设计模型摆在世人面前,并将在短短两年后,变成凝固的“城市雕塑”,迎接上海世博会这个全人类最大盛会的举办,并将永驻曾经的世博园区。
1876年费城世博会:第一次由中国人选派代表参加世界博览会是1876年的美国费城世博会。在这次博览会上,中国展馆占地“仅八千正方尺”,精心的布置,以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色吸引了参观者。一座木质大牌楼向北而建,上书“大清国”三个字,对联一幅,曰“集十八省大观,天工可夺;庆一百年盛会,友谊斯顿。”横批为“物宝天华”。中国参展的商品共计有720箱,6801种,价值约白银20万两。中国的丝、茶、瓷器、绸货、雕花器、景泰蓝等在各国展品中推为第一。 中国的参会代表李圭写下了一本《环逰地球新录》,记录了费城赛会的实况。中国赴会之物,计七百二十箱,值银约二十万两。陈物之地小於日本,颇不敷用,此非会内与地不均,盖我国原定仅八千正方尺,初不意来物若是之多也。地居院之西门内,左为智利、秘鲁,右为日本、埃及、土耳基,对面为义大利、哪喴、瑞典等国。北向建木质大牌楼一座,上面大书“大清国”三字,横额曰“物华天宝”,联曰“集十八省大观天工可夺,庆一百年盛会友谊斯敦。”此为德君(德璀琳)嘱圭所拟者。两旁有东西辕门,上插黄地青龙旗,与官衙一式,极形严肃。进牌楼,正中置橱柜数事,高八九尺,仿庙宇式,亦以木制,涂金彩,四面嵌大块玻瓈,储各省绸缎、雕牙玩物、银器及贵重之品;左列武林胡观察(胡光墉)景泰窰器;右列粤省漆器、绣货、镜屏;后列各式乌木椅榻;再后为甯波雕木器、海关经办磁器及粤人何干臣各种古玩;再后临窗则为公事房。地方虽形挨挤而布置有法,愈觉华美可观。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力机器。即陈物之木架、橱柜以及桌椅铺垫、公事房之陈设字画,亦无一外洋款式者,悉为他国游览官民目未经见,无不赞叹其美,且云:“今而后知华人之心思灵敏甚有过於西人者矣。”南门外平屋,列各省丝、茶、六谷、药材,亦皆海关经办,由总院分列於此。药材不下七百种,丝、茶亦各种俱备。洋人谓深得赛会本意,愿以他物相易。盖皆为有用之品,可以增识见、得实益,非若玩好仅图悦目者也。物产以丝、茶、磁器、绸货、雕花器、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铜器、漆器、银器、藤竹器次之,若玉石器,几无过问者。……以上摘自李圭《环逰地球新录·卷一(美会纪畧)》。 (图片:
) 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中国首次以官方形式率商人正式参加的世博会是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当时清政府相当的重视参展,花巨资修建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中国村和中国展馆,并派出了由溥伦和黄开甲分任正副团长的政府正式代表团出席开幕典礼。***参加本次世博会共花费170万龙元。(图片:http://www.expo2010china.com/expo/shexpo/zlsb/zgysbh/images/00007738.jpg) 1905年列日世博会:1905年时值中国光绪末年,世界博览会在比利时小城列日召开,清政府派员参加了世博会的展出活动。中国馆于1905年2月竣工,包括国厅一座,公所2间,市房14间,是一座典型的中式风格的建筑。此外,在比利时人预定的包法利花园内还建造了中国博物院2间,市房10余间,宝塔一座。本次世博会我国得到超等荣誉奖及金银各等奖牌共100枚,得奖数量与英、美、奥、意等国不分上下。(图片:http://www.expo2010china.com/expo/shexpo/zlsb/zgysbh/images/00007740.jpg) 1915年旧金山世博会:1915年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当时,***政府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因此对于巴拿马世博会给予了高度重视,一面派员筹备政府馆的建造事宜,一面着手展品的收集工作,中华政府馆的建造集中了许多中式建筑的结构,较突出的反映了中国传统政治型建筑的特色,在整个巴拿马世博会各场馆中有一定的典型性和观赏性。世博会会场各陈列馆中,有中国展品参展的分别为工艺馆、教育馆、食品馆、美术馆、文艺馆、交通馆和矿业馆。 在这次世博会上,中国展品所获奖项计1211枚,包括大奖章57枚,名誉奖74枚,金牌奖258枚,银牌奖337枚,铜牌奖258枚,状词奖227枚。(图片: http://www.expo2010china.com/expo/shexpo/zlsb/zgysbh/images/00007739.jpg) 1926年费城世博会:1926年费城世博会上,除了东道主美国之外,当数中国与日本为参展作品之大家。中国以生丝、茶叶、江浙绸缎、江西瓷器、福建漆器、手工刺绣及翡翠等展品为主,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在现代工商业展品方面,也有印刷工艺、化妆品、革制品、电器、铜钢制品等展品,并在各个奖项的角逐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争不断、战乱频繁的年代,中国“以旧帮文物于赛重洋,略示一斑,以当全豹”自慰。上海天厨味精厂的“佛手”牌味精在这届世博会上获得了金奖,这标志着中国在化学工业上的飞跃。但是在费城博览会上依然能看到中国与别国的差距:当时,邻国日本不仅有茶叶成品及其包装的直接展示,还有用模型布置的种茶、采茶、家居饮茶的场景,甚至还开设了茶馆,使前来参观的游客能亲口品尝。相形之下,中国的茶叶展示不免黯然失色。 1926年是美国***150周年,《***宣言》是1776年7月4日在美国费城正式宣布的,因此美国政府决定在费城举办世博会,为期6个月,当年5月初开幕,10月底结束。1926年初,美国政府邀请中国的北洋政府参加。当时中国正处于大革命前夕,北洋政府已摇摇欲坠,无暇顾及这件事,既没有派人负责筹备参展工作,也无法拨出经费,更没有向各省征集陈列商品。然而,消息传到上海后,上海商营界有识之士认为,美国是中国手工业品,土特矿产品出口的主要国家,不应该放弃这一个千载难逢的展示商品,赢得商机的国际窗口,于是,由上海总商会积极发动,聘请当时东南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协助筹备,孙拨款7,000美元,委托北洋政府驻纽约总领事馆代为租定费城世博会中国展览馆馆所,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外交总长颜惠庆以***名义,推派纽约总领事张祥麟担任费城博览会中国代表团的总代表。代表团成员7人,所租的寓所处在费城贫民区附近,形同汽车间的街面底层房,7人统间,平时最多的就是大家吃蛋炒饭。1926年7月4日费城世博会开幕,各国陈列馆又各自择一本馆开幕期。中国馆于7月16日开幕,发请帖1000份。来宾如涌,中国馆建筑取自古典宫殿样式,带有民族特色,陈列品里在国内预备会精选的产品,有丝、绸缎、织锦、字画、陶瓷、漆器、翡翠、茶叶、罐头食品、雨伞、商务印书馆出版物、商务印书馆的汉字打字机,美国人很欢喜。颇受来宾注意的是由南京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主持,展品里有一图表,说明了中国五千年来教育进步历程。 在费城世博会后,中国又相继参加了几次,但是在这段时期,中国之参加世博会,依然停留在“点到即止”的状态中。以下是新中国参加历次世博会的情况: 1982年诺克斯维尔世博会:以主题为“能源推动世界”的世博会在美国田纳西州的诺克斯维尔举行。中国馆展出了太阳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航标灯、太阳能电围栏、沼气利用以及各类工艺品等。展品中新能源技术、长城砖、西安出土的秦兵马俑以及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品引起了轰动。 诺克维斯尔世博会是新中国首次参加的世博会,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大型国际展览会上的首次亮相。但是,中国此时面对的已非传统的世博会。没有了13公里长的展台,没有了机械摆放的十万余件展品,更没有了什么“巴拿马金奖”,有的只是一个大型的主题公园。 一个国家一个展馆,每个展馆的布置浓缩了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展现了这个国家的风采。初次亮相的新中国在中国馆的布置中,以工艺美术品为主,辅以新能源技术,陈列在馆外的轻便、精致的太阳灶具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而在一幅气势磅礴的巨幅城照片下面陈列长城砖和秦兵马俑更是独具匠心,中国馆博得了满堂彩。美国媒体评论说:“中国正在利用长城砖同1982年世博会的观众建立友谊”。 1984年新奥尔良世博会:以“世界河流、淡水——生命的源泉”为主题的世博会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举行。中国馆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和现代水源开发及利用的情况和成就,展出了中国古代和近代开发水利资源的文物照片、复制品、模型、中国轻工业品、纺织品、手工艺品、秦钟和秦碑等文物。 1985年筑波世博会:以主题为“居住与环境——人类的家居科技”的世博会在日本新城筑波市举行。中国馆展出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学成就以及具有民族特点的各种文化与生活用品。 1986年温哥华世博会:以“世界在运动,世界在交流”为主题的世博会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面积为1800平方米的中国馆展出了中国古代有代表性和民族特色的交通和通讯工具。 1988年亚布里斯世博会:以“技术时代的娱乐”为主题的世博会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开幕。中国馆展现的360度环幕电影—《华夏掠影》受到热烈欢迎。同时,中国馆先后被评为五星级展馆及最佳展馆,这是中国参加世博会以来获得的最高荣誉。中国馆的接待观众为500多万人次,成为这次世博会中接待观众最多的国家馆。 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以“发现的时代”为主题的世博会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市举办。中国的展品中有四大发明、西汉浑天仪和东汉地震仪的模型、指南匙、指南车、指南龟、指南鱼和秦兵马俑等。现代高科技展品中有西昌火箭发射塔模型,长征2号、3号、4号和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模型等。中国馆被评为五星级展馆。 1992年热那亚世博会:以“哥伦布:船舶与海洋”为主题的世博会在意大利热那亚市举行。中国馆共接待观众150多万人次。 1993年大田世博会:以“新的起飞之路”为主题的世博会在韩国大田市举办。中国馆展出了中国古代和现代航天科技、水利资源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及民族工艺等。韩籍华人肖贵荣先生在参观中国馆后说:“韩国人一直认为中国很穷,要比韩国落后20多年。参观中国馆之后,他们不相信这是中国人的展馆,不相信中国已掌握了诸如运载火箭、人造卫星等高科学技术。他们自此开始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认为中国很了不起。”在1988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世博会上,中国馆内首次搭建了360度环幕电影馆,放映《华夏掠影》。在18分钟的放映中,观众似乎跨越了数千年时间和数万公里距离,既看到中国的历史,又可想象到它的未来。在这届世博会上,中国馆先后被评为五星级展馆及最佳展馆,这是中国参加世博会以来获得的最高荣誉。中国馆接待观众350多万人次,在国家馆中名列榜首。同时并被评为5大最佳展馆之一。(图片: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40216/***.shtml) 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以“海洋——未来的财富”为主题的世博会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办。中国馆分为海洋开发和利用、海上丝绸之路、火箭模拟发射卫星表演和环幕电影馆等4大部分。主要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介绍了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7次远涉重洋的历史。(图片:http://www.expo2010china.com/expo/shexpo/zlsb/zgysbh/images/00007742.jpg)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以“人类-自然-技术”为主题的世博会在德国汉诺威举行。中国馆由信息高速公路展区、未来航天展区、现代展区、古代展区和环幕电影等五部分组成主题区域。中国馆以其独特的外装修和丰富的展览内容吸引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中国馆是世博会中参观人数最多的展馆之一,也是世博会中最受欢迎的5大展馆之一。自6月份开馆以来,每天前来参观的观众络绎不绝,总人次已超过250万,约占世博会总参观人数的四分之一。 在中国馆前等候参观的观众队伍长达50多米,另有许多人正在中国长城的图案前摄影留念。一些曾经访问过中国的观众表示,中国馆使他们回忆起了昔日在中国度过的美好时光,而没有去过中国的观众则流露出对中国的向往。一对老夫妇对记者说,他们就住在汉诺威,已数次来世博会参观。他们虽然没有去过中国,但是中国馆使他们看到了中国历史的悠久,看到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馆共分五大展区。世博会中国展团代表梁兴华向记者介绍说,在“信息高速公路”展区,人们可通过25台触摸式电脑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体育等信息,而“航天技术展区”则主要是以虚拟的形式介绍中国未来的航天计划。三峡工程和三北防护林两个工程的介绍设置在“生态技术展区”,对中国的中医学感兴趣的观众可在“传统中医药展区”了解有关信息,而“环幕电影”则展示了中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梁兴华还说,世博会10月份闭幕后,中国馆仍将是通向中国的大门。这里届时将被辟为汉诺威的“中国中心”、中医诊所和具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特色的中餐馆。 中国馆的馆日活动使世博会充满了中国的气息。中国馆旁的中餐馆人山人海,座无虚席;广场中心不时传来热烈的锣鼓声、音乐声和掌声。中国馆前写有“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大字横幅寓意深远:***已正式向国际有关机构提出了2010年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申请。“欢迎到中国来”,“欢迎到上海来”——演出舞台上中国报幕小姐纯正的英语欢迎词表达了中国人民的热望与期待。((图片:http://www.expo2010china.com/expo/shexpo/zlsb/zgysbh/images/00007741.jpg) 2005年3日本爱知世博会:主题为“自然的睿智”的世博会在日本爱知县举行。中国馆以“自然、城市、和谐——生活的艺术”为题,通过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演绎,表达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借助多种现代的技术手段和艺术形式,浓缩中国五千年文明和现代城市发展历程,展现了传统与现代、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关系,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馆门前和馆内,由国内各地层层选拔而出的形象大使上岗迎客,用熟练的英语和日语向来客介绍展示内容。走进馆内大厅,用中国传统宣纸工艺结合现代影像技术构造的“生命之树”主造型令人耳目一新,来自中国各个民族女乐手组成“阳光女孩”民乐组合,热情演奏中国民族乐曲,构成声光影融合的“天人合一”意境,令参观者赞叹不已。 中国馆展示内容的第二部分是全长七十四米多的华夏文明之旅大型多媒体浮雕墙,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典型中国符号语言,浓缩演示中国五千年文明和现代城市的发展历程。许多参观者,尤其是儿童,为浮雕墙具备互动功能的算盘、活字和算盘等深深吸引,流连忘返。 展示第三部分主题为生活的艺术,包括首次出国展出品在内的几件中国汉唐时期的国宝级文物和现代高科技产品介绍共聚一堂,同时利用三维动画和幻影,再现中国人过去和当今的生活艺术场景。 而第四部分的水晶影视厅,则通过三面互动式的影视屏幕,颇具巧思地表现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发展脉络。 第五部分则是美仑美奂的紫檀斋,高贵的传统紫檀书斋家具及雕饰,配以千字文背景的中国书法丝质纸墙,散发中国古典文化的浓厚韵味。这里还被兼用作中国馆的迎宾室。 中国馆今天开馆后,还迎来了一些“贵客”。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上海市副市长周禹鹏、国际展览局主席吴建民、秘书长洛塞泰斯、日本爱知县知事神田真秋等纷纷在早上来到中国馆参观。神田知事还特意在留言处用毛笔题写“鸿运亨通”四个汉字,以示祝贺。 设立在中国馆大厅左侧的上海世博会咨询台,也是一个参观者格外关注的所在,不少人排队领取介绍资料,并表示届时一定到上海去参观。 在此参观的国际展览局主席吴建民认为,此次世博会的主题相当好,各国展馆用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智慧表现来“自然的睿智”主题。而中国馆的展示除了鲜明的民族传统特色之外,还给人一种强烈的自信色彩。 国际展览局资深人士、秘书长洛塞泰斯表示,他对中国馆的展示内容印象非常深刻,这里将传统和现代融合得相当出色,不仅能看到中国的文化艺术,还能看到各地城市的特色生活场景,相信会有相当多地参观者为这里所吸引,并令他们对五年后在中国上海举行的世博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向往。(图片: http://classpic8.chinaren.com/album/pic/103/327/2815032345970327103/111534868508503.jpg)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上海世博会英国国家馆
展馆主题:创意之馆
造型亮点:会发光的盒子
上海世博会英国国家馆最终确定设计方案为“创意之馆”(aPavilionofIdeas)。计划2009夏天之前将开工建设。创意展馆是一个独特的展示装置。它安置在一个乡村田间,上面是森林遮盖,两侧是草地形成的斜坡,观众席,展览区,商店以及接待区均坐落其中。
上海世博会尼泊尔国家馆
展馆主题:加德满都城的故事——寻找城市的灵魂;探索与思考
造型亮点:异域之魂
尼泊尔国家馆的主题是“加德满都城的故事——寻找城市的灵魂;探索与思考”,截取了加德满都在两千余年历史上作为建筑、艺术、文化中心的几个辉煌时刻,通过建筑形式的演变来展现城市的发展与扩张。尼泊尔展馆将重点突出本国在环保、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方面所做的努力。
^
上海世博会瑞士国家馆
高智能瑞士馆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错综复杂的建筑结构、太阳能科技和网状帷幕、互不包容的元素,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设计师参照中国阴和阳的原则,将缆车作为一个游戏性元素纳入到设计中,它带着乘客从负荷沉重的城市进入馆顶的自然世界。该设计完美地呼应了2010年博览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基本主题。
上海世博会卢森堡国家馆
展馆主题:亦小亦美
造型亮点:“袖珍”的森林和堡垒
卢森堡国家馆在设计理念上将突出卢森堡被称为“欧洲绿色心脏”的国家特殊身份。展馆的设计者设想出了一种几乎只用独块巨石的雕刻方法,这实际上受到了中文传统译名“卢森堡”的影响。中文“卢森堡”的意思是“森林和堡垒”,所以卢森堡展馆自喻为一个周围绿树环绕的开放式森林。展馆的建筑结构就像有许多通向邻处的宽敞出口的堡垒,环绕着中世纪塔楼。
上海世博会波兰国家馆
波兰馆主题是“人类创造城市”,分为“人类,创造力,城市”三个概念。
整座展馆像用几张剪纸粘贴而成,阳光透过“剪掉”的缝隙照进大厅。近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波兰国家馆展馆建筑设计方案揭晓,该馆以民间剪纸艺术为主题外观,通过视觉的刺激,让观众获得有趣的体验。
波兰馆将是波兰建筑成就的一个展示,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都将以其独特的外观吸引参观者。其外部由相互交织的剪纸图案组成,阳光可以透过缝隙照入大厅。展馆的展示空间呈几何状,可以被分割成几个小区域,用于小型展览、音乐演出、售卖物品等。
主展馆的灯光将营造一种明暗错落的效果,内部的墙体也可以作为银幕,播放波兰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视频。同时,展馆的设计同样充满着人性化,比如在开放式的餐厅处为排队的游客提供了遮阳的场地。
^
上海世博会西班牙国家馆
展馆主题:通过科学和技术创新来重塑城市社区
造型亮点:绿洲竹篮天然降温
从远处看,西班牙馆是一个不规则的篮子形状,建筑外墙圆润灵动,高低起伏,和普通四方形建筑外观有很大不同。据悉,整个展馆是用钢建筑建成,然后用柳枝、竹子等材料覆盖钢结构,呈现一栋亲近自然的“藤编”建筑物,预计造价1800万欧元。
藤编是西班牙的传统工艺,且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编织工艺和流行颜色。届时,西班牙馆的外墙将融合所有藤编工艺,拼接、组合成外墙,最终成就一所集西班牙编织工艺之大成的展示馆。
在西班牙,无论是大城还是小镇,都能在中心区域看到供人休憩的广场,是当地居民放松、玩耍的地方。同样,在西班牙馆的中心位置,也专门设计了1000平方米的广场,不仅让参观者有身临西班牙的感觉,也体现了西班牙人历来“享受城市,享受生活”态度。
上海世博会荷兰国家馆
展馆主题:快乐街
造型亮点:变幻多姿的灯光效果
荷兰国家馆的名字为“快乐街”。整个设计是沿着一整条街进行布置。设计师准备了17幢不同装饰风格的房子,每幢都是一个小展馆,来展现荷兰在空间、能源和水利方面的创新。届时,这些小屋将像熟透的苹果一般挂在快乐街上,而不是呆板无趣地列成一排,人们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这条快乐街。快乐街希望告诉人们:路,还有另一条。即使现实中不可行,但能在快乐街上感受变化着的欢愉,也就足够了。快乐街倡导的正是一种人文关怀。
^
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
展馆主题:心之和,技之和
造型亮点:有过去、现在、未来三大展区,形态融合了日本传统特色与现代风格
日本国家馆的参展主题为“心之和,技之和”。展馆高约24米,占地6000平方米。分为过去、现在、未来3大展区,形态融合了日本传统特色与现代风格。展馆设计上,采用了环境控制技术。展馆外部被可发电的超轻型薄膜所包围,而展馆内将会使用循环式呼吸孔道等最新的技术。这次上海世博会的日本国家馆继承了2005年爱知世博会“与自然共生”的理念。期望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日本和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新型的城市生活的形态。
上海世博会阿联酋国家馆
展馆主题: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
造型亮点:阿联酋国家馆占地6000平方米,是上海世博会数十个国家自建馆中规模最大的一类。其设计灵感来自阿联酋雄伟的自然景观——沙丘,如波浪般起伏的外观富于创新和动感,令人联想起阿联酋的帆船酒店、人工棕榈海滩等著名的标志性建筑。
上海世博会阿联酋国家馆的主题是“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展览馆的灵感所依据的原则是传统的阿拉伯城市规划。它整合了最新的技术,及尽量变被动为主动的环境概况,展现一个富有精神,人道的城市,阿联酋阐明了其致力于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未来的设想。设计体现出传统的阿拉伯和现代都市相结合,技术创新与传统元素的阿拉伯文化并存。
阿联酋馆作为上海世博会最大的展览场馆之一,运用了许多最新的科技,展示一个由被动变主动的城市环境、展示一个富有人文精神的城市、展示阿联酋致力于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城市未来的设想。整个展馆设计都体现了传统阿拉伯文化和现代都市的完美结合。
二楼展厅是走进世博,现代化的模型展示了世博的整个规划。尤其是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元素-斗拱。16字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主色调运用传统、沉稳的“故宫红”。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中国国家馆: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中国贵州馆:贵州馆平均高度为7.2米,极端高度达8.5米,展示主题为“醉•美贵州,避暑天堂”。在600平方米的展示面积中,将贵州的自然山水和多元民俗文化巧妙结合,抽取风雨桥、鼓楼、苗寨、银饰和山水瀑布极具贵州特色的视觉元素,高度凝炼贵州人文自然风貌以及“醉•美”和“避暑”的特色。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民俗特色,力求使绝大多数不了解贵州或从未踏足过贵州的参观者,也能在第一时间内对贵州馆留下深刻的印象。
宁波滕头馆:滕头馆的垂直绿化。这是一种全新的绿化模式,意思是在整个墙面上种植一种特殊的植被,对墙体内的室温进行调节。
宁波滕头村是全球生态500佳和世界十佳和谐乡村。滕头村的“生态理想化、生态资源化、生态生活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战略,营造了“村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生活模式,成功走出了“以生态促旅游,以旅游养生态”的特色经济发展路径,是中国乡村城市化的代表之一。
中国青海馆:青海馆的设计将围绕“水”的主题,以长江、黄河、澜沧江为引子,通过多媒体、互动游戏等形式,讲述三江之源是生命的源头、文明的源头、城市的源头,体现了江河赋予人们的“养育之恩”。同时亮相的青海馆吉祥物“三原”以水滴为原型,憨态可掬的拟人化形象,不仅与“四海之宝”海宝相呼应,同时体现了“三江之源”的主题。
中国香港馆:香港馆占地约600平方米,由本地两位年轻设计师设计。该馆分为3层,馆名为“无限空间”,意念来自香港城市发展的不同层次。香港寸金尺土,但港人的创意却有无限空间,这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香港馆”的设计蓝本。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展览中,香港参展方案则以“智能卡、智能城市及生活”为主题,虚拟“真人导赏”将成为展览最大特色,参观者可利用电子互动屏幕,在虚拟场景中“试用”智能身份证过关、八达通乘车等,亲历港人“一卡通行”的高效率生活。
中国澳门馆:澳门馆位于中国馆区,其背后的中国馆已雄姿耸立,各种设备安装的机械声此起彼伏。在欢庆的祥狮舞中奠基的澳门馆,被设计成“玉兔宫灯”造型,犹如世博会中国馆前一只吉祥喜庆的迎宾彩灯。
据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上海世博会澳门筹备办公室主任杨宝仪介绍,澳门馆占地637平方米,楼高7层,展示面积约1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高19.99米,寓意了澳门回归祖国的年份。
大明宫展馆:“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项目”是西安向上海世博会组织者申报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属于历史遗产保护与利用领域。唐大明宫是唐朝的政治中心,是举世闻名的唐长安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中最为雄伟壮丽的建筑群,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项目是国家“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重点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安市最具活力、最具人文特征的城市新区。其中,占地3.2平方公里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将于2010年建成开放,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展出的大明宫展馆将依照大明宫主殿——含元殿西翼的栖凤阁为蓝本,以唐代阙楼建筑艺术的代表“三出阙”形式为设计思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担纲设计,以唐栖凤阁1:1比例复原实体,外形古朴雄浑。
中国航空馆:中国航空馆由中航工业和东航集团共同投资2.8亿元建造,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外形洁白、柔软、光滑、圆润,如同浦西岸边一朵白云。航空馆展馆设计将世博会环保理念融入其中,利用双层屋面构造方法,导入自然空气,形成独特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生态夹层;同时采用高效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的绿色照明体系,创造出声光交织的表演舞台,令上海世博会的夜景更加璀璨悦目。
太空家园馆:外观以浩瀚的宇宙为背景,仿佛是太空飘来的神秘魔方悬浮在空中,以异型的支柱与地面轻盈连接,形成一种摆脱重力的效果……这就是灵动而富有创意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太空家园馆”。“太空家园馆”将通过天-地-人的展示脉络,划分为梦想起源、漫步太空、美好家园三个展示区域,为观众展示中国航天人的探索精神,以及航天技术发展应用对人类生活的贡献;并将回归地球的航天技术与电子科技相结合,展现在航天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引领下,绿色、安全、智能化的未来家园。
中国船舶馆:中国船舶馆的建设应用了最新的环保技术、智能化灯光的互动效果和先进的多媒体视觉技术,形成绿色环保展示环境,充分体现领航新时代,享受水生活,让参观者提前体验未来水域城市生活的美景,人与船舶、人与城市的紧密关系,集中体现“中国造船”元素,体现中国造船工业发展前景和对未来的展望。
场馆的建筑设计和展示设计贯穿了“船舶,让城市更美好”的参展主题,演绎了“龙之脊,景之最”的理念,该展馆对江南造船厂原址的一个厂房进行了重新优化设计和改造,改造后的展馆呈长方形结构,增添了弧线构架,形似船的龙骨,突出船舶馆的企业形象;又形似龙的脊梁,借喻中国民族工业坚强的精神。该展馆还充分利用了地理位置的优势,建筑设计中穿插了别具一格的观景斜廊,为世博会浦西园区创造了绝佳的景观资源。
信息通信馆:信息通信馆由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联手打造,主体建筑高20米,总建筑面积将达6196平方米。“信息通信馆”展馆建筑表现为流畅动感的形体,借助丰富多彩的图像,形似披上了一层幻彩的丝绸外衣,也传达出对信息时代的美好愿景与想象。展馆建筑设计聚焦“流动的信息”,建筑取消了所有的建筑转角,形成流畅的建筑体形,表达了信息时代“无限沟通”的特征。轻盈而不着痕迹的形体线条,变幻闪烁、晶莹内敛的色彩设计,高科技材料和未来的元素,信息通信馆整体从造型到色彩,从整体到细节着力捕捉信息的流动。就象生物体的所有活动都是基于神经系统传递的生物电信号,信息流也依托信息通信技术成为未来城市“生命活动”体系的神经,在人、物、自然之间,随时、随地、随愿、流畅轻盈的涌动。
美国国家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国的建设格外引人关注。据美国参展机构负责人介绍,规划中的美国馆已完成设计方案,以“可持续性、团队合作、健康环保和美国华裔社区”为主题,占地6000平米,将成为本届世博会最大的展馆之一。美国馆展示空间里将由一位美籍华裔青年带领游客徜徉于未来时空,亲身体验2030年的美国城市,让参观者通过感性游历领悟“可持续发展、团队精神、健康生活、奋斗和成就”这四大核心理念。
日本国家馆:银白色的日本展馆形成一个半圆型的大穹顶,宛如一座“太空堡垒”,其实,这是一层含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轻“膜结构”。这让日本馆成为一座会“呼吸”的展馆。
日本展馆延续了爱知世博会“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在设计上采用了环境控制技术,使得光、水、空气等自然资源被最大限度利用。展馆外部透光性高的双层外膜配以内部的太阳电池,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展馆内将使用循环式呼吸孔道等最新技术。而在展示方面,日本馆将融合了日本传统特色与现代风格两种形态,通过过去、现在、未来三部分的讲述,让参观者在视觉、触觉、听觉的感受下,了解一个真实的日本,以及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新型的城市生活形态。
奥地利国家馆:奥地利馆选择了和谐的城乡互动关系为展示主题,并取用众多中国元素,展馆外立面将采用中国瓷作贴面。奥地利馆共分5个展区,参观者将亲身感受从高耸的山脉跨越森林和草地,穿过河谷低地,最终来到城市,体验奥地利的经济和文化。
澳大利亚国家馆:澳大利亚国家馆将展馆主题设定为“战胜挑战”,正是希望借助展馆,共同探讨人类的未来。
展馆内既展现澳大利亚强大而富有活力的经济,也有体现澳大利亚技术优势的创作,世界一流的研究和教育机构,丰富多彩的澳洲文化和自然美景,同时还有展示澳大利亚城市的优质生活。整个展馆集趣味、休闲、文化等元素于一体,适合各年龄段的参观者游玩。在那里,参观者们还能与讲双语的澳洲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欣赏澳洲本土音乐家和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品尝闻名遐迩的澳洲美食及红酒。
澳大利亚国家馆想给所有参观者呈献一个“世界上最适宜居住地”的城市形象,并以次探讨如何缔造城市建设和自然环境之间可持续发展的和谐。
巴基斯坦国家馆:巴基斯坦国家馆坐落于中国馆的西面,两国展馆仅一步之遥,设计源自于巴基斯坦著名的拉合尔古堡,这座古堡始建于1025年,又在1566年经历改造后呈现出现在的面貌。拉合尔是巴基斯坦的文化中心,拉合尔古堡从其建立之初就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成为了这个城市极具象征力的地标,这座美丽而著名的古堡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巴基斯坦国家馆将通过声效和多媒体手段将当地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生活传递给参观者,而巴基斯坦馆还将表现巴中两国亘古不变的友好情谊,始于丝绸之路的商贸关系将两国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
波兰国家馆:波兰馆主题是“人类创造城市”,波兰的主题分为三个概念:“人类,创造力,城市”。人们把它们对生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融入到生活中,把艺术和创造力融入到城市中。他们是城市的最大价值。
波兰馆将是波兰建筑成就的一个展示,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都将以其独特的外观吸引参观者。波兰馆的外部由相互交织的剪纸图案所组成,阳光可以透过缝隙进入大厅。展馆的展示空间呈几何状,可以被分割成几个小区域,用于小型展览,音乐演出以及售卖物品等。主展馆的灯光将营造一种明暗错落的效果,内部的墙体也可以作为荧幕,播放波兰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视频。同时,展馆的设计同样充满着人性化,比如在开放式的餐厅处为排队的游客提供了遮阳的场地。
俄罗斯国家馆:分为三个部分的三个元素将代表俄罗斯展馆的主要建筑风格。展馆由三个基本元素组成:十二个白金塔,“悬浮在空中”的位于十二座塔的基础之上的立方体,和内部设施。
展馆的设计类似于古代斯拉夫人的小村落,象征着“生命之花”或者太阳,“天堂的生活”奠基在“和平之树”的根部(斯拉夫人伸展的橡树枝)之上。高塔的“根”部汇聚在中心并且充当与“人”的符号相关联的“文明立方”的支撑。展馆的高塔向上,象征着快速发展的,遍布非直线设计发展的摩天大楼的超百万人口大城市。白金颜色的高塔可以给人一种俄罗斯古代建筑设计特色的印象,高塔的顶部镂空部分以居住在俄罗斯地上的各色人种元素为基础。立方体的外部装修元素则是可活动的,有着巨大的“活动正面”的表面,在其上展现天,高塔,绿色植物和人类,白天展现出一幅巨大的活动画面。而夜晚在专业灯光和屏幕的辅助下更是可以带给人鲜活亮丽的惊人视觉效果。
非洲联合馆:非洲联合馆建筑面积达2万6千多平方米,占地规模相当于3个半标准足球场,4个外立面的面积总和达9500平米,是上海世博会11个联合馆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展馆室内净高9米,馆内各国家的占地面积均为250平方米。有42个非洲国家和1个国际组织(非盟)将在非洲联合馆内进行展示。树木、沙漠、海鸥、动物、建筑……这些富有强烈非洲特征的元素将呈现在非洲联合馆的外立面上,勾勒出非洲***独具多样性的风貌,展现非洲的古老文明和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