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南宁大明山是一处远离城市喧嚣的世外桃源般景点,一年四季都适合过去游玩,风景各不相同,是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那么南宁大明山的门票需要多少钱呢?需要提前预约吗?
1、如何预约预约入园:
自驾车游客必须提前预约方可入园,未预约需乘坐景区交通车入园!(自行购买门票和交通票)
乘坐景区交通车游客必须提前预约,未预约不可享受门票组合优惠价,需全额购买门票和景区交通票!
团队游客必须提前预约,未预约禁止入园!现将操作指南公布如下,请各位游客提前预览,方便快捷入园!
预约入口:
微信号“广西大明山”或“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或者搜索小程序“乐游南宁”
预约流程:
第一步:微信搜索公众号:“广西大明山”或“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或者搜索小程序“乐游南宁”
第二步:点击公众号菜单栏的预约购票—预约登记;“乐游南宁”点击景区预约
第三步:输入“联系人”“手机号”
第四步:“选择日期”“选择出行人”,如有其它同行者,请“新增出行人”(PS:有几人填写几人,必须如实填写!)
第五步:提交预约!到此你的预约就完成啦!!
2、景区介绍开放时间:09:00-17:00
门票:96元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大丰镇明山路1号
南宁大明山位于武鸣区北部,这里山高林密,具有典型的山地森林景观和气候,一年四季都适合游玩。在大明山可以看到大草坪、瀑布、峡谷等自然景观,冬季则是南方少有的有概率看到雾凇美景的地方。
春天的大明山可以看到满山遍野的山花,一进山就有个专门赏杜鹃花的观景点;夏天适合看日出(观日点在望兵山),还可享受瀑布和山上森林的凉意,因此是桂中地区极佳的避暑去处;秋天是最适合看云海的季节,你可以在飞鹰峰拍摄云海美景;冬天则有较大概率可以看到雾凇。
四季景观中,其中以冬季的“冬雪”最为典型,最值得看,观看时间一般为每年12月至次年3月。届时山脚下是满目葱笼,山上却时常出现雾凇景观,是我国南端的最佳赏雪胜地。
3、游玩攻略一日游:【从山脚-烂漫春花-云龙佛光—橄榄大峡谷-天坪服务区】(这段为行车观光游道,车程约1小时,其中烂漫春花是春季赏花的观景处,观赏时间为2月上旬至5月中旬)-【不老松-神女峰-仙人台-金龟瀑布】(这段为步行游道,约1.5小时走完,这一段森林密布,空气质量极佳)-【天书草坪-爱心草坪-北回归线标志-腾龙叠水-石英矿脉】(这段为行车3公里结合步行1.5公里的道路,主要是看大草坪与北回归线标志)。
二日游:可以把一日游的最后一段步行加行车的路线放在第二天,这样会没有那么累,然后加上白天半天的观日行程,也就是橄榄服务器到飞鹰峰的一段,其中飞鹰峰也是最适合拍云海的点,而观日点在望兵山。
三日游:可以在二日游的基础上加上最休闲的游湖步行段,就是沿着龙湖的步行道,大约行程30分钟,主要游览青山、绿树与湖泊相衬的美景。路程不长,相对走起来比较轻松,可休整放松下心情然后下山。
导语:大明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大明山位于临安西部顺溪镇,别名千亩田,山颠平坦,广达千亩,故名。大明山面积约29平方公里。风景区以大明山为主体,共有32峰、13涧、8瀑。此山多奇峰怪石,森耸峭拔,足称名胜。有一巨石,平坦如榻,相传朱元璋起义兵败至此,曾卧石上,故名"天子石",朱元璋屯垦时曾登台拜将,故山顶有点将台,朱元璋屯军千亩田,招兵买马,生聚训练,养精蓄锐,然后杀下山去,打下大明江山,故此山称为大明山。
(一)大峡谷景区
观佛台:从观佛台往下看,除能饱览壮乡新姿外,还能看见一座佛山,双掌合一在胸前正在打坐念经;万重山观佛光:在公路向外伸延的山脊上,遥望万重山,心胸豁然开朗,遇到飘来的阵阵白云,又有阳光斜射,便有佛光出现;大峡谷:位于26km+100m处,此处海拔1250m,展现在眼前的大峡谷长达8km,深达百丈,两岸悬崖绝壁,石柱奇峰,丛林密布,气势无比恢弘,若遇雨过天睛,白云缭绕谷底和缥缈于谷中,变化无穷,巍巍群峰,犹如悬浮于空中,美不胜收。
(二)老松景区
在橄榄河大沟尾,天坪站往龙尾瀑布的路侧,有一棵胸径达72cm的古松,树龄近二百年,屹立于悬崖绝壁边缘,苍劲挺拔,枝繁叶茂,如伞似盖,很象一个饱经苍桑的老者,眺望着壮丽的大峡谷。
(三)青龙谷景区
相传龙王的小儿子青龙受命除妖,穿山越岭巡逻不止,降服了妖魔,恢复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和昔日的生机繁茂,这里有穿山龙、回龙壁、迎龙树、原始森林、蛇吞石、母子情等林中奇观。
(四)将军谷景观
相传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将领石达开的爱将镇守此地,化作山峰,以表忠贞。该景区有将军剑、将军峰、将军谷、将军神风霹雳掌等物和景。
(五)金龟瀑布
金龟瀑布是磊明山108个瀑布的其中之一,瀑布潭中因有金龟引路而得名,从侧面观瀑布确见有金龟在潭中缓缓向前爬行;从正面观瀑布,只见两级瀑布飞流直下。这里还有“饮水思泉”,供游客们品尝大明山的泉水。
(六)龙尾瀑布景区
好客松:广西大明山风光有不亚于我国安徽著名黄山景区的迎客松,它们伸展着茂密的枝叶好像在张开双臂,欢迎大家的到来。在悬崖顶部生长着大明山松群落,还有极富艺术性的悬崖卧壁松和落差136米的最大龙尾瀑布。在旺水季节,瀑布从高处飞流直下,响声如雷,云雾弥漫迎面扑来,犹如巨龙摆晃,气势磅礴,在阳光斜射下,还会出现七色彩虹。
(七)神奇的`天坪景区
在海拔1250米的高山上,有面积180亩的天然草坪,实属罕见。这里有爱心草坪——它的形状就像一颗心,又因青年男女成双成对到此一游后都能喜结良缘,终成夫妻而得名;还有神秘的天书草坪——因其青苔,芝草下或裸露的石板上有许多神秘的凹凸不平的线条,似图非图,似字非字,似工雕刻又似自然形成,犹如天书般神秘,有待人们研究破译。相传这里曾是仙人的聚会之处,也是古战场,至今仍保留古庙遗址。
(八)望兵山景区
万亩杜鹃花长廊:大明山杜鹃花有20多个品种,每到四月中下旬,这里的杜鹃花争妍斗艳,十分壮观,在这连绵的花海中,让你赏心悦目,陶醉不已。在这5公里盘山公路上有“雄鹰展翅”——登上海拔1570米以上的山顶上,往南看,见由三个山组成的巨大雄鹰张开双翅欲扑向远方的小兔子;睡美女——往北看,可见善良的村姑化作美人横卧在群峰之巅;观石猴亭——在路边往下看,但见两座山,形似美猴王在送别一只回头望的老虎;观日出——在晴天清晨5时50分左右翻滚气势磅礴,如步踏立絮,身临其境,近看眼下林海茫茫、一望无际,宛如平静的绿色海洋。这里瞬息万变,神秘莫测,时而云雾弥漫,倾刻间又云开雾散,浮云飘渺,云落脚下,犹如天上人间。雨过天睛,主峰龙头山耸立南边,连绵群峰犹如蟠龙起舞,冲云破雾而出,顿时层林尽染,气销象万千。
(九)明静如镜的天湖
大明山素有绿色水库之美称,大明山的水养育着周边4县18个乡镇74万人口。在龙腾宾馆后面形成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称为天湖,此处湖面较宽,长达2km,宽200m左右,是一茶色的水,大明山植物种类有2023种,其中药用植物1331种,水质优良,清醇甘晾,是天然的药水,有促进消化,增进食欲和美容养颜等之功效,每当微风吹拂,水面波光粼粼,青山绿林倒映于水中,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划着竹筏穿梭其中,颇有一番诗情话意。
广西大明山风景区地处广西中部,分布于武鸣区与上林、马山和宾阳三县区。
北回归线风景区中部穿过,西北—东南走向,长约62公里,宽18公里,一般海拔约1000米,主峰龙头山海拔1785米,位于山体的中部、武鸣和上林两县的交界处附近的上林境内,是广西中西部的最高点。
大明山是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动植物资源丰富,分布有原始森林、多种珍稀生物,特有物种及古老的地层,含氧量极高,是原生态氧吧,养生名山,也是一个巨大的自然生物宝库。大明山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地处南宁北部,距南宁市区约70公里,是城市游人周末度假休闲的适宜距离,也是南宁市民节假日休闲度假的观光圣地。
大明山景区的主要景点
1、奇峰幽谷
以甘南大河谷最为壮观,烟雾缭绕,难以见底,两岸奇峰陡峭。
2、高山草坪
大明山主脉群峰之顶有六片天然大草坪,草坪四周古木环绕,中间则长草不长树,甚为奇特,人称天坪仙圩。
3、深山飞瀑
瀑布连冲三级,最大一级高约60米,如龙尾摆动,称“三滩龙尾瀑布”。大明山还有一非常罕见的一景,就是“照仙境”。
4、万米隧洞
大明山隧洞曲折幽深,穿越六座山体,纵横一万余米,目前利用隧洞作为特殊游道的有两个洞府,即“通明洞”和“迎晖府”,均和“明”字结缘,为大明山的明文化增添很多谐趣,大明山的许多洞府,至今仍保留开矿时的原始风貌,抚今追昔让人感慨丛生。
由于金属矿藏丰富,引起了地磁场的异常变化,经过断裂带的车辆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发生机器故障,飘过这一地带的云彩也会幻化成奇异的形状和光晕。据县志记载,云彩幻化成图形最奇特的一次是“清同治二年(1863年)四月初二,县境东南部上空的云汇集成一大“福”字,笔画分明,至次夜方散。”
上林县大明山的最高峰叫龙头山,由于太阳光在云层和水汽中的衍射作用,龙头峰顶和仙人台等山峰久不久出现一种罕见的灵光投影现象,当地的壮族叫做照仙镜。另外还经常出现一种似风非风、似涛非涛、似雷非雷的鸣声,古人因此把“岜是”改名为“大鸣山”,明代又写成了“大明山”。
每年6月夏至中午,是大明山地区研究太阳直射现象的最佳时刻。这时候大明山的山、树、石在日光下全都出现了奇异的“立竿无影”现象,就是人的影子也缩到脚底下。人的影子在壮族同胞的传统观念中一直是灵魂的标志,影子拉长歪斜,就意味人的灵魂会脱离肉体,这是不吉利的。而影子缩到脚下,这就意味人的灵魂紧紧地附在人的身上,这是大吉之兆。因此大明山地区的壮族先民都在夏至的这天上大明山举行祭祀活动,祈求一年的平安。
大明山周边的地下泉水因地质构造变动也经常呈现奇异的景观。据上林、武鸣县志记载:
“光绪八年二月,罗波潭水浊半边清半边,经三日复全清。”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十月,百合江上的名为璜淋的大潭(在今两江乡四联村),潭中原澄清的水忽然变为红色,并有如红云的雾气从潭底翻腾冒出,至次年二月始息。”
“1984年11月,府城乡喜庆村的覃拉泉,忽有两股黑色水分别从泉缘石缝中涌出,源源不绝,连出七昼夜。黑水呈浮带状在澄清的潭水中缠缠绕绕,如蛇戏水,又不随清水流入河,奇象奇闻轰动遐迩,每日临泉观看不下千人,其中从南宁市来的不少。传说此水能健身除病,许多人下泉洗澡或瓶装携归以作药用。但黑水盛于器皿内过10余分钟即变清,此即所谓黑水不流入河之谜底。当地村人忆说,1944年11月间出浅红色水带1天,1976年11月间,该泉连出浅红色水带7天。在泉出异色水期间,水质无异味,泉傍的覃拉屯民众照常到泉里取水作生活吃用,无异样反应。”
“1991年8月,县境大旱,城厢乡串钱村关栏(土名)山谷中的一个溶洞忽然涌出大水,将山间几十亩洼地淹成池塘。附近村民养鱼其中。直至次年8月,溶洞出现吞水现象,村民们赶紧捕鱼,一天多时间水即消完。历年来,该溶洞在雨水较多或正常的年头都是吞水的,但当县内发生大旱时就一反常态吐水成池,大概10年、8年就吐一次,每次驻水期短者几个月,长者一年左右。”
2004年12月在印度洋发生大地震前夕,清彻的灵水突然冒出黄水,这一现象许多老人活了一辈子也没见过,就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时,印度洋的大海啸不久就发生了,看来大明山地下的水是与地震带相通的。
大明山峰的云层水汽在阳光的衍射作用下出现一种罕见的灵光投影现象。上林县的八景中有一景叫“仙人照镜”。指的就是龙头峰上的“灵光映像”现象。大明山灵光映像现象是清晨或傍晚,太阳初升或落下时,山顶上云雾翻腾,阳光通过水汽的衍射作用,投映到天边形成一个巨大的彩虹镶边的圆形光影。大明山壮族民间叫它为“仙镜”,这时人站在山顶上就会在“仙镜”上投映出一个巨大的人影,人们把这现象叫“照仙镜”。
“仙镜”现象并不是经常可遇到的,只有在特殊的天气和地磁异常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这种现象,在我国的峨嵋山上也能看到,称作“佛光”,也叫“峨嵋宝光”;在德国的布洛根山,人们把它叫做“布洛根妖怪”,可见大明山的“仙镜”非常神秘稀奇,因此壮族山民都把上山顶能看到“仙镜”当作最大的幸运。
照“仙镜”的理想地点是大明山的仙人台。当太阳刚升起或即将落山时,如果人们背着太阳站在仙人台上,仙人台下有浓密的云层,阳光照射在人们的身上,影子投射在前面的云雾屏幕上,云雾的水滴把阳光弯曲回折(称为衍射或绕射),把由不同波长所组成的白色光分离成外红内紫的光环,这些衍射的光线只在—定角度上才映入眼帘,这个适当角度的光环正好环绕人们的影子,就形成了能照人影的彩色“仙镜”’,这时人做各种动作,折射在光环中的影子也会随着动作,人停影亦停,这种神奇的自然现象,吸引着不少游人。由于大明山多雨,湿度大,“仙镜”现象的频率也比峨嵋山大,这是广西境内独特的旅游资源。上林县大明山群峰耸竖,远望好像山上没有一块平地,其实大明山上有许多山间平地。当地人把这种山间平地叫“天坪”。这些天坪是一块块长满野草的山间小冲积平原。这些天坪大小不一,大的像飞机场,小的像篮球场般大。最大的一快面积达180亩,据说在战备紧张的70年代曾计划把它开辟成战备机场。在大明山顶共有8个天然草坪,它们同在一条直线上并与北回归线垂直。
天坪的植被也非常奇异,天坪的周围都是高大的乔木或丛生的灌木,而草坪中却一棵树也不长。早些年,保护区的人曾故意在草坪边沿种植过一些竹子、小树,但是许多年过去了,竹子和树木都细小像禾杆,怎么都长不大。不少地质专家、植物专家都深入研究了这一现象,却解不开其中的奥秘。
天坪是一个个充满神秘故事的地方。许多天坪的中间都有宽平的石板分布,这些石板上长满了杂草,掀开杂草便露出了像碑石般的石板,石板上刻满了莫名其妙的文字和线条,这些神秘的文字线条谁也看不懂,当地人管这种“文字”叫“天书”。
据上林、武鸣县志记载,古人曾在五天坪建过一座庙宇,叫三宝殿,称有三位古人在山上修炼,得道成仙,庙是为了纪念这三位仙人而建造。现在五天坪还有庙的遗址。
据当地群众传说,古代曾有一个人上山采药,在天坪上遇见两个人在下棋,他便站在旁边观看,看得入迷后忘记了回去的时间,等他醒悟下山,山下已过去了三十年,家里的人事全非,他才知道遇见了仙人。大明山管理部门根据这个传说,在“天坪”建造了一个世界最大的“棋坪”,并举行了一场可进入吉尼斯纪录的象棋比赛,这场比赛轰动了全国,大明山的天坪因此闻名天下。上林县大明山原来的名字叫大鸣山,为什么叫大鸣山呢?据民国四年编纂的上林、武鸣县志载:“每岁秋,烟云郁积,内有声似风非风,似雨非雨,似雷非雷,似波涛非波涛,或三五日或旬日乃止,名曰大鸣。”看来大明山的得名是因为山中经常出现一种奇异的声音。据当地的老人介绍,每当秋日夜晚阴霾密布时,只要进山的人不及时出山,天空中便会出现一种令人恐怖的怪声。这种怪声是在空中传来的,像一头巨大的黄牛在喘叫,遇见这种怪声,人们都急忙下山,如不及时下山,往往在慌乱中迷失方向,转几天也找不到出山的路。对于这种怪声人们都传说是山神在发怒,因此必须等山神的怒气消失后才能进山。这一怪声在解放前经常出现,解放后因为山林被大炼钢铁时过度砍伐,这一怪声就很少听见了。
对于大明山中的这种怪声,一些学者认为是山中地磁异常时录制下的林涛声。他们认为大明山中有巨大的磁铁矿体,当被电离的巨大气流经过磁体时,磁体便会把当时的风声、林涛声、动物的叫声录制下来。这种地磁录制下来的声音在一定的地磁异常情况下又被释放,便产生了“大鸣的怪声”。
这—种“天际怪声”在欧洲莱茵河河谷中也曾经产生过,欧洲人称之为罗累莱女神的歌声。在欧洲莱茵河中游右岸峡谷之中,有一块岩石,名叫“罗累莱”。在岩石上建造有一尊栩栩如生的少女塑像——“罗累莱女神像”。这尊女神像源于一个传说:在远古时代,有一位名叫“罗累莱”的痴情少女被背信弃义的情人抛弃,她愤然从岩石上跳入莱茵河,变成一位美丽的女神。每当旭日东升之时,她坐在岩石上唱着悲切的情歌。据说,当地人在天气不怎么好的时候,时常听到隐隐约约的“女神歌声”。并且,这“歌声”出现时,鸟群就会“深受感动”,显得很不安,乱飞乱叫。美国匹兹堡大学梅尔文·克赖圣教授经过长期观察研究,揭开了这一现象的奥秘:这是大气层的震动声与鸟群呜叫的混合声。原来,黎明时的初升太阳放射出来的电荷微粒子团突然进入地球大气层,使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受到强烈冲击,会使大气层产生一种高能的发光现象并同时产生一种低周波的震动声音来。当外界的阳光、湿度、温度和地电等自然环境条件合适时,低周波震动声音的一部分,就可能传到听觉灵敏的一部分人耳朵里而听到这种“天际怪声”。受这种低周波震动声和非可见光波的影响,鸟类常受迷惑和干扰,使飞行失节而喧叫,与低周波震动共同形成这种奇怪的混合声。
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大明山的“怪声”也像罗累莱女神的歌声一样,是电荷微粒子团强烈撞击大气层的分子和原子产生的一种高能的发光现象和同时产生的一种低周波的震动声音。但是这一观点无法解释大明山上的怪声“或三五日或旬日乃止”的现象,还是“地磁异常录制”说较有说服力。不管怎样,大明山这种奇异的怪声现象对许多爱好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旅游者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大明山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东北部,距南宁104公里,210国道公路东侧,山体从西北走向东南,鸟瞰平面长100多公里,宽25公里,是被著名的地质学家命名为“广西弧”的都阳山——大明山——大瑶山——驾桥岭弧形山系的西翼,横跨上林县、马山县、宾阳县、武鸣县,平均海拔1200米,主峰龙头山在山体中部之武鸣与上林两县交界处,海拔1760.4m,相对海拔1563m,是广西中部最高的山峰。
由于“黄金弧”的走向正好迎着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季风,因此内外两侧的自然景观有明显的差别。
“黄金弧”的外缘是海洋气流的迎风坡,气候湿润多雨,内缘是背风坡,雨水相对较少。
弧形山脉内缘,构成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盆地;弧形山脉外缘构成沿右江、郁江和浔江分布的百色盆地、南宁盆地、郁江平原和浔江平原。
大明山平均海拔1200多米,属于高山森林气候。
大明山夏季7月平均气温21℃,山下海拔约200米,年平均气温约21℃,在山上,却只有14℃左右。
盛夏,山下有30多度的高温,山上仍是阴湿的凉爽天气,—般也只有20°C左右,受南亚热带风及地形影响,山上气温比山下低8℃-10℃。
按气候学的划分,五天为一候的候平均温度在22℃以上为夏天,那么在大明山上并没有真正的夏天,夏季南宁市气温酷热难耐时,山上却冷风习习,一派清凉世界的风光,晚上睡觉还要盖薄棉被。
大明山是南国理想的避暑圣地,1980年10月18日陈慕华副总理上大明山考察时,对这里夏天的气候赞叹不绝,指示要把大明山建设成为像庐山一样的避暑旅游区。
从山下到山顶,气候与植被呈现垂直变化。
山下是热带季风气候,山上依次变化成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
大明山四季景色迥然不同:春季百花盛开,色彩斑斓;夏季烟雨蒙蒙,瀑布飞舞;秋季红叶满山,如霞似火;冬季下雪结冰,银装素裹。
迷人的景色使大明山被人们称作“广西庐山”。
广西大明山由于地势和气候的特殊条件,这里保留有大面积的天然生态系统,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各种珍奇动物,是广西珍稀动植物的宝库,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桫椤、格木、钟萼木3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白豆杉、福建柏、观光木、马蹄参、紫荆木等16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有穗花杉、长苞铁杉、青钩栲、粘木等9种,特有种88种,局限于大明山的特有种有30多种,其中许多是第三纪孑遗植物,对研究这里的古地理很有价值。
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黑叶猴、金钱豹、蟒3种;属二级保护的动物有林麝、苏门羚、黑熊、原鸡、白鹇等34种;有经济价值与科研价值的动物164种,国家濒危动物48种,广西区级保护动物83种。
此外,大明山还是鹰科、秧鸡科、杜鹃科、三趾鹑科、卷尾科等候鸟迁徙的停歇地和必经路线,是研究候鸟迁徙路线的理想之地。
大明山作为国家森林公园最具有旅游观赏价值的植被景观主要是热带雨林型的郁闭乔木林和山顶苔藓矮林。
沟谷乔木林主要分布于谷深坡陡的甘南河、朝阳沟的部分地段。
山顶苔藓矮林主要分布在高山近山顶部位,约在1400米以上。
在大明山的下最沟,有一个奇特的桫椤谷。
这里景观雄险幽深。
山谷中广布恐龙时代的树蕨—桫椤和黑桫椤,总株数有数万株。
其中桫椤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极为珍贵。
沟中海拔595米处有一株桫椤王,胸径达37.2cm,,主干高9米,是国内最大的桫椤树之一。
山顶苔藓矮林因为在高山大风的强烈吹塑下,形成低矮的粗短枝茎,顶平斜出的树冠,似一株株天然盆景,又因海拔高,常有云雾笼罩,湿度大,在树干树枝附生着青青的苔藓,成为山顶上独有的苔藓矮林,其间常伴生灌木类的多种杜鹃花。
每年春天杜鹃花盛开的时候,山上就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大明山在历史上曾经是珍稀动物华南虎和鳄鱼的栖息地,据武鸣县志记载:“光绪二十二年,县域虎害严重,据葛圩、林圩、六塘、马头等地统计,遭受虎害伤亡者几百人”。
直到解放初期,大明山的华南虎才绝迹。
而鳄鱼在明代就绝迹了。
大明山的隆起和断裂,使大明山成为岩浆活动地带,生成了许多奇异的矿产。
重要的有铜矿、钨矿、铀矿、钒矿等,其中稀有的***蕴藏量居全国第一,铜矿蕴藏量占广西的三分之一。
丰富的铜矿蕴藏使大明山地区成为广西最早的冶铜基地,孕育出壮族最早的青铜文明。
传说古人曾在龙头山前的山谷中发掘出一把镆铘宝剑,因此大明山的别名也叫镆铘山。
环大明山地区是广西自然生态资源和民族历史文化资源最为奇异的地区,是名副其实的广西第一奇山。
大明山是武鸣、马山、上林、宾阳四个县的水源发源地,这四个县共有33条主要河流的源头位于大明山。
发源于大明山的数十条大小河流养育了周边200多万的人口,孕育出了大龙湖、清平湖、灵水、罗波湖等一颗颗璀烂的南国明珠。
由于地理位置与地质构造的独特,使发源于这一山脉的水系呈现出许多灵异的现象。
大明山南麓的武鸣县马头乡和两江镇,蕴藏着一条神秘的黄金带,这一地带是大明山隆起而形成的地质断裂带,断裂带走向与大明山走向大体一致。
沿断层构造线形成雷圩——两江圩——和圩——马头圩断层谷地,武鸣至马山间的公路即沿断层谷地延伸,公路两侧,常见断层三角面犹如鬼斧神工般地砍截扭曲,地层如同大树年轮一样整齐排列,成为独特的地质景观。
由于岩浆在断裂带活动的加剧,使这一地带形成一条黄金与铜的富矿带。
这里的黄金的分布有三种形态,一是脉金,蕴藏于地层深处,二是堆积金,分布于山前沉积层中,三是砂金,分布于大明山流出的河溪沙砾中。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一地带的河流中随便撮一泥箕沙土淘洗,都会发现微小的金屑。
这里的铜矿蕴藏量也非常丰富,已探明储量为2600万吨,占广西已探明储量的30%,金属量为27万吨。
矿石一般含铜35至4%,最高达8%至10%。
最为奇异的是这里的铜矿也含有金和银,原矿加工所得的铜精矿中,每吨含有黄金1.29克至3克,银374克至420克。
大明山南坡山前断层谷地是名副其实的黄金带。
这一地带除了金、银、铜外,还蕴藏着丰富的钨、锑、铅、锌、铁、锰等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