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的领导信息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的领导信息

  • 发布:2025-08-25 17:47:08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的领导信息

郑伟仪党组书记局长

主持全面工作

李建设党组成员巡视员

分管海洋综合开发协调处、海域与海岛管理处

文斌党组成员副局长

分管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省海洋与水产自然保护区管理总站(含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

省海洋与渔业服务中心(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健生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监察专员

分管派驻省海洋与渔业局纪检组、监察室,人事处、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工会委员会

陈良尧党组成员副局长

分管渔业与远洋捕捞处、科技与交流合作处、广东广远渔业集团有限公司

职称评审工作(兼任省海洋与渔业高、中评委主任)

屈家树党组成员副局长

分管办公室(政策法规处)、资源环境管理处

机关服务中心、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

李磊党组成员副巡视员

分管海洋预报减灾处、省海洋资源研究发展中心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洪伟东党组成员副局长

分管计划财务处、省淡水名优鱼类种苗繁育中心、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

省海洋与渔业勘测设计院、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刘物开党组成员副局长省渔政总队总队长

分管中国海监广东省总队、广东省渔政总队,全省海洋执法监察

渔政执法监督及省海洋与水产自然保护区执法监督工作,离退休人员服务处

魏平英副巡视员

分管局系统社团组织、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工作

协助屈家树副局长抓资源环境保护工作,负责局长交办的其他工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的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省海洋与渔业局设9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政策法规处)。

负责文电、会务、机要、档案等机关日常工作;承担信息、安全、保密、信访、政务公开等工作;组织海洋战略研究;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措施,承办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和规章、规范性文件评估工作;承担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

(二)计划财务处。

负责机关和指导监督直属单位的财务、国有资产、政府采购工作;编报部门预算并组织执行;拟订并监督实施海洋与渔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并组织渔港规划和建设;承办海洋与渔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业务管理系统等项目的有关工作;承担海洋与渔业统计、产业信息工作。

(三)海洋综合开发协调处。

协调相关海洋事务,指导海洋开发活动;参与海洋基础地理信息和综合调查;拟订并监督实施海洋功能区划、海洋主体功能区和海岛保护与开发利用等规划;承担海岸带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有关工作;承担报国家审批重大用海项目的协调工作;组织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和信息发布;承担省海洋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四)海域与海岛管理处。

拟订海域使用和海岛保护技术规范;组织海域界线、海岸线勘定和管理;实施海域使用证制度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审核海域使用项目,承担海域使用权属管理及海上人工构筑物管理工作;承担无居民海岛开发、保护和管理工作;组织海域、海岛使用论证评估;审核并监督海底电缆、管道铺设及海上人工构筑物设置;指导海域使用权流转和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体系建设。

(五)资源环境管理处(与海洋预报减灾处合署)。

拟订并组织实施海洋与渔业环境保护与整治规划,组织海洋与渔业资源环境的监测、监视、评价和信息发布;承担海洋与渔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拟订并组织实施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监督海洋倾废、陆源污染物排海;承担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与渔业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的防治工作;承办海洋与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调查处理和国家索赔工作;组织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建设,监督管理水生野生动植物及外来水生生物物种安全;承担海洋观测、预报和评价的管理工作;指导监测、评估海洋灾情和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组织海洋防灾减灾系统建设;拟订并组织实施海洋与渔业应急预案;指导渔业安全生产工作。

(六)渔业与远洋捕捞处。

组织落实渔业和渔区发展政策措施;承担水产养殖、捕捞渔业管理工作;承担渔场渔汛信息发布和渔具渔法的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渔业产业结构、作业布局调整和渔业健康养殖;组织实施伏季休渔制度、捕捞许可制度、养殖证制度和种苗生产许可证制度;承担远洋渔业管理工作,指导、协调开发外海和远洋渔业工作,参与涉外渔业事件处理;指导、扶持渔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渔区合作经济组织、渔民专业合作组织。

(七)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

承担初级水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渔业投入品使用和转基因水产品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依法组织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风险评估和信息发布,指导水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建设;依法拟订并组织实施渔业标准,指导渔业标准化生产、渔业机械化、水产品加工流通;组织实施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溯源制度。

(八)科技与交流合作处。

拟订并组织实施海洋与渔业科技发展规划;组织海洋与渔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引进、转化和成果管理;组织实施海洋与渔业领域节能减排、海水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研发应用;承担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海洋与渔业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监督管理水产种苗引进。

(九)人事处(与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离退休人员服务处合署)。

负责机关和指导直属单位的人事管理、机构编制、劳动工资、党群和离退休人员服务等工作。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是在干什么的还有其******地址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是海洋与渔业机构管理局想了解理多可以到管方网站了解http://www.gdofa.gov.cn/Index.asp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同福东南村路10号***:84412003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的人员编制

省海洋与渔业局机关行政编制64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4名,正处级领导职数13名(含总工程师1名、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副处级领导职数16名。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位于哪儿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珠江口水域内伶仃岛至牛头岛之间,面积约460平方公里。1999年10月由广东省政府批准建立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11月保护区加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为中国人与生物圈大家族中的一员。该保护区的建立不但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为干扰,在挽救濒危的中华白海豚种群同时,也保护了珠江口水域自然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修复了海洋生态系统,增殖了渔业资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9年10月(粤办函[1999]583号),2003年6月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办发[2003]54号),主管部门是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位于珠江口北端,属珠海市水域范围内,总面积460平方公里,东界线为粤港水域分界线,西界线为东经113°40′00″,南界线为北纬22°11′00″,北界线为北纬22°24′00″,核心区面积140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192平方公里,实验区面积128平方公里。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包括中华白海豚栖息活动区域即保护区的自然环境,水质环境,海底环境,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在珠江口的中华白海豚数量是我国资源数量最大的中华白海豚群体,种群世代完整,且具有一定的繁殖规模。

珠江口水域是中国中华白海豚分布最密集和拥有资源数量最多的区域。这里能成为海豚栖息活动的密集区,主要得益于珠江口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为中华白海豚提供了生息、繁殖的有利条件。-

资源环境

珠江口水域水温和盐度条件适中、水质肥沃,适宜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繁衍。珠江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河流,年迳流量达3124亿立方米。珠江出海口所在的伶仃洋水域宽广,气候温和。这里的自然条件,尤其珠江口保护区中华白海豚(2)

-适合习惯于在热带和亚热带河口地区生活的中华白海豚。丰富的生物资源给多种鱼类生物提供了天然产卵和繁育环境。珠江口伶仃洋水域属热带和南亚热带河口区,水产资源非常丰富。根据南海水产研究所对珠江口的渔业资料,在一项周年调查中就鉴定了154种鱼类,1993年的海岛海域渔业资源调查显示,珠江口水域出现的枪乌贼类有15种,甲壳类30余种。大铲岛以南万山群岛以北一带水域中游泳生物资源蕴藏量可达1万吨以上,为中华白海豚的栖息繁衍提供了充足丰富的饵料基础。-保护专项

海豚一级保护海洋动物

中华白海豚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海洋哺乳动物,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

虽然分布较广,但由于人们对海洋资源的破坏,变得越来越稀少和珍贵。作为珍稀海洋哺乳类动物,其进化史、生活史、生理和生态特征都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有“海上大熊猫”、“海上国宝”的美誉。在中国主要集中分布在珠江口和厦门海域。初步认定珠江口拥有中华白海豚的种群数量大约为1000头左右。

开展保护专项活动

为建设好珠江口白海豚保护区,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先后投入了几百万资金,组织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和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在珠江口开展了中华白海豚资源和分布的周年调查,取得二万多张现场照片等第一手资料,为自然保护区边界的划定和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撰写了珠海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和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组织成立了闽、粤、港、台保护中华白海豚工作交流协调会,开展交流、学习经验,使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有序的进行。通过长时间的探索、学习、观察,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进一步实现对该珍稀濒危物种的有效保护。工作人员还多次走访海岛、渔村,向渔民解释和宣传国家、省及保护区的有关法规、条例、办法等,并开展了一系列中华白海豚保护专项活动。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不但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为干扰,在挽救濒危的白海豚种群同时,也保护了珠江口水域自然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修复了海洋生态系统,增殖了渔业资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