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2023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2023年国内旅游前景如何)

2023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2023年国内旅游前景如何)

  • 发布:2025-10-08 13:06:52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2023年国内旅游业发展趋势

2023年国内旅游业整体呈现旅游消费持续回暖、游客结构持续升级、旅游模式加速创新的发展趋势。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和消费信心的逐步恢复,国内居民的旅游消费将持续释放,旅游市场将持续回暖,特别是高端旅游市场。高素质的中产阶级和青年旅游客群体将成为主要消费群体。

其次,游客结构将持续升级。高学历、高技能、高收入的旅游客群体比重进一步增加。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需求日益加剧。家庭亲子游、主题游等深度游将成为新宠。这将推动旅游产品向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转变。

最后,科技引领的新业态将加速发展。自助游服务、短租旅游、在线旅游社区、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加速涌现。各旅游企业将加大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提升服务品质与效率。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精准营销将成为旅游企业的重要手段。

国内旅游业发展趋势的因素:

1、国民收入的增加。随着人均GDP的增加,国民收入也在稳步提高,这使得更多人有了出游的消费能力,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2、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在增加,更加注重旅游度假的生活质量。这推动旅游业向高质量发展。

3、城市化的加快。城市居民的旅游意识和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城市化的加快也扩大了旅游市场的规模,这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4、交通条件的改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各地的交通联通更加便捷,这减少了旅游成本,方便了人们的出游。这也是旅游业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条件。

5、旅游政策的支持。国家和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旅游业的政策,如放宽旅游领域市场准入,增加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等。这些政策的推出和执行,也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2023年中国国内旅游市场会有哪些发展趋势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曲江文旅(600706);新华联(000620);锋尚文化(300860);三湘印象(000863);宋城演艺(300144)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人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中国文化旅游行业盈利特性;中国文化旅游行业增长特性

中国文化旅游迎来发展黄金期

文化旅游作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产业,《“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同时,根据《全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调查制度》,我国将旅游界定为不以谋求职业或获取报酬为目的,离开惯常居住地,在外停留超过6小时,但不足12个月,到其他地方(旅行距离超过10公里)参观、游览、度假、探亲访友、疗养、出差(包括考察、参加会议、商务、销售等)或从事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宗教等方面的活动。

根据上述对文旅行业的界定,我国文旅产业起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至今五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文旅产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文旅融合发展如火如荼,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极点,整体更新迭代,行业迎来了发展黄金期。

文旅行业资金投入保持增长态势

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落实文化和旅游部部门预算60.23亿元,落实中央补助地方转移支付资金46.71亿元。运用全覆盖审计、绩效管理等手段,提高资金资产使用管理效能。

2021年,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1132.88亿元,比上年增加44.62亿元,增长4.1%;全国人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80.20元,比上年增加3.12元,增长4.0%。文化和旅游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0.46%,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

文旅行业盈利及增长能力强

从盈利能力上来看,目前,中国文化旅游行业整体盈利较好,毛利率及资产收益率表现良好。中国文化旅游行业的盈利特性如下:

注:为剔除疫情影响,此处选择疫情前2019年数据进行分析,样本来源于ifind旅游板块。

从行业增长能力上来看,目前,中国文化旅游行业增长能力较好,行业主要增长特性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文化旅游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年全国旅游市场前景如何

根据当前趋势与预测,2023年全国旅游市场将继续回暖。未来,更多的人们可以选择探索中国境内更多的旅游目的地。以下是一些可能受到旅游者欢迎的城市和景点:

长沙

随着长沙城市的发展和旅游业的逐渐崛起,这座城市正逐渐成为旅游者向往的目的地之一。橘子洲、岳麓山、宁乡竹海等景点都备受游客喜爱,长沙也因其美食而闻名于世。

西安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保留了许多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遗址和古代建筑。著名的兵马俑、大雁塔、华清池等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索历史和文化的魅力。

厦门

厦门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宜人的气候而著名。鼓浪屿、南普陀寺、胡里山炮台等景点都非常值得一游,尝试各种海鲜美食更是能够让人流连忘返。

成都

作为川菜和火锅之乡,成都闻名于世。此外,成都还保留了许多文化和历史遗址,例如武侯祠、杜甫草堂等,都是非常具有观赏性的景点。

这些旅游目的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不代表其他城市没有吸引力。最终选择何处旅游取决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和需求。

2023年国内旅游前景如何

全民防疫重挫文旅需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2019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次逐年上升,2019年达到60.06亿人次。2020-2021年,受疫情影响,中国国内旅游人次大幅下降。2020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次为28.79亿人次,相比2019年下降了52.06%。2021年,国内旅游总人次32.46亿,比上年同期增加3.67亿,增长12.75%。(恢复到2019年的54.0%)。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2年,国内旅游总人次25.30亿,比上年同期减少7.16亿,同比下降22.1%。

2010-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收入先升后降态势,下降主要源于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国内旅游收入为2.23万亿元,相比2019年下降61.07%。2021年,随着疫情形势有所好装,国内旅游收入有所回升,为2.92万亿元,相比2020年上升30.98%,达到2019年50.99%的水平。2022年全年国内旅游收入2.04万亿元,比上年减少0.87万亿元,同比下降30.0%。

防疫优化加速文旅复苏

根据文旅部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23.1%、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0%、全国营业性演出同比增长40.92%。总体来看,2023年全国春节假期出游人次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近九成水平,云南、湖南、江苏等多地游客数量已超2019年。可以预见,随着出游人次的不断增加,我国文旅市场将进一步加速复苏势头。

再从我国春节假期代表性文旅场所收入情况来看,知名景区客流量较上年度有较大提升,其中安徽宏村门票收入同比增长514.27%,恢复至2019年的143%;古徽州文化旅游区门票收入同比增长1487.84%,恢复至2019年的184.7%。云南省实现旅游收入384.35亿元,同比增长249.4%,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32.5%。综合来看,我国文旅行业国内游处于复苏阶段,预计未来将进一步增长。

政策助推文旅长期向好

文化旅游在增加地方收入、建立文化自信等方面均可发挥重要作用。2022年,文旅部和国家有关部委连续下发数个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及产业发展的意见或关联措施,对2025-2035年文化旅游行业进行了展望及相关目标规划。具体政策内容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文化旅游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年旅游市场行业现状如何有没有业内专业人士来说一下

先来看一组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出游旅客达到12.16亿人次;文旅局预计2023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约为45.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约4万亿元。

2023年,国民经济开始逐步复苏,旅游市场也全面回暖;国民出行欲望得到释放,居民开始报复性出门旅行;各地旅游景区也开始推出优惠政策,吸引游客,国内旅游市场行业内竞争更加激烈。

随着不断扩大内需,旅游行业也将下沉市场,吸引三四五线城市居民,进而旅游市场行业竞争也将逐步扩大到下沉市场。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