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地坛公园简介?北京地坛公园景点介绍

地坛公园简介?北京地坛公园景点介绍

  • 发布:2025-10-11 11:18:54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北京地坛公园介绍怎么去-好玩吗

北京地坛,原本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的地方,属于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其内留存大量传统古建筑,其内还非常有名的应该是春节庙会了。北京内极具名气的庙会,北京地坛公园会是怎样,介绍给大家。

园内植物

具备这么历史悠久的公园,其内的植物可谓那是一个古老。公园内一级古树就有89株,二级古树87株。

其内种植的树种就包括有侧柏、桧柏、国槐、枣树、榆树、银杏、楸树等。

其生长位置多集中在方泽坛周边区域。

不少树木的生长年限已经是超过300年。年代岁月赋予老树更加历史风霜的古老和苍劲的感觉。

古树群更是成为公园的独特景观,每一颗古树都有属于自己的档案记录。还有专人维护,地坛公园已经在2005年就完成了古树的修复工作。

公园内最著名的就是独臂将军柏和大将军柏、老将军柏三棵古树。

景点景观

神库

建造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建筑群主要有四座五开间的悬山式大殿和两座井亭组成。

正殿为“神库”,神库主要是存放迎送神位用的凤亭(抬“皇地_”神位的轿子)、龙亭(抬配位、从位诸神位的轿子)和遇皇_室修缮时,临时供奉各神位的地方。

东配殿、西配殿、南殿、东、西井亭都跟祭祀环节相关。

宰牲亭

祭祀中的祭祀品,如猪、牛、羊等等的宰杀便是在此处。

每逢祭祀前一天子时初刻,在此举行宰牲仪式

斋宫

祭地时,皇帝吃斋的地方。清代的各个皇帝都曾在这里斋宿。

皇_室

明朝时期建造,也是地坛中的主要建筑物。

明、清两代是供奉皇地_神,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五陵山神位之所。

神马殿

神马殿,始建于1530年。

牌楼

地坛主门——西门的第一座建筑物。祭地的时候首先会经过这里。

祭祀文化

祭祀共分九个仪程,每进行一项仪程,皇帝都要分别向正位、各配位、各从位行三跪九叩礼,从迎神至送神要下跪70多次、叩头200多下,历时两小时之久。

当然这么费时费力的事情,也不是皇帝非要执行的,一般还会有派遣亲王或皇子代为行礼。

地坛的简介

北京地坛,又名方泽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代多次进行扩充和改建,乾隆年间曾改建了主体建筑方泽坛和皇只室,形成现在的形制。地坛公园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现管理面积37.4万平方米。布局以北向为上,由两重正方形坛墙环绕,分成内、外坛。内坛墙四面辟门,外坛墙仅西面辟门。外坛门至安定门外大街之间是一条坛街。街西端有三间四柱七楼木牌楼一座,是进入地坛的前导和标志。内坛中轴线略偏于东部。主要建筑有三组,方泽坛和皇只室在中轴线上,方泽坛西侧有神库和宰牲亭;西北有斋宫、钟楼、神马圈等附属建筑。地坛建筑的内檐枋心彩画为双凤和玺彩画。建筑周围植满柏树,烘托出庄严肃穆的气氛。方泽坛是地坛的主体建筑,是皇家盛大的祭祀礼仪之地,俗称拜台。平面为正方形,以水渠环绕象征“泽中方丘”,正方形平面象征“天圆地方”。座南朝北的布局和按六八阴数铺成的墁石象征“地为阴”,黄琉璃砖象征“地谓之黄”。皇只室位于方泽坛南侧,北向五开间。有围墙,北向一门,围墙和门楼覆黄琉璃瓦。殿内供奉皇地只神位。殿内彩画是清乾隆原貌,为双凤和玺彩画。

地坛内有大片空地,现有树木3.6万多株,草坪8.2万平方米,20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就有174株。地坛方泽坛外的三株古柏颇有特色,被称为“将军柏”。其中“老将军”干围4.8米;“大将军”干围5.15米。另一“独臂将军”干围3.16米,因曾屡次受创,仅存一枝故名。地坛藏有一批官窑礼器,是清光绪年间江西景德镇专为清朝宫廷祭祀所特制的。是传世下来的真品,保存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属国家二级文物。解放前,坛内野草丛生,建筑严重失修。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力的增强,公园先后修缮了斋宫、方泽坛、皇只室等全部建筑;重建了地坛牌楼和钟楼;新建了牡丹园、集芳囿、月季园、银杏路等景点,对地坛的周边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保护性整治修缮,既恢复了昔日的庄严肃穆,又丰富了园林景观,使古老的地坛焕发了生机。

从1985年起,每年春节地坛公园都举办迎春文化庙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1届。不仅有大规模的仿清祭地表演,还有许多民俗文化在这里展现和延伸,以较高的艺术品位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享誉中外。

北京地坛公园介绍

地坛公园又称方泽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占地37.4公顷。是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

秋天是地坛最美的季节,满园的银杏树金灿灿,较之人满为患的钓鱼台银杏大道,地坛就不那么拥挤了。

每年春节地坛会举行热闹的庙会,在地坛上,还会有仿清的祭地表演,展示了皇帝祭祀大典的盛况。

地坛公园景点介绍

地坛又称方泽坛,是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

地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占地37.4公顷,与天坛遥相对应,与雍和宫、孔庙、国子监隔河相望。

地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只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地坛有方泽坛、皇只室、牌楼、斋宫等著名旅游景点,于1925年被辟为京兆公园。园内草坪面积14.5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78.8%,现存百年以上古树176株,其中一级古树89棵。

地坛总面积37.4公顷,呈方型,整个建筑从整体到局部都是遵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和象征传说构思设计的。地坛现存有方泽坛、皇_室、宰牲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1928年改称“市民公园”后荒废,1957年恢复公园称“地坛公园”,1981年以来,国家投资对古建筑进行了复原整修。1984年5月地坛公园正式售票开放,并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10日晋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坛近几年,公园按照生态园林与精致园林的规划建设思路,投资千万余元,修缮了古建筑,改造了不良景观,取而代之的是平坦的方砖路面,柏树成行,绿草茵茵的新景点,园内共有植物116种,草坪面积114000多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72%,现存百年以上古树168株,其中300年以上的古树多达80棵。开展适合广大游人喜闻乐见的活动,使昔日的皇家坛庙,今日成为广大游人休憩、游览、娱乐的园林文化旅游胜地。

北京地坛公园景点介绍

北京地坛公园景点介绍具体如下:

地坛公园又称方泽坛,在中国北京安定门外,是明世宗以后明清两代皇帝每年夏至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地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

坛内总面积37.4公顷,呈方型,整个建筑从整体到局部都是遵照中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和象征传说构思设计的。地坛现存有方泽坛、皇祇室、宰牲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

地坛公园建设思想

地坛的祭祀对象是一种抽象的宇宙观,地坛的设计思想是以象征手法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以达到形式与功能相统一。古人认为阴阳是存在于世间万物中的对立面,“天为阳,地为阴”。阴阳学说是古代宇宙观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地坛设计思想的理论依据。

主要有两条:一是“坛厘南北,以从阴阳之位”。以北向属阴,所以祭地于京城北郊,布局坐南向北,由北向南行礼。二是“制别方圆,以则阴阳之像”。依据“天圆地方”之说,地坛总平面和方泽坛平面均采用正方形。

中国古代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所以古人以黄颜色来象征地,形成“天谓之苍,地谓之黄”之说。据此,方泽坛和皇祇室均采用黄琉璃构件。

地坛公园活动

每年农历腊月三十至正月初七,会举办地坛庙会,届时会以古坛风貌为依托,开展一系列颇具民族、民间、民俗特色的精彩活动。此外,一年四季的四次书市也是这里的一大看点。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