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湄洲湾位于福建省海岸的中部,以湾口的湄洲岛命名。位于泉州市泉港区和莆田市仙游县两地交汇处,与***基隆港隔海相望,是闽台两省相距最近而又最大的一对姊妹港,亦是“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多泊位天然深水良港。湄洲湾港下辖泉州肖厝港、泉州斗尾港、莆田秀屿港、莆田东吴港四个港区。湄洲湾十万吨级主航道偏向泉州一侧。
湄洲湾(湄洲湾港)位于***海峡西岸,福建省东海岸的中部,莆田市秀屿区、城厢区、仙游县和泉州市惠安县、泉港区交汇处,与***基隆港隔海相望,是闽台两省相距最近而又最大的一对姊妹港,共属于泉州市与莆田市管辖
莆田港位于58名
国务院批复同意秀屿港口岸更名为莆田港口岸并扩大对外开放
莆田口岸扩大对外开放的申报工作,经莆田市委市政府5年多的积极努力,国务院日前批复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福建秀屿港口岸更名为莆田港口岸并扩大对外开放。
国务院批复文中,同意东吴港区和湄洲岛北部水域及其相关海岸线扩大对外开放,同意秀屿港口岸更名为莆田港口岸,并为莆田海关、莆田检验检疫局、莆田边检站和莆田海事局四个口岸查验单位共新增编制90名。批复要求莆田市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设和完善口岸现场的查验通关生活办公、口岸无害化处理、船舶搜救及维修维护、防油防污、船舶安全通航等配套设施,并由海关总署组织相关部门验收合格。
莆田口岸扩大对外开放申报工作获得国务院同意批复,是莆田对外开放、加快美丽莆田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莆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结晶。这对于莆田进一步发展临港工业产业和口岸港口经济,发挥莆田优越港口条件,推动跨省跨市区域经济联动,弘扬妈祖文化,都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
湄洲湾港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中部,北毗福州港,南邻泉州湾,与***隔海相望。湄洲湾港的港口设施主要分布在兴化湾、湄洲湾等海湾。
湄洲湾港规划建港自然岸线总长182公里,其中深水港线42.9公里。至2011年底,已开发利用岸线50.8公里。全港拥有拥有生产性泊位14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4个;码头年设计吞吐能力10232万吨,其中集装箱145万标准箱。
湄洲湾港将重点发展以大宗散货运输为主,加快发展以内贸集装箱运输为主的泉州湾,适度发展服务当地经济和临港工业的其他港区,逐步发展成为面向东南沿海、服务对台交流合作和中西部发展的海峡西岸大宗散货和集装箱运输相协调的主枢纽港。
湄洲湾航道三期工程4月1日正式动工。该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是福建历年以来投资最大、等级最高的航道项目,也是福建省第一个获得世行贷款的港航建设项目。
按照规划,湄洲湾航道三期工程将于2015年全面建成,建成后湄洲湾主航道通航等级将提高至40万吨。届时,湄洲湾将可通航、靠泊目前世界上最大的40万吨铁矿砂船、45万吨原油船和22万吨煤炭船等各类型散货船。湄洲湾内设有五处锚地即1#采屿、引航检疫锚地、2#黄瓜屿大型船舶锚地、3#(对台客运)锚地、4#六耳南引水候潮联检锚地、十万吨级系船过驳、成品油锚地、LGN应急锚地。另外:秀屿港区尚有1万、2万、5万吨级系船浮筒锚地各一处。
湄州湾深入内陆约18海里,航道既长且宽。沿岸有多处深水岸段,其中北岸的秀屿,水深10~16米,深水岸线长约2000米;南岸的泉港,水深10~20米,深水岸线长达2400米。两者深居内澳,建港条件最优越,5万吨级轮船可自由进出,10万吨级轮船可趁平潮进出。在黄瓜屿与斗尾一带可停泊30万吨级船舶。秀屿一侧陆续建成3000吨盐业转运码头、5000吨商业码头和1000吨方舟煤码头。整个港口年吞吐量达120万吨。肖厝一侧正在建设万吨货运码头,并将建设250万吨的炼油厂等。随湄州湾的开发,港口秀屿拆船厂已形成年产10万吨的生产能力。在铁路未接通之前,湄州湾对华南和长江流域各港埠起着分流转载作用。
湄洲湾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北起莆田湄洲岛南端,南至泉州东周半岛与***基隆港隔海相望,三面环山,湾口朝东南方向敞开,湄州岛横亘湾口以及附近的石岛等,成为湄洲湾的天然屏障,湄州湾深入内陆约18海里,具有港阔水深、岸线长、航道宽、风浪小、不淤不冻、防护条件好、陆域宽阔等地理优势。孙中山先生在《治国方略》中描述:福建的湄洲湾建港条件--“世界不多,中国少有”;提出:把湄洲湾建成--“东南第一良港”。湄洲湾陆路交通发达,以泉(州)南(宁)、湄(洲岛)永(春)两条高速公路、向(塘)莆(田)和漳(州)泉(州)肖(厝港)两条铁路带动湄洲湾港开拓纵深腹地,福(州)厦(门)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北接淅江,南连广东,构筑湄洲湾港辐射沿海地区的大通道。
湄洲湾港以湄洲港湾为主体,环湄洲湾区域现有泉惠、泉港石化工业园区、以及惠安经济开发区、仙游经济开发区、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等,规划面积约315平方公里。新的湄洲湾港区划分为湄洲湾南岸的肖厝港区、斗尾港区,北岸的秀屿港区、东吴港区,重点发展湄洲湾石化工业、湄洲湾斗尾船舶工业、湄洲湾秀屿能源工业和湄洲湾秀屿纸浆及木材加业四大支柱产业,规划港口,自然岸线总长217.3公里,其中规划港口及临港工业岸线134公里,城市生活旅游岸线83.3公里,湾内水域面积516平方公里。两者深居内澳,建港条件最优越,5万吨级轮船可自由进出,10万吨级轮船可趁平潮进出湄洲湾沿岸有多处深水岸段,其中北岸的秀屿,水深10~16米,依托LNG项目、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和加工区、佳通轮胎等项目,带动秀屿港区和东吴港口区开发建设,已建成的秀屿3.5万吨级用途码头和10万吨级LNG专用码头泊位,罗屿作业区15万吨级散货码头工程已经通过国家发改委的项目评估和交通运输部组织的行业审查,同意按25万吨级建设,从世界矿石船舶有向50万吨级大型化发展的趋势,正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同意码头水工主体结构按40万吨级预留设计;南岸水深10~20米,往湾内5海里,盘屿、大竹屿、小竹屿、小霜屿等呈东北—西南排布,形成了鲤鱼尾10万吨级油码头、肖厝5万吨级煤炭多用途码头,目前在建的东周半岛30万级油码头和斗尾30万吨级大型修造船厂等项目。
实现湄洲湾港口体制一体化是福建省委、省政府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加快海西港口群建设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湄洲湾港口管理局将统筹协调南北岸发展,统筹协调港口开发与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以大型液散、能源商贸运输为主体的肖厝港区,以大型液散、能源储备运输、船舶修造为主体的斗尾港区,以发展LNG、散杂商贸运输为主体的秀屿港区,以大型干散、能源商贸运输为主体的东吴港区;努力把湄洲湾港建设成为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中西部腹地,为***提供中转服务,面向亚太的门户港口和中转基地,成为海峡西岸有影响力的大型液体散货中转、重型石化及内贸集装箱运输为特色的主枢纽港。同时,为加快湄洲湾港口开发建设进程,经福建省政府研究同意组建湄洲湾港口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我省推进湄洲湾港口开发建设、岸线收储的投融资平台。[1]
湄洲湾港位于***海峡西岸,福建省沿海中部,莆田市和泉州市交界处,是“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多泊位天然深水良港。湄洲湾港具有港阔水深、岸线长、航道宽、风浪小、不淤不冻、防护条件好、陆域大等特点。湄州湾三面环山,湄州岛横亘湾口;往湾内5海里,盘屿、大竹屿、小竹屿、小霜屿等呈东北—西南排布;再往内7海里,有罗屿、横屿和洋屿平列,形成三道屏障,避风避浪条件极好。湄州湾深入内陆约18海里,航道既长且宽。湄洲湾港港前编组站莆田东站,是向莆铁路的始到站,由港口支线铁路连接东吴港区、罗屿港区、秀屿港区、莆头港区,进行海铁联运,构成东南最大的物流中心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