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各位居士大家好,过几天就是盂兰盆节了。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个节日的背景和内蕴,我为大家简单讲讲其中的故事。
盂兰盆节,又叫孝节或报恩节。它起源于《盂兰盆经》。盂兰盆是什么意思呢?盂兰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叫“倒悬”,什么是倒悬呢?就是头在下,脚用绳子吊在上面,全身倒过来,这叫倒悬,这样是非常痛苦的。这其实是一种比喻,比喻饿鬼道的众生,非常的苦。盆是指放供品的容器。盂兰盆整体的意思是,用盆子装好种种供品供养三宝圣贤,十方僧众,以此功德,能够救脱已逝父母和六亲眷属的倒悬之苦。
《盂兰盆经》是佛说的,那佛是以什么因缘去说这部经的呢?这里就要讲到佛陀的弟子——目犍连尊者。目犍连尊者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是神通第一。《盂兰盆经》,就是以目犍连尊者去救度母亲为因缘,而说出的经典。下面我们讲讲其中的故事。
目犍连尊者刚成道时,得到了六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尽通。得到神通后,他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度化自己的父母,报答父母的恩德了。于是用神通力观察,想看看他的母亲生到在哪里了。他观察了天上人间,都找不到他的父母,于是再往饿鬼道看,终于在饿鬼道找到了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在饿鬼道,没有吃的,也没有喝的,全身饿得只剩下皮骨,非常痛苦。目犍连尊者看到之后,非常难过,于是拿钵装好一钵饭,用神通来到饿鬼界,把饭送到母亲面前。
他的母亲拿到饭,用左手把钵挡住,不让其它饿鬼看见,右手抓饭往嘴里塞,谁知饭一到嘴里,马上变成火炭,吃不进去。目犍连尊者看到这种情况,悲伤得哭了起来,他想度化母亲,但神通无法改变业力,所以内心非常悲伤,非常无奈,于是用神通力马上回到佛陀的面前,把自己救母的情况告诉佛陀,希望佛陀教导他一个解救母亲的方法。
佛陀告诉目犍连:你母亲在世的时候,为人悭吝,不喜欢布施,又造了很多的罪业,她的罪业比较深重。虽然你的孝心广大,能感天动地,但是你母亲的业力非常大,就算所有的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等一起,也无法解救。惟有依靠十方僧众的力量,才能救脱。目犍连尊者请问道:那如何依靠十方僧众的力量去救脱呢?
佛陀说:在每年七月十五日,僧众解夏自恣那天,如果有人想度化自己现世父母和过去七世父母的苦难,应当用盆装好饭菜、各种水果、香油焟烛、卧具、以及各种美味的饮食和用具,以此来供养十方僧众。到这一天,十方圣贤,具足种种功德和智慧、持清净戒、化作比丘,来接受大众的供养。另外,在三月的安居修行中,很多比丘通过用功修行,道业增上,很多都证得圣果,所以,在这一天以百种饮食等供品供养僧众,施主能得无量的福德,以此福德回向现世和过去的父母,就能令现世的父母安隐快乐,过去的父母和六亲眷属脱离三恶道之苦,让他们生到天上享受快乐。
目犍连尊者听了之后,非常欢喜,于是在七月十五日那一天,用盆子装着各种饮食供品,供养十方僧众,并以此功德回向母亲。目犍连尊者的母亲也因此而得以解脱饿鬼道的痛苦,生到了天上享受快乐。
由于这样的因缘,所以目犍连尊者就请问佛陀,后世的佛弟子如果要帮助现世和过去的父母、六亲眷属解脱痛苦,获得快乐,是否也应该按照这样的方法去做。佛陀说是的,只要按照以上的方法去供养十方僧众,就能救度过去和现世的父母以及六亲眷属。
以上就是《盂兰盆经》的来历,其实我讲完《盂兰盆经》的来历之后,就差不多等于讲完了《盂兰盆经》,因为《盂兰盆经》里面的内容,也就差不多是这些。希望通过这样的讲解,能够让大家对《盂兰盆经》和盂兰盆节有所认识。如果大家想要为父母祈福,或是想让过去世和现世的父母、六亲眷属生到善道,远离痛苦,得到快乐,就可以在七月十五那一天,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寺院供养僧众。
指的是“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梵名Ullambana-sutra。又称盂兰经。属方等部经典。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全一卷。系由西晋的竺法护翻译而成。
《佛说盂兰盆经》记述佛陀之大弟子目连,因不忍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乃问法于佛,佛示之于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日,用百味饭食五果等供养十方佛僧,即可令其母脱离苦难。
依本经之说所行之盂兰盆会,已普遍流行于我国民间,而有益于民间之孝行。宗密之盂兰盆经疏,即强调本经特具孝子报恩之思想,与调和中国人伦与佛教间关系之性质。
扩展资料
内容简介
本经全文八百余字,其同本异译经,有东晋失译的《佛说报恩奉盆经》一卷,及载于《开元释教录》卷十八〈疑惑再详录〉中的《净土盂兰盆经》一卷,前者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后者已佚,但《法苑珠林》卷六十二曾引用其文。
依本经而举行的法会,依《佛祖统纪》卷三十七记载,系始自梁武帝大同四年(538),并且盛行至今,已成每年最重要的法会之一。
又,本经之注疏,现存者有唐·慧净《盂兰盆经讲述》一卷、唐·宗密《盂兰盆经疏》一卷、宋·元照《盂兰盆经疏新记》二卷、宋·普观《盂兰盆经疏会古通今记》二卷,及宋·日新、明·智旭、清·灵耀等人之注疏,共六十余种。
目连启教。世尊宣扬。钵和罗饭利存亡。脱苦往天堂。妙乐无疆。孝行永流芳。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第三称念海会云来集)
南无盂兰盆会上佛菩萨(三称)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
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
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
此。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祗。邪魔。外道。道士
。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
苦。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七月十五日。佛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
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此之日。一切圣
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
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
。现在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
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
。初受食时。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时目连比丘。及大菩萨众。皆大欢喜
。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时目连母。即於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目连复白佛言。弟子所生父母
。得蒙三宝功德之力。众僧威神之力故。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亦应奉盂兰盆。救度现在一切佛弟子
。亦应奉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为而不。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
。善男子。若比丘。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
父母。过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是
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
作盂兰盆。施佛乃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当奉持是法。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
。欢喜奉行。
报父母恩咒:
南无密栗多哆婆曳娑诃
(二百十六遍)
上盂兰盆供仪规:
盂兰会启。普度门开。恭迎三宝降临来。一一坐花台。唯愿慈哀。受我妙香斋。
南无斋供养菩萨摩诃萨(三遍)
南无常住十方佛南无常住十方法南无常住十方僧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佛
南无过去觉华定自在王佛
南无清净莲花目佛
南无多宝如来
南无宝胜如来
南无妙色身如来
南无广博身如来
南无离怖畏如来
南无甘露王如来
南无阿弥陀如来
南无世间广大威德自在光明如来
南无佛说盂兰盆经
南无大慈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护法诸天菩萨
南无伽蓝圣众菩萨
南无历代祖师菩萨
南无盂兰会上佛菩萨
南无古往自恣缘觉声闻僧
大无大孝目连尊者
南无三界凡缚怛他幽显尊神
(以上各圣号皆周而复始三遍)
南无萨缚怛他哦哆。缚噜枳帝。唵。三跋啰三跋啰吽(二十一遍)
南无苏噜婆耶。怛他哦哆耶。怛侄他。唵。苏噜苏噜。钵啰苏噜钵啰苏噜。娑婆诃。(七遍)
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中供诸圣贤。下及六道品。等施无差别。随愿皆饱满。令今施者得。无
量波罗密。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一遍)
唵。哦哦曩。三婆缚。袜日啰斛。(三遍)
五果百味。香色清新。自恣会上献能仁。愿亲出沉沦。普济幽冥。沙界布阳春。
南无普供养菩萨摩诃萨。(三遍)
以此兰盆供善根。报答父母劬劳恩。存者福乐寿无疆。亡者离苦得超升。
四生九有诸含识。八难三途苦众生。各各悔过洗瑕疵。尽蒙慈济出沉沦。
不仅是《盂兰盆经》书后有韦驮菩萨,凡是印的单行本各类经典,后面都有韦驮菩萨,前后释迦佛、后有韦驮菩萨,已成惯例。韦驮菩萨的职责是千佛出世,护持正法,使邪魔外道不敢近身。
佛家盂兰盆法会
盂兰盆法会是根据《盂兰盆经》,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以佛法供养三宝的功德,回向现生父母身体健康。
部派佛教时期,印度就常兴办盂兰盆会而在中国,《佛说盂兰盆经》在西晋时由竺法护译出,因强调借由供养十方自恣僧,以报答双亲养育之恩,乃至度脱七世父母的思想,与中国崇尚孝道的伦理传统相符,因此中国历代帝王的提倡而盛行不衰。
南北朝梁武帝时代,始兴盂兰盆法会,以报答父母祖先恩德。唐朝时期,法会活动呈现兴盛,官民共乐。
扩展资料:
民间盂兰盆会
现时民间的盂兰盆会或中元普渡大都是糅合佛、道、巫觋宗教、民间信仰而成,除了原来的普渡意义外,还增添了娱乐成分,变成庙会形式的祭典,有歌舞、戏剧等娱乐活动。例如华人的盂兰盆会常有神功戏演出,近年也有当代流行表演的“歌台”、电子花车。
日本、琉球则有盆踊,朝鲜半岛有农乐、假面舞等。除了祭祀、娱乐外,一些盂兰盆会还有团结地区、族群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