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特征如下: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沿海地区,摩洛哥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隔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部与阿尔及利亚为邻,南部与西撒哈拉接壤。
摩洛哥的经度范围大约在14°W至2°W左右,地处东半球,从时区来看介于0时区和西1区,摩洛哥采用0时区区时。摩洛哥的纬度范围大约在28°N至36°N,地处北半球中低纬度。
摩洛哥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扼守沟通大西洋和地中海唯一的通道“直布罗陀海峡”,摩洛哥的国土面积约为45.9万平方公里,和我国黑龙江省的面积相当。
摩洛哥地形类型复杂,山地、高原和平原等都有分布,摩洛哥的东部中部和北部为阿特拉斯山脉,地形崎岖,南部地区为高原地形,西北部沿海地区为平原地形,地势东南高西北地,地势落差达,海岸线较平直,摩洛哥海岸线总长度超过1700公里。
扩展资料:
人口情况:
摩洛哥的人口数量约为3527万人,由于摩洛哥自然环境的南北差异,摩洛哥的人口多分布在北部地区,特别是西北部沿海地区是人口主要集中的区域。
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就位于西北部沿海地区,人口数量约为212万人,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拉巴特、非斯、马拉***和梅克内斯是摩洛哥的四大皇城。摩洛哥人口中75%为阿拉伯人,柏柏尔人占20%,其他民族约占5%。
摩洛哥全国约有1/5的地区为森林覆盖,主要树木资源有西洋杉、枞树、杜松、野橄榄和矮棕榈等。另外阿特拉斯山区有野生动物资源,如野绵羊、大耳小狐和猕猴等。
***为主要资源,储量1100亿吨,占世界储量的75%,位居世界首位。其它矿产资源有铁、铅、锌、钴、锰、钡、铜、盐、磁铁矿、无烟煤、油页岩等。其中油页岩储量1000亿吨以上,含原油60亿吨。摩洛哥人口总量为3322万人(2013年),全国城市人口占总人数的1/2以上。西撒哈拉人口4.2万,定居的有3万人,其余多为游牧民,主要是摩尔人和阿拉伯人。首都拉巴特,人口约165万。卡萨布拉卡人口563万,非斯人口178万,乌季达177万,马拉客什117万,梅克内斯100万,丹吉尔91万。
在摩洛哥华人人数不多,大约在2000人左右,其中一半以上的华人集中在卡萨布兰卡工作生活。
摩洛哥2006年文盲率为38.4%,国人大多数是***逊尼派教徒,此外还有少数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全国共划分为16个大区,49个省和13个省级市,1547个市镇。首都拉巴特,一直是摩洛哥的政治首都。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的第一大城市,被誉为摩洛哥的经济首都。
十六大区分别为:沙维雅-瓦拉迪格大区、杜卡拉-阿卜达大区、非斯-布勒曼大区。西部大区舍拉拉德-贝尼赫森大区、大卡萨布兰卡大区、盖勒敏-塞马拉大区、阿尤恩-布支杜尔-萨基亚-阿姆拉大区、马拉***-坦西夫特-豪兹大区、梅克内斯-塔菲拉勒特大区。东部大区达赫拉-黄金谷地大区、拉巴特-萨累-宰穆尔-扎埃尔大区、苏斯-马塞-德拉大区、塔德莱-艾济拉勒大区、丹吉尔-得土安大区、塔扎-胡塞马-陶纳特大区。拉巴特
摩洛哥首都拉巴特。是历史名城。位于国境西北部,临大西洋。终年气候温和宜人,沙滩细软。旧城具有中世纪阿拉伯式风貌,四周城墙,市场和清真寺比比皆是。市内多文物古迹,城东南有著名的哈桑清真寺,寺内保存有69米的哈桑宣礼塔;北部有卡斯巴乌达亚城堡;有拉巴特王宫,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宫殿建筑,还有古物博物馆,摩洛哥艺术博物馆,考古博物馆等。
得土安
摩洛哥历史名城得土安,位于国境西北部。公元前9世纪有阿拉伯人居住。14世纪由马里尼德王朝设防并建要塞,后被西班牙人摧毁。1860年和1913年两度被西班牙占领,1956年归还摩洛哥。现存古城址上,有3面城墙,7座城门、36座清真寺和礼拜堂。市内多园林,喷泉和清真寺。
梅克内斯
摩洛哥梅克内斯是四大皇城之一,***圣地。建于10世纪,11世纪为穆拉比王朝的要塞。1673年定为摩洛哥首都。1911年为法国占领。市内多古罗马时代的文物古迹和中世纪清真寺,***学院等。
马拉***
摩洛哥马拉***是四大皇城之一,著名旅游胜地。位于摩洛哥西南,素有“南方明珠”之称。历史上是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队贸易路线起点,交通位置重要。旧城建于1062年。著名古迹有库图比亚清真寺,古陵墓,古王宫和,阿拉伯广场,以及非洲最大的传统市场。阿克达尔橄榄园具有700多年历史,还有16世纪萨阿迪王朝时代的间顶陵墓,19世纪的巴西亚王宫及达西赛义德博物馆。东郊阿特拉斯山的雪景和瀑布壮丽动人!还有伊夫·圣·洛朗的私家花园马若尔花园(JardinMajorelle)
丹吉尔
摩洛哥古城丹吉尔,旅游休养胜地。位于摩洛哥北端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入口处,扼地中海--大西洋国际航线要冲,战略地位重要。公元前6世纪腓尼基人始建。市区分布于海滨山坡上,海滩绵延10多公里,风景秀丽,气候温和宜人。旧城多阿拉伯建筑,有大索科广场,卡斯巴城堡,苏丹故宫等。
阿加迪尔
摩洛哥西南部沿海城市阿加迪尔,国际旅游胜地。公元1505~1541年曾被葡萄牙占领。1913年法军占领。1914年修为港口。1960年遭强烈地震破坏。后经20多重建成为既具有民族风格又集各国建筑艺术之长的着崭新城市。城市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街道宽阔。气候宜人,是天然游泳场。
非斯
摩洛哥非斯是四大古皇城之一。***圣地。位于摩洛哥北部。摩洛哥最早建立的阿拉伯城市。旧城区也称麦地那,始建于790年,具有***特色的古城堡,宫殿等文物古迹比比皆是,有北非最古老的卡拉维因清真寺和伊德里斯二世陵墓。市区***建筑艺术精湛,花木繁盛,有被称为“圣水”的清泉,为著名旅游胜地。
阿尤恩属于非洲西撒哈拉,是西撒哈拉地区的首府,目前被摩洛哥王国实际控制,但是属于阿拉伯撒哈拉***共和国。西撒哈拉地区早期是西班牙殖民地,西班牙统治结束后,当地的萨基亚哈姆拉和里奥德奥罗***派成立撒哈拉***共和国,但是遭到摩洛哥入侵。最终摩洛哥实际占领了西撒哈拉地区的西部沿海发达地区,实际控制了阿尤恩。
独自旅行走过十多个国家,应该算得上经常独自旅行了吧。
独自旅行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说走就走来不及约伴去的地方太奇葩来不及约伴想自己一个人静一静。夸张点讲一年有200多天睡酒店,旅游频次太高,确实不能保证每次都有人同行,再加上去的绝大多数地方都是适合独自旅行的安全国家,就没有很害怕,对我而言独自旅行只是一种选择,不强求,不刻意约伴也不刻意独处。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自旅行是大二暑假,【去澳门】。
现在想来我都觉得自己牛掰。在上海实习逃离了爸妈的管束,拿着团签的港澳通行证小本本,悄悄买了去深圳的机票,让一个经常去香港的朋友带自己过关去了香港,玩了两天后朋友回***,我自己又坐轮渡去澳门,船上和两个韩国大叔半吊子英语尬聊,没有流量拿着纸质地图问路玩了一天后顺利入关到珠海。
和美图美食相比,我觉得这次旅行最重要的是在一个恰到好处的时间和地点突破了自己的极限。出境不出国,感受到了货币、语言、签证、交通的差异,又刚好难度适中可以一一解决,极大的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和远行的动力。
一个人旅行久了会有种诡异的感觉叫“除了生孩子,这年头没有自己一个人搞不定的事”。【住】世界连锁的青年旅舍,有一个app叫hostelworld,几乎是我半个家。完全不用担心单房差问题,睡一个床位经济实惠,还能认识很多新朋友。
【吃】反正欧洲都是单人套餐,也可以找到单人回转小火锅,自己吃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行】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驾照没法租车自驾,远距离位移靠大巴/火车/飞机,市内暴走,刚好可以熟悉一个城市。但是想去偏远点的地方(比如冰岛或者罗弗敦)就只能朋友圈喊破喉咙约人啦。
【语言】天天啃英文文献所以英语沟通不成问题,去到英语不好的国家(意大利法国西班牙)那就多用用肢体语言。一个人玩的第一感觉就是【效率高】。四天时间里爬黄山看了日落日出,在西递和宏村各待一晚,包了人力三轮逛了周边古村,还特意大巴公交转出租去看了棠樾牌坊群,把午饭钱省下来请了一对一的导游讲解。目的地list里所有想去的地方都完美打卡后还有空余时间,最后又在屯溪老街欣赏了一场夜雨。
后来在巴尔干几国暴走也是,反正无敌路痴走到哪里都是新风景,又不赶时间,反而会误打误撞发掘不少有趣的小细节,多到无法一一列举。虽然对吃喝要求不高,但是因为喜欢摄影所以比较挑天气,一个人玩就完全没有计划,每天查天气预报决定买去哪儿的大巴票。还有一天早上心血来潮就买了国际大巴票从克罗地亚去了隔壁黑山共和国,充电宝都没带,行李都丢在杜布罗夫尼克,来了个跨国一日游。
(黑山科托尔)(其实去克罗地亚也是笔试交完卷挺无聊,就买了从斯洛文尼亚去克罗地亚的票然后就出发了,单程两小时,北京五环外进城吃个饭的概念。)
(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几点起就几点起,累了就停下来饿了就找地方吃饭,不用考虑任何人的感受,开开心心做自己,其实蛮爽的。当然,【孤独】是避免不了的。在卢森堡吃自助餐的时候,取餐回来餐桌被收拾了,那一瞬间的确有点难过。再有是第一次在国外过生日,刚好学期结束同学各奔东西,在城里待着担心自己小伤感,就跑去布莱德湖给自己庆生(因为这里有斯洛文尼亚最好吃的CreamCake)。
在山顶的酒店露天阳台自己吃蛋糕赏日落,听上去像是很美很有意境的事,但四面八方涌来的孤独感快要把人吞没了,感觉自己跑了那么远还是没甩开孤独。后来听到一句话:“想你这件事,躲得过对酒当歌的夜,躲不过四下无人的街。”唏嘘不已。
在布达佩斯自由山上看日落的时候一打眼望去都是一对一对的,也有点落寞,不知怎么就想起一句歌词:“有你在我身边,终于不再孤单。”
凡此种种。超过一周的独自旅行,越往后就越抑制不住与人交流的渴望,因为连续N多天不怎么说话,发出声音来自己都觉得陌生。独自旅行最吸引人的一点是【融入感】。因为独自一人全身心感受异域风情,不像是情侣出行过于密闭的关系,也不会淹没在同行人堆里,可以360度体验世界,明显感觉独自旅行的地方,印象会深刻,也更喜欢去怀念。略遗憾就是没法和人分享当时的感受,缺少感同身受的共鸣。倒是不怕没人给【拍留念照】。
埃及开罗
斯洛文尼亚皮兰
克罗地亚斯普利特找路人帮忙拍就好呀,还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戳)《旅途中,如何假装有个会拍照的男朋友》,列举了无数大师级路人帮我拍的照片,感兴趣可以戳开看。
再就是自己出门有时候素面朝天,形象不佳也懒得打卡,挑出一天来打扮美美的拍一张留个念想就好,毕竟都没人给拍照,也不指望有谁看了。浪迹50国后,未知对我而言已经是一种吸引力而不是阻碍了,最需要克服的障碍,是【危险】。我曾经自己去过最危险的地方是西撒哈拉地区,类似克什米尔的战乱非地,有联合国维和部队驻兵的那种。
之所以去这里是因为这儿才是三毛真正待过的撒哈拉,根本不是旅游宣传里提到的摩洛哥。也因为地方偏远危险约不到人,也因为想追忆三毛不被人打扰,所以最开始就做好了独行的准备。
台风中心永远是平静的,西撒哈拉地区的首府拉阿尤恩看上去一派平和。我只在白天出门闲逛,天黑前必回屋,毕竟是语言不通的阿拉伯世界,据说在这里少那么几个人,没有人在意。观察了两天发现治安还不错,敢自己去集市了,还讨价还价买了一条当地的长袍。
再然后,遇到了驻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那时候《战狼2》大热,看到兵哥哥的我激动无比,原来世界上真的有人在保护世界和平。后来在兵哥哥的带领下逛了热闹的夜市,坐马路牙子上吃蜗牛,听军营故事,真叫一个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即便是这样,也仍然觉得女生独自旅行面临的危险比困难多。很多时候觉得自己要是男生就好了,不怕被偷被抢,特别怕遇到流氓??这个障碍是没法克服了,再说心里上克服了也没用。只能说,希望社会治安再好一点啦,社会舆论对我们这些独行侠更友好一点,毕竟独自旅行不易,有时候外人一句毫无根据的“外面的世界很危险”就是阻止出行发的最后一根稻草。
摩洛哥西撒哈拉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一定充满了生存挑战,你将直接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毕竟这里是沙漠地带,还有危险的未知部落的存在,当然语音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也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下面给大家分享摩洛哥西撒哈拉旅行攻略以及注意事项。
这次来摩洛哥没有去最经典的卡萨布兰卡,而是直接来的西撒哈拉。
阿尤恩是非洲争议地区西撒哈拉的首府,也是西撒哈拉最大城市。
摩洛哥政府为了证明这里是摩洛哥的地盘,摩洛哥政府在这里做了很大投资
大力发展这个地区的旅游业,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走进了更多人_视野
这回没有在飞机上照相,来几张机场的图片吧
抵达当天的晚餐,很丰盛的海鲜拼盘
提到西撒哈拉,很多中国人首先想到的可能会是三毛
据说这位是三毛故居的现任主人
这个人拍着胸脯说这是我们家的房子,三毛以前就住在这里
估计是来看的人很多,他的邻居们也都指着他家说SANMAO
由于我不够文艺,对于那里是不是三毛故居也没做过多纠结,果断拍照走人
还是继续溜达吧,路过一家卖牛肉的商店
当地的海鲜市场
当地人在买鱼
卖橄榄和香料的小铺
小哥跟我说往前走走,前头很热闹
水果摊
不懂阿拉伯语,大门上写的拆???门前禁止停车?
司机小哥从地上捡起一直猫,让我给他拍照,他比我还兴奋
据说摩洛哥的黄金价格不是很高,但是作为穷_丝只能从外头瞅瞅了
金银工艺品一条街,也有卖古董的
街道上到处都是摩洛哥的国旗,好像在告诉世界各地的游客西撒哈拉不是一个***的国家,而是摩洛哥的地盘
应该是棕榈树
真像非主流的头型哈哈
阿尤恩的整体色调是粉色
当地餐厅
阿尤恩街景,这车看外形像是送外卖用的
在餐厅的附近转了转
披萨饼店
在大街上溜达,时不时的拍张照片记录一下眼前的景色
酒店前面绿色的小亭子,亭子很小,基本上一个人往里一站就没什么额外空间了
迎面走过来一个小孩,嘴上贴着胶布
刚才的三毛故居,门上边是门牌号44号,照片里基本看不清
故居外街景
骑自行车的当地人
窗户
各种各样的门
在巷子里转悠时拍的门和窗
趴在窗台上欣赏街景的妇女,生活感十足,感觉很悠闲
推车去摆摊的大胡子
街景,当地温差比较大,白天很热,晚上就有些凉了,有的人穿的很厚,有的人直接裤衩背心外加一双大趿拉板
当地妇女
住在里面会不会很暗
北非特色的街道
一拐弯又遇到了市场
应该是个菜市场,基本上全是卖水果蔬菜的
水果车,橙子是应季的
平静祥和的街道
右边路灯上刻着骷髅头
穿梭在市场的人们
他看见我在往这边照相,不知从哪拿出了一面小国旗
乍一看以为是公厕
有车牌的驴车,车牌还被遮挡住了,估计是怕超速被拍吧
两位美女
穿过水果摊
有种置身中东国家的感觉
应该算是商业区吧,邮局等很多机构都在这附近
在城里转的时候新鲜感十足,各种乱照,用平凡的眼光去记录这个自己来过的城市
形色匆匆的人群
到处都有摩洛哥的旗帜
转眼已经五月下旬了,距离下一次出发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阿尤恩街景
现在传图越来越溜了
路边小吃店
很有感觉的院子
路边的咖啡馆,很想过去在外一坐,端着咖啡看路上人来人往,好好享受这个美丽的下午。可惜有任务在身,也只能想想了
摩洛哥很小,要么就是顺时针绕着它玩,要么就是逆时针,然后在此过程中删选或者增添一些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城市。
摩洛哥处于北非,跟我们传统印象中的非洲国家是不一样的。《红海行动》就是在这里取景的。
这里阿拉伯语、法语、西班牙语盛行,英语确是其次。国民素质一般,不过对于曾经在印度独自暴走的我来说,这里已经算是文明国家了。
我们一行人在路途中使用的交通工具有:长途火车、包车、打车、徒步。我们飞机是飞往卡萨布兰卡,然后走逆时针方向游玩,所以一开始就是火车到马拉克什,然后沙漠团、菲斯、舍夫沙万、丹吉尔、最后再回到卡萨坐飞机。路途长的就火车,短途的或者人数够的,就拼车。市区内游玩就打车,偶尔徒步。
撒哈拉沙漠必须去!怎么订?国内微信有这种服务,直接订好,当地司机全程接送安排。我们的司机是挺好的一当地大叔,是此行中接触到的最厚道的当地人。
至于车票、酒店、行程怎么订,我一般出去玩都是在网上旅行相关的APP里找对的团,有团长主心骨等安排路线,我只负责翻译就OK。
丹吉尔也要去,在直布罗陀海峡边上,可以坐渡轮去西班牙。
十天左右的时间要玩遍一个国家,实际上也就只能主流景点参观,没有办法达到深度游的。所以,不管是发达还是非发达国家,十天左右的行程都是非常紧的。
如果是想要安逸的,躺躺睡睡,吃喝玩乐的,这里不适合你。
因为,我们基本每一两天就要换个城市。住宿也不是大酒店,大多以当地民宿为主。
摩洛哥是个发展中国家,虽说还没有脏乱差,但也还没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这里也不适合购物,吃的也很一般,整天就是面包塔吉锅鸡肉,都吃得快吐了。
这里更适合那些喜欢自然风光,亦或想体验撒哈拉沙漠、体验异域风情的人,或者就适合到外面来看看世界的人。
据最后一晚的浙江店主说,摩洛哥对当地的女生找中国男生做男朋友视为耻辱。所以,想要来艳遇的,基本也没戏。
何况,大白天的都是阿拉伯长袍挡住了,有的只有两只眼睛。据说是在卡萨布兰卡有那种私密的酒吧,有些阿拉伯女人会有放纵的时候。真实情况不得而知。
自打我从摩洛哥回来,也有几个朋友圈好友来咨询我行程路线以及如何玩法。
当然,我一般会有几个问题:行程有人订吗?有人带队吗?预算多少?
因为我比较懒得去研究攻略,不如找有经验的驴友,跟着走就可以了。
可以根据你们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驴友团。譬如说男女比例,譬如说分工安排,甚至颜值高低等等。
很多人担心跟陌生人一起玩是不是会特别尴尬无趣,这就是每个人的性格问题了。能不能融入团队,取决于你的天性如何。
对于我来说,比较随性、包容,不会太有戒心。接触陌生人,学习到新的东西,跟他们交朋友,是一种乐趣。
所以归根结底,旅行方式没有对与错区分,适合你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人就喜欢待着不动,有些人喜欢三三两两好友出行。
在飞机上,认识了几个无锡的大姐,她们是无锡当地一个户外俱乐部成员,我们摩洛哥的行程基本上一样,所以每到一个景点,基本都能偶遇。
认识了一个广东的大哥,移民到摩洛哥的,他说在那边准备做海参生意。他不怎么会英语,下了飞机,帮他搞定了手机卡,临别时说到了卡萨打他***。可惜我们在卡萨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菲斯开始,我们基本每顿都是中餐,人均80-100,算是当地的大餐了。还记得菲斯那个晚上,吃了五碗饭,实在是饿昏头了。这里有很多中国人来创业做生意,餐厅吃的还是挺正宗的中餐,基本以川系为主。
在卡萨等着进哈桑二世清真寺的时候,有个中国大妈是导游,一口当地话,活久见了。
最后一晚住宿,我们住在一个大别墅里。老板娘93年的,浙江人,当过兵,给我们看过拳头,确实不像骗人的。她跟男朋友到了摩洛哥旅行之后,就喜欢上那里了,于是就在华为、OPPO等大企业附近租了一个大别墅,专门接待企业里的成员以及旅行的人。
你看看,我们的大千世界多么渺小,无数种生活方式就在我们眼前。
我是出生在一个山脚下的小村庄里,那时候,有个女生,从小学开始成绩就一直比较响亮,她还有个更厉害的弟弟,都是属于那种智商跟家庭不匹配的典型案例。
他们就是那个年代,小村庄里的传说。
后来,我听说她去读的师范,后来,我听说她的弟弟上了很好的大学,年薪几十万了。
他们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导致我从小或多或少生活在他们的阴影之中。
在摩洛哥的蓝色之城舍夫沙万,我们居然意外地碰到了。
虽然在前些年因为工作原因见过几面,自那之后基本没怎么碰面。居然在摩洛哥见面了。
她跟她的老公在非洲自驾,一路穿梭至摩洛哥。
这又让我想起我另外一个经历。几年以前,我读完了背包客小鹏的《背包十年》,背起行囊去东南亚穷游了。在老挝的四千美岛,我碰到了《背包十年》的作者。
就是这么有缘的。
文艺青年三毛如是说。
三毛在摩洛哥当年是住在一个叫阿尤恩的城市,我们没去,那里一般也不是主流景点,而且去玩的话,当地政府还要严查。除非真的是三毛粉,才会去她住过的地方缅怀。
我们在撒哈拉沙漠骑骆驼,可惜天气问题没有碰到好看的夕阳,网上的那些绝美的图片,仿佛拍摄地跟我们不是一个地方。
其实骑骆驼一小时左右,腿就开始酸了,屁股也痛,难受。
在沙漠里休息时候,直掉眼泪,下次进类似的地方,一定要买防风眼镜了。
晚上住在沙漠边缘,四周一片漆黑,抬头就是满天的星星。
另外一批90后队伍围着篝火蹦蹦跳跳一直到凌晨两点,我是眼睛实在是睁不开了,早早地就睡了。
总觉得要写个结尾段。
世界上总共有233个国家以及地区,我才走完十分之一。
还有很多想去的地方:北欧、南美、非洲、中亚...太多想要去探索的地方。
环游世界的梦想,一点点正在实现,虽然着实有点慢。
若要问我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我回答不出来。
电影里阿甘突然之间就这么一直奔跑到胡子长满了脸,也突然之间停下了奔跑。
也许有一天我也会这样的。